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极安装件、电弧管、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以及制造电弧管的方法

文档序号:2928548阅读:1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极安装件、电弧管、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以及制造电弧管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的电极安装件的结构、一 种具有使用该安装件的电极的电弧管、 一种低压汞蒸气放电灯以及具 有该电弧管的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以及一种制造电弧管的方法。
背景技术
在当今保护能源的年代,作为代替低效率的白炽灯的节省能源光 源,特别是紧凑自镇流荧光灯的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在照明技术领域中 广泛普及。紧凑自镇流荧光灯包括电弧管、保持电弧管的保持件、用于造成 电弧管照明并安装在保持件上的电子镇流器、连接在保持件上以便在 其中容纳电子镇流器的壳体以及覆盖电弧管并固定在壳体上的泡体。注意到某些紧凑镇流荧光灯不包括泡体(所谓的"D"式)。所述电弧管通过玻璃管形成,并且包括固定在玻璃管的两个端部 上的电极。每个电极包括填充电子发射材料的灯丝线圏、以灯丝线團 横过成对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圈的一对导线以及保持该 对导线的玻璃构件。注意到在此文件中,用词"电极,,用来描述固定 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组件,并且具有相同结构但也固定在玻璃管 上的电极组件称为"安装件"。玻璃构件例如是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 H01-163958的图2所示的 玻珠(具有玻珠的电极是所谓的"玻珠式"),或者是日本公开专利申 请NO. H01-163958的图3所示的喇,,八状(具有喇,,八状的电极是所谓的 "喇叭式")。随着玻璃管直径减小以响应当今使得电弧管紧凑的要求,玻珠式 电极被广泛使用,这是由于它们具有简单的结构,并有助于减小电弧 管的尺寸。将玻珠式安装件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过程包括以将玻珠布置 在玻璃管内部的方式将灯丝线圈插入玻璃管,并且接着将与相对于玻 珠在灯丝线圏的相对侧上延伸的成对导线一部分相对应的玻璃管的端
部压平。在这种玻珠式安装件中,灯丝线圏通过薄导线支承,其方式是它 在其尖端处横过导线悬桂,因此在没有玻珠的情况下,灯丝线團将趋 于晃动。玻珠因此用来提供牢固的结构,防止灯丝线圏晃动,并且可 以有效地将安装件(电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另一方面,还提出不具有这种玻璃构件的电极(安装件)(见日本公开专利申请NO. H01-163958 )。对于没有玻璃构件的电极(安装件) 来说,其插入玻璃管的部分可变短。即,可以缩短灯丝线圏和玻璃管 端部之间的距离,由此使得电弧管尺寸减小。还存在使得电弧管的成本和尺寸减小的要求。但是对于没有玻璃 构件的所述电极(安装件)来说,虽然可以实现电弧管的尺寸减小, 有时存在灯丝线圏由于例如成对导线之间的间隙增加而脱离导线的情 况。因此,还存在由于难以操作而不能有效地将安装件固定在玻璃管 的端部上的问题。发明内容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解决了所述问题的新型和有用的电极安装 件、电弧管、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以及制造这种电 弧管的方法。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极安装件是通过夹封来固定在玻 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安装件,并且包括由巻绕成线圏构造的线材制 成的灯丝线圏;以灯丝线團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圏 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的保持器。