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593082阅读:453来源:国知局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一种电子设备,其中,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发光装置,用于产生线光源;第一基板,位于发光装置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在第一基板的第一面和/或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第二基板,设置在与第一基板相距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位置处;液晶层,设置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其中,当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在线光源经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面光源经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液晶层后,经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折射光线经由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本发明可以使电子设备更轻薄化。
【专利说明】
_种液晶显不面板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通常采用导光板来对光源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使其最大范围的出光,进而对显示屏进行照明。
[0003]其中,现有的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由于现有的导光板通常采用塑胶制成,受限于工艺条件以及自身强度的原因,其厚度无法控制在较小的范围内(目前最薄的导光板厚度仍超过0.5mm)。为了实现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进而提高电子设备的便携性,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以下两种途径实现。
[0004]第一种具体为,采用玻璃材质的导光板,此时,能够将导光板减薄到0.2mm,减薄的厚度较为有限。第二种具体为,直接用电子设备的其中一面作为背光模组的背板,从而减少设备整体的厚度,然而在技术实现中对该面的材料特性要求极高,如形变量及吸水特性,在减薄厚度有限的前提下,还增加了设计成本。
[0005]本申请发明人在发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技术方案的过程中,发现上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技术问题:
[0006]可见,在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O
[0008]—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可以包括:
[0009]发光装置,用于产生线光源;
[0010]第一基板,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所述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
[0011 ]第二基板,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距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位置处;
[0012]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13]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在所述线光源经所述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所述面光源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所述液晶层后,经所述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所述折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
[0014]可选地,所述第一基板具体为TFT阵列基板。
[0015]可选地,所述TFT阵列基板具体为玻璃基板,或者为有机基板,或者为硅片基板。
[0016]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TFT阵列基板的另一面上,用于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所述另一面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所述第一基板。
[0017]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背板,用于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所述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基板,所述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0018]可选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可以包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其中一面,用于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所述背板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所述第一基板。
[0019]可选地,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为凸点结构,或者为凹点结构,或者为粒子结构。
[0020]可选地,在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为多个扩散点时,所述多个扩散点按照一矩阵形式均匀分布,或者,所述多个扩散点杂乱分布。
[0021]可选地,所述发光装置可以沿第一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一方向入射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发光装置可以沿第二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另外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二方向入射所述第一基板。
[0022]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0023]壳体;
[0024]功能主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0025]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功能主体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功能主体输出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体为如上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0026]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一种或多种技术效果:
[0027]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扩散点。当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从而使得线光源经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该面光源经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液晶层后,经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该折射光线将经由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也就是说,本申请中的第一基板将集成有现有导光板以及扩散片的光学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的材料以及基材来设置导光板和扩散片来说,能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实现了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002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0029]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不面板的结构不意图;
[°03°]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液晶显不面板的其中一种结构不意图;
[0031]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在至少一个扩散点为圆形结构时,其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的其中一种分布图情况;
[0032]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包括反射层60和背板50时液晶显不面板的结构不意图;
[0033]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发光装置10采用第一种设置方式时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电子设备的结构不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用于解决在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问题,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O
[0036]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总体思路如下:
[0037]发光装置,用于产生线光源;
[0038]第一基板,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所述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
[0039]第二基板,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距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位置处;
