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2911阅读:2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尤指一种于上盖经由化学药剂蚀 刻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让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进行光源的扩散,进而 提高亮度,以及下盖上设置至少一散热孔,并将散热鳍片置下盖中,以防止使用者碰触该散 热鳍片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
背景技术
按,以发光二极管(LED)为光源的LED灯泡的指向性甚高,不利作为全方位照射的 一般照明,因此,必须对LED所发出的光源做扩散处理。已知的LED灯泡,例如中国台湾新式样公告号第M345944号专利 “发光二极管灯 泡”,揭示一种现今常见的LED灯泡结构。由于光源接近半球形灯泡壳,光线只能直向照射, 下半部被金属散热座遮蔽,因此,达不到灯座侧向的照射。为改善照射方向,中国台湾发明公告号1308200专利、新型公告号第M349157号及 新型公告号第M354092号专利等,皆是以改变LED光源方向性达成光线照射方向的扩展,但 因单一 LED的亮度高,不易达成全方向照射的均勻性。为扩展LED光源,又例如中国台湾新型公告号第M353290号专利在LED上方增加 一扩散体,将LED发射的光线由扩散体导光,达成光源扩展,使得灯泡看起来近似整体发 光,也让光线照射范围加大。惟使用上述专利前案的LED灯泡所产生的光源,均无法在使用省电的LED光源下, 产生近似传统白炽灯泡或省电灯泡照明,达成全方向性发光,装在墙上亦无法达成照亮灯 座侧或相反于LED照射面的区域,诚属美中不足之处。针对上述已知LED灯泡的缺点,本新型提供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以改善上 述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上盖经由化学药剂蚀刻 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让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进行光源的扩散,进而提
高亮度。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下盖上设置至少一散 热孔,并将散热鳍片置下盖中,让空气可经由该散热孔进入该下盖中进行对流,以对该散热 鳍片进行散热,并可防止使用者碰触该散热鳍片。为达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其上 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散热基座,其具有一容室以容置该基板,且其周围具有至少一散 热鳍片;一灯头,是置于该散热基座的一端且耦接至该发光二极管;一下盖,是为中空,其 可供容置该散热基座,且该灯头可外露于该下盖的一端,另一端则具有一承接座;以及一上 盖,是为中空,其一端可套置于该承接座中,以成一密闭空间。[00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是让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进行光源的扩散,进而提高亮度,可以以防止使用者碰触该散热鳍片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

为使审查员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及其目的,
以下结合附图及较 佳具体实施例的详细说明如后,其中图1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分解 示意图。图2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的上侧示意图。图3为一示意图,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组合 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一并参照图1至图3,其中图1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 结构的分解示意图;图2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散热基座的上侧示意图;图3绘 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组合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包括一基板10 ; —散热基座 20 ;一灯头30 ;—下盖40以及一上盖50所组合而成。其中,该基板10例如但不限于为铝基板,且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11,在本 实施例中是以三个发光二极管11为例加以说明,但并不以此为限。其中,该发光二极管11 例如但不限于为直流或交流发光二极管。此外,该基板10上具有至少一固定孔12,以便由 至少一固定件60可穿置于该固定孔12中,以便将该基板10固定于该散热基座20上,其中, 该固定件60例如但不限于为螺丝。该散热基座20,例如但不限于为圆柱式散热基座,其具有一容室21以容置该基板 10,且其周围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22,且该散热鳍片22亦弯折一特定弧度,以增加其散热 面积。其中,该散热基座20是由高导热性金属材质所制成,例如但不限于为铜或铝。该灯头30是置于该散热基座20的一端,例如但不限于为下端,且耦接至该发光二 极管11。其中,该灯头例如但不限于为E26或E27灯头,且其外侧进一步具有螺纹31,以与 灯座(图未示)螺合。该下盖40是由例如但不限于为玻璃或塑料材质所制成,且是为中空,其可供容置 该散热基座20,且该灯头30可外露于该下盖40的一端,另一端则具有一承接座41。此外, 该下盖40上进一步具有至少一散热孔42,以允许空气进入该下盖40中进行对流,以对该散 热鳍片22进行散热。此外,该下盖40,例如但不限于为内侧、外侧或两侧,进一步涂布有一 静电漆层43,其厚度例如但不限于为10-400 μ m,以达到折光的目的。该上盖50例如但不限于为一灯壳,且为G型式、PS型式、DP型式、C型式、S型式、 T型式、ST型式或R型式灯壳,其是由例如但不限于为玻璃或塑料材质所制成,且为中空,其 一端可套置于该承接座41中,以成一密闭空间。