这里,保持器相对于导线的施 加夹封的区域布置在导线离开灯丝线圈的相对侧上的部分上。按照所述结构,安装件包括保持器,并且因此可以通过横过导线 悬桂的方式防止由成对导线支承的灯丝线圈的晃动。这里,在固定在 玻璃管的端部上时,安装件可有效地固定其上,这是由于处于稳定状 态(即不晃动)下的灯丝线圏有助于安装件插入玻璃管,由此与例如 没有保持器的安装件相比,使得操作更加容易。另外,如果使用定位在灯丝线圈和保持器之间的成对导线的一部 分将安装件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玻璃管的端部和灯丝线團之间的 距离变短,并且因此可以缩短玻璃管的总体长度。另外,灯丝线圏的线圈部分的中心轴线和面向灯丝线圏的保持器
边缘之间的距离可以使得保持器不与夹封期间连接在玻璃管的端部上 的薄管干涉。另外,玻璃管的端部可以弯曲,并且布置在玻璃管内部的导线的 部分可以弯曲以便跟随玻璃管的端部的形状。这里,导线的部分位于 保持器和灯丝线圏之间。保持器可由玻璃材料制成。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电弧管包括其中具有放电空间的 玻璃管;以及电极,(i)包括灯丝线團、以灯丝线團横过导线悬挂的 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圏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的保持器,以及 (ii )通过夹封在导线一部分处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这里保持器 布置在玻璃管外部。按照所述结构,本发明的电弧管包括保持成对导线并布置在玻璃 管外部的保持器。因此,灯丝线圈和玻璃管端部之间的距离可以变短, 因此使得玻璃管的总体长度缩短。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包括包 括玻璃管以及通过夹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的电弧管;以及 作为去往电弧管的电源端子的底座。这里,电极包括灯丝线團、以灯 丝线圏横过导线悬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圏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 导线并布置在玻璃管外部的保持器。按照所述结构,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具有包括保持成对导线并布置 在玻璃管外部的保持器的电弧管。因此,灯丝线圏和玻璃管端部之间 的距离可以变短,因此使得玻璃管的总体长度缩短。因此,灯的总体 尺寸可以减小。另外,为了实现所述目的,本发明的紧凑自镇流荧光灯包括具有 通过夹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的电弧管;可操作以便造成电 弧管照明的电极;以及包括底座、其中容纳电子镇流器并保持电弧管 的壳体。这里电极包括灯丝线圈、以灯丝线圏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 其中支承灯丝线圏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并布置在玻璃管外部的保 持器-按照所述结构,紧凑自镇流荧光灯具有包括保持成对导线并布置 在玻璃管外部的保持器的电弧管。因此,灯丝线圈和玻璃管端部之间 的距离可以变短,因此使得玻璃管的总体长度缩短。因此,灯的总体 尺寸可以减小。
