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894670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视接收装置。
背景技术
例如,使用于液晶电视等液晶显示装置的液晶面板不会自发光,因此,另外需要背光源装置作为照明装置。该背光源装置设置在液晶面板的里侧(与显示面相反的一侧),具备底座,其液晶面板侧的面开口 ;多根冷阴极管,其收纳于底座内;多片光学构件(扩散片等),其配置于底座的开口部,用于使冷阴极管发出的光有效地向液晶面板侧放射;以及逆变器基板,其能对各冷阴极管供给电力。作为公开了用于电连接逆变器基板和冷阴极管的结构的一例,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结构。在该结构中,冷阴极管配置于底座的表侧内部,与此相对,逆变器基板配置于底座的里侧外部,并且在底座中以贯通内外的状态安装有中继连接器,在该中继连接器的内侧端部连接有冷阴极管,与此相对,在中继连接器的外侧端部连接有逆变器基板。专利文献1 特开2007-280955公报发明要解决的问题在上述的构成中,有时设置从底座向逆变器基板侧突出的支承部,在该支承部上支承逆变器基板,并且在形成于支承部的安装孔中穿过螺栓,在其上锁紧螺母,由此使逆变器基板相对于底座固定成安装状态。另一方面,当将逆变器基板连接到中继连接器时,一边使逆变器基板与底座相对一边滑动而朝向中继连接器插入,但是,当此时安装于逆变器基板上的各种部件、配线图案干扰从底座突出的支承部时,由于作为包含与树脂材料相比强度较高的金属材料的底座的一部分的支承部,在干扰的部件、配线图案上容易产生损伤。尤其是在包含金属材料的支承部上存在毛刺时,倾向于更容易产生损伤且损伤的程度增加。为了避免该情况,不得不在逆变器基板中的有可能在插入时对支承部产生干扰的区域中一概不配置部件、配线图案,在实现部件、配线图案的安装密度的高密度化、逆变器基板的小型化上成为障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基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目的在于扩大电力供给基板中的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发明的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电力供给基板,其相对于上述底座配置于与上述光源相反的一侧,并对上述光源供给驱动电力;中继连接器,其组装于上述底座,并且设成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沿着其板面的一个方向插拔,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与上述光源之间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以及盖,其介于上述底座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之间,包含与上述底座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在上述底座上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地设有能支承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支承部,与此相对,在上述盖上设有介于上述支承部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之间的间隔部。根据上述的构成,电力供给基板隔着间隔部由底座的支承部支承,所述间隔部设于包含与底座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的盖上。因此,当相对于中继连接器插拔电力供给基板时,避免电力供给基板直接干扰包含与盖相比强度相对高的材料的底座的支承部,所安装的各种部件等难以受到损伤。由此,能确保在电力供给基板中能配置各种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宽广。因此,能实现例如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等的安装密度的高密度化、电力供给基板的小型化等。作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优选如下构成。(1)上述底座包含金属材料,与此相对,上述盖包含树脂材料。如果这样,作为使底座和盖的强度不同时使用的材料,能分别使用廉价且容易供应的通用的材料。另外,即使在包含金属材料的底座的支承部产生例如毛刺,也能利用包含树脂材料的盖的间隔部避免该支承部直接干扰电力供给基板,所以进一步适合于防止损伤。(2)上述盖包含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如果这样,能使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底座保持为绝缘状态。(3)上述盖包含合成树脂材料。如果这样,作为使用于盖的材料,能使用更容易供应的通用的材料。(4)上述盖包含与上述底座相比硬度相对低的材料。如果这样,即使伴随着相对于中继连接器插拔电力供给基板,电力供给基板与间隔部滑动接触,也难以使电力供给基板受到划痕等损伤。(5)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与上述盖之间空出规定间隙,上述间隔部设成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的形态。如果这样,适合于在电力供给基板与盖之间空出间隙的情况。而且,通过在盖与电力供给基板之间确保间隙,能更加扩大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6)上述间隔部能与上述支承部嵌合。如果这样,当将盖安装于底座时,使间隔部与支承部嵌合,由此能实现盖相对于底座的定位。(7)具备用于将隔着上述间隔部由上述支承部支承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的安装构件。如果这样,能利用安装构件将电力供给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8)在上述间隔部和上述支承部中分别贯通形成有让上述安装构件穿过的安装孔。如果这样,能利用在形成于间隔部和支承部的安装孔中穿过的安装构件将电力供给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9)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脱离上述中继连接器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贯通形成有孔部,所述孔部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到达上述插入位置之前与上述各安装孔不对准,而当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到达上述插入位置时与上述各安装孔对准。如果这样,在使电力供给基板从非插入位置朝向插入位置移动后,如果能在孔部和各安装孔中穿过安装构件,则可知电力供给基板到达了插入位置。(10)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上述中继连接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电力供给基板中的相对于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另外,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中继连接器侧的端部插入到中继连接器, 与此相对,其相反侧的端部隔着间隔部由支承部支承,所以能平衡性良好地支撑电力供给基板。(11)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12)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分别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另外,能平衡性良好地支撑电力供给基板。(13)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部分而配置。如果这样,电力供给基板能利用间隔部和支承部支撑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部分,所以能防止电力供给基板的挠曲等变形。(14)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脱离上述中继连接器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能将处于上述非插入位置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在沿着其板面的至少任一方向相对于上述底座定位。如果这样,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电力供给基板在沿着板面的至少任一方向相对于底座被定位。 