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54853发布日期:2018-06-08 23:10阅读:9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诊断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在溶栓后出血风险快速检测上,可采用血清学标记物检测试剂或方法,例如公开号为CN103901214 A,公开日为2014年7月2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预测急性脑梗死患者发生微出血的试剂,该试剂由检测脂联素、E-选择素、S100B蛋白以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sRAGE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的试剂组成,检测脑梗死患者静脉血中的脂联素、E-选择素、S100B以及可溶性晚期糖基化终产物受体的含量,从而早期判断患者是否可能发生微出血;或者,例如公开号为CN105203749 A,公开日为2015年12月30日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可评估溶栓后脑出血风险的血清标记物及其应用,其提供了一种试剂盒,用于检测人血清中的Occludin蛋白,该蛋白在血清中水平中升高与溶栓后脑出血呈正相关,即该蛋白水平越高溶栓后脑出血风险越高;或者,例如公开号为CN106093412A,公开日为2016.11.0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多肽分子在制备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微出血的试剂盒中的应用,所述多肽作为检测靶标在制备诊断急性脑梗死后微出血的试剂盒中的应用,其与患者急性脑梗死后微出血的发生率呈负相关,即该多肽分子越少,脑梗死患者越容易发生微出血。

但是,所述的检测试剂或者方法存在的问题是其多关注脑出血风险,对于除脑出血外其它重要器官的出血无明显检测意义,而在溶栓治疗后如消化道出血等严重出血亦可能引起患者预后不良,需要输血等积极治疗措施,甚至可能存在生命危险;另外,上述方法复杂,需要特殊的试剂/工具和方法,较难在经济欠发达或具有介入治疗资质医院相对稀少的中西部地区,或者一、二级医疗机构使用。

为快速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还有采用临床经验评估或简单地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进行出血风险检测,例如GUSTO I研究中发现年龄增加10岁溶栓后出血风险增加1.3倍,体重增加10kg溶栓后出血风险降低至80%,女性患者溶栓后出血风险增加1.42倍。这种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包括:各地区医疗水平差异较大,不同级别医生接受的相关培训差异大,一是难以规范检测溶栓后出血,以把控后续的治疗,造成可以溶栓的患者因担心出血风险而不行治疗,同时出血高危的患者接受溶栓后出现更为严重的并发症;二是简单根据年龄、性别、体重的简单分层进行出血风险进行评估,虽然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操作提供了参考,但依然无法个体化的检测患者接受溶栓治疗的出血风险,且没有将临床上越来越受重视的血液学标记物纳入风险检测的范围。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实现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涉及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准入控制器、血肌酐检测部件、第一赋值模块、白细胞计数部件、第二赋值模块、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第三赋值模块及风险计算模块以及报告系统主界面;

所述准入控制器用于评估受检对象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指征,若符合,则将受检对象的待检样本传入血肌酐检测部件以及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并启动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

所述血肌酐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样本中的血肌酐水平,并将血肌酐检测结果传入所述第一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样本中进行白细胞计数,并将白细胞计数结果传入所述第二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用于接收受检对象信息并传入所述第三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风险计算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赋值模块、所述第二赋值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赋值模块的赋值,并根据各赋值的总得分进行计算得到溶栓后出血风险;

所述报告系统主界面用于接收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和/或所述风险计算模块的信息,并将溶栓后出血风险评估结果输出。

所述系统将血肌酐水平纳入风险检测的范围,且能够提供更为全面且个性化的检测患者溶栓治疗出血风险评估。系统操作简单,评估结果显示直观,可准确、快速地用于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评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提供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的客户端录入信息界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血肌酐检测试剂操作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白细胞计数试剂的库尔特电阻抗原理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采用的白细胞计数试剂对应的检测结果中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理解,下列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视为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

本发明涉及一种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包括血肌酐检测试剂以及白细胞计数试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血肌酐检测试剂以及白细胞计数试剂在制备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中的应用。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应用,所述溶栓后出血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出血。

目前主要的肌酐测定方法有化学测定法(碱性苦味酸法)、酶法、高效液相层析法、拉曼散射法,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毛细管电泳法及电极法等。同位素稀释质谱法,拉曼散射法,高效液相层析法不适用于大批量临床标本的分析,通常只作为肌酐测定的参考方法,所以临床一般不采用此法测定;毛细管电泳法虽然测定的线性范围宽,操作较为简便,但需用特殊设备和进行血清标本的预处理,临床常规使用较困难;碱性苦味酸法和酶法测定肌酐被临床所广泛应用。碱性苦味酸法由于假性肌酐的干扰,人们对碱性苦味酸法进行了各种改进,以提高测定结果的真实性,并实现自动化分析,成为临床常用的检测方法,但是其线性范围和抗干扰能力尚不及酶法。酶法试剂盒抗干扰力比苦味酸法强,标本用量少,污染少,适用于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因而优选的,所述血肌酐检测试剂为酶法血肌酐检测试剂。酶学法是在本发明的溶栓出血检测中,具有较为稳定且易于操作的特点。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或应用,所述血肌酐检测试剂包括肌酸激酶、肌酸酶、肌氨酸氧化酶以及过氧化物酶。

