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光源装置以及采用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60389阅读:2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面光源装置以及采用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面光源装置以及采用该面光源装置的显示装置。详细地讲就是涉及透过型液晶显示装置或采用显示文字或图形的面板(panel)的看板或感应灯等的显示装置,以及向该显示装置提供采用发光二极管(diode)等多个点光源的照明光的面光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面光源装置中具备LED等的光源,以及将来自由透光性材料构成的光源的光从入光部导入内部并进行面发光的导光板,在导光板的入光部周围,在与发光面大致垂直的方向穿设多个大致圆形的孔,将孔的内面作为镜面(例如,参照特开2002-175713号公报(第9页、第1图))。
在现有的面光源装置中,由于将光源配置在与导光板的侧面邻接的位置上,因此来自光源的光是在光源与导光板之间的空气中传播的基础上向导光板的侧面射入的,导光板的折射率在空气的折射率以上,射出角变得比在导光板侧面的射入角小。也就是,来自光源的光在射入的导光板的侧面的入光部周围出现明部和暗部,存在显示等级下降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第一目的是在采用射出光的指向性较高的点光源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使导光板的发光面的亮度分布均匀化,不产生导光板的发光面的亮度不均(unevenness)的面光源装置。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通过采用该面光源装置,获得能够取得优秀的显示特性的显示装置。
在本发明的面光源装置中,导光板设有多个第一孔以内包各点光源,并且在邻接的点光源间具有将来自点光源的光进行扩散的辅助光源机构。


图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II-II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3是表示来自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点光源中采用的LED的射出光的配光分布的配光分布图。
图4(a)是采用不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A-A线的局部截面的亮度分布图,图4(b)是采用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A-A线的局部截面的亮度分布图。
图5是在导光板5的上面5b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V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6是在导光板5的侧面5c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I-VI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8是图7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III-VIII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9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10是图9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X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II-XII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IV-XIV线的局部截面图。
图15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施方式1图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图2是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II-II线的局部截面图,图3是表示来自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中的点光源中采用的LED的射出光的配光分布的配光分布图。在图1及图2中,面光源装置的筐体1由底面1a和上面1b以及四个侧面1c构成,在上面1b上具有开口部1d。
筐体1在作为筐体1的内侧的底面1a、上面1b及侧面1c上配设反射部2(以下将位于底面1a的反射部2称为第一反射部2a,将位于上面1b的反射部2称为第二反射部2b),以尽可能不将光泄漏到外部,同时,在内侧进行反射,光进入开口部1d。反射部2由以下构成使硫酸钡(barium)或氧化钛(titanium)与PP(polypropylene)或PET(polypropylene tereph thalate)混合的材料、在树脂中形成微细的气泡的材料、或者在金属板上涂敷含有氧化钛(titanium)等涂料的材料。