当将电力供给基板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从非插入位置向插入位置移动时,能避免安装于电力供给基板上的各种构件等接触底座侧的结构物。(15)上述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在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如果这样,能在沿着电力供给基板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对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16)上述第一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凸部,其设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和上述盖中的任一方侧;以及第一定位凹部,其设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和上述盖中的另一方侧,能接纳上述第一定位凸部,上述第一定位凹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在上述插入方向留有余隙,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和上述第一定位凹部形成为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处于上述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上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彼此抵接,而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彼此在上述插入方向分开。如果这样,当将电力供给基板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能防止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盖和底座向插入方向的后方错位。另外,在第一定位凸部与第一定位凹部之间所留有的余隙的范围内允许电力供给基板的移动。(17)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和上述第一定位凹部形成为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处于上述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彼此抵接。如果这样,当将电力供给基板从非插入位置移动到插入位置时,能防止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盖和底座向插入方向的前方错位。(18)上述第一定位凸部配置于上述盖侧,上述第一定位凹部配置于上述电力供给
7基板侧。如果这样,与假设在电力供给基板侧设置第一定位凸部时需要特殊设计的情况相比,能以低成本在电力供给基板上设置定位结构。(19)上述第一定位凹部是通过将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局部地切去而形成的。如果这样,能从与底座相反的一侧目视电力供给基板,由此能对进入到第一定位凹部内的第一定位凸部的位置进行确认。由此,能更准确地对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20)上述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在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如果这样,能在与沿着电力供给基板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对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21)上述第二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上述盖上,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在上述非插入位置和上述插入位置上移动的期间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 如果这样,当使电力供给基板在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利用第二定位部引导该移动动作。由此,能使电力供给基板稳定地移动。(22)上述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如果这样,能更准确地对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而且,在操作者能通过目视确认定位结构的情况下,能提高视觉识别性。(23)上述定位结构配置于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部。如果这样,与假设将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24)上述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如果这样,与假设将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 而且,通过将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两端部,能更准确地对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25)在上述盖上设有基板按压部,所述基板按压部从与上述底座相反的一侧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如果这样,能利用基板按压部抑制电力供给基板向与底座相反的一侧变形。(26)上述基板按压部配置成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这样,利用基板按压部按压插入到中继连接器中的电力供给基板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由此能提高相对于中继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27)在上述盖上设有基板支撑部,所述基板支撑部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而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由此能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如果这样,能在与电力供给基板的板面正交的方向将底座与电力供给基板的位置关系维持成期望的状态。(28)上述基板支撑部具备中央侧支撑部,所述中央侧支撑部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中央侧。如果这样,利用中央侧支撑部支撑电力供给基板的中央侧,由此能防止电力供给基板的挠曲等变形。尤其是在大型的照明装置中,电力供给基板也倾向于大型化,有可能发生挠曲等变形,所以是有用的。(29)上述中央侧支撑部在上述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如果这样,能更可靠地防止电力供给基板的挠曲等变形。另外,也进一步适合于电力供给基板的大型化。(30)上述中央侧支撑部配置于与上述中继连接器相邻的位置。如果这样,能在与中继连接器相邻的位置上防止发生电力供给基板的挠曲等变形,所以能提高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中继连接器的连接可靠性。(31)上述基板支撑部具备端侧支撑部,所述端侧支撑部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侧。如果这样,能利用端侧支撑部支撑电力供给基板的端侧。(3 上述端侧支撑部以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两端部的方式设有一对。如果这样,能利用一对端侧支撑部支撑电力供给基板的两端部。(33)在上述底座中贯通形成有能让上述中继连接器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与此相对,在上述盖中贯通形成有连接器嵌合孔,所述连接器嵌合孔与上述连接器插通孔连通并且能嵌合上述中继连接器。如果这样,能在使中继连接器在底座的连接器插通孔和盖的连接器嵌合孔中贯通的状态下进行安装。(34)上述连接器插通孔形成得比上述连接器嵌合孔大。如果这样,能充分空出底座的连接器插通孔的边缘部与中继连接器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抑制在高电压电流流过中继连接器的情况下向底座侧泄漏。(35)在上述盖上设有能内嵌于上述连接器插通孔的嵌合凸部。如果这样,在底座的连接器插通孔的边缘部与中继连接器之间夹着嵌合凸部,所以能更可靠地将中继连接器和底座维持成绝缘状态。另外,也能进行盖相对于底座的定位。