通过筛选,本发明采用酶学法测定肌酐水平。肌酐在肌氨酸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肌氨酸,肌氨酸在肌氨酸氧化酶作用下生成过氧化氢,后者在过氧化氢酶作用下与4-氨基安替比林、ESPAS反应生成呈色产物紫红色醌亚胺,在545nm处引起吸光度增高,通过监测545nm处吸光度值的上升来测定肌酐的浓度。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或应用,所述血肌酐检测试剂还包括反应缓冲液、显色剂、清洗剂、防腐剂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的,所述反应缓冲液为三羟甲基氨基缓冲液、Goods缓冲液、甘氨酸-NaOH缓冲液、N-2-羟乙基哌嗪-N'-2-乙磺酸缓冲液、N-三(羟甲基)甲氨基-2-羟基丙磺酸缓冲液、N-三(羟甲基)甲基-2-氨基乙磺酸缓冲液、哌嗪-N,N-双(2-羟基乙烷磺酸)缓冲液、3-吗啉-2-羟基丙磺酸钠缓冲液、3-(N-吗啡啉)乙磺酸钠缓冲液、4-(2-羟乙基)哌嗪-1-2-羟基丙磺酸缓冲液、N-(2-羟乙基)哌嗪-N'-4-丁磺酸缓冲液、3-双(2-羟乙基)氨基-2-羟基丙磺酸缓冲液、3-(环已胺)-2-羟基-1-丙磺酸缓冲液、4-(2-羟乙基)-1-哌嗪丙磺酸缓冲液、3-(环已胺)-1-丙磺酸缓冲液、3-吗啉丙磺酸缓冲液、N-三(羟甲基)甲基-3-氨基丙磺酸缓冲液的一种或几种;

优选的,所述显色剂为N-乙基-N-(羟基-3-磺丙基)间甲苯胺、亚铁氰化钾以及4-氨基安替比林;

优选的,所述的防腐剂为山梨酸钾、苯甲酸钠、亚硝酸钠、Proclin系列防腐剂中的一种具体物质或尼泊金酯中的一种具体物质;

更优选的,所述的Proclin系列防腐剂为Proclin300;

更优选的,所述的尼泊金酯为对羟基苯甲酸甲酯、对羟基苯甲酸乙酯、对羟基苯甲酸丙酯、对羟基苯甲酸丁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丙酯、对羟基苯甲酸异丁酯中的一种。

优选的,本发明所采用的血肌酐检测试剂分为第一试剂和第二试剂;

第一试剂包含肌酸激酶、肌酸酶;

第二试剂包含肌氨酸氧化酶、过氧化物酶、N-乙基-N-(羟基-3-磺丙基)间甲苯胺(TOOS)、4-氨基安替比林(PAP)。

该血肌酐检测试剂所检测的检测样本可以为血清或肝素血浆。

血清、血浆的稳定性:4~25℃保存可稳定3天。

其中,测定方法原理为:

生成的红色染料在545nm的吸收与样品中肌酐浓度成正比。

分析类型:终点法,扣除试剂空白;

孵育时间:5分钟;

反应时间:5分钟;

第一试剂/样本/第二试剂比例:1800/60/600。具体使用方法如图3所示,吸光度变化的计算公式为:

ΔA=[(A2-A1)校准品管或样品管]–[(A2-A1)空白管]。

浓度的计算方法为:

C样本=(ΔA样本/ΔA校准)×C校准;

C样本:为测定的样本浓度;

C标准:为校准品的浓度。

另外,为进一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可以联合一种或多种检测试剂或工具用于检测心血管疾病,尤其是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诊断。

目前的白细胞计数检测根据原理不同可分为电容型、光电型、激光型以及电阻抗型。电阻抗法检测白细胞最早是由美国的库尔特(W.H.Coulter)发明,经过几十年改进,该检测原理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反复验证。

通过筛选,本发明优选采用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试剂,具有为库尔特电阻抗原理检测白细胞计数。根据图4所示,当定量的血液被吸取并被定量的导电溶液所稀释之后,就被送到检测室。在每一个检测室都有一个小的开口,叫做检测小孔。在检测小孔的两侧有通有恒流直流电的正负电极。当稀释的血细胞通过恒定负压的作用通过检测小孔的时候,电极之间的直流电阻就会发生变化。这种电阻会形成一种同血细胞体积大小成比例的脉冲变化。这些被收集到的关于脉冲变化的数据可以用来画一个反映血细胞大小的颗粒分布曲线。