作为点光源3,可以举出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以下称LED)或激光二极管(Laser DiodeLD)等。在该实施方式1中使用白色光的LED。
而且与发出白色光的LED相比,通过采用发光效率高,能够将在液晶显示装置中使用的颜色滤光片的红色、绿色或蓝色的透过特性与光谱(spectrum)进行调和的发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单色光的LED,可以获得彩色再现性高的显示装置。
另外,由于根据每个颜色独立地控制LED,可以很容易地改变来自面光源装置的射出光的色调。
通过沿着点光源基板4的纵向,等间隔地配列多个点光源3,并安装在矩形的点光源基板4上,从而将点光源3定位在点光源基板4上。沿着筐体1的至少一个侧面1c配设点光源基板4,沿着筐体1的侧面1c列设多个点光源3。
而且,点光源3也可与点光源基板4进行电连接,经过点光源基板4将来自外部的电信号提供到点光源3。
在筐体1内部的第一反射部2a上配设将来自点光源3的光向开口部1d传播的导光板5。导光板5是折射率在1.4~1.6左右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olypropylene terephthalate)(PET)、丙烯酸(acrylic)(PMMA)或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PC)等的树脂板或玻璃(glass)基板等的具有透过光的功能的材料。
导光板5设有一一对应的多个第一孔6以包涵各点光源3,而且在该实施方式1中,作为第一孔6,将导光板5的底面5a和上面5b之间贯通。
并且,第一孔6的截面形状可以从圆形、方形或六角形等的任意形状中选择,但是构成第一孔6的内周的内周面6a优选与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垂直,而且是没有凹凸的镜面。
另外,通过在导光板5的上面5b侧至少设置位于第一孔6的位置的第二反射部2b,可以抑制来自点光源3的正上方的射出光。
不使第一孔6在导光板5的底面5a和上面5b之间贯通,而在从导光板5的底面5a到导光板5内部停住的情况下,由于通过在位于点光源3的正上方的第一孔6的上面设置反射板,从而将从点光源3直接到达筐体1的开口部1d的光可以由比设置在导光板5的上面5b上的反射部2b面积更小的反射板进行遮光。
包含第一反射部2a及第二反射部2b的反射部2的反射率,为了抑制在反射面上的反射损失(loss)优选90%以上。另外,由于通过将筐体1的内侧做成白色等提高反射率,在内部的反射进一步加强,从而减少光的损失而优选。第一反射部2a和第二反射部2b用不同的部件构成,而将第一反射部2a和第二反射部2b在同一部件上一体形成,可以减少部件数量,提高组装作业性。虽然筐体1兼有包含第一反射部2a和第二反射部2b的反射部2的功能,可以减少部件数量而优选。
导光板5设有将来自点光源的光在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扩散的辅助光源机构7,并且,在该实施方式1中,作为辅助光源机构7,在导光板5的底面5a上,在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中点对应的位置实施点式(dot)印刷7a。而且,多个点光源3被配列在一条直线上形成点光源组,在该直线上,在与点光源组的端部的点光源3和导光板5的侧面5c的中间点对应的位置也实施点式(dot)印刷7a。
该点式(dot)印刷7a由于通过白色的扩散墨(ink)在导光板5的表面实施细微的图形(pattern)印刷,因此优选针(dot)的形状、大小、浓淡、密度以及墨(ink)的颜色根据导光板5的上面5a的显示等级最佳化。例如,在该实施方式1中,以对应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中心的位置作为中心,实施以中心点(dot)的密度为紧密,随着从中心离开变为稀疏的点式(dot)印刷。
在导光板5上配置由用于有效地利用光的多张光学片(sheet)构成的未图示的光学片(sheet)类,通过光学片(sheet)类,将未图示的液晶显示元件配置在导光板5上。
光学片(sheet)类是通过扩散片(sheet)将透镜片(lens sheet)夹住的结构。另外,在需要提高亮度的情况下,也可考虑在其表面形成的片(sheet)的棱镜(prism)的方向,将多张透镜片(lens sheet)进行组合。而且,在提高扩散性的情况下,可以采用2张以上的扩散片(sheet)。根据透镜片(lens sheet)的配光特性也可使用1张透镜片(lenssheet),或也可不使用。亦可将保护片(sheet)、透镜片(lens sheet)或偏光反射片(sheet)进行组合,或者都不使用。
作为配置在面光源装置上部的显示部,可以举出应用液晶的双折射性的液晶显示元件,或在透明板上印刷文字或图形等的印刷物等,在该实施方式1中,作为显示部采用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由以下构成在未图示的上侧或下侧基板上作为着色层、遮光层、开关(switching)元件的薄膜晶体管(transistor)(以下称TFT);形成象素电极等的电极及配线的TFT阵列(array)基板及对置基板;将二张基板保持等间隔的隔板;将二张基板粘合的密封材;在二张基板之间注入液晶后进行封固的封固材;使液晶具有初始定向的定向膜以及使光进行偏光的偏光板等,在本发明中,由于采用现有的液晶显示元件,因此省略这里的说明。
具备驱动液晶显示元件的未图示的电路基板,将液晶显示元件配置在面光源装置的上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
接着,关于从点光源3发出的光从导光板5射出,至射入到液晶显示元件的光路进行介绍。