(36)上述连接器嵌合孔在上述盖中在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在上述盖中的相邻的上述连接器嵌合孔之间的区域设有封闭部,所述封闭部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如果这样,能防止异物等从插入方向的前方在相邻的中继连接器之间的空间通过而侵入到在电力供给基板与盖之间所留有的空间。(37)上述封闭部配置成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上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如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异物等与电力供给基板的接触。(38)在上述连接器嵌合孔的边缘部设有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的肋,上述封闭部形成为与上述肋连结。如果这样,通过连结肋和封闭部,从插入方向的前方看能消除间隙,能可靠地防止异物等的侵入。另外,在强度上也优良。接着,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具备上述记载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根据这样的显示装置,对显示面板供给光的照明装置在电力供给基板上难以产生损伤,另外,能实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各种部件等的安装密度的高密度化、电力供给基板的小型化等,所以能实现制造成本的降低,并且动作可靠性也优良,另外能实现小型化等。作为上述显示面板能举例说明液晶面板。这样的显示装置能作为液晶显示装置应用于各种用途、例如电视和个人电脑的显示器等,特别是适合用作大型画面。发明效果根据本发明,能扩大电力供给基板上的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示出沿着液晶显示装置的长边方向的截面构成的截面图。图3是收纳有冷阴极管的底座的平面图。图4是安装有逆变器基板的底座的底视图。图5是安装有盖的底座的放大底视图。图6是示出盖的定位结构等的主要部分放大底视图。图7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拆卸位置的状态下的图6的vii-vii线截面图。图8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拆卸位置的状态下的图6的viii-viii线截面图。图9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拆卸位置的状态下的图6的ix-ix线截面图。图10是图6的χ-χ线截面图。图11是图6的xi-xi线截面图。图12是图6的xii-xii线截面图。图13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底视图。图14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3的xiv-xiv线截面图。图15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3的XV-XV线截面图。图16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3的xvi-xvi线截面图。图17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主要部分放大底视图。图18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7的xviii-xviii线截面图。图19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7的xix-xix线截面图。图20是使逆变器基板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的图17的XX-XX线截面图。图21是图17的xxi-xxi线截面图。图22是图17的xxii-xxii线截面图。图23是图17的xxiii-xxiii线截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液晶显示装置(显示装置)、11液晶面板(显示面板)、12背光源装置(照明装置)、14底座、14b连接器插通孔、18冷阴极管(光源)、20逆变器基板(电力供给基板)、21 中继连接器、22盖、25连接器嵌合孔J6嵌合凸部、27肋、30基板支撑部、34基板按压部、35 支承部、36螺栓(安装构件)、38间隔部、39、40安装孔、41孔部、TV电视接收装置
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1>利用图1 图23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液晶显示装置10 进行举例说明。此外,在各附图的一部分示出X轴、Y轴以及Z轴,并以各轴向成为在各附图中所示的方向的方式绘图。另外,将图2所示的上侧设成表侧(正面侧,光出射侧),将图 2所示的下侧设成里侧(背面侧,与光出射侧相反的一侧)。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视接收装置TV构成为具备液晶显示装置10(显示装置);表里两机箱Ca、Cb,其以夹着该液晶显示装置10的方式进行收纳;电源P ;以及调谐器T。液晶显示装置10在整体上形成横长的方形,如图2所示,具备作为显示面板的液晶面板11和作为外部光源的背光源装置12 (照明装置),它们利用呈框状的外框13等保持为一体。接着,依次对构成液晶显示装置10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进行说明。液晶面板11在俯视时呈矩形,如图2所示,设成如下构成一对玻璃基板IlaUlb在隔开规定空隙的状态下贴合,并且在两玻璃基板IlaUlb间封入液晶层(未图示)。在一方玻璃基板Ila上设有连接到彼此正交的源极配线和栅极配线上的开关元件(例如TFT)、连接到该开关元件的像素电极、以及取向膜等,在另一方玻璃基板lib上设有彩色滤光片、相对电极、以及取向膜等,所述彩色滤光片以规定排列配置有R(红色)、G (绿色)、B (蓝色)等各着色部。其中,从未图示的驱动电路基板对源极配线、栅极配线以及相对电极等供给显示图像所需的图像数据、各种控制信号。此外,在两玻璃基板IlaUlb的外侧分别配置有偏光板 IlcUld0如图2所示,背光源装置12是在液晶面板11的背面正下方配置光源而成的、所谓的直下型的背光源,具有底座14,其形成在表侧(光出射侧,液晶面板11侧)开口的大致箱型;反射片15,其铺设于底座14内;多片光学部件16,其以覆盖底座14的开口部的方式安装;框架17,其能保持光学部件16 ;多根冷阴极管18(光源),其以并列的状态收纳于底座14内;以及支架19,其对冷阴极管18的各端部进行遮光并且自身具备光反射性。而且, 该背光源装置12具备逆变器基板20(电力供给基板),其配置于底座14的里侧;中继连接器21,其对逆变器基板20与冷阴极管18之间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以及盖22,其介于底座14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底座14包含铝等金属材料,具备与液晶面板11相同地在俯视时呈矩形的底板 14a。该底板14a的长边方向与各附图的X轴方向一致,短边方向与各附图的Y轴方向一致。 在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贯通形成有能让中继连接器21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14b。 连接器插通孔14b沿着Y轴方向(底板1 的短边方向)并列地配置有多个(与冷阴极管 18以及中继连接器21对应的数量)。反射片15为光的反射性优良的呈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并且以覆盖底座14的内表面的大致整个区域的形式铺设,具有将来自冷阴极管18的光向光学部件16侧(光出射侧)反射的功能。另外,在反射片15上形成有与上述连接器插通孔14b连通的孔。光学部件16与底座14的底板14a、液晶面板11同样,在俯视时呈矩形,为具有透光性的合成树脂制的,并且介于里侧的冷阴极管18与表侧的液晶面板11之间。光学部件 16从里侧起按顺序包括例如扩散板、扩散片、透镜片、以及亮度增加片,具有将从作为线状光源的各冷阴极管18发出的光转换成均勻的面状光等的功能。框架17形成沿着液晶面板11、光学部件16的外周边缘部的框状。框架17配置于光学部件16的表侧,并且能在与支架19之间夹持光学部件16的外周边缘部。另外,框架 17能从里侧承受液晶面板11,能在与配置于液晶面板11的表侧的外框13之间夹持液晶面板11。冷阴极管18是线状光源(管状光源)的一种,如图3所示,以使其轴向与底座14 的长边方向(X轴方向)一致的姿势安装于底座14内,使多根冷阴极管18彼此的轴大致平行,且以在彼此之间空出规定间隔的状态沿着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排列。该冷阴极管18是放电管的一种,具备截面为圆形的细长玻璃管18a,其两端部被密封;一对电极(未图示),其被封入玻璃管18a的两端部的内侧;以及一对外引线18b,其从玻璃管18a的两端部突出到外部。玻璃管18a在内部被封入作为发光物质的水银等(与荧光体一起未图示),并且在其内壁面涂敷有荧光体。