[0040]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0041]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在所述线光源经所述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所述面光源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所述液晶层后,经所述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所述折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
[0042]在上述的技术方案中,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扩散点。当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从而使得线光源经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该面光源经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液晶层后,经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该折射光线将经由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第一基板将集成有现有导光板以及扩散片的光学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的材料以及基材来设置导光板和扩散片来说,能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0043]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具体特征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详细的说明,而不是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定,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44]实施例一
[0045]请参考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发光装置10,用于产生线光源;
[0046]第一基板20,位于发光装置10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第一基板20的一面和/或第一基板20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
[0047]第二基板30,设置在与第一基板20相距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位置处;
[0048]液晶层40,设置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
[0049]其中,当在第一基板20和第二基板30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40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在所述线光源经第一基板20形成面光源,所述面光源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液晶层40后,经所述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所述折射光线经由第二基板30出射产生显示画面。
[°°50]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由于液晶显示面板(Liquid Crystal Display,即LCD)本身并不发光,为了保证液晶显示面板对图形或字符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就需要液晶显示面板对发光装置产生的光线进行调制。具体来讲,发光装置10具体可以是发光二极管灯条(LEDLight bar),还可以是线状光源冷阴极荧光管等。
[0051]在具体设计中,第一基板20位于发光装置10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比如,第一基板20位于发光装置10的右侧,以使所述线光源右侧入式入射第一基板20。或者,第一基板20位于发光装置10的上方,以使所述线光源直下式入射第一基板20,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设置第一基板20和发光装置10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此外,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实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彩色显示,第二基板30具体为彩色滤光片基板。
[0052]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液晶显示面板获得更加均匀的面光源,在第一基板20的一面和/或第一基板20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的设置方式具体可以有以下三种设计方式,但不仅限于以下三种设计方式。
[0053]第一种设计方式
[0054]第一种设计方式具体可以是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刻蚀出至少一个凹点结构,当线光源经过所述至少一个凹点结构时,光线将发生反射与折射,从而对光线进行了扩散,使得光线更加均匀。其中,所采用的刻蚀方式具体可以为光化学蚀刻,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取出,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最终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当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光线更加均匀,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所刻蚀的至少一个凹点结构具体可以是方形结构,还可以是圆形结构,等等。其中,在所述至少一个凹点结构为圆形结构时,所述至少一个凹点结构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的其中一种分布情况如图3所不。
[0055]第二种设计方式
[0056]第二种设计方式具体可以是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通过油墨印刷技术设置至少一个凸点结构,当线光源经过所述至少一个凸点结构时,光线将发生反射与折射,从而对光线进行了扩散,使得光线更加均匀。比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以通过UV网版印刷技术,油墨做凸点。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凸点结构具体可以是方形结构,还可以是圆形结构,等等。
[0057]第三种设计方式
[0058]第三种设计方式具体可以是通过粒子掺杂技术在第一基板20内部加入一颗颗的化学颗粒,作为散射粒子。这样光线在经过第一基板20时会不断在两个折射率相异的介质中穿过,这样光线就会发生许多折射、反射与散射的现象,从而使得光线更加均匀。
[0059]基于上述提供的三种设计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设计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为表面微结构型,或者掺杂粒子型。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计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在此就不赘述了。
[006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主动地对屏幕上的各个独立的像素进行控制,第一基板20具体为TFT(Thin Film Transistor,即薄膜晶体管)阵列基板,从而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
[0061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TFT阵列基板具体为玻璃基板,或者为有机基板,或者为硅片基板。比如,所述TFT阵列基板可以是玻璃材质制成的基板,还可以是有机材料制成的基板,还可以是单晶硅制成的基板,还可以是多晶硅制成的基板,等等。无论采用上述哪种材质的基板,所述TFT阵列基板均可以作为扩散片、棱镜片等结构的基材,从而能够有效降低现有技术中的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
[0062]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图像显示的高精确度,第二基板30所采用的材质较佳地采用与第一基板20相同的材质,比如,二者均为玻璃基板。当然,还可以采用与第一基板20不同的材质,比如,第一基板20为玻璃基板,第二基板30为硅片基板。
[006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液晶显示面板中结构间的整体性,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背板50,用于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发光装置10,第一基板20,液晶层40,以及第二基板30固定连接在一起。具体来讲,背板50可以是由铝镁合金制成的结构,还可以是由铁等密度较小的金属材质所制成的结构。当采用密度较小材质制成背板50时,不仅能够保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结构的整体与稳定性,还可以保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
i+o
[0064]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防止光线外露,增加光的使用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反射层60,设置在所述TFT阵列基板的另一面上,比如,将反射层60涂布在TFT阵列基板的下表面,从而将从所述TFT阵列基板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TFT阵列基板,从而增加光的使用率。
[0065]此外,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反射层60还可以设置在背板50的上表面,用于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背板50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第一基板20,从而将从所述TFT阵列基板底面漏出的光反射回TFT阵列基板,进而增加光的使用率,此时,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如图4所示。
[006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保证反射层60对光线的高反射率,反射层60可以选择高反射率的金属浆料,比如,银或铝,等等。此外,还可以同时在第一基板20的下表面和背板50的上表面设置反射层60。