从点光源3发出的白色光直接或通过第二反射部2b被反射,射入到导光板5的射入面即第一孔6的内周面6a上。
对于导光板5的内周面6a从倾斜的方向射入的光中,存在在内周面6a上进行表面反射的光。在内周面6a上进行表面反射的光向第二反射部2b侧反射,在被第二反射部2b和内周面6a包围的空间内传播,再射入到导光板5的内周面6a上。
作为点光源3的LED,通过用透镜(lens)形状的树脂将LED元件封固,从而控制射出光的指向性。例如,如图3所示,对于LED元件的配列方向的中心轴,将从正上方向右旋转作为正,从LED的射出光的角度在±80°的范围内,将具有光度变为最大的配光分布的LED作为点光源3而采用的情况下,若导光板5的内周面6a与筐体1的底面1a大致垂直,则对于导光板5的内周面6a的射入光的配光分布中,光度最大的射入角Φi变为10°。这样,由于来自点光源3的很多的光大致垂直地射入到导光板5的内周面6a上,不在内周面6a上进行表面反射,到达第二反射部2b的光很少,所以在第二反射部2b上的损失(loss)变小,从而高效地向导光板5的入光成为可能。
射入到导光板5上的光,在导光板5和空气层的边界上,边反复进行全反射,边在导光板5的内部传播。而且,通过点式(dot)印刷7a被扩散反射的光的一部分在其附近向导光板5射出,通过在配设于筐体1的底面1a、上面1b及侧面1c的反射部2上进行反射,再射入到导光板5上,从而从光源向远处在导光板5内部传播。
在导光板5内部传播的光中,通过形成于导光板5的底面5a的辅助光源机构7即点式(dot)印刷7a进行扩散反射,在实施点式(dot)印刷7a的位置,宛如正好具有光源似的,与没有实施点式(dot)印刷7a的位置相比,可以提高亮度。特别地,因为通过将点式(dot)印刷7a在导光板5的底面5a,在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上形成,从而可以减少点光源3与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的亮度差而优选。
这里,将不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亮度分布(图4(a)),与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亮度分布(图4(b))进行比较。图4(a)是在采用不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A-A线的局部截面的亮度分布图,图4(b)是在采用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导光板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A-A线的局部截面的亮度分布图。
在不具备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下,如图4(a)所示,与点光源3对应的位置的亮度最高,直到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中点对应的位置以及与导光板5的侧面5c对应的位置,形成亮度减少的不均匀的亮度分布。
与此相对,通过在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中点、以及将多个点光源3配列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光源3组的端部的点光源3和导光板5的侧面5c的中间点上,设置辅助光源机构7,由于光通过辅助光源机构7被扩散,因此即使在辅助光源机构7的附近亮度也提高,与点光源3附近的亮度较高的部分调和,如图4(b)所示,可以整体地控制亮度分布的不均匀。也就是说,通过辅助光源机构7在被离散地配置的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点光源3与导光板5的侧面5c之间模拟地形成亮度较高的部分,从而抑制了仅在点光源1附近亮度变高,通过连续地看到亮度提高,从而使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得以提高。
在导光板5的内部传播的光,通过在对应筐体1的开口部1d的导光板5的底面5a上实施的点式(dot)印刷区域8进行扩散反射,使光的传播方向改变,从而对于导光板5和空气层的边界,能够以没到临界角的射入角进行射入,从不具有反射部2的筐体1的开口部1d使光射出。
从筐体1的开口部1d射出的光通过由扩散片(sheet)、保护片(sheet)或者透镜片(lens sheet)等构成的光学片(sheet)类,射入到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元件通过由未图示的开关(switching)元件将电压接通(on)或切断(off),把液晶层定向,从而使射入到液晶显示元件的光与图像信号匹配,进行调制,显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各种颜色。
在该实施例1中,虽然作为辅助光源机构7实施点式(dot)印刷7a,但是只要是将在导光板5内部传播的光的配光进行调整的机构,也可取代点式(dot)印刷7a,形成凹凸形状。凹凸形状的形成方法有采用喷砂(sandblast)等加工导光板5的方法,或者在成形模具的表面形成凹凸,在导光板5成形时附加凹凸形成的方法,由于不会增加部件,而且不需花费印刷工时,由此可以控制制造成本(cost)。
另外,也可取代点式(dot)印刷7a,采用光的透光性较高的粘接材料不通过空气层地使扩散反射板粘接在导光板5上,扩散反射板可以简单地任意形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也不会产生用于形成凹凸形状的模具费等高额的费用。另外,由于透光性粘接材料采用和导光板5折射率大致相同的材料,所以能使到达粘接材料和导光板5的边界面的光几乎不折射地射出,由于将多数的光导入扩散反射板而优选。
