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3692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照明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应用在冲压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线尾皮带机上没有照明装置或光线很模糊,工人在操作过程看得不清晰,容易发生事故,经常导致检验零件时使工人漏检,不容易检验出缺陷部位,严 重影响冲压件品质。专利号ZL200820160035. 1的专利公开了一种汽车电装生产流水线,包括流水线 固定架,流水线移动架及安装在流水线移动架上的电装操作板,所述的流水线固定架设工 艺卡片夹板,工艺指导文件用弹性夹固定在所述的工艺卡片夹板,且位于操作人员在操作 状态下视线观察范围内。该专利能增加照明,使工人在操作过程看得更加清晰,,但在冲压 生产过程中,光线仍然不够,物流空间小,所设立柱多,影响正常的工作走位,大量应用时成 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冲压自动化生产线的线尾皮带机上没有照明装置或光线很模 糊,工人在操作过程看得不清晰,容易发生事故,经常导致检验零件时使工人漏检,不容易 检验出缺陷部位,严重影响冲压件品质等问题而提供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 置,包括立柱和灯廊,所述立柱包括中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上端连接有中横梁,中横梁和 中立柱间设有加强筋,后立柱顶部连接有后横梁,中、后横梁的下端连接有灯廊。中立柱上 端焊接有中横梁,中横梁和中立柱间焊接加强筋,后立柱顶部焊接有后横梁,中、后横梁的 下端焊接有灯廊,本装置使生产流水线的后部完全置于照明范围内,不仅提供充足的光线, 而且增大了物流空间和行走空间。作为优选,生产流水线的两侧对称设有中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固定于 地面上。对称设置中立柱和后立柱在地面上,可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作为优选,设于中立柱和后立柱间的灯廊长度为整个灯廊长度的3/5 9/10。使 灯廊的重心位于中立柱和后立柱之间,使灯廊不会因重力作用变形。作为优选,中立柱和后立柱间的长度为2m 3. 5m。提高工人来回检查零件和零件 搬运之间的物流空间。作为优选,中立柱和生产流水线间的距离为> lm。使人员往来检测零件有足够的 物流空间。作为优选,中立柱高度高于后立柱。可以增加本装置的稳定性,同时可以在中立柱 上增加其他附属装置,实用性增强。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提高了零件检测的照明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返工成本,降低废品率,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了下道工序的满意度,增大了物流空间和行走空间,使工人在线尾检测零件自如行走,搬运零件不受柱子干涉。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视图。附图标记说明中立柱1,后立柱2,中横梁3,加强筋4,后横梁5,灯廊6,生产流水 线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图2所示,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包括立柱和灯廊6,所述立柱包 括中立柱1和后立柱2,中立柱1上端焊接有中横梁3,中横梁3和中立柱1间焊接加强筋 4,后立柱2顶部焊接有后横梁5,中横梁3和后横梁5的下端焊接有灯廊6,生产流水线7 的两侧对称设有中立柱1和后立柱2,中立柱1和后立柱2固定于地面上,设于中立柱1和 后立柱2间的灯廊6长度为整个灯廊6长度的2/3,中立柱1和后立柱2间的长度为3m,中 立柱1和生产流水线7间的距离为lm,中立柱1高度高于后立柱2。
权利要求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包括立柱和灯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包括中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上端连接有中横梁,中横梁和中立柱间设有加强筋,后立柱顶部连接有后横梁,中、后横梁的下端连接有灯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生产流水线的 两侧对称设有中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和后立柱固定于地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设于中立柱和 后立柱间的灯廊长度为整个灯廊长度的3/5 9/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立柱和后立 柱间的长度为2m 3. 5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立柱和生产 流水线间的距离为> l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中立柱高度高 于后立柱。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流水线上的照明装置,包括立柱和灯廊,所述立柱包括中立柱和后立柱,中立柱上端连接有中横梁,中横梁和中立柱间设有加强筋,后立柱顶部连接有后横梁,中、后横梁的下端连接有灯廊。本实用新型提高了零件检测的照明度,同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返工成本,降低废品率,提高作业效率,增加了下道工序的满意度,增大了物流空间和行走空间,使工人在线尾检测零件自如行走,搬运零件不受柱子干涉。
文档编号F21V21/00GK201555118SQ20092031169
公开日2010年8月18日 申请日期2009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9年9月28日
发明者安聪慧, 李书福, 杨健, 黄银有 申请人: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