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透镜以及具备摄影透镜的摄影装置的制造方法_4

文档序号:10369016阅读:来源:国知局
围。分别以不成为条件式(5)的下限以下的方 式,设定第3透镜L3的物体侧、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由此可防止第3透镜L3的物体侧的 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过小,从而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分别以不成为条件式(5) 的上限以上的方式,设定第3透镜L3的物体侧、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由此可防止第3透 镜L3的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过小,从而可良好地修正像散。
[0158] 通过以满足条件式(5)的方式构成,而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像散。为进一步 提高所述效果,更优选为满足条件式(5-1 ),进而更优选为满足条件式(5-2)。
[0159] 0<(R3r+R3f)/(R3r-R3f)<0.3 (5-1)
[0160] 0<(R3r+R3f)/(R3r-R3f)<0.25 (5-2)
[0161] 条件式(6)规定与第4透镜L4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f及第4透镜L4的像 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R4r相关的优选数值范围。分别以不成为条件式(6)的下限以下的方 式,设定第4透镜L4的物体侧、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由此可防止第4透镜L4的像侧的面 的近轴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过小,从而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分别以不成为条件式(6)的上 限以上的方式,设定第4透镜L4的物体侧、像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由此可防止第4透镜L4 的物体侧的面的近轴曲率半径的绝对值过大,从而可良好地修正像散。
[0162] 通过以满足条件式(6)的方式构成,而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像散。为进一步 提高所述效果,更优选为满足条件式(6-1 ),进而更优选为满足条件式(6-2)。
[0163] -3.4 <(R4r+R4f)/(R4r-R4f)<-1.9 (6-1)
[0164] -3.3 <(R4r+R4f)/(R4r-R4f)<-2.0 (6-2)
[0165]条件式(7)为规定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相对于第3透镜L3与第4透镜L4的合成焦 点距离的比的优选数值范围的。即,条件式(7)为规定位于透镜系统大致中间位置的2片正 透镜所合成的正合成光学系统的折射力相对于整个系统的折射力的比的优选数值范围的。 以不成为条件式(7)的下限以下的方式确保上述正合成光学系统的折射力,由此有利于总 长的缩短化。以不成为条件式(7)的上限以上的方式抑制上述正合成光学系统的折射力,由 此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像散。
[0166] 通过以满足条件式(7)的方式构成,而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像散,并且可使 透镜系统整体的长度缩短化。为进一步提高所述效果,更优选为满足条件式(7-1),进而更 优选为满足条件式(7-2)。
[0167] 1.30<f/f34< 1.60 (7-1)
[0168] 1.32<f/f34< 1.58 (7-2)
[0169] 此处,对摄影透镜L的考虑了上述条件式而得的2个优选构成例与其作用以及效果 进行说明。第1构成例为摄影透镜L满足条件式(1)的构成例。根据所述构成例,在整体上为6 片的透镜构成中,使各透镜要素的构成最佳化,尤其适宜地构成第1透镜LU第3透镜L3、第5 透镜L5以及第6透镜L6的形状,且适宜地构成第3透镜L3的折射力,因此可实现使总长缩短 化,并且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而具有高分辨率性能的透镜系统。
[0170] 第2构成例为摄影透镜L满足条件式(7)的构成例。根据所述构成例,在整体上为6 片的透镜构成中,使各透镜要素的构成最佳化,尤其适宜地构成第1透镜LU第3透镜L3、第5 透镜L5以及第6透镜L6的形状,且适宜地构成第3透镜L3与第4透镜L4的合成折射力,因此可 实现使总长缩短化,并且可良好地修正球面像差以及像散而自成像区域的中心部至周边部 具有高分辨率性能的透镜系统。
[0171] 再者,第1构成例优选为根据所要求的事项,进而适当选择性地满足条件式(2)~ 条件式(7)以及使各条件式的范围缩小而得的条件式。同样地,第2构成例优选为根据所要 求的事项,进而适当选择性地满足条件式(1)~条件式(6)以及使各条件式的范围缩小而得 的条件式。