另一方面,为了实现所述目的,制造本发明电弧管的方法包括通 过夹封将电极安装件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固定过程。这里电极安 装件包括灯丝线圈、以灯丝线圏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 线圈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的保持器。夹封施加在灯丝线團和保持 器之间定位的导线的部分上。按照该制造方法,成对导线通过保持器保持,并且因此可以防止 灯丝线圈晃动。因此,在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时,电极安装件可有 效地固定,这是由于处于稳定状态(即不晃动)下的灯丝线圈有助于 电极安装件插入玻璃管,由此与例如没有保持器的安装件相比,使得 操作更加容易。另外,如果使用定位在灯丝线圈和保持器之间的成对导线的部分 将安装件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玻璃管的端部和灯丝线圈之间的距 离可以变短,并且因此,玻璃管的总体长度可以缩短。因此,可以使 得电弧管的尺寸更加紧凑。另外,固定过程可以在将玻璃管成形为双螺旋的过程之后进行。 另外,从电极安装件上去除保持器的过程可以在固定过程之后进行。


结合说明本发明特定实施例的附图,本发明的这些和其它目的、有利效果和特征将从下面的说明中变得清楚。附图中图l是一个实施例的紧凑自镇流荧光灯的示意图;图2是该实施例的电弧管的示意图;图3A表示从灯丝线圈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上观看的固定在电弧 管主体的端部上的电极;图3B表示从垂直于灯丝线圏的中心轴线的方 向上观看的固定在电弧管主体的端部上的电极;以及图4A-4C是说明安装件固定过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的帮助下,下面描述其中本发明适用于紧凑自镇流荧光灯 (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的一种类型)的优选实施例。 <紧凑自镇流荧光灯>如图1所示,紧凑自镇流荧光灯1包括电弧管3;保持电弧管3 的保持器5;在布置有电弧管3的相对侧安装在保持器5上并用来造成 电弧管3发光(即照明)的电子镇流器7;连接到保持器5上以便在其中容纳电子镇流器7的壳体9;以及其开口固定在保持器5或壳体9上 以便在其中容纳电弧管3的泡体11。
对于下面进一步描述的电弧管3,电极固定在巻绕成双螺旋形式的 玻璃管13的每个端部上,并且在该端部通过将电极固定其上而闭合 时,在玻璃管13的内部形成放电空间。
保持器5具有其一端闭合的圓柱形形状,并且由周壁15和阻挡周 壁15的一个端部的端壁17组成。在端壁17上,接收孔形成使得电弧 管3的端部3a和3b插入到保持器5的内部。
电弧管3的保持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将电弧管3的端部3a和3b 经由接收孔插入保持器5的内部,并且接着将电弧管3的端部3a和3b 通过粘合剂19 (例如硅胶)牢固固定在保持器5的内表面上。
电子镇流器7是串联变换器的类型,包括例如电容器和扼流线圈 的多个电气部件,并且用于安装这些电气部件的村底21在其开口端处 连接在保持器5上。
衬底21通过如下方式连接在保持器5上,即从周壁15的开口的 边缘在平行于保持器5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延伸的多个锁定臂15a接 合衬底21的周边。注意到多个(例如两个)锁定臂15在周壁15的周 向上以均匀间隔设置。
壳体9具有例如锥体形状,并且包括大直径圓柱形部分9a、具有 小于大直径圆柱形部分9a的直径的小直径圆柱形部分9b以及连接大 直径和小直径圆柱形部分9a和9b的漏斗形圆柱形部分9c。在壳体9 的小直径圆柱形部分9b上连接例如E17的螺旋底座23。
壳体9和保持器5通过如下方式相互连接,即形成在保持器5的 周壁15的外表面上的接合突出部分15b与形成在壳体9的内周表面上 的锁定凹入部9d接合。对于接合突出部分15b和锁定凹入部9d来说, 在周向上在壳体9或保持器5上以均勻间隔分别设置例如多件(例如 四个)。足够的是它们设置在壳体9和保持器5中的任一个上。
注意到本发明的"壳体"与当前实施例的保持器5和壳体9相对 应,并且可以是保持器和壳体的单件结构,或者可以形成保持器5和 壳体9的分开部件。