外引线18b为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的,形成从玻璃管18a的端部沿着其轴向(X轴方向)朝外(与电极侧反向)突出的细长的大致圆柱状,其内端部连接到玻璃管18a内的电极,由此设成与电极相同的电位。支架19为光的反射性优良的呈白色的合成树脂制的,如图2所示,沿着底座14的短边方向延伸,并且形成里侧的面开口的大致箱型。支架19在底座14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安装有一对,由此能一并覆盖在相同位置上并列配置的各冷阴极管18的端部(非发光部)。逆变器基板20在合成树脂制(例如苯酚纸制或者玻璃环氧树脂制等)的基材上形成有规定的配线图案,并且安装有各种电子部件。具体而言,在逆变器基板20的里侧的面(与底座14相反一侧的面)上安装有变压器、电容器等的引线构件20a,与此相对,在表侧的面(底座14侧的面)上形成有配线图案(未图示),并且安装有电阻、二极管、电容器等芯片部件20b。其中,引线部件20a的引线以穿过逆变器基板20的通孔突出到表侧的面的状态被焊接于配线图案。另一方面,将芯片部件20b在逆变器基板20的表侧的面在配线图案上进行表面安装。该逆变器基板20被连接到液晶显示装置10的电源P,具有如下功能使从该电源P输入的输入电压升压、使比输入电压高的输出电压向冷阴极管18输出等而对冷阴极管18的点亮、熄灭进行控制。此外,在图7 图23中省略了引线部件20a和芯片部件20b的图示。如图4所示,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底座14的底板14a的里侧的面(与冷阴极管 18相反一侧的面)安装成相对状,并且在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对称地配置有一对。逆变器基板20在俯视时呈矩形,其板面与底座14的底板14a的板面(X轴方向和Y轴方向,与作为液晶显示装置10的厚度方向的Z轴方向正交的面)大致平行,并且在其长边方向与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与冷阴极管18的轴向正交的方向)一致的状态下利用后述的固定结构相对于底板14a固定。在逆变器基板20中的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设有让中继连接器21 插入、连接的连接器连接部20c。通过在逆变器基板20的上述前端部断续地设置切口,沿着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并列地配置有多个(中继连接器21的数量)连接器连接部20c。 由此,逆变器基板20的上述前端部呈锯齿状。如图13所示,各连接器连接部20c能相对于各中继连接器21单独地插拔,在其顶端部设有从配线图案伸出的端子部20d。连接器连接部20c的宽度尺寸比后述的中继连接器21的基板插入口 23c的开口正面宽度宽,其差与相邻的中继连接器21间的间隔大致相等。并且,该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底座14的底板14a(盖22)空出规定间隔地相对, 并且能在连接器连接部20c脱离中继连接器21的非插入位置(图13 图16)、与将与底板 Ha之间的上述间隔(在Z轴方向的位置关系)维持成与非插入位置同样并且连接器连接部20c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内的插入位置(图17 图2 之间在沿着逆变器基板20的板面的X轴方向(第一方向,逆变器基板20的短边方向)移动。具体而言,在非插入位置上,如图13 图16所示,连接器连接部20c在与中继连接器21之间在X轴方向空出规定间隔地配置,其端子部20d与中继连接器21的端子金属件M处于非接触状态。另一方面, 在插入位置上,如图17 图23所示,连接器连接部20c进入到中继连接器21内,其端子部20d与中继连接器21的端子金属件M处于接触状态。逆变器基板20设成能在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沿着X轴方向大致水平地移动,从非插入位置朝向插入位置的方向设成插入方向,反之,从插入位置朝向非插入位置的方向设成脱离方向(拔出方向)。图7 图9、 图14 图16、图18 图20所示的X轴方向的右方为插入方向,这些图所示的X轴方向的左方为脱离方向。此外,下面对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和脱离方向进行说明时,以图4所示的左侧的逆变器基板20和中继连接器21为基准,另外,关于前后的记载,将图7 图9、图14 图16、图18 图20所示的X轴方向的右方设成前方,将其左方设成后方。接着,对中继连接器21进行说明。如图7所示,中继连接器21具备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制的、整体呈大致块状的壳体23 ;以及端子金属件M,其收纳于壳体23内,中继连接器21安装成贯通底座14的底板1 和后述的盖22的状态。在壳体23中,配置于底座 14内的部分设成接纳冷阴极管18的端部的光源收纳部23a,与此相对,配置于底座14外的部分设成接纳逆变器基板20的连接器连接部20c的基板接纳部23b。在光源收纳部23a上形成有沿着冷阴极管18的端部的圆弧状槽部(图10)。在基板接纳部2 上设有基板插入口 23c,所述基板插入口 23c沿着X轴方向朝向后方(逆变器基板20侧)开口,并且沿着Y 轴方向朝向图10所示的右侧开口。如图10所示,该壳体23被直接保持于底座14和盖22 中的盖22上。具体而言,光源收纳部23a的Y轴方向的尺寸比基板接纳部23b的Y轴方向的尺寸大,其大宽度部分23d能从表侧与盖22卡合。在基板接纳部2 上设有能从里侧与盖22卡合的防脱突部23e。另一方面,如图7所示,在端子金属件M中,配置于上述光源接纳部23a内的端部设成与冷阴极管18的外引线18b接触的光源接触部Ma,与此相对,配置于上述基板接纳部 23b内的端部设成与连接器连接部20c的端子部20d接触的基板接触部Mb。光源接触部 2 和基板接触部24b分别具有弹性,能与外引线18b以及端子部20d弹性接触。从逆变器基板20输出的输出电压能通过该中继连接器21被输入到冷阴极管18的外引线18b和电极。如图4所示,中继连接器21相对于底座14在与冷阴极管18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即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每对一组地配置,且沿着底板14a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冷阴极管18的并列方向)并排地配置有多个(冷阴极管18的根数)。各中继连接器21的排列间距与各冷阴极管18的排列间距大致相等。各中继连接器21的在Y轴方向的设置位置以与各冷阴极管18相同的方式被对齐。接下来,对盖22进行说明。盖22包含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材料,与上述的金属制的底座14相比,强度、具体为硬度等相对降低。如图2所示,通过介于底座14的底板1 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设成被夹着的配置),能防止逆变器基板20的配线图案、芯片部件 20b等与底板1 直接接触。盖22安装于底座14的底板1 的里侧的面(与冷阴极管18 相反一侧的面),在底板14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各配置一对,由此,遍及规定的范围覆盖底板14a的中继连接器21的设置区域。具体而言,如图5所示,盖22在俯视时呈矩形,并且以使其长边方向与底板Ha的短边方向一致的朝向、且以在Y轴方向横向排列各一对的状态利用螺钉等相对于底板14a 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固定。因此,盖22的长边尺寸设成底座14的短边尺寸、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尺寸的一半程度。盖22呈大致板状,设成其板面与底座14的底板14a以及逆变器基板20的板面平行的形态。对于盖22,大体上与中继连接器21相对较近的一侧(底座14 的端侧)设成前部22a,与此相对,离中继连接器21相对较远的一侧(底座14的中央侧) 设成后部22b。其中,在后部22b贯通形成有散热用的散热孔,多个散热孔配置成矩阵状。另一方面,盖22的前部2 在俯视时与底座14的中继连接器21的设置区域重叠。 因此,在盖22的前部2 贯通形成有能嵌合中继连接器21的连接器嵌合孔25。具体而言, 连接器嵌合孔25在前部2 沿着Y轴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并且与底座14侧的各连接器插通孔14b单独地连通。如图7和图10所示,连接器嵌合孔25设定成俯视时的大小、即 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大小均比上述连接器插通孔14b小,并与中继连接器21的外形尺寸大致一致。因此,中继连接器21在贯通连接器插通孔14b和连接器嵌合孔25而被安装好的状态下,在光源收纳部23a的大宽度部分23d与防脱突部2 之间夹持着连接器嵌合孔 25的边缘部。即,中继连接器21相对于盖22被直接固定,相对于底座14被间接固定。另一方面,在中继连接器21与底座14的底板14a的连接器插通孔14b的边缘部之间,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分别空出规定余隙。