[0067]由于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反射层60需要额外的基材外,反射层60能够直接涂布在TFT阵列基板的下表面,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当然,除了上述提供的三种设计方式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具体的需要来设计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0068]基于对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的三种设计方式的描述可知,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可以为凸点结构,还可以是凹点结构,还可以是粒子结构,还可以是以上几种结构的综合,在此就不赘述了。
[0069]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对光线的均匀化处理,进而保证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有较好的显示效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在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为多个扩散点时,所述多个扩散点具体可以按照一矩阵形式均匀分布,还可以是根据需要控制所述多个扩散点杂乱分布。其中,在所述多个扩散点中每个扩散点为圆形结构,且按照一矩阵形式均勾分布时,所述多个扩散点在第一基板20的上表面的分布情况仍如图3所不O
[00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光装置10可以采用以下两种设置方式将其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但不仅限于以下两种设置方式。其中,第一种设置方式为发光装置10沿第一方式设置在第一基板20的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一方向入射第一基板20,所述第一方向为垂直第一基板表面的方向。在第一种设置方式下,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如图5所示,其中,发光装置10产生的所述线光源沿直下式入射第一基板20,发光装置10位于第一基板20和背板50上表面反射层60之间。
[0071]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为了进一步降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还可以采用第二种设置方式将发光装置10设置在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其中,第一种设置方式为发光装置10沿第二方式设置在第一基板20的另外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二方向入射第一基板20,所述第二方向为沿第一基板20表面平行的方向。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下,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仍如图4所示,其中,发光装置10产生的所述线光源沿侧入式入射第一基板20,发光装置10位于第一基板20和背板50的侧边,也就是说,在第二种设置方式下,采用侧边入射的光源设计。当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根据需要来设置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发光装置10与其它结构间的位置关系,在此就不一一赘述了。
[0072]实施例二
[0073]基于与本发明实施例一同样的发明构思,请参考图6,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74]壳体70;
[0075]功能主体80,设置在壳体70中;
[0076]液晶显示面板90,设置在壳体70上,与功能主体80连接,用于显示功能主体80输出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体为实施例一中所描述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0077]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功能主体80具体可以为处理器,用于控制输出何种数据信号。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具体可以输出诸如一幅静态图像的数据信号,还可以是输出诸如动态图像的数据信号,在此就不一一举例说明了。
[0078]通过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如下一个或多个技术效果:
[0079]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是在液晶显示面板的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至少一个扩散点。当在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从而使得线光源经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该面光源经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液晶层后,经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该折射光线将经由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也就是说,本发明中的第一基板将集成有现有导光板以及扩散片的光学功能,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的材料以及基材来设置导光板和扩散片来说,能够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液晶显示面板存在占用较大安装空间的技术问题,还进一步导致电子设备整体厚度较厚,不能有效保证液晶显示面板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实现了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的技术效果。
[0080]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不仅可以将液晶显示面板中的反射层设置在TFT阵列基板的另一面上,用于将线光源入射至所述另一面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第一基板;而且还可以将反射层设置在液晶显示面板中背板的其中一面,从而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所述背板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第一基板,相较于现有技术中需要专门的基材来设置反射层来说,能够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进一步保证液晶显示面板及内置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
[0081]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可以将发光装置沿侧入式入射第一基板的一侧,从而能够进一步降低液晶显示面板的厚度,进一步保证液晶显示面板及内置有液晶显示面板的电子设备的轻薄化设计。尽管已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发明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82]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主权项】
1.一种液晶显示面板,包括: 发光装置,用于产生线光源; 第一基板,位于所述发光装置的一侧,且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线光源的照射区域内,其中,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面和/或所述第一基板的内部设置有至少一个扩散点; 第二基板,设置在与所述第一基板相距一预设距离的第一位置处; 液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 其中,当在所述第一基板和所述第二基板之间施加驱动电压时,所述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在所述驱动电压的作用下旋转,以使在所述线光源经所述第一基板形成面光源,所述面光源经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出射形成的均匀光线在入射至所述液晶层后,经所述液晶分子折射形成折射光线,所述折射光线经由所述第二基板出射产生显示画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具体为TFT阵列基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TFT阵列基板具体为玻璃基板,或者为有机基板,或者为硅片基板。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TFT阵列基板的另一面上,用于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所述另一面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所述第一基板。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背板,用于将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中的所述发光装置,所述第一基板,所述液晶层,以及所述第二基板固定连接在一起。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一反射层,设置在所述背板的其中一面,用于将所述线光源入射至所述背板的至少部分线光源导向所述第一基板。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为凸点结构,或者为凹点结构,或者为粒子结构。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扩散点具体为多个扩散点时,所述多个扩散点按照一矩阵形式均匀分布,或者,所述多个扩散点杂乱分布。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晶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装置沿第一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一方向入射所述第一基板;或者,所述发光装置沿第二方式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另外一侧,以使所述线光源沿第二方向入射所述第一基板。10.—种电子设备,包括: 壳体; 功能主体,设置在所述壳体中; 液晶显示面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上,与所述功能主体连接,用于显示所述功能主体输出的数据信号,其中,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具体为权利要求1-9中任一权项中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
【文档编号】G02F1/13357GK105954927SQ201610410917
【公开日】2016年9月21日
【申请日】2016年6月13日
【发明人】刘巍, 李正芳
【申请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