泡体11这里例如是A类型。泡体11牢固固定在壳体9和保持器5 上,其方式是定位在泡体ll的开口侧上的端部11a插入所述壳体9和 保持器5之间的间隙,并且接着例如硅胶的粘合剂25填充在间隙内。 在泡体11的底部llb处(图1的最下部),)设置与电弧管3的顶 点部分3c (顶点部分在电弧管3照明过程中变成最冷的点)热连接的 热连接构件27。热连接构件27设计成在电弧管3照明的过程中将电弧 管3的热量传递到泡体11,由此降低电弧管3的温度。注意到在泡体11的内表面上,施加基于碳酸钓的扩散薄膜。 <电弧管>图2是当前实施例的电弧管的示意图。在此附图中,玻璃管13被 部分切去以便露出电弧管3的内部。电弧管3包括通过巻绕玻璃管13形成的电弧管主体31以及固定 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和3b上的电极33。在此说明书中,电极 33描述成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每个端部3a和3b上;但是,这表示 与其中电极33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玻璃管13的每个端部上的构造 相同的构造。虽然图2只表示布置在电弧管3的端部3a上的一个电极33,具 有相同结构的另一电极同样固定在电弧管3的另一端部3b上。电弧管 主体31的端部以及玻璃管13的端部同样是电弧管3的端部3a和3b, 并且参考标号"3a、 3b"用来指的是所有的这些端部。电弧管主体31具有双螺旋结构,其中玻璃管13围绕枢转轴线A 在方向B上双重盘绕。注意到围绕枢转轴线A的巻绕圏数根据灯规格 (额定灯瓦数和类似情况)来确定。玻璃管13靠近电弧管主体31的 端部3a和3b的部分以如下方式巻绕,即在枢转轴线A的方向上与玻 璃管13的相邻部分具有较大间隙。在电弧管主体31 (玻璃管13)的内表面上形成磷层35。磷层35 包括一种或多种磷,例如稀土磷。在电弧管主体31内,封闭有用作发 光材料的汞、用作緩沖气体的稀有气体以及类似物。<电极>图3A表示从灯丝线團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上观看的固定在电弧 管的端部上的电极。图3B表示从垂直于灯丝线圈的中心轴线的方向观看的固定在电弧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电极33包括灯丝线圈41以及在一侧并在其尖端处以灯丝线圏41 横过导线43和45的悬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圈41的成对导线43
和45 (即导线43和45保持灯丝线團41以便使其桥接),如图2、 3A 和3B所示。成对导线43和45通过由玻璃材料制成并且横跨它们(玻 珠类型)的玻珠47 (与本发明的保持器相对应)保持。在成对导线43和45上,将所述的玻珠47相对于施加夹封的导线 区域设置在离开灯丝线圏41的相对侧上。即,成对导线43和45在电 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3b处通过布置其中的灯丝线團41来夹封,随 后描述。接着,玻珠47设置在导线43和45上,其方式是相对于施加 夹封的区域在离开灯丝线圏41的相对侧上横跨它们(与施加本发明的夹封的导线区域相对应)。灯丝线團41通过例如鴒丝(盘绕状态)的多重盘绕来形成(以盘 绕状态巻绕的部分指的是"线團部分"并且通过参考标号41a来表示)。 对于灯丝线圈41来说,最后的盘绕阶段的巻绕圈数是大致一个。注意 到灯丝线圏41填充电子发射材料。从玻珠47朝着灯丝线團41延伸的该对导线43和45的每个尖端 被折叠,其方式是在其中保持灯丝线圏41的端部,如图3A所示。这 里,灯丝线圏41设置成在一侧上在其尖端处横过导线43和45悬挂。如图3B所示,成对导线43和45布置成大致相互平行。每个成对 导线43和45如图3A和3B所示大部分分成三个部分布置在随后描 述的形成在电弧管3内的放电空间49内的放电空间部分43a/"a;在 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处密封的密封部分43b/45b以及布置在电弧 管主体31外部的外部部分43c/45c。在导线43/45的放电空间部分43a/45a内,一个或多个弯曲部(这 里单个弯曲部43d/45d)形成为使得导线43/45跟随电弧管主体31的 端部3a的形状。注意到在导线43和45还未插入电弧管主体31内时, 所述导线43和45的放电空间部分43a和45a是计划布置在玻璃管13 内的导线43和45的部分。弯曲部43d/45d设置在放电空间部分43a/45a内的原因是在灯丝 线圏41插入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内时防止灯丝线圈41与电弧管 主体31的内表面接触。同样,在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上的电极33的导线43/45 的外部部分43c/45c以及薄管51内,形成一个或多个弯曲部(两个弯 曲部43e/45e和43f/45f ),其方式是玻珠47布置在薄管51外部,以 便不与薄管51干涉,如图3A所示。