因此,在盖22的各连接器嵌合孔25的周边缘部设有朝向表侧(底座14侧)突出而能内嵌于各连接器插通孔14b的嵌合凸部26。该嵌合凸部 26呈短筒状,并且堵住上述余隙(介于连接器插通孔14b的边缘部与中继连接器21之间) 而将两者之间隔开,由此能可靠地将两者维持成绝缘状态。如图6所示,在盖22的前部22a中的各连接器嵌合孔25的周边缘部设有朝向里侧(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的肋27。如图7所示,肋27呈短筒状,并且突出高度在前侧部分和后侧部分不同,后侧部分设成突出高度相对低的低位部27a,与此相对,前侧部分设成突出高度相对高的高位部27b。其中,高位部27b具有其突出端面到达逆变器基板20的表侧的面(与盖22相对的面)的突出高度。如图6和图8所示,在盖22的前部22a中的相邻的连接器嵌合孔25之间的各区域、以及在Y轴方向最靠近端部的各连接器嵌合孔25与后述的前侧纵支撑壁30b、30c之间的各区域,设有朝向里侧突出的封闭部观。封闭部观设成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形态。具体而言,配置于各连接器嵌合孔25间的区域上的封闭部观设成遍及上述区域的整个区域没有缝隙地延伸的形态,与在各连接器嵌合孔25的周边缘形成的各肋27连结。另一方面,配置于最靠近端部的连接器嵌合孔25与前侧纵支撑壁30b、30c之间的区域的封闭部观设成遍及上述区域的整个区域没有缝隙地延伸的形态,分别连结于在最靠近端部的连接器嵌合孔25的周边缘形成的肋27和前侧纵支撑壁30b、30c。并且,封闭部观具有与肋27的高位部27b大致相同的突出高度,所以其突出端面能与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中的连接器连接部20c的前端部的表侧的面抵接(图19)。因此,利用该封闭部观和中继连接器 21,在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所留有的空间相对于前方外部几乎没有开口,没有缝隙,被保持成封闭状态。由此,能适当地防止异物等从前方外部侵入。另外,在盖22的前部22a的前端部设有前壁部四,所述前壁部四朝向里侧突出, 其突出端到达比肋27的高位部27b更高的位置。前壁部四设成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形态, 并且设有多个从其中途的位置向后方延伸的伸出部^a。伸出部与封闭部观连结,并且能与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的前端面抵接。如图5 图11所示,在盖22上设有多个基板支撑部30,多个基板支撑部30朝向表侧突出,由此能从里侧支撑逆变器基板20而限制挠曲等变形。基板支撑部30具备多个支撑突起30a,其配置于盖22的前部22a的与各连接器嵌合孔25相邻的位置;一对前侧纵支撑壁30b、30c,其配置于盖22的前部2 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横支撑壁30d, 其配置于盖22的前部22a的后端部,在两纵支撑壁30b、30c的后端部相互进行连接;以及后侧纵支撑壁30e,其配置于盖22的后部22b的长边方向的一端部。这些支撑突起30a、前侧纵支撑壁30b、30c、横支撑壁30d以及后侧纵支撑壁30e的突出高度与前面描述的肋27 的高位部27b、封闭部观相等,并能与逆变器基板20的表侧的面抵接。如图6和图8所示,支撑突起30a设成沿着X轴方向(插入方向)延伸的形态,并且在Y轴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具体而言,按每个连接器嵌合孔25各设置大致两个。另外, 在支撑突起30a中也有与肋27的低位部27a连结的支撑突起30a。如图8和图11所示,支撑突起30a是通过使盖22的前部2 局部地向表侧鼓出而形成的,其外表面形成两段的锥状。支撑突起30a能从里侧支撑逆变器基板20中插入到各中继连接器21的各连接器连接部20c的紧后面的部位(图19)。如图5和图9所示,前侧纵支撑壁30b、30c设成在盖22的前部22a的长边方向的两端位置上分别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形态。前侧纵支撑壁30b、30c能区分为中央侧纵支撑壁30b,其在将盖22安装于底座14上的状态下位于底座14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侧;以及端侧纵支撑壁30c,其位于底座14的短边方向的端侧。其中,中央侧纵支撑壁30b能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前端部中的长边方向的中央部,与此相对,端侧纵支撑壁30c能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前端部中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另外,如图5所示,横支撑壁30d设成沿着Y轴方向延伸的形态,并且位于各支撑突起30a的后方位置,能在相同位置上从里侧支撑逆变器基板20。如图6和图9所示,后侧纵支撑壁30e设于盖22的后部22b的长边方向的端部, 且仅设于在将盖22安装于底座14上的状态下与底座14的短边方向的端侧对应的端部,设成沿着X轴方向延伸的形态。后侧纵支撑壁30e配置在盖22的后部22b的形成为角部的切口的正前方的位置,并与前方的端侧纵支撑壁30c之间空出充足的距离。后侧纵支撑壁 30e能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后端部中的长边方向的端部。即,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在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由各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各后侧纵支撑壁30e进行支撑。如图5所示,可以说,上述的基板支撑部30的支撑突起30a、中央侧纵支撑壁30b 以及横支撑壁30d构成对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与沿着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中央侧进行支撑的中央侧支撑部,与此相对,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构成对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的端侧进行支撑的端侧支撑部。这些基板支撑部30配置成在逆变器基板20处于非插入位置和插入位置中的任一处的情况下也能支撑逆变器基板20,即使在两位置间移动的中途也能进行支撑。那么,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用于使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底座14固定的固定结构。如图7所示,固定结构具备支承部35,其设于底座14上,能支承逆变器基板20 ;以及螺栓36和螺母37 (图18和图23),其用于将逆变器基板20保持为安装状态,除此之外,在盖22上设有介于逆变器基板20与支承部35之间的间隔部38。因此,逆变器基板20与间隔部38直接接触,而相对于支承部35间接地被支承,避免了直接接触。下面对固定结构的详情进行说明。如图7和图12所示,支承部35是通过使底座14的底板Ha局部地朝向里侧、即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而形成的。利用该支承部35,能支承在与底板1 之间空出规定间隔地配置的逆变器基板20。支承部35是通过对底板Ha实施拉深加工而在底座14上一体形成的。因此,支承部35包含与底座14相同的金属材料。支承部35在整体上呈大致截锥状,具体而言,包括周壁部35a,其朝向突出端侧以锥状相对于底板1 倾斜;以及顶壁部35b,其与周壁部35a的突出端相连,并且与底板Ha平行。该顶壁部35b的外表面沿着 X轴方向以及Y轴方向与大致水平的面、即逆变器基板20的板面平行,此处成为能从表侧支承逆变器基板20的支承面。并且,在该顶壁部35b中贯通形成有用于使作为安装构件的螺栓36穿过的安装孔39(图18和图2 。安装孔39在俯视时呈大致圆形形状,其孔径比螺栓36的轴部的外径稍大。此外,在安装孔39中穿过的螺栓36相对于从表侧收纳于支承部 35内的螺母37锁紧。如图5所示,支承部35在底座14的底板14a中的相对于盖22和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在俯视时重叠的区域上沿着Y轴方向大致直线地并排配置有三个。具体而言,各支承部35在X轴方向配置于底板14a(逆变器基板20)的比中继连接器21靠近中央的位置、且盖22的后端位置,在Y轴方向分别在底板1 的两端位置配置一对,靠近中央配置一个。支承部35中的图5所示的上侧的两个支承部35配置于与该图上侧的盖22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对应的位置。另一方面,支承部35中的图5所示的最下侧的支承部35配置于与该图下侧的盖22的该图下侧的端部对应的位置。接下来,对间隔部38进行详细说明。间隔部38与盖22 —体形成,因此,包含与盖 22相同的合成树脂材料。如图5、图7以及图12所示,间隔部38配置于盖22中相对于支承部35在俯视时重叠的位置,并且设成沿着该支承部35从盖22局部地向里侧、即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的形态。