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剂盒的制作方法_4

文档序号:8729947阅读:来源:国知局
器82由未图示的施力构件总是向非检测位置施力。致动器82具有支撑部84、抵接部85和遮光部86。
[0177]支撑部84配置在致动器82的前后方向大体中央。支撑部84呈大体圆环状。支撑部84可旋转地嵌在设备本体12内的轴87。
[0178]抵接部85从支撑部84的后下端部向后下方延伸。抵接部85呈中心角约90°的侧视时大体扇形的平板状。抵接部85在其中心角部分与支撑部84连续。
[0179]遮光部86从支撑部84的前上端部向前上方延伸。遮光部86呈侧视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
[0180]控制部83具有电路板,该电路板具有ASIC (面向特定用途的集成电路),控制部83配置在设备本体12内。
[0181]6、显影盒的组装
[0182]在组装显影盒I时,操作者先将显影辊2、供给辊3、层厚限制片4及搅拌器6安装在显影框体31。
[0183]然后,在将显影框体31的左端部配置在上方的状态下,操作者通过调色剂填充口40将调色剂填充到调色剂容纳部5内,之后,用调色剂盖47封闭调色剂填充口 40。S卩,在显影盒的组装中,上下方向是第一方向及安装方向的一个例子。
[0184]如图9A及图10所示,为了将调色剂盖47嵌在调色剂填充口 40,操作者先将插入部92配置在下方,配置在筒部48的上方。
[0185]此时,配合固定部92B头端的外周面S和封闭部92A的外周面在左右方向上延长的虚拟线L之间的交叉点C,与筒部48的上端部的内周缘接触。
[0186]在这样的状态下,操作者以将引导凸起49的头端插通到插通孔1lA内的方式,将配合部101配合到引导凸起49。由此,相对于调色剂填充口 40的调色剂盖47周向的位置被确定。
[0187]然后,操作者将调色剂盖47向下方施力,将插入部92插入到筒部48及调色剂填充口 40内。此时,在配合部101在引导凸起49被引导的状态下,插入部92的配合固定部92B—边向其径向内方弹性变形,一边进入到调色剂填充口 40内。
[0188]操作者向下方压入调色剂盖47,直至调色剂盖47的封闭部91的下表面与筒部48的上端缘接触时,插入部92的配合固定部92B通过调色剂填充口 40,位于比侧壁35更靠下方处。
[0189]于是,如图8所示,插入部92的配合固定部92B向径向外方复原。于是,配合固定部92B的径向外端部面向侧壁35中调色剂填充口 40的周缘部的内方。
[0190]由此,如图9B所示,调色剂盖47嵌入到调色剂填充口 40,调色剂填充口 40的封闭完成。
[0191]之后,将齿轮系33及检测齿轮46以上述方式组装后,安装齿轮盖34。
[0192]由此,显影盒I的组装完成。
[0193]7、显影盒的驱动检查
[0194]显影盒I的组装完成后,操作者进行显影盒I的驱动检查。
[0195]为了进行显影盒I的驱动检查,如图12A及图12B所示,操作者先用夹具71向左方挪动检测齿轮46,以使抵接肋45C不与检测齿轮46的缺齿部96B抵接。图5B所示的位置,具体地,滑动部98的右端部配置在调色剂盖47的第一倾斜面94A和第一止动器99之间的位置为第一位置的一个例子。
[0196]具体地,如图11所示,夹具71呈头端向左方弯曲的大体杆状。夹具71具有握持部72和施力部73。
[0197]握持部72呈俯视时大体矩形的平板状。
[0198]施力部73呈从握持部72的头端向左方倾斜的同时突出的大体杆状。
[0199]如图12A及图12B所示,为了向左方挪动检测齿轮46,操作者将夹具71的施力部73插入到第二盖62的夹具插通孔66,用施力部73朝左方对检测齿轮46的齿轮部96施力。
[0200]于是,检测齿轮46抵抗压缩弹簧102所施加的力而向左方移动,直至抵接肋45C不与检测齿轮46的缺齿部96B的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上游端部96C抵接的位置。
[0201]于是,如图13所示,检测齿轮46的突起90嵌在第二盖62的固定部69内,检测齿轮46在旋转方向中的位置被固定。此时的检测齿轮46的位置是第二位置的一个例子。
[0202]然后,操作者在挪动了检测齿轮46的状态下,向显影联结41输入驱动力。
[0203]于是,如图5B所示,显影联结41向左侧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
[0204]于是,显影齿轮42、供给齿轮43及惰轮44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显影辊2及供给辊3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
[0205]惰轮44旋转时,搅拌器齿轮45向左侧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由此,搅拌器6向左侧视时顺时针方向旋转。
[0206]操作者在确认显影辊2、供给辊3及搅拌器6旋转之后,从夹具插通孔66取出夹具71。
[0207]于是,检测齿轮46由于压缩弹簧102所施加的力向右方移动,回到第一位置。
[0208]由此,显影盒I的驱动检查完成。