再有,该实施例1中,在导光板5的底面5a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但是,如图5所示,也可在导光板5的上面5b,在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与中点对应的位置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这样,由辅助光源机构7漫反射的光从导光板5的上面5b射出,由第二反射部2b反射,再从导光板5的上面5b射入。而且,在导光板5的底面5a上被反射的光从导光板5的上面5b向筐体1的开口部1d照射。这样,与在导光板5的底面5a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相比,由辅助光源机构7进行配光调整后,从筐体1的开口部1d到被照射的距离变长,光跨越更广的范围,从而进一步改进了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图5是在导光板5的上面5b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V线的局部截面图。
另外,如图6所示,也可在与在一条直线上配设多个点光源的点光源组平行且最近的导光板的侧面5c,在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这样,与前述的在导光板5的底面5a及上面5b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相比,由于从辅助光源机构7到筐体1的开口部1d的距离变长,由辅助光源机构7进行配光调整的光在到达筐体1的开口部1d之前,可以扩大配光,因此亮度的均匀性进一步改善。图6是在导光板5的侧面5c上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的情况下的图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I-VI线的局部截面图。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面光源装置,导光板5设有多个第一孔6,以内包各点光源3,在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设有辅助光源机构7,从而在被离散地配置的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模拟地形成亮度较高的部分,可以抑制仅在点光源1附近的亮度变高,通过连续地看到亮度提高,可以提高亮度分布的均匀性。
实施方式2图7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图8是图7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VIII-VIII线的局部截面图。在图7及图8中,与图1~6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部分,省略其说明。作为辅助光源机构7,在导光板5上形成将导光板5的上面5a的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以及导光板5的底面5a的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贯通的大致圆形的第二孔9。另外,多个点光源3被配列在一条直线上,形成光源组,在该直线上,在与点光源组的端部的点光源3和导光板5的侧面5c的中间点对应的位置上也形成第二孔9。而且,只有该辅助光源机构7由第二孔9构成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不同,除了后述的第二孔9的作用效果之外,与实施方式1起到相同的作用。
在该实施方式2中,如图7及图8所示,作为辅助光源机构7,通过由将导光板5的底面5a和上面5b之间贯通的第二孔9而构成,由于第二孔9的内部是折射率为1的空气层,因此到达形成第二孔9的内周面9a的光的一部分在内周面9a上进行反射,另一部分在内周面9a上折射,射入到第二孔9的内部。射入到第二孔9的光在第二孔9的内部的空气中传播,再次于第二孔9的内周面9a上进行折射,射入导光板5。
这样,第二孔9通过反射或折射光,进行配光调整,在被离散地配置的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模拟地形成亮度较高的部分,抑制仅在点光源1附近的亮度变高,通过连续地看到亮度提高,从而提高了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在导光板5成形时,由于形成第二孔9,因此可以不增加部件数量,低价地形成辅助光源机构。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2中,形成第二孔9的内周的内周面9a与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垂直,而且是没有凹凸的镜面,由于通过在内周面9a上形成细微的凹凸,进一步将光进行扩散而优选。
另外,也可不使第二孔9在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之间贯通。
第二孔9也可设置多个,优选第二孔9的位置、形状任意进行调整,以使显示面的亮度分布均匀。