电极33通过如下方式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上,即电弧管主体31 的端部3a在玻珠47和灯丝线圈41之间夹封在成对导线43和45的一 部分处。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密封(准确地说,在随后描述的薄管 51密封)时,放电空间49形成在电弧管主体31内部。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处,薄管51和电极33密封在一起。 薄管51用来在电弧管主体31内部形成真空,并且在电极33固定之 后,从中将汞、緩冲气体和类似物供应到电弧管主体31的内部。在气 体从电弧管主体31排空并且汞和緩沖气体供应其中之后,例如使用去 掉尖端的方法密封薄管51。<制造电弧管的方法>下面描述制造电弧管3的方法,特别是用于电弧管主体31的固定 过程。这里,安装件(本发明的"电极安装件")还指的是将要固定在 电弧管主体上的电极组件,并且包括灯丝线圈41、成对的导线43和 45以及玻珠47 (保持器)。图4A-4C是表示安装件的固定过程的示意图。首先,形成双螺旋结构的所述电弧管主体31、电极安装件61以 及薄管63如图4A所示制备。注意到磷已经涂覆在电弧管主体31的内 表面上。虽然具有基本上与公知玻珠式电极相同的结构,安装件61与其不 同之处在于与传统技术相比,玻珠47在导线43和45上连接在更加远 离灯丝线圈41的位置上。这里用于电弧管主体31的固定过程参考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 一个端部13a以及薄管63上的安装件61来描述;但是,还可以类似 方式将安装件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另一端部13b上。接着,电弧管主体31围绕枢转轴线可转动保持。接着,安装件61 以如下方式保持,即在电弧管主体31转动时,灯丝线圈41从其端部 进入电弧管主体31 (玻璃管13)。此时,以横过导线43和45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圏41的 成对导线43和45通过离开灯丝线围41预定距离处的玻珠47来保持。 因此,可以防止灯丝线圈41晃动,或者防止由于成对导线43和45的
尖端之间的间隙增加而造成的损坏。这在安装件61插入电弧管主体31 时实现了安装件61的有效操作。随后,电弧管主体31在电弧管主体31更加靠近安装件61的方向 上转动,如图4B所示。由于这种运动,灯丝线圏41从其端部3a进入 电弧管主体31。在薄管63和灯丝线圈41的尖端插入电弧管主体31, 并且分别运动从电弧管主体31的端表面测量的预定多巨离时,电弧管主 体31的转动停止。图4B表示此时的状态。此时,安装件61的玻珠位于电弧管主体31的外部,并且因此灯 丝线團41和电弧管主体31的端表面之间的距离可以缩短。因此,即 使在具有小曲率半径的双螺旋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处进行安装件 61的固定过程,也可以防止灯丝线團41与电弧管主体31的内表面接 触。另外,与使用其中玻珠47布置在电弧管主体31内部的传统安装 件的情况相比,安装件61插入电弧管主体31的长度可以缩短,并且 因此可以可靠地实现灯丝线圏41插入电弧管主体31。注意到如果灯丝线圏41与例如电弧管主体31的内表面接触,电 极33 (灯丝线圏41 )的温度在灯照明过程中降低,由此缩短操作寿命 和类似情况。接着,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通过煤气燃烧器加热并且使用钳 块变形。此时,安装件61的导线43/45的密封部分43b/45b和薄管 63焊接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上。图4C表示此时的状态。注意到在电弧管主体31的另一端部3b处的安装件61的固定过程 可以通过与所述安装件61相同的方式实现。在汞、稀有气体和类似物 经由薄管63填充到电弧管主体31内之后,薄管62的端部被去除尖端 并密封,由此完成电弧管3。因此,本发明的安装件61允许灯丝线圈41插入电弧管主体31的 短距离。这意味着导线43和45插入电弧管主体31的长度可以缩短。 因此,玻璃管13的总体长度可以缩短,使得电弧管3的尺寸紧凑。<制造灯的方法>灯1通过如下过程制造将以所述方法制造的电弧管3连接到保 持器5上的电弧管连接过程;将安装有组成电子镇流器7的电气部件 的衬底31安装在保持器5上的镇流器安装过程;将壳体9连接在安装