支承部35能从表侧与间隔部38嵌合。具体而言,如图7和图12所示,间隔部38由上升壁部38a和顶壁部38b彼此连接而成,该上升壁部38a相对于盖22呈倾斜状,并且与支承部35的周壁部3 平行,该顶壁部38b与盖22以及支承部35的顶壁部3 平行。该上升壁部38a与支承部35的周壁部 35a抵接,由此能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使盖22相对于底座14定位。顶壁部38b的外表面与沿着X轴方向和Y轴方向大致水平的面、即逆变器基板20的板面平行,此处成为与逆变器基板20直接接触的接触面。该接触面在Z轴方向与前面描述的基板支撑部30 (支撑突起30a、前侧纵支撑壁30b、30c、横支撑壁30d以及后侧纵支撑壁30e)的相对于逆变器基板 20的接触面大致处于同一平面。并且,在该顶壁部38b中贯通形成有用于穿过螺栓36的安装孔40 (图18和图2 。安装孔40的形状及孔径与螺栓36的安装孔39大致相同,彼此连通且对准。如图5所示,间隔部38在该图上侧的盖22上设有两个,在下侧的盖22上设有一个,均在X轴方向配置于后部22b的后端位置。设于图5所示的上侧的盖22上的一对间隔部38在Y轴方向配置于与底座14的底板14a (逆变器基板20)的端侧对应的端部、和从与底板14a的中央侧对应的端部稍微靠近中央的位置。另一方面,设于图5所示的下侧的盖 22上的一个间隔部38在Y轴方向配置于与底座14的端侧对应的端部。其中,在与底座14 的两端对应的两间隔部38中,上升壁部38a在俯视时呈大致L字型,与此相对,在配置于底座14的靠近中央的位置上的间隔部38中,上升壁部38a在俯视时呈大致U字型。但是,如图18所示,间隔部38上的从盖22算起的突出尺寸与在盖22与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之间空出的间隔大致相等。另一方面,在底座14与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之间空出的间隔与使从底座14算起的支承部35的突出尺寸和间隔部38的顶壁部38b的厚度尺寸相加后的大小大致相等。换言之,从底座14算起的支承部35的突出尺寸只比底座14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的间隔小了介于支承部35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的间隔部38的厚度尺寸的部分。另外,在逆变器基板20中贯通形成有孔部41,所述孔部41能与支承部35以及间隔部38的各安装孔39、40连通。如图5所示,孔部41在逆变器基板20的后端部沿着Y轴方向直线地排列设有三个。各孔部41在Y轴方向在逆变器基板20的两端位置配置有一对, 靠近中央配置有一个。另外,各孔部41的形状以及孔径与各安装孔39、40大致相同。并且, 各孔部41仅在逆变器基板20配置于插入位置的情况下与支承部35以及间隔部38的各安装孔39、40对准并连通(图17、图18以及图2 ,与此相对,在逆变器基板20为插入位置以外的位置(具体而言,包含非插入位置、以及插入位置与非插入位置之间的位置),与各安装孔39、40不对准(图13和图14)。如果各孔部41与各安装孔39、40对准,则允许插通螺栓36,但是,如果各孔部41与各安装孔39、40不对准,则不能插通螺栓36。但是,如上所述,逆变器基板20 —边相对于底座14以及盖22在Z轴方向维持规定的位置关系一边从非插入位置朝向插入位置移动,由此进行与各中继连接器21的连接。 但是,在逆变器基板20的与底座14以及盖22相对的面上安装有芯片部件20b,并且引线部件20a的引线突出,所以在将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底座14和盖22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 当在X轴方向或者Y轴方向产生错位时,上述芯片部件20b、引线有可能接触底座14、盖22 侧的结构物。另外,当逆变器基板20从非插入位置错位时,在从此处朝向插入位置移动时也有可能产生同样的接触。因此,在安装于本实施方式的底座14上的盖22和逆变器基板20上设有能在沿着板面的方向(X轴方向和Y轴方向)对彼此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定位结构根据对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的方向而具备两种,在沿着逆变器基板20的插入方向的X轴方向(第一方向)进行定位的设成第一定位结构,在与X轴方向正交的Y轴方向(第二方向)进行定位的设成第二定位结构。这些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分别配设于底座14和逆变器基板20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具体而言,如图5和图9所示,第一定位结构包括第一定位凸部31,其设于底座 14侧的盖22上;以及第一定位凹部32,其设于逆变器基板20上,接纳第一定位凸部31。 第一定位凸部31设成从各盖22中的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分别朝向里侧 (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的形态。即,第一定位凸部31在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 的两端部在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各配置一对,共配置四个。具体而言,如图6和图9所示, 前侧的第一定位凸部31配置于比端侧纵支撑壁30c的后端位置稍微靠前且比连接器嵌合孔25靠后的位置,后侧的第一定位凸部31配置于后侧纵支撑壁30e的后端位置。第一定位凸部31呈大致圆柱状,并且其突出尺寸设定得比逆变器基板20的厚度尺寸大。另一方面,如图13所示,第一定位凹部32是通过将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分别局部地切去而形成的。即,第一定位凹部32是通过使逆变器基板20的上述两侧端部在厚度方向贯通且向外侧开口而形成的。第一定位凹部32与第一定位凸部31对应地, 在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在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各配置一对,共配置四个,分别配置于比逆变器基板20的前端稍微靠后的位置和比后端稍微靠前的位置。第一定位凹部32在俯视时为大致梯形形状,设成越往Y轴方向的外侧开口端侧则正面宽度(X轴方向的尺寸)越宽的形态,前端部3 和后端部32b分别呈锥状。并且,第一定位凹部32形成为X轴方向的尺寸比第一定位凸部31的直径尺寸大, 在第一定位凸部31进入到内部的状态下,与第一定位凸部31之间在X轴方向留有规定余隙。在该余隙的范围内,第一定位凹部32和第一定位凸部31能在前后相对移动,第一定位凸部31抵靠于第一定位凹部32的前端部3 或者后端部32b,由此限制前后的相对移动。 第一定位凸部31设定成在逆变器基板20配置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3所示,第一定位凸部31的前端部31a与第一定位凹部32的前端部3 抵接。因此,防止逆变器基板 20从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向后方错位。另一方面,设定成在逆变器基板20配置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如图17所示,第一定位凸部31的端部31b与第一定位凹部32的后端部32b抵接。因此,防止逆变器基板20从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向前方错位。此外,第一定位凸部31 与第一定位凹部32之间的上述余隙与逆变器基板20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的移动行程大致相等。接下来,对第二定位结构进行详细说明。如图5和图9所示,第二定位结构包括从各盖22中的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的外侧端分别朝向里侧突出的形态的第二定位部33。即,第二定位部33在底座14的短边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在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各配置一对、共配置四个。如图6和图9所示,第二定位部33形成沿着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平行的纵壁状,其板厚设成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的约一半程度、且与第一定位凸部31的突出基端部连结。并且,如图13和图17 所示,第二定位部33的内壁面能与利用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支撑的逆变器基板20的侧端面抵接。如图5所示,位于底座14的Y轴方向的两端且彼此相对的两第二定位部33的内壁面间的距离与逆变器基板20的长边尺寸大致相等。由此,防止逆变器基板20从非插入位置和插入位置在Y轴方向错位。另外,第二定位部33在逆变器基板20 在非插入位置和插入位置上移动的过程中也滑动接触,由此能引导逆变器基板20的移动动作。此外,第二定位部33的突出高度设定得比第一定位凸部31低。本实施方式的盖22除上述的定位结构以外,还具备从里侧(与底座14相反的一侧)按压逆变器基板20的基板按压部34。如图6、图9以及图10所示,基板按压部34设成从各盖22中的第二定位部33沿着Y轴方向朝内(底座14的短边方向的中央侧)突出的形态。基板按压部34配置于第二定位部33的前端部附近、具体为与连接器嵌合孔25在 X轴方向重合的位置。基板按压部34中朝向底座14侧的内表面能与逆变器基板20的里侧的面抵接。基板按压部34在逆变器基板20为非插入位置时处于非接触状态(图16),与此相对,在插入位置时与逆变器基板20的前端部处于接触状态(图20)。由此,限制处于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在与其板面交叉的方向发生变形。本实施方式为以上的结构,接下来说明其作用。上述的构成的液晶显示装置10是通过分别将另外制造的液晶面板11和背光源装置12利用外框13等彼此组装而制造的。下面,对其中的背光源装置12的组装顺序进行说明。