再有,该实施例2中,辅助光源机构7即第二孔9的内部是空气层,如图9及图10所示,通过将由圆柱状的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butadiene styrene)等构成的扩散光的部件(以下称光扩散部件)10a配合在第二孔9,从导光板5内部射入到第二孔9内部的光,在光扩散部件10a的表面进行扩散反射,再从第二孔9的内周面9a射入到导光板5。这样,来自点光源3的光,不只是根据第二孔9内部的空气层与导光板5的折射率不同进行折射,还通过由光扩散部件10a进行扩散反射进一步被扩散,实现显示面的亮度的均匀性。图9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图10是图9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X线的局部截面图。
另外,在第二孔9在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之间是非贯通的情况下,从导光板5的底面5a、上面5b中形成第二孔9的面插入光扩散部件10a。
而且,光扩散部件10a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方形或星形等的任意形状。
配合在第二孔9的部件不限于光扩散部件10a,也可采用具有与正反射材料或导光板5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部件。在采用具有与导光板5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部件时,通过采用比导光板5的折射率大的折射率的透明部件,可以以比从导光板5向第二孔9的内周面9a射入的光的射入角更小的射出角,射入到第二孔9的内部,由于使到达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的光减少,因此抑制在反射部2上的反射损失(loss)而优选。
实施方式3图11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II-XII线的局部截面图。在图11及图12中,与图1~11相同的符号,表示相同或相当部分,省略其说明。作为辅助光源机构7,在导光板5上,与多个点光源3配设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光源组平行且最近的导光板5的侧面5c上,形成将通过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中点对应的点且与导光板5的上面5b或底面5a垂直的直线作为顶线11a的V字槽11。另外与多个点光源3配设在一条直线上的点光源组平行且最近的导光板5的侧面5c上,形成将通过与点光源组的端部的点光源3和与构成点光源组的直线垂直的导光板5的侧面5c的中间点对应的点且和导光板5的上面5b或底面5a垂直的直线作为顶线11a的V字槽11。该辅助光源机构7由V字槽11构成,只有这一点与实施方式1和2不同,除了后述的V字槽11的作业效果之外,与实施方式1及2有相同的作用效果。
在该实施方式3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通过由V字槽11形成辅助光源机构7,从导光板5内部到达V字槽11的侧面11b的光,根据导光板5和空气的折射率不同,在V字槽11的侧面11b上进行反射。另外,在V字槽11的侧面11b上进行折射,由沿着导光板5的侧面5c配设的反射部2反射,再次从V字槽11的侧面11b进行折射射入到导光板5内部。
这样,V字槽11,通过反射或折射光,进行配光调整,在被离散地配置的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模拟地形成亮度较高的部分,抑制仅在点光源1附近的亮度变高,通过连续地看到亮度提高,从而提高了亮度分布的均匀性。另外,在导光板5成形时,由于形成V字槽11,因此可以不增加部件数量,低价地形成辅助光源机构。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3中,V字槽11的侧面11b与导光板5的底面5a或上面5b垂直,而且是没有凹凸的镜面,由于通过在侧面11b上形成细微的凹凸,进一步将光进行扩散而优选。
如图13及图14所示,也可设置多个V字槽11,优选将V字槽11的大小及二个侧面11b的构成角度等的形状任意地进行调整,以使显示面的亮度分布均匀。图13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面光源装置的XIV-XIV线的局部截面图。
再有,该实施例3中,辅助光源机构7即V字槽11的内部是空气层,如图15所示,通过将由三角柱的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或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等构成的光扩散部件10b配合在V字槽11,从导光板5内部射入到V字槽11内部的光,在光扩散部件10b的表面进行扩散反射,再次从V字槽11的侧面11b射入到导光板5。这样,来自点光源3的光,不只是根据V字槽11内部的空气层与导光板5的折射率不同进行折射,还通过由光扩散部件10b进行扩散反射,进一步被扩散,实现显示面的亮度的均匀性。图15是表示实施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的其他的面光源装置的概略结构的平面图。
而且,也可设置多个光扩散部件10b,光扩散部件10b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任意的形状。
