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透镜以及具备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10369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6个透镜以外,实质上还包括不具有屈光力(power)的透镜、光阑或 盖玻璃(cover glass)等透镜以外的光学要素、透镜凸缘(flange )、透镜镜筒(lens barre 1)、摄影元件、手抖修正机构等机构部分等。
[0077] 再者,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摄影透镜以及其优选构成中的透镜的面形状、折射力的 符号,在为包含非球面的时,只要未特别限定,则设为在光轴附近(近轴区域)的符号。又,曲 率半径的符号在面形状向物体侧凸出的情况下设为正,且在面形状向像侧凸出的情况下设 为负。
[0078] 本实用新型的摄影装置,其包括本实用新型的摄影透镜。
[0079][实用新型的效果]
[0080]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影透镜,在整体上为6片的透镜构成中,使各透镜要素的构成 最佳化,尤其是适宜地构成第1透镜、第3透镜、第5透镜、第6透镜的形状,且以满足规定的条 件式的方式构成,因此可实现使总长缩短化,并且具有高成像性能的透镜系统。
[0081] 又,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摄影装置,具备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摄影透镜,因此可使摄影 透镜的光轴方向的装置尺寸缩短化,且可获得高分辨率的摄影图像。
【附图说明】
[0082]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1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1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3] 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2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2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4] 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3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3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5] 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4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4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6] 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5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5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7] 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6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6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8] 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7构成例的图,且是与实施例 7对应的透镜剖面图。
[0089] 图8是图1所示的摄影透镜的光路图。
[0090] 图9(A)~图9(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图9 (A)表示球面像差,图9(B)表示像散,图9(C)表示畸变像差,图9(D)表示倍率色像差。
[0091] 图10(A)~图10(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10(A)表示球面像差,图10(B)表示像散,图10(C)表示畸变像差,图10(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2] 图Il(A)~图Il(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3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Il(A)表示球面像差,图Il(B)表示像散,图Il(C)表示畸变像差,图Il(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3] 图12(A)~图12(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4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12(A)表示球面像差,图12(B)表示像散,图12(C)表示畸变像差,图12(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4] 图13(A)~图13(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5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13(A)表示球面像差,图13(B)表示像散,图13(C)表示畸变像差,图13(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5] 图14(A)~图14(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6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14(A)表示球面像差,图14(B)表示像散,图14(C)表示畸变像差,图14(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6] 图15(A)~图15(D)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7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的像差图, 图15(A)表示球面像差,图15(B)表示像散,图15(C)表示畸变像差,图15(D)表示倍率色像 差。
[0097] 图16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即移动电话终 端的图。
[0098] 图17是表示具备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即智能手机的 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99]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0100] 图1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1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第1构成例。所述构成例对应于 下述的第1数值实施例(表1、表2)的透镜构成。同样地,将与下述的第2实施方式至第7实施 方式的数值实施例(表3~表14)的透镜构成对应的第2构成例至第7构成例的剖面构成示于 图2~图7中。图1~图7中,符号Ri表示第i(i = l、2、3、···)个面的曲率半径,符号Di表示第i 个面与第i + Ι个面在光轴Zl上的面间隔。再者,各构成例的基本构成均相同,因此以下基于 图1所示的摄影透镜的构成例进行说明。又,图8是图1所示的摄影透镜的光路图,且表示自 位于无限远的距离的物点起的轴上光束2以及最大视场角(field angle)的光束3的各光 路。
[0101]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为适用于使用有电荷耦合元件或互补金属氧 化物半导体等摄影元件的各种摄影机器、尤其是比较小型的便携终端机器例如数字静态照 相机、具有照相机的移动电话、智能手机、平板式终端以及个人数字助理等中的。
[0102] 图16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1即移动电话终端的概观图。本实 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1包括如下部分而构成,即包括:本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L; 以及电荷耦合元件等摄影元件1〇〇(参照图1),其输出与利用所述摄影透镜L而形成的光学 像对应的摄影信号。摄影元件100配置在所述摄影透镜L的成像面(像面R16)上。
[0103] 图17中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501即智能手机的概观图。本实用 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装置501包括照相机部541而构成,所述照相机部541包括:本实施方 式的摄影透镜L;以及电荷耦合元件等摄影元件100(参照图1),其输出与利用所述摄影透镜 L而形成的光学像对应的摄影信号。摄影元件100配置在所述摄影透镜L的成像面(像面R16) 上。
[0104] 如图1所示,所述摄影透镜L沿光轴Zl而自物体侧起依序包括第1透镜L1、第2透镜 L2、第3透镜L3、第4透镜L4、第5透镜L5、以及第6透镜L6。
[0105] 在第6透镜L6与摄影元件100之间,也可根据安装透镜的照相机侧的构成而配置有 各种光学构件CG。例如也可配置有摄影面保护用的盖玻璃或红外线截止滤光器(cut filter)等平行平板状的光学构件。所述情况下,作为光学构件CG,例如也可使用对平行平 板状的盖玻璃实施具有红外线截止滤光器或中性密度滤光器(neutral density filter) 等滤光器效果的涂敷而得的。
[0106] 又,也可不使用光学构件CG,而是对第6透镜L6实施涂敷等使其具有与光学构件CG 同等的效果。由此,可实现零件件数的削减与总长的缩短化。
[0107] 又,所述摄影透镜L优选为包括孔径光阑St,所述孔径光阑St配置在较第2透镜L2 的物体侧的面更靠物体侧。如此,通过将孔径光阑St配置在较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更靠物 体侧,而尤其是在成像区域的周边部中,可抑制通过光学系统的光线向成像面(摄影元件) 的入射角变大。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效果,更优选为孔径光阑St在光轴方向上配置在较第1透 镜的像侧的面更靠物体侧。
[0108] 再者,孔径光阑St "配置在较第2透镜的物体侧的面更靠物体侧"是指,光轴方向上 的孔径光阑的位置位于与轴上边缘光线和第2透镜L2的物体侧的面的交点相同的位置或较 其更靠物体侧,孔径光阑St "配置在较第1透镜的像侧的面更靠物体侧"是指,光轴方向上的 孔径光阑的位置位于与轴上边缘光线和第1透镜Ll的像侧的面的交点相同的位置或较其更 靠物体侧。
[0109] 又,本实施方式中,孔径光阑St配置在较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点更靠像 侧,但并不限定于此,孔径光阑St也可配置在较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点更靠物体 侧。在孔径光阑St配置在较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点更靠物体侧的情况下,与孔径 光阑St配置在较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的面顶点更靠像侧的情形相比,自确保周边光量 的观点考虑稍有不利,但在成像区域的周边部中,可更适宜地抑制通过光学系统的光线向 成像面(摄影元件)的入射角变大。再者,图1~图8所示的孔径光阑St不一定为表示大小或 形状的,而是表示光轴Z上的位置的。
[0110] 所述摄影透镜L中,第1透镜Ll在光轴附近具有正折射力,且在光轴附近使凸面朝 向物体侧。由此,可适宜地使总长缩短化。又,通过将第1透镜Ll设为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 而使透镜系统的最靠近物体侧的面为向物体侧凸出的凸形状,因此可使后侧主点位置位于 更靠近物体侧,从而可适宜地使总长缩短化。第1透镜Ll优选为在光轴附近为使凸面朝向物 体侧的凹凸透镜,所述情况下,可更有利于总长的缩短化。
[0111] 第2透镜L2在光轴附近具有负折射力。第2透镜L2优选为在光轴附近使凹面朝向像 侧,所述情况下有利于总长的缩短化。又,第2透镜L2优选为在光轴附近
当前第2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