当组装背光源装置12时,首先在底座14的表侧内表面铺设反射片15,另一方面, 在里侧外表面预先安装各盖22。当安装该盖22时,使盖22侧的间隔部38相对于底座14 侧的支承部35对位,并且将盖22安装于底板1 上,此时间隔部38与支承部35嵌合,由此能进行两者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的对位。并且,从底座14内安装各中继连接器21,使其与盖22的各连接器嵌合孔25嵌合,由此使中继连接器21保持于盖22。然后,在底座14 内收纳各冷阴极管18,使端部的外引线18b进入到中继连接器21的光源接纳部23a内并与端子金属件M的光源接触部2 弹性接触。然后,相对于底座14从表侧起依次安装支架 19、光学构件16以及框架17 (图2)。另一方面,在底座14的里侧外部进行将逆变器基板20组装于底座14和盖22的操作。逆变器基板20在将配置有配线图案和芯片部件20b的一侧的面作为表侧的状态下,从图7 图9所示的拆卸位置起从里侧沿着Z轴方向接近底座14和盖22,由此到达图13 图16所示的非插入位置。此时,使各盖22的第一定位凸部31分别与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 中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的第一定位凹部32对位,由此能将逆变器基板20在X轴方向准确地配置于非插入位置(参照图幻。具体而言,在X轴方向调整逆变器基板20的位置,使得底座14侧的盖22的各第一定位凸部31的前端部31a与分别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的四角位置附近的各第一定位凹部32的前端部3 抵接,由此能使逆变器基板20在X轴方向准确地到达非插入位置。该第一定位结构配置于在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所以通过目视确认各第一定位凸部31和各第一定位凹部32的位置关系,视觉识别性优良。另一方面,在将逆变器基板20从拆卸位置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如图13所示,使逆变器基板20的侧端面相对于盖22的第二定位部33对位,由此能将逆变器基板20在Y 轴方向准确地配置于非插入位置。具体而言,在Y轴方向调整逆变器基板20的位置,使得逆变器基板20的四角位置附近的外侧面与底座14侧的盖22的各第二定位部33的内壁面抵接,由此能使逆变器基板20在Y轴方向准确地到达非插入位置(参照图幻。另外,如图 14 图16所示,逆变器基板20在到达非插入位置时,间隔部38及各基板支撑部30(支撑突起30a、各纵支撑壁30b、30c、30e以及横支撑壁30d)与其表侧的面抵接,由此对底座14 和盖22规定在Z轴方向的位置关系,并且限制挠曲等变形。综上所述,逆变器基板20当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针对X轴方向和Y轴方向在二维上准确地被定位。因此,在上述操作中,能避免逆变器基板20中在底座14和盖22侧露出的芯片部件20b、引线部件20a的引线等不慎接触底座14和盖22侧的结构物(例如间隔部 38等)的事态。此外,在该非插入位置上,逆变器基板20的孔部41相对于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的各安装孔39、40在Y轴方向相对地向后侧错开而变得不对准(图14)。接下来进行使处于非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向插入位置移动的操作。当从非插入位置沿着X轴方向向前方压入逆变器基板20时,各连接器连接部20c插入到各中继连接器21的基板接纳部23b的基板插入口 23c内。并且,当逆变器基板20到达插入位置时, 如图17 图23所示,各中继连接器21的端子金属件M的基板接触部24b与各连接器连接部20c的端子部20d弹性接触。由此,逆变器基板20和冷阴极管18通过中继连接器21 电中继连接,能对冷阴极管18进行电力供给。在使逆变器基板20从图13所示的非插入位置到达图17所示的插入位置的过程中,逆变器基板20与间隔部38的顶壁部38b滑动接触,但是,因为该间隔部38是包含树脂材料的盖22的一部分,所以与假设使逆变器基板20与作为包含金属材料的底座14的一部分的支承部35直接滑动接触的情况相比,难以损伤到逆变器基板20的表面。尤其是,即使在支承部35上因为制造上的原因而产生毛刺等局部的尖锐突起,也可避免由于该突起使逆变器基板20附上划痕之类的情况。因此,在插入过程中逆变器基板20与间隔部38滑动接触的区域,具体为逆变器基板20的与盖22相对的面(表侧的面)中的从在非插入位置上在俯视时与间隔部38重叠的部分到在插入位置上在俯视时与间隔部38重叠的部分为止的区域上,能配置即使与包含树脂材料的间隔部38滑动接触,发生损伤等的可能性也较低的配线图案、小型的部件等。即,与假设在逆变器基板20与包含金属材料的支承部35直接滑动接触的情况下,在该滑动接触区域上一概不配置配线图案、部件等的情况相比,能确保逆变器基板20中配线图案、各种部件的可配置区域宽广。因此,能实现配线图案、部件等的安装密度的高密度化,并且能实现逆变器基板20的小型化。此外,在插入中途的阶段(逆变器基板20位于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的状态),逆变器基板20的孔部41相对于支承部35以及间隔部38的各安装孔39、40在Y轴方向相对地向后侧错开而变得不对准,所以即使插入螺栓36,也不能在各孔39 41中插通。 因此,检测出逆变器基板20在插入中途。并且,当逆变器基板20到达插入位置时,如图18和图23所示,逆变器基板20的孔部41与支承部35以及间隔部38的各安装孔39、40对准,并彼此连通,所以允许将螺栓 36插入到各孔39 41。在支承部35内从表侧收纳螺母37,并锁紧在各孔39 41中插通的螺栓36,由此能使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盖22和底座14固定成安装状态。在该安装状态下,相对于盖22和底座14在Z轴方向分别空出规定间隔配置的逆变器基板20的后端部隔着盖22的间隔部38由底座14的支承部35间接地支承。另外,在上述插入过程中,进入到第一定位凹部32内的第一定位凸部31相对于第一定位凹部32在余隙的范围内在X轴方向相对移动。在该过程中,各第二定位部33与逆变器基板20的两侧端面滑动接触,由此能引导逆变器基板20不会在中途倾斜地沿着X轴方向直线移动的动作。并且,当到达插入位置时,如图17和图20所示,第一定位凸部31的后端部31b与第一定位凹部32的后端部32b抵接,由此能限制逆变器基板20过分地向前方压入。这样,在逆变器基板20从非插入位置到插入位置的期间,逆变器基板20也在X轴方向和Y轴方向被定位,所以能避免在移动中途逆变器基板20的芯片部件20b、引线部件 20a的引线等不慎接触底座14和盖22侧的结构物。在逆变器基板20到达插入位置的状态下,如图20和图21所示,其两侧端部的前端部被基板按压部34从里侧按压,除此之外,如图18 图22所示,基板支撑部30 (支撑突起30a、前侧纵支撑壁30b、30c以及横支撑壁30d)与逆变器基板20的表侧的面抵接。由此,能有效地抑制逆变器基板20在Z轴方向、即与板面正交的方向发生挠曲等变形或者晃动。在该插入位置上,如图17和图19所示,盖22的封闭部观从表侧与逆变器基板20的各连接器连接部20c中伸出到中继连接器21的外侧的部分抵接,由此,相邻的中继连接器 21间的空间被堵住。即,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的空间由封闭部观和中继连接器21 维持成封闭状态而相对于前方外部几乎不开口。因此,能可靠地防止异物(包含昆虫等生物)等从前方外部侵入到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的空间,因此,能预先防止对中继连接器21和逆变器基板20的连接状态带来不良影响。
20