配合在V字槽11的部件不限于光扩散部件10b,也可采用具有与正反射材料或导光板5的折射率不同的折射率的透明部件。
如上所述,在各实施方式中,通过分别采用多种形状、位置或材质的辅助光源机构、导光板或光扩散部件,可以取得各个部件的效果,通过将几种部件进行组合,还能期望更好的效果。
然而,上述说明中,作为点光源,是在采用白色光源的情况下来说明本发明的,然而,通过使R(红)、G(绿)及B(蓝)混色而生成白色光的情况下,也当然适用各实施方式,通过各色的亮度在导光板5的上面5b上被均匀化,从而,不仅消除了亮度不均(unevenness),也控制颜色不均(unevenness)的产生,可以使白色光变得均匀。
本发明中,导光板设有多个第一孔,以内包各点光源,通过在邻接的点光源之间设有将来自点光源的光进行扩散的辅助光源机构,从而可以在邻接的点光源之间模拟地形成亮度较高的部分。因此,防止仅在点光源附近的亮度变高,并且通过将点光源及点光源之间的亮度连续地变高,可以提高亮度均匀性。
权利要求
1.一种面光源装置,具备设有开口部的筐体、配设在相对前述开口部的前述筐体的底面的第一反射部、配设在前述底面侧的多个点光源、配设在前述筐体内部的前述第一反射部上,将来自前述点光源的光向前述开口部传播的导光板,其特征在于,前述导光板设有多个第一孔以内包前述各点光源,并且在邻接的前述点光源之间设置将来自前述点光源的光扩散的辅助光源机构。
2.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孔将前述导光板的底面和上面之间贯通,在前述导光板的上面侧至少设置位于前述第一孔的第二反射部。
3.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第一孔没有将前述导光板贯通。
4.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导光板上实施点式(dot)印刷形成前述辅助光源机构。
5.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导光板上形成凹凸形状形成前述辅助光源机构。
6.如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辅助光源机构在前述导光板的底面,形成于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4或5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辅助光源机构在前述导光板的上面,形成于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
8.如权利要求4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前述点光源配设在一直线上,形成点光源组,前述辅助光源机构在与前述点光源组平行且最近的前述导光板的侧面,形成于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辅助光源机构形成为第二孔,该第二孔贯通前述导光板的上面的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和前述导光板的底面的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
10.如权利要求1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将多个前述点光源配设在一直线上,形成点光源组,前述辅助光源机构构成为,在与前述点光源组平行且最近的前述导光板的侧面,形成将通过与连接邻接的前述点光源的线段的中点对应的点且与导光板的上面及侧面垂直的直线作为顶线的V字槽。
11.如权利要求9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第二孔配合扩散光的部件。
12.如权利要求10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前述V字槽配合扩散光的部件。
13.如权利要求1、4或5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点光源是发出红色、绿色或蓝色的单色光的发光二极管(diode)。
14.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权利要求1、2、3、4、5、8、9、11或12记载的面光源装置,和配置于该面光源装置的上部并通过从该面光源装置射出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机构。
15.如权利要求14记载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前述显示机构是由夹持液晶的二枚基板构成的液晶显示元件并具备与该液晶显示元件连接的驱动电路基板。
全文摘要
一种面光源装置,在采用射出光的指向性较高的点光源的情况下,可以获得使导光板的发光面的亮度分布均匀化,不产生导光板的发光面的亮度不均,其中,导光板(5)设有多个第一孔以内包各点光源(3),并且在导光板(5)的底面,与连接邻接的点光源(3)的线段的至少中点对应的位置形成将来自点光源(3)的光在邻接的点光源(3)之间进行扩散的辅助光源机构,即点式(dot)印刷(7a)。
文档编号F21Y101/02GK1652164SQ20051000914
公开日2005年8月10日 申请日期2005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04年2月5日
发明者境诚司, 坂本卓也, 米田俊之 申请人: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