[0209]8、新品检测操作
[0210]显影盒I以安装在鼓盒20的状态安装在设备本体12。
[0211]当安装有显影盒I的鼓盒20即处理盒13安装在设备本体12,前盖17关闭时,与前盖17的关闭操作连动地,设备本体12内的未图示的本体联结不能相对旋转地嵌在显影联结41。
[0212]之后,控制部83开始图像形成设备11的预热操作。
[0213]于是,通过未图示的本体联结从设备本体12向显影联结41输入驱动力,如上所述,显影棍2、供给棍3和搅拌器6旋转。
[0214]如图14A所示,当搅拌器齿轮45旋转时,抵接肋45C随着搅拌器齿轮45的旋转,与检测齿轮46的缺齿部96B的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上游端部96C抵接,朝前下方对缺齿部96B的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上游端部96C施力。
[0215]由此,检测齿轮46以其中心轴线A为旋转轴线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如图14B所示,在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下游的齿轮齿中,与搅拌器齿轮45的第二齿轮部45B的前端部啮合。
[0216]于是,驱动力从搅拌器齿轮45传递到检测齿轮46,检测齿轮46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旋转。
[0217]于是,如图16A及图16B所示,通过滑动部98在调色剂盖47的引导肋94的第一倾斜面94A上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滑动,检测齿轮46抵抗压缩弹簧102 (参照图6)所施加的力而向左方前进。在滑动部98与平行面94B抵接的状态下,检测齿轮46前进到最左方。
[0218]如图15A所示,在检测齿轮46前进到最左方的状态下,检测部97随着搅拌器齿轮45的旋转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移动,从前方与致动器82的抵接部85抵接,朝后方对抵接部85施力。
[0219]由此,致动器82从非检测位置向左侧视时顺时针方向摆动,向检测位置移动。
[0220]于是,遮光部86向左侧视时顺时针方向移动,从光学式传感器81的发光兀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退避。
[0221]于是,光学式传感器81的光接收元件接收到检测光,光学式传感器81输出光接收信号。
[0222]在此,控制部83通过在预热操作开始后在预定的时间内接收到从光学式传感器81发出的光接收信号,来判断未使用的显影盒I安装到了设备本体12。
[0223]当检测齿轮46进一步旋转时,检测部97从抵接部85离开。于是,致动器82从检测位置向非检测位置摆动。
[0224]由此,致动器82的遮光部86位于光学式传感器81的发光元件和光接收元件之间。
[0225]于是,光学式传感器81的光接收元件不接收检测光,光学式传感器81停止输出光接收信号。
[0226]当检测齿轮46进一步旋转时,检测齿轮46由于压缩弹簧102 (参照图6)所施加的力而向右方退避。此时,滑动部98在调色剂盖47的引导肋94的第二倾斜面94C上向左侧视时逆时针方向滑动,嵌在第二止动器100和第二倾斜面94C之间。由此,限制检测齿轮
46进一步旋转。
[0227]如图15B所示,检测齿轮46的齿轮部96和搅拌器齿轮45的第二齿轮部45B的啮合被解除,检测齿轮46的旋转停止。
[0228]之后,经过预定时间,控制部83终止预热操作。
[0229]控制部83在预热操作开始后在预定时间内未接收到从光学式传感器81发出的光接收信号时,判断为使用过的或者正在使用的显影盒I安装到了设备本体12。
[0230]8、有益效果
[0231](I)如图9A及图10所示,根据该显影盒1,操作者在将调色剂盖47安装到调色剂填充口 40时,先将插入部92的下端部配置在调色剂填充口 40的周缘。
[0232]此时,插入部92中在左右方向上投影时与调色剂填充口 40的内周缘重合的部分位于比调色剂填充口 40更靠上方处。
[0233]此处,由于引导凸起49中与配合部101配合的部分即距离D2比Dl长,因此操作者将插入部92的下端部配置到调色剂填充口 40的边缘时,可以使配合部101与引导凸起49的头端配合,其中,D2是从简部48的上端缘到引导凸起49的头端缘El的上下方向的距离,Dl是插入部92中在上下方向上投影时与调色剂填充口 40的内周缘重合的部分的上下方向的距离。
[0234]由此,操作者可以在将插入部92的下端部配置在调色剂填充口 40的边缘时,确定调色剂盖47相对于调色剂填充口 40的旋转方向位置。
[0235]之后,操作者可以在调色剂盖47相对于调色剂填充口 40的旋转方向位置确定的状态下,将插入部92插入调色剂填充口 40内。
[0236]其结果,操作者可以顺利地将调色剂盖47安装在调色剂填充口 40。
[0237](2)如图8所示,根据该显影盒1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