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714545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第一电极配合使用示意图;
[0029]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显示面板与第一电极配合使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1]如图4与图5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10,包括显示面板I和液晶透镜
2。液晶透镜2设置于显示面板I的出光侧,当然,液晶透镜2还可以设置在显示面板I之后。显示面板I包括呈阵列排布的MXN个显示单元11,M个显示单元11沿第一方向排布,N个显示单元11沿第二方向排布,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液晶透镜2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第二基板22朝向第一基板21的一侧设有第二电极25。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设有液晶分子23,第一基板21上设有多个第一电极24,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4之间均间隔有一定距离,第一电极24的延伸方向为第三方向,第三方向不同于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可以理解是,在平面坐标系中,第三方向既不平行第一方向,也不平行于第二方向,即第一电极24的延伸方向不同于显示单元11的排布方向,呈倾斜设置。当液晶透镜2用于3D显示时,对第一电极24施加第一驱动电压,对第二电极25施加第二驱动电压,第一驱动电压与第二驱动电压之间的电势差在第一基板21与第二基板22之间,形成电场强度不等的电场,电场驱动液晶分子23发生偏转,形成结构相同且阵列排布的液晶透镜单元LI (L2),液晶透镜单元LI (L2)具有渐变的折射率,因此,液晶透镜单元LI (L2)可以对显示面板I发出的光线进行调整,呈现立体图像。
[0032]每个液晶透镜单元LI (L2)对应有连续排布的η个第一电极24,η为自然数,且η彡4,对各个第一电极24施加的第一驱动电压以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中心线对称设置,并且,位于液晶透镜单元LI (L2)边界处的第一电极24对应的第一驱动电压最大,由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边界至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中心逐渐递减,确保形成梯度折射率的液晶透镜单元LI (L2)。本发明提供的液晶透镜单元LI (L2)对应有多个第一电极24,实现对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各处电场强度进行修正,使得各处的液晶分子23偏转合适角度,确保液晶透镜2的光程曲线与标准物理透镜的光程曲线匹配,在相位延迟量的表现呈现更加平滑的状态,明显降低了相邻两液晶透镜单元LI (L2)交界处的较大相差现象,提升立体显示的效果和观看的舒适度。由于显示单元11呈阵列排布,第一电极24呈倾斜设置,消除因第一电极24的排布周期与显示单元11的排布周期产生的周期性干涉,即消除摩尔纹产生的原因。同时由于多电极结构对电场强度进行修正,使得各处的液晶分子23偏转合适角度,确保液晶透镜2的光程曲线与标准物理透镜的光程曲线匹配,在相位延迟量的表现呈现更加平滑的状态,这样又进一步减弱了摩尔纹的产生。
[0033]如图4所示,每个液晶透镜单元LI (L2)对应的各第一条形电极24施加对称的第一驱动电压,具体地,在液晶透镜单元LI中,对各个第一电极25如SI 1,S12, S13, S14, S15, S16施加对称的电压,具体地 V (SI I) =V(S16)>V(S12) = V (S15) >V (S13) =V(S14),同样地,在液晶透镜单元L2中,对各个条形电极如S16,S17, S18, S19,S20,S21施加对称的电压,具体地 V(S16) = V(S21)>V(S17) = V(S20) >V(S18) = V(S19),对第二电极 25 施加第二驱动电压。对于液晶透镜单元LI (L2)两端的第一条形电极24施加的电压最大,位于液晶透镜单元L1(L2)中心的第一条形电极24施加的电压最小,电压由两端到中心呈现递减的趋势且电压呈现对称分布。这样在每个液晶透镜单元LI (L2)内电场会呈现出一种更加平滑变换的状态。在液晶透镜单元LI (L2)内由于电压对称分布,液晶分子23会在平滑电场的影响下折射率呈现一定的渐变趋势,因此液晶透镜2可以具有很好的光学成像性质。通过合适的电压匹配,得到的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光程差分布会与标准的抛物线透镜更加的吻合。其相差得到很大程度的减弱。这样在实际观看的过程,因相差的减弱其串扰和摩尔纹现象会有很好的减弱,减少观看立体因视差产生的眩晕感觉,提高立体显示效果和观看的舒度。
[0034]本发明实施提供的立体显示装置10,在3D显示时,多个第一电极24和第二电极25之间的电场形成液晶透镜单元LI (L2),设置多个第一电极24,并对各个第一电极24施加对称第一驱动电压,并且从每个液晶透镜单元LI (L2)的中心到边缘逐渐增大的第一驱动电压被施加到多个第一电极24,实现准确控制第一电极24附近液晶分子23的偏转程度,使得液晶透镜2的光程曲线与标准物理透镜的光程曲线匹配,在相位延迟量的表现呈现更加平滑的状态,明显降低了相邻两液晶透镜单元LI与L2交界处的串扰现象,提升立体显示的效果和观看的舒适度,改善了相邻两液晶透镜单元LI与L2的交界处的相差较大现象,优化后的光程差分布与理想抛物线接近,从而改善采用液晶透镜2的立体显示装置10在3D显示时产生的串扰现象,提高了立体显示效果和观看舒适度。
[0035]如图4所示,光程差分布与理想抛物线重合得比较好,液晶透镜单元LI与L2的交界处,与标准抛物型透镜的光程差分布曲线的偏差较小,相对于现有技术提供的液晶透镜
2'的光程差分布曲线有较大的改善,降低了液晶透镜单元LI与液晶透镜单元L2的交界处出现的扰动现象,提高了立体显示效果和观看舒适度。
[0036]如图5与图6所示,显示单元11包括多个显示子单元111,显示子单元111可以是显示面板I中的子像素,也可以理解为显示面板I中的显示子区域。为确保第一电极24附近的液晶分子23发生合适的偏转角度,因此,设定第一电极24的宽度不大于显示子单元111的宽度,即第一电极24的宽度小于或等于显示子单元111的宽度,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4的距离不大于显示子单元111的宽度,即相邻两个第一电极24的距离小于或等于显示子单元111的宽度。可理解的是,本发明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电极24覆盖一个显示子单元111,从而实现准确地控制液晶分子23偏转,使得液晶透镜2的光程曲线与标准物理透镜的光程曲线匹配,这样在液晶透镜单元LI与液晶透镜单元L2交界处的电场梯度的变化就不会过于激烈,有利于抑制该处的光程波动,降低相邻两液晶透镜单元LI与液晶透镜单元L2交界处出现的相差较大现象,提升显示效果。同时使得液晶透镜2的光程曲线与标准物理透镜的光程曲线匹配,进一步削弱串扰,提高观看的舒适度。
[0037]由于不同的显示面板1,显示子单元111的形状不同,显示子单元111的形状可为规则的四方形,梯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等;且由于不同的显示面板I对应的显示子单元111的排列方式不同,至少包括规则排列和不规则排列等,这样,第一电极24的倾角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