有电子镇流器7的保持器5上以便提供外部覆盖物的壳体连接过程; 以及将泡体11安装在壳体9和保持器5上的泡体安装过程。
对于具有所述结构的电弧管3来说,从电弧管3的端部3a和3b 向外延伸的成对导线43和45通过玻珠47来保持。因此,在电弧管3 连接到保持器5上时,导线43和45不太容易相互缠绕,因此有助于 电弧管3连接到保持器5上。
特别对于现有灯1来说,减小了灯的总体尺寸,造成组成容纳在 壳体9内的电子镇流器7的电气部件相互紧密隔开。因此,由于从电 弧管3的端部3a和3b延伸的导线43和45相互接触或者与其它电气 部件接触而更容易出现短路,因此造成灯质量下降。但是,成对导线 43和45通过玻珠47保持,其方式是它们在其中具有预定空间(即相 互平行),由此防止导线43和45相互接触。因此,可以改善灯的质量 和可靠性。
<实际实例>
下面描述所述实施例的实际实例。 (1 )电极安装件
首先说明安装件61。具有0. 036mm的丝直径的钨丝用于灯丝线圉 41,并且具有0. 35mm的丝直径的铁-镍-铬合金用于该成对的导线43 和45。
灯丝线團41的线圏部分41a (见图3B)填充电子发射材料,该材 料首先以包括锆或氧化锆的碱性土金属Ba-Sr-Ca的合成碳酸盐的形 式施加其上,并且随后通过所谓的分解过程改变成合成氧化物。
玻珠47具有椭圓球形形状,如图3A和3B所示,具有4.2mm的主 直径和3. 0mm的小直径。玻珠47离开灯丝线圏41的中心轴线大约21mm (图3B中的"L1")以横跨导线43和45的方式定位并连接在成对导 线43和45上。
在布置灯丝线圏41的点处,成对导线43和45之间的间隙是 3. 5mm,并且在布置玻珠的点处,是3. Omm。
另外,为了有助于插入双螺旋电弧管主体31,按照螺旋电弧管主 体31的曲率(形状),弯曲部43d/45d设置在位于电弧管主体31内部 的导线43/45的部分内(即导线43/45的放电空间部分43a/45a )。
弯曲部43d和45d朝着玻珠47设置在离开灯丝线團41的中心轴
线的大约4.7mm处。在弯曲部43d/45d,导线43/45在不同方向上弯 曲(图3A和3B分别表示导线43/45的两个不同的弯曲方向)两次。
在从灯丝线團41的中心轴线所在的方向上观看电极33时, 一个 弯曲方向形成29。的角度,如图3A的"A1"所示;在从垂直于灯丝线 圏41的中心轴线的方向上观看电极33时,另一弯曲方向形成17°的角 度。
在每个导线43和45内,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处密封的密 封部分43b/45b和薄管51与布置在电弧管主体31的外部的外部部分 43c/45c具有端部43e/45e和43f/45f ,使得玻珠47和薄管51不相 互干涉。
弯曲部43e和45e定位在离开灯丝线圈41的14mm(图3A的"L2") 处,并且设置成将玻珠47布置在薄管51 (中心轴线)外部。弯曲部 43f和45f定位在离开灯丝线圏41的19mm (图3A的"L3")处,并且 设置成使得导线43和45的其它部分(其中布置玻珠47 )变得平行于 薄管51。玻珠47连接在离开弯曲部43f和45f的10mm内。 (2)电弧管主体
电弧管主体31的玻璃管13由无铅玻璃材料制成。如图2所示, 玻璃管13具有5. 5mm的内直径以及7. 5mm的外直径。玻璃管13的中 心轴线以大约12.8mm的螺旋半径围绕枢转轴线A盘绕,并且在枢转轴 线的方向上的螺旋节距是18mm。此时,可以获得具有大约33mm的外 周边D3的双螺旋电弧管主体31。
对于形成在电弧管主体31的玻璃管13的内表面上的磷层35来 说,使用三种稀土磷,例如红(Y2(h:Eu)、绿(LaP0"Ce,Tb)以及蓝 (BaMg2Al 16027: Eu, Mn )。
lmg的汞封装在电弧管主体31内,并且所使用的稀有气体是在 550Pa下密封的氩和氪的混合气体。
在其中安装件61固定在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3b上的电弧管3 内,布置在放电空间49内的每个导线43/45的部分具有5mm的长度, 并且玻珠47布置在离开电弧管主体31的端部3a/3b的大约10mm处。