[0172]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摄影透镜的具体数值实施例进行说明。以下,汇 总说明多个数值实施例。
[0173] 下述的表1以及表2表示与图1所示的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的构成对应的具体的透 镜数据。表1中表示其基本的透镜数据,表2中表示与非球面相关的数据。表1中所示的透镜 数据的面编号Si的栏中,表示针对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以如下方式附上符号的第i个面的编 号,即,将孔径光阑St的面作为第1个,且将最靠近物体侧的透镜面(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 面)作为第2个,其后以随着朝向像侧而依序增加的方式附上符号。曲率半径Ri的栏中表示 第i个面的曲率半径的值(mm),此对应于图1中所附的符号Ri。面间隔Di的栏中也同样地表 示自物体侧起第i个面Si与第i+Ι个面Si+Ι在光轴上的间隔(mm) Adj的栏中表示自物体侧 起第j个光学要素相对于d线(587.56nm)的折射率的值。V dj的栏中表示自物体侧起第j个 光学要素相对于d线的阿贝数的值。再者,曲率半径的符号在为使凸面朝向物体侧的面形状 的情况下为正,且在为使凸面朝向像侧的面形状的情况下为负。
[0174] 再者,在表1的框外上部,作为各数据而分别表示有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mm)、后 焦点(back focus)Bf (mm)、F值(f-number)Fno.、总视场角2 ω (°)、及透镜总长TL(mm)。再 者,后焦点Bf表示进行空气换算所得的值。透镜总长TL为自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至像面 的光轴上的距离,且表示对后焦点Bf部分进行空气换算而得的值。
[0175] 所述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中,第1透镜Ll至第6透镜L6的两面均为非球面形状。表1 的基本透镜数据中,作为这些非球面的曲率半径而表示光轴附近的曲率半径(近轴曲率半 径)的数值。
[0176] 表2中表示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的非球面数据。作为非球面数据而表示的数值中, 记号"E"表示其后续的数值是以10为底数的"幂指数",且表示将以所述10为底数的指数函 数表示的数值乘以"E"前面的数值。例如,若为"1.0E-02",则表示"1.0 X 10-2"。
[0177] 作为非球面数据,记述有由以下的式(A)表示的非球面形状的式中的各系数Αη、Κ 的值。更详细而言,Z表示自位于距光轴为高度h的位置的非球面上的点下引至非球面顶点 所切的且与光轴垂直的平面的垂线的长度(_)。
[0178] Z = C · h2/{l+(l-K · C2 · h2)1/2}+IAn · hn……(A)
[0179] 其中,
[0180] Z:非球面的深度(mm)
[0181] h:自光轴至透镜面的距离(高度)(mm)
[0182] C:近轴曲率= 1/R
[0183] (R:近轴曲率半径)
[0184] An:第η次(η为3以上的整数)非球面系数
[0185] K:非球面系数
[0186] 与以上的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同样地,将与图2所示的摄影透镜的构成对应的具体 的透镜数据作为实施例2来示于表3以及表4中。又同样地,将与图3~图7所示的摄影透镜的 构成对应的具体的透镜数据作为实施例3至实施例7来示于表5~表14中。其中,实施例3至 实施例5的透镜数据的面编号的赋予方法与实施例1不同,面编号Si的栏中,表示以最靠近 物体侧的透镜面(第1透镜Ll的物体侧的面)为第1个,其后以随着朝向像侧而依序增加的方 式附上符号的第i个面的编号。这些实施例1至实施例7的摄影透镜中,第1透镜Ll至第6透镜 L6的两面均为非球面形状。
[0187]图9(A)~图9(D)分别表示实施例1的摄影透镜的球面像差图、像散图、畸变像差 (畸变(distortion))图、倍率色像差(倍率的色像差)图。在表示球面像差、像散、畸变像差 的各像差图中,表示以d线(波长587.56nm)为基准波长的像差。在球面像差图、倍率色像差 图中,也表示有关于F线(波长486.1腦)、(:线(波长656.2711111)4线(波长435.8311111)的像差 。 在像散图中,实线表示弧矢(sagittal)方向(S)的像差,虚线表示切线(tangential)方向 (T)的像差。又,Fno.表示F值,ω表示半视场角。
[0188] 同样地,将关于实施例2至实施例7的摄影透镜的各像差示于图10(A)~图10(D)至 图15(A)~图15(D)。图9(A)~图9(D)至图15(A)~图15(D)所示的像差图均为物体距离为无 限远时的像差图。
[0189] 又,表15中针对各实施例1~实施例7分别汇总表示与本实用新型的各条件式(1) ~条件式(7)相关的值。
[0190] 如自各数值数据以及各像差图得知般,实施例1~实施例7的摄影透镜中,透镜总 长TL与整个系统的焦点距离f的比即TL/f处于1.22~1.29的范围,可使总长缩短化,并且可 良好地修正各像差而实现高成像性能。
[0191] 再者,本实用新型的摄影透镜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各实施例,
当前第4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