此外,该上盖50的至少一侧,例如但不限 于为内侧、外侦域两侧,进一步经由化学药剂,例如但不限于为氢氟酸、氢氟化氢氨,进行蚀 刻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让灯头30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对该发光二极管11所发射出的光源进行扩散,进而提高亮度。如图3所示,于组合时,可先将该基板10以该固定件60固定于该散热基座20上中,并将发光二极管11以导线(图未示)连接至该灯头30;接着将该散热基座20套置于 该下盖40中且使该灯头30外露于该下盖40 ;再将该上盖50盖置于该下盖40的承接座41 中并以粘性物质将两者固定,如此即完成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组装。于运作时,本实用新型的发光二极管11所发出的光源可经由该上盖50的凹凸表 面,进行光源的全向性扩散,且该下盖40上的静电漆层43可对其侧向光源进行折光,除可 阻挡侧向漏光外,亦可增强直向性的光源强度。且其散热鳍片22是置于该下盖40及上盖 50中,除可防止使用者碰触外,该散热鳍片22所产生的热源亦可经由该散热孔42所带入的 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确可改善已知LED灯泡的缺点。综上所述,由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的实施,其较的已知照明光源的 扩散结构具有下列优点1.于上盖经由化学药剂蚀刻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 让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进行光源的扩散,进而提高亮度;2.下盖上设置至少一散热 孔,并将散热鳍片置下盖中,除可防止使用者碰触外,该散热鳍片所产生的热源亦可经由该 散热孔所带入的空气进行散热。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确实较已知LED 灯泡具有进步性。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乃较佳实施例,凡是局部的变更或修饰而源于本实用新型 的技术思想而为熟习该项技术的人所易于推知的,俱不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畴。
权利要求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散热基座,其具有一容室以容置该基板,且其周围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一灯头,置于该散热基座的一端且耦接至该发光二极管;一下盖,为中空,其可供容置该散热基座,且该灯头外露于该下盖的一端,另一端则具有一承接座;以及一上盖,为中空,其一端套置于该承接座中,以成一密闭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为铝基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发光二极管为直流 或交流发光二极管,且其数量为三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基座为圆柱式 散热基座,且其周围的散热鳍片亦弯折一特定弧度,以增加其散热面积。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散热基座由高导热 性金属材质所制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高导热性金属材质 为铜或铝。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灯头为E26或E27灯头。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盖上进一步具有 至少一散热孔,以允许空气进入该下盖中进行对流,以对该散热鳍片进行散热。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盖及上盖由玻璃 或塑料材质所制成。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的至少一侧进 一步经由化学药剂蚀刻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让该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以 进行光源的扩散,进而提高亮度。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化学药剂为氢氟酸或氢氟化氢氨。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下盖的至少一侧 进一步涂布有一静电漆层,以达到折光的目的。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静电漆层的厚度 为 10-400 μ m。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上盖为一灯壳,且 为G型式、PS型式、DP型式、C型式、S型式、T型式、ST型式或R型式灯壳。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中该基板上具有至少一 固定孔。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特征在于,其进一步具有至少一固 定件,该固定件穿置于该固定孔中,以便将该基板固定于该散热基座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照明光源的扩散结构,其包括一基板,其上具有至少一发光二极管;一散热基座,且其周围具有至少一散热鳍片;一灯头;一下盖,其上设置至少一散热孔;以及一上盖,其至少一侧进一步经由化学药剂蚀刻处理,使其表面呈现不规则凹凸状,让灯头有更多的投射角度,进而提高亮度。以便由该上盖的粗糙表面,可将该发光二极管所发出的光源扩散,且该散热鳍片是置于该上盖内,空气可经由该散热孔进入该下盖中进行对流,以对该散热鳍片进行散热,并可防止使用者碰触该散热鳍片而受伤。
文档编号F21Y101/02GK201555160SQ20092027646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2月10日
发明者李宏文 申请人:旭光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