检测仪在进行细胞分析时,将每个细胞的脉冲根据其体积大小分配并存储在相应的体积通道中,每个通道收集的数据被统计出相对数,表示在Y轴上,体积数据以飞升(fl)为单位,表示在X轴上。可将白细胞体积从30~450fl分为256个通道,每个通道1.64fl,依据体积大小分别将其放在不同的通道中,得到白细胞体积分布直方图(如图5所示)。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或应用,所述白细胞计数试剂的成分包括磷酸二氢钾、磷酸氢二钠、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乙二胺四乙酸二钠、草酸铵以及冰乙酸。

更优选的,所述白细胞计数试剂的配方为:

磷酸二氢钾:0.256~0.296g/L,磷酸氢二钠:9.05~9.4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15~25g/L,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7~8g/L,草酸铵:15~25g/L,冰乙酸:20~30ml/L,溶剂为水。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检测溶栓后出血风险的试剂盒或应用,所述白细胞计数试剂还包括抗凝剂;

优选的,所述抗凝剂包括EDTA盐、肝素盐、柠檬酸盐、草酸盐、水蛭素、氟化钾、氟化钠中的一种或多种;

更优选的,所述EDTA盐具体为EDTA的钾、钠或锂盐;

更优选的,所述肝素盐具体为肝素的钠、锂或铵盐;

更优选的,所述柠檬酸盐具体为柠檬酸的钠或钾盐;

更优选的,所述草酸盐具体为草酸的钠或钾盐。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白细胞计数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

1)试剂。试剂包含稀释液成分及溶血剂成分,配置方法:先配缓冲液,在一量筒中,称磷酸二氢钾4.6克,加蒸馏水500毫升,pH值5.5,取30毫升备用。在另一量筒中,称磷酸氢二钠9.5克,加蒸馏水1000毫升,溶解后,取出30毫升不用,pH值控制在8.5,将两个量筒溶液混合,pH值8.5,称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7.5克、乙二胺四乙酸二钠20克、草酸铵20克,将上述缓冲液加至1000毫升,加热溶解后再加冰乙酸25毫升,用过滤纸过滤,滤液pH值5.5至5.8之间。预配置的试剂可用于稀释血液细胞,防止血液细胞聚集和粘连,用于溶血红细胞,打破红细胞,以利于白细胞计数。

2)样本要求:静脉采血使用EDTA-K2抗凝。毛细血管采血应擦去第一滴血,以免混入组织液影响结果。标本采集完成放置5-10分钟后测定。

3)操作步骤:

a.小试管1支,加预先配置好的白细胞稀释液+溶血剂0.38ml。

b.用微量吸管准确吸取末梢血20μl,擦去管尖外部余血,将吸管插入小试管中稀释液的底部,轻轻将血放出,并吸取上层清液,清洗吸管二次,混匀。

c.充池,静置2~3min,待白细胞通过相应孔径。

d.用计数软件进行白细胞计数。

4)计算:采用时间定量,当负压恒定的时候通过单位时间内的液体体积也是恒定的,采用连续进行两次相同时间的计数校正可能存在的偏差,将这两次计数的结果相比对,在可接受的范围内报出结果,如果超出正常可接受的范围则进行第三次计数。利用软件对直方图进行分析从而判断。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预测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出血风险的方法,包括:

对于符合溶栓治疗指征的患者,使用如上所述的试剂盒测定获取患者待检样品中的血肌酐水平及白细胞计数数据,调取患者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收缩压数值以及糖尿病史有无的数据,将上述所有数据分别赋值并计算总分数,将所述总分数与预先建立好的总分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出血风险的对应关系进行比对得到溶栓后出血风险结果。

优选的,所述待检样品包括全血、血清或血浆。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方法,将上述所有数据分别赋值的方法为:

预先建立好的总分数-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出血风险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包括:

准入控制器、血肌酐检测部件、第一赋值模块、白细胞计数部件、第二赋值模块、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第三赋值模块及风险计算模块以及报告系统主界面;

所述准入控制器用于评估受检对象是否符合溶栓治疗指征,若符合,则将受检对象的待检样本传入血肌酐检测部件以及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并启动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

所述血肌酐检测部件用于检测所述待检样本中的血肌酐水平,并将血肌酐检测结果传入所述第一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用于将所述待检样本中进行白细胞计数,并将白细胞计数结果传入所述第二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用于接收受检对象信息并传入所述第三赋值模块进行赋值;

所述风险计算模块接收所述第一赋值模块、所述第二赋值模块以及所述第三赋值模块的赋值,并根据各赋值的总得分进行计算得到溶栓后出血风险;

所述报告系统主界面用于接收所述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和/或所述风险计算模块的信息,并将溶栓后出血风险评估结果输出。

