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816302阅读:263来源:国知局
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向显示面板照射来自光源的光,并通过显示控制部的控制在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
【背景技术】
[0002]显示装置具有:在表面具有显示影像的显示面的显示面板、具有光源且照射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单元等。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面板具有薄膜基板,在该薄膜基板上,在一个方向上形成有多条源极线,在与所述一个方向垂直的方向上形成有多条栅极线,上述多条源极线以及栅极线的交叉区域为被薄膜晶体管驱动控制的单位像素。规定的源极信号从源极驱动部施加于各源极线,规定的栅极信号从栅极驱动部施加于各栅极线。并且,通过利用上述的源极驱动部以及栅极驱动部的驱动控制,能够在显示面板上显示所需的影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
[0003]近年来,广泛使用冷阴极焚光灯(CCFL: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来作为光源。然而,在该冷阴极荧光灯上必须设有反射板,因此,存在显示装置的厚度以及重量变大的问题。另外,也存在能量转换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为了实现显示装置的薄型化以及轻量化,使用发光二极管(LED:Laser Emitting D1de)来作为光源。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I:日本特许第5032199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在使用发光二极管来作为光源的情况下,需要设置用于安装该发光二极管的基板。
[0009]图8是表示以往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显示面板51在表面以及背面分别具有偏光板61、62。在显不面板51的背面侧(偏光板62侧)配置有导光板63。在导光板63的表面形成有光学片64,在导光板63的背面形成有反射片65。
[0010]边框52覆盖显示面板51的边缘部的表面,另外,以覆盖显示面板51的边缘部的背面的方式设置有框架(chassis)53。另一方面,在导光板63的背面侧设置有支撑导光板63的背光支架(backlight frame)66。另外,在导光板63的端部与框架53之间配设有缓冲件67。
[0011]背光支架66的周缘部为弯曲成L字状的立设部。在该立设部的外表面覆盖有框架53 ο在该立设部的内表面设置有发光二极管基板68,在发光二极管基板68上安装有发光二极管69。用于输入发光二极管69的驱动电压的发光二极管连接器(未图示)设置在显示面板51的端部内。
[0012]在显示面板51的端部连接有用于驱动各像素的源极驱动部71的一端部以及栅极驱动部(未图示)的一端部。在框架53的外表面设置有源极基板70。在源极基板70的一端连接有源极驱动部71的另一端部,在源极基板70的另一端设置有输入向显示面板51的输入信号的信号用连接器72。
[0013]在具有上述那样的结构的显示装置中,除了用于安装发光二极管69的发光二极管基板68以外,还设置有用于形成源极驱动部71用的电路的源极基板70,因此,存在边框区域变大而导致显示装置大型化的问题。另外,由于分别单独地设置基板,因此,也存在成本升高的问题。
[0014]本发明基于上述问题而提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通过使发光二极管用的基板与源极驱动部用和/或栅极驱动部用的基板共用化,能够实现窄边框化,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也能够实现低成本化。
[0015]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0016]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有:
[0017]显示面板,用于显示影像,
[0018]光源,发出应向该显示面板照射的光,
[0019]显示控制部,控制所述显示面板上的影像显示,该显示装置的特征在于,
[0020]在安装有所述光源的基板上一体形成所述显示控制部。
[0021]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安装有发出应向显示面板照射的光的光源的基板上,一体形成对显示面板中的影像显示进行控制的显示控制部。因此,利用I张共用的基板来实现光源用的基板的功能与显示控制部用的基板的功能。由于仅设置I张共用的基板即可,因此,边框区域变小,成本也降低。
[002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用于接收向所述显示控制部输入的输入信号和所述光源的驱动信号的连接器。
[0023]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将接收向显示控制部输入的输入信号和光源的驱动信号的连接器设置在共用的所述基板上。因此,这样的接收用的连接器也被共用化,因此,能够实现边框区域的进一步窄小化。
[0024]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导光板,从所述光源所发出的光入射至该导光板,该导光板将所入射的光向所述显示面板照射。
[0025]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能够实现使用侧入式背光的显示装置的小型化,该侧入式背光使从光源发出的光入射至导光板,并使所入射的光从导光板向显示面板照射。
[0026]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保持所述液晶面板的框架,在所述框架上形成有使所述显示控制部插入贯通的孔。
[0027]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控制部插入贯通在保持液晶面板的框架上所形成的孔。
[0028]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是横长的T型形状,在该基板的横长部安装有多个所述光源,在该基板的顶端部设置有所述连接器。
[0029]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在T型形状的基板的横长部安装有多个光源,在该基板的顶端部设置有连接器。
[0030]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支撑所述导光板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形成有使所述基板的顶端部插入贯通的孔。
[0031]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基板的顶端部插入贯通在支撑导光板的支架上所形成的孔。
[0032]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液晶面板的下方,该显示装置具有支撑所述基板的支架,在所述支架上形成有用于使所述显示控制部插入贯通的孔。
[0033]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显示控制部插入贯通在支撑基板的支架上所形成的孔,该基板安装有设置在液晶面板的下方的光源。能够实现使用从下方的光源向显示面板直接照射光的直下式背光的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0034]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利用有源矩阵驱动方式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显示影像,所述显示控制部是源极控制电路或栅极控制电路。
[0035]在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中,利用I张共用的基板来实现光源用的基板的功能与源极控制电路或栅极控制电路用的基板的功能。因此,能够实现有源矩阵驱动方式的显示装置的小型化。
[0036]发明效果
[0037]根据本发明,在安装有光源的基板上一体形成显示控制部,因此,能够使光源用的基板与显示控制部用的基板共用化,从而可以仅设置I张共用的基板,因此,能够使边框区域变窄,从而能够实现小型化,并且也能够实现成本的降低。
【附图说明】
[0038]图1是表示电视接收机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外观立体图。
[0039]图2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40]图3是表示框架与源极驱动部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41 ]图4是表示基板与背光支架的位置关系的立体图。
[0042]图5是表不基板的结构的俯视图。
[0043]图6是表示第二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44]图7是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0045]图8是表示以往的显示装置的主要部分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46]下面,基于表示本实施方式的附图详细地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