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筒、摄像装置以及投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3

文档序号:10015884阅读:来源:国知局
[0072](镜筒10的制造方法)
[0073]在本制造方法中,首先,准备组装有透镜12的透镜框50、主体框20以及调节夹具100 (准备工序)。
[0074]调节夹具100例如通过如下方式构成。S卩,如图3所示,调节夹具100具备:圆柱状的轴部102 ;设置在轴部102的前端的圆柱状的插入部104 ;以及设置在插入部104的前端的圆柱状的偏心销106。
[0075]插入部104是插入主体框20的插入孔24中的部分,插入部104的外径设置为与插入孔24的内径相同或比插入孔24的内径略小。另外,插入部104配置在轴部102的同轴上,并且插入部104的外径设置为比轴部102的外径小径。
[0076]另一方面,偏心销106设置为比插入部104小径,并且配置在相对于插入部104的轴线C偏心的位置处。
[0077]在前述的准备工序之后,如图2所示,将透镜框50的抵接凸起52插入一对爪部30之间,从而将透镜框50装配在主体框20上。由此,如图4所示,一对爪部30对抵接凸起52从与相对于抵接凸起52的基准面22相反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向基准面22施力,使抵接凸起52与基准面22抵接。
[0078]通过使抵接凸起52与基准面22抵接,从而将透镜12的周向上的各部分(配置有抵接凸起52的部分)相对于主体框20定位在光轴方向上的预先确定的基准位置处。并且,通过利用一对爪部30使抵接凸起52与基准面22抵接,从而在将透镜12定位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下,将透镜框50预保持在主体框20上。
[0079]接下来,向由包括透镜12在内的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照射光,对通过该光学系统成像的像进行目测,对透镜12相对于光轴S的倾斜度是否处于容许范围内进行检查。若该检查的结果是透镜12的倾斜度处于容许范围内,则在向注入孔26中注入粘合剂后,使粘合剂固化,从而将透镜框50的接合面56与主体框20的内壁面接合。由此,将透镜框50安装在主体框20上而制成镜筒10。
[0080]另一方面,在检查透镜12的倾斜度的结果是透镜12的倾斜度处于容许范围外的情况下,利用三个调节夹具100来调节透镜框50相对于光轴S的倾斜度。
[0081]具体而言,将三个调节夹具100的各偏心销106插入各调节孔54,并且将三个调节夹具100的各插入部104插入各插入孔24。然后,借助轴部102使插入部104旋转,从而一边对通过由包括透镜12在内的多个透镜构成的光学系统成像的像进行目测,一边如以下那样调节透镜12的倾斜度。
[0082]如图4所示,例如,从偏心销106插入至调节孔54的B方向侧的状态起,如图5所示,借助轴部102使插入部104向D方向旋转。由此,偏心销106 —边向主体框20的周向(箭头-B方向)偏移,一边向主体框2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移动。通过偏心销106在主体框20的周向(箭头-B方向)上偏移,从而偏心销106在调节孔54内在调节孔54的长度方向上移动。另外,通过偏心销106向主体框2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移动,从而透镜框50的周向上的各部分(抵接凸起52)相对于主体框20向主体框20的轴线方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移动。该透镜框50的周向上的各部分(抵接凸起52)根据偏心销106的旋转量,连续地向轴线方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移动。由此,连续地调节透镜12相对于光轴S的倾斜度。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捅入部104在90度的范围内旋转,偏心销106在90度的范围(从图4所示的位置到图5所示的位置的范围)内移动。
[0083]另外,在本制造方法中,透镜框50的周向上的各部分(抵接凸起52)向使抵接凸起52从基准面22离开的方向(箭头A方向)移动而受到调节。S卩,以基准面22为基准向轴线方向的一侧(箭头A方向)调节(单侧调节)。这样,通过作为操作部的调节夹具100与透镜框50上的调节孔54的边缘卡合且克服一对爪部30的作用力而使透镜框50移动这一调节夹具100的操作,来调节透镜12相对于光轴S的倾斜度。
[0084]需要说明的是,在抵接凸起52与基准面22抵接的状态下,抵接凸起52向基准面22侧(-A方向侧)移动的旋转范围内的偏心销106的旋转受到限制。
[0085]而且,通过调节透镜12相对于光轴S的倾斜度而在透镜12的倾斜度处于容许范围内的时刻,停止插入部104的旋转。在该停止状态下,在向注入孔26中注入粘合剂后,使粘合剂固化,将透镜框50的接合面56与主体框20的内壁面接合。由此,将透镜框50安装在主体框20上。
[0086]并且,将调节夹具100的偏心销106以及插入部104分别从调节孔54以及插入孔24拔出。这样,在调节了透镜12的倾斜度的状态下,将透镜框50安装在主体框20上,从而制成镜筒10。
[0087](比较例的作用)
[0088]这里,在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以前,对相对于本实施方式的以下的比较例的作用进行说明。
[0089]在镜筒10中,在不具有基准面22、一对爪部30以及抵接凸起52而不进行基于基准面22的定位的比较例中,例如,像以下那样调节透镜12的倾斜度。
[0090]即,在比较例中,在透镜框50的调节孔54与主体框20的插入孔24重叠的位置处,将调节夹具100的偏心销106以及插入部104分别插入调节孔54以及插入孔24中。该状态下的透镜12的位置成为开始透镜12的倾斜度调节的初始位置。
[0091]在比较例中,由于不具有基准面22,因此透镜框50向-A方向侧的移动不受限制,插入调节孔54中的偏心销106能够在360度的范围内移动。由此,透镜12的周向上的各部分(配置有抵接凸起52的部分)能够向轴线方向的两个方向(箭头A方向以及-A方向)移动。因此,比较例中的透镜12的倾斜度调节以初始位置为基准向轴线方向的两个方向侧进行调节(两侧调节)。
[0092]另外,在比较例中,透镜12的初始位置不确定,而是能够变动的位置,因此无法把握透镜12的倾斜度调节的调节量的倾向,从而作业性差。另外,无法通过目视确认在透镜12的倾斜度调节的调节中当前的调节位置处于哪个位置。并且,在比较例中,在透镜12的初始位置,位置不确定,因此必须进行透镜12的倾斜度调节。
[0093](本实施方式的作用)
[0094]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对各个抵接凸起52从与相对于抵接凸起52的基准面22相反的一侧(箭头A方向侧)向各个基准面22施力而使各个抵接凸起52与各个基准面22抵接。由此,将透镜12定位在主体框20上的预先确定的基准位置。
[0095]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一对爪部30在夹着抵接凸起52的状态下对抵接凸起52向基准面22施力而使抵接凸起52与基准面22抵接,因此抵接凸起52不易自基准面22发生位置偏移。因此,能够维持将透镜12定位在基准位置处的状态,将透镜框50预保持在主体框20上。
[0096]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不将调节夹具100的偏心销106以及插入部104分别插入调节孔54以及插入孔24中的情况下,将透镜12定位在主体框20的基准位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