其中,溶栓治疗指征可根据本领域公知的标准进行判断,例如:2017年欧洲心脏病学会制定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疗指南中规定:若在诊断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后的2小时内不能及时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建议无明确禁忌症的患者在症状出现后12小时内进行溶栓治疗。

所述血肌酐检测部件可为如上所述的血肌酐检测试剂,以及本领域常规血肌酐检测相关仪器(特别是酶法血肌酐检测相关仪器)。

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可为如上所述的白细胞计数试剂,以及本领域常规白细胞计数相关仪器(特别是电阻抗法白细胞计数相关仪器)。

所述系统在使用时,可仅在客户端仅显示用于录入所述血肌酐检测部件、所述白细胞计数部件的输出结果的界面,并且该界面也支持手动录入样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所接收的信息(如图2所示),而将其他部件和/或模块隐藏于后台。在输入信息完毕后,点击“立即计算”按钮,即可将信息输入至所述风险计算模块,在客户端处则直接显示报告系统主界面。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若所述受检对象不符合溶栓治疗指征,则所述准入控制器直接将信息导出所述报告系统主界面并生成建议介入或药物治疗的报告,同时由所述准入控制器关闭所述系统。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第一赋值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赋值:

若0μmol/L≤血肌酐<88.4μmol/L,则得分为0;

若88.4μmol/L≤血肌酐<176.8μmol/L,则得分为5;

若血肌酐≥176.8,则得分为9。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第二赋值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赋值:

若白细胞计数≤10×109,则得分为0;

若白细胞计数>10×109,则得分为4。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受检对象信息还包括受检对象的照片、年龄、性别、体重、民族、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用药史、疾病史、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家族遗传史、宗教信仰、心情状况、吸烟饮酒频次、运动类型及频次、收缩压中的一项或多项;优选的,所述疾病史为糖尿病史;

优选的,所述受检对象信息至少包括收缩压、糖尿病史及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

其中,在本发明中,收缩压、糖尿病史及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的定义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例如:

1)血压测量:a.患者取卧位或座位,平静5-10分钟,双侧肘部置于心脏水平;b.为患者卷袖露臂(肘部伸直,掌侧向上);c.放置血压计,使水银柱“0”刻度处与肱动脉、心脏处于同一水平面位置,打开水银槽开关,驱尽血压计袖带内余气;d.将袖带平整缠于上臂中部,下缘距肘窝2-3CM,松紧以插入一指为宜;e.触摸肱动脉,戴听诊器,将听诊器头放于肱动脉搏动处;f.关气门螺旋帽,均匀充气至听诊肱动脉搏动消失,再升高20-30mmHg。缓慢放气,速度4mmHg/s,平视读数,听到第一声搏动为收缩压,搏动变音/消失为舒张压。

2)糖尿病病史确认:既往明确诊断糖尿病或接受糖尿病药物治疗者;入院后空腹血糖≥7.0mmol/L(126mg/dl)或任意血糖≥11.1mmol/L(200mg/dl)。

3)出现症状至就诊时间确认:出现症状定义为此次入院前末次发作胸痛、胸闷、晕厥,就诊时间定义为评估开始时间,时间单位精确至小时。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第三赋值模块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赋值:

若收缩压<90mmHg,则得分为0;

若90mmHg≤收缩压<140mmHg,则得分为3;

若140mmHg≤收缩压<180mmHg,则得分为6;

若无糖尿病史,则得分为0;

若有糖尿病史,则得分为4;

若0h≤就诊时间<3h,则得分为0;

若3h≤就诊时间<6h,则得分为2;

若就诊时间≥6h,则得分为4。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风险计算模块根据各赋值的总得分进行计算得到溶栓后出血风险时,所述总得分与所述溶栓后出血风险的对应关系为: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系统还包括系统人员权限控制模块,其控制内容包括:

a).各功能部件和/或模块的使用权限控制;

b).录入、审核、打印、取消审核的人员权限区分;

c).定义人工锁屏或无操作自动锁屏功能。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报告系统主界面显示的信息包括下列内容中的一项、多项或全部:

1).调用所述标本信息接收功能模块中的受检对象信息并进行展示;

2).日期信息的记录和修改功能;

所述日期信息包括:采样时间、送样时间、仪器检测日期、用户信息录入日期、接收仪器检测结果日期、审核报告日期、打印报告日期以及发送报告日期中的一项或多项。

3).调用溶栓后出血风险评价文字模板展示,并提供修改权限;

4).报告的打印以及建立自定义报告模板;自定义项目包括受检对象编号、报告头、检测值、参考值、报告图片、健康建议、审核人、打印人。

优选的,如上所述的溶栓后出血风险的预测系统,所述溶栓后出血风险具体为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溶栓后出血风险。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