注意到,在其中具有玻珠的传统电弧管内,布置在放电空间内的 每个导线的部分的长度是10mm。因此,与传统电弧管相比,按照本发 明,对于每个电极来说,电弧管的玻璃管可以减小5mm (总共10mm)。
在放电空间内的两个灯丝线團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即所谓的
电极距离)是400mm。
已经确定具有所述电弧管的灯以12W的输入功率实现810 lm的初 始光通量,与常用60W白炽灯相同。
对于其中电极33具有当前实施例的典型结构的灯1来说,电极33 的每个导线43/45的气密密封在电弧管3内的部分(即放电空间部分 43a/45a)的总体长度是大约5mm。从而可以从传统电极减小大约50 % ,大约10mm。
因此,与传统电弧管的36mm相比,电弧管3的尺寸可以紧凑地制 成具有33mm的外周边。另外,由于玻璃管13的内直径Dl可以相对小, 例如7mm或更小,本发明还适用于小尺寸双螺旋电弧管3。
另外,在灯的操作寿命结束时,灯1的操作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 停止,即从灯丝线圈41释放的热量经由导线43和45传递到电极33 由其固定的密封部分或靠近密封部分的玻璃管13的部分。接着,密封 部分和相邻部分通过热量熔化,由此使得外部空气流入电弧管3。
<变型>
根据所述优选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当然不局限于 所述实施例中描述的特定实例。下面的变型也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1.灯和电弧管
本发明的电极或安装件还适用于紧凑荧光灯,近年来荧光灯以及 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一起广泛用作节能光源。注意到紧凑荧光灯包括电 弧管、保持电弧管的壳体(与该实施例的保持器和壳体相对应,可以 是保持器和壳体的单件构造或者可以由分开的部件形成)以及连接在
壳体并将功率供应给电弧管的单个底座(例如G10类型)。
另外,本发明的电极或安装件基本适用于多种常用照明荧光灯, 例如直管荧光灯和圆管荧光灯以及用于液晶背光装置的小尺寸荧光 灯。
也就是说,本发明适用于包括所述不同类型的灯的低压汞蒸气放 电灯。
所述优选实施例和变型表示其中本发明适用于螺旋电弧管主体的 实例。但是,还可以适用于如下的电弧管,即固定有电极安装件的玻 璃管的端部是弯曲的,并因此灯丝线圏难以插入电弧管主体。
本发明的安装件当然可以适用于其玻璃管具有不弯曲端部的直电 弧管。
2. 玻珠(保持器)
在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布置在电弧管主体31外部的玻珠47在 灯组装之后离开。但是,玻珠可在固定过程之后的任何时刻去除,即 在电弧管安装在保持器之后,或者在电弧管的导线和衬底相互电连接 之后,而不管是否在固定过程之后。
注意到在固定过程之后玻珠从中去除的电极包括灯丝线團和成对导线。
为了去除玻珠,玻珠可以通过施加热量熔化、分裂或压碎。在这 种情况下,与导线其它部分相比,连接有玻珠的导线的部分具有不同 颜色。
在优选实施例中,玻珠具有椭圆球形的形状;但是,它可以具有 不同的形状,例如球形、多侧面的棱形或多侧面的金字塔形。
3. 保持器
在所述的优选实施例中,由玻璃材料制成的玻珠用作保持器;但 是,相反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
例如,可以使用陶瓷材料和树脂材料。但是考虑到经由导线供应 到灯丝线圏的电流,保持器的材料最好是绝缘材料。但是注意到如果 绝缘通过例如在导线上形成绝缘薄膜来提供,保持器可由传导性材料 制成。同样,考虑到照明期间灯丝线圏的温度,保持器最好由耐高热 材料制成。
虽然参考附图并通过实例完整描述了本发明,应该注意到本领域 普通技术人员将明白多种变化和改型。因此,除非这些变化和改型偏 离本发明的范围,它们应该被认为包括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权利要求
1. 一种通过夹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安装件,包括 由巻绕成线圈构造的线材制成的灯丝线圈;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圏的成对线材,其方式是灯丝线圈横过导线悬 挂;以及保持导线的保持器,其中保持器相对于施加夹封的导线区域在离开灯丝线圈的相对侧上布 置在导线一部分上。
2.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灯丝线團的线團部分的中心轴线和面向灯丝线團的保持器的边缘之间的距离使得保持器在夹封过程中不与连接在璃管的端部上的薄管 干涉。
3. 如权利要求l所述的电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玻璃管的端部是弯曲的,以及布置在玻璃管内部的导线部分弯曲以便跟随玻璃管的端部形状, 导线的该部分位于保持器和灯丝线團之间。
4.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玻璃管的端部是弯曲的,以及布置在玻璃管内部的导线部分弯曲以便跟随玻璃管的端部形状, 导线的该部分位于保持器和灯丝线圏之间。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极安装件,其特征在于 保持器由玻璃材料制成。
6. —种电弧管,包括 其中具有放电空间的玻璃管;以及电极(i)包括灯丝线圈、以灯丝线圈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 支承灯丝线圈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的保持器,以及(ii)通过夹 封在导线一部分处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其中保持器布置在玻璃管外部。
7. —种低压汞蒸气放电灯,包括包括玻璃管以及通过夹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的电弧 管;以及作为去往电弧管的电源端子的底座,其中 电极包括灯丝线圏、以灯丝线围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 灯丝线圈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并布置在玻璃管外部的保持器。
8. —种紧凑自镇流荧光灯,包括 包括通过夹封固定在玻璃管的端部上的电极的电弧管; 可操作以便造成电弧管照明的电极;以及包括底座、其中容纳电子镇流器并保持电弧管的壳体;其中 电极包括灯丝线圏、以灯丝线圏横过导线悬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 灯丝线圏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并布置在玻璃管外部的保持器。
9. 一种制造电弧管的方法,包括通过夹封将电极安装件固定在玻 璃管的端部上的固定过程,其中电极安装件包括灯丝线圏、以灯丝线 圏横过导线悬桂的方式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圈的成对导线以及保持导线 的保持器,其中夹封施加在灯丝线圏和保持器之间定位的导线的部分上。
10.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固定过程在将玻璃管成形为双螺旋的过程之后进行。
11. 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从电极安装件上去除保持器的过程在固定过程之后进行。
12. 如权利要求IO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从电极安装件上去除保持器的过程在固定过程之后进行。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极安装件、电弧管、低压汞蒸气放电灯、紧凑自镇流荧光灯以及制造电弧管的方法。该电极安装件包括灯丝线圈;在其中支承灯丝线圈的成对线材,其方式是灯丝线圈横过导线悬挂;以及保持导线的玻珠。电弧管包括通过卷绕玻璃管形成的电弧管主体以及固定在电弧管主体的端部上的电极。对于此电极使用电极安装件。将电极安装件固定在电弧管主体的端部上在灯丝线圈和玻珠之间定位的导线区域内进行,并且玻珠布置在电弧管主体外部。
文档编号H01J9/26GK101123166SQ200710140918
公开日2008年2月13日 申请日期2007年8月10日 优先权日2006年8月11日
发明者中野宪次, 内田纪幸, 安藤保, 岩濑友辅 申请人: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