此外,当将逆变器基板20从拆卸位置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即使在假设逆变器基板20安装于比非插入位置稍微靠前的位置的情况下,其位置也是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的位置,所以避免逆变器基板20的各构件接触底座14、盖22的结构物。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背光源装置12具备冷阴极管18 ;底座14,其收纳冷阴极管18 ;逆变器基板20,其相对于底座14配置于与冷阴极管18相反的一侧,对冷阴极管18 供给驱动电力;中继连接器21,其组装于底座14上,并且设成逆变器基板20能在沿着其板面的一个方向插拔,对逆变器基板20与冷阴极管18之间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以及盖22, 其介于底座14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包含与底座14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在底座14上朝向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地设有能支承逆变器基板20的支承部35,与此相对,在盖22上设有介于支承部35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的间隔部38。根据上述的构成,逆变器基板20隔着间隔部38由底座14的支承部35支承,所述间隔部38设于包含与底座14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的盖22上。因此,当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插拔逆变器基板20时,避免了逆变器基板20直接干扰包含与盖22相比强度相对高的材料的底座14的支承部35,所安装的各种部件等难以受到损伤。由此,能确保逆变器基板20中配置各种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宽广。因此,能实现例如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等的安装密度的高密度化、逆变器基板20的小型化。更优选的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具备如下所示的构成。(1)底座14包含金属材料,与此相对,盖22包含树脂材料。如果这样,作为使底座 14和盖22的强度不同时使用的材料,能分别使用廉价且容易供应的通用的材料。另外,即使在包含金属材料的底座14的支承部35上产生例如毛刺,也能利用包含树脂材料的盖22 的间隔部38避免该支承部35直接干扰逆变器基板20,所以进一步适合于防止损伤。(2)盖22包含具有绝缘性的材料。如果这样,能使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底座14 保持成绝缘状态。(3)盖22包含合成树脂材料。如果这样,作为使用于盖22的材料,能使用更容易供应的通用的材料。(4)盖22包含与底座14相比硬度相对低的材料。如果这样,即使伴随着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插拔逆变器基板20,逆变器基板20与间隔部38滑动接触,也难以使逆变器基板20受到划痕等的损伤。(5)在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空出规定间隙,间隔部38设成向逆变器基板20 侧突出的形态。如果这样,适合于在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空出间隙的情况。而且,通过在盖22与逆变器基板20之间确保间隙,能更加扩大部件等的可配置区域。(6)间隔部38能与支承部35嵌合。如果这样,当将盖22安装于底座14时,使间隔部38与支承部35嵌合,由此能实现盖22相对于底座14的定位。(7)作为用于将隔着间隔部38由支承部35支承的逆变器基板20保持成安装状态的安装构件,具备螺栓36。如果这样,能利用螺栓36将逆变器基板20保持成安装状态。(8)在间隔部38和支承部35中分别贯通形成有让螺栓36穿过的安装孔39、40。 如果这样,能利用在形成于间隔部38和支承部35的安装孔39、40中穿过的螺栓36将逆变器基板20保持成安装状态。(9)逆变器基板20能在脱离中继连接器21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在逆变器基板20中贯通形成有孔部41,所述孔部41在上述逆变器基板20到达插入位置之前与各安装孔39、40不对准,而当上述逆变器基板20到达插入位置时与各安装孔39、40对准。如果这样,在使逆变器基板20从非插入位置朝向插入位置移动后,如果能在孔部41和各安装孔39、40中穿过螺栓36,则可知逆变器基板20到达了插入位置。(10)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对应于逆变器基板20的后端部、即与中继连接器21 侧相反一侧的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另外,逆变器基板20中的前端部、即中继连接器21侧的端部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与此相对,其相反侧的端部隔着间隔部38由支承部35支承,所以能平衡性良好地支撑逆变器基板20。(11)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对应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12)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分别对应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Y轴方向)的两端部而配置。如果这样,与假设将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另外,能平衡性良好地支撑逆变器基板20。(13)支承部35和间隔部38对应于逆变器基板20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部分而配置。如果这样,逆变器基板20能利用间隔部38和支承部35支撑沿着其板面且与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部分,所以能防止逆变器基板20的挠曲等变形。(14)逆变器基板20设成能在脱离中继连接器21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具备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能将处于非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在沿着其板面的至少任一方向相对于底座14定位。如果这样,处于非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在沿着其板面的至少任一方向相对于底座14被定位。当将逆变器基板20 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从非插入位置向插入位置移动时,能避免安装于逆变器基板20上的各种部件等接触底座14侧的结构物。(15)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在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X轴方向)对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如果这样,能在沿着逆变器基板20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对处于非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 进行定位。(16)第一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凸部31,其设于逆变器基板20和盖22中的任一方侧;以及第一定位凹部32,其设于逆变器基板20和盖22中的另一方侧,能接纳第一定位凸部31,第一定位凹部32相对于第一定位凸部31在插入方向留有余隙,第一定位凸部 31和第一定位凹部32形成为在逆变器基板20处于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插入方向的前端部31a、3h彼此抵接,而插入方向的后端部31b、32b彼此在插入方向分开。如果这样,当将逆变器基板20配置于非插入位置时,能防止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盖22和底座14向插入方向的后方错位。另外,在第一定位凸部31与第一定位凹部32之间所留有的余隙的范围内允许逆变器基板20的移动。(17)第一定位凸部31和第一定位凹部32形成为在逆变器基板20处于插入位置的状态下,插入方向的后端部31b、32b彼此抵接。如果这样,当将逆变器基板20从非插入位置移动到插入位置时,能防止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盖22和底座14向插入方向的前方错位。(18)第一定位凸部31配置于盖22侧,第一定位凹部32配置于逆变器基板20侧。 如果这样,与假设将第一定位凸部设于逆变器基板20侧时需要特殊设计的情况相比,能以低成本在逆变器基板20上设置定位结构。(19)第一定位凹部32是通过将逆变器基板20局部地切去而形成的。如果这样, 能从与底座14相反的一侧目视逆变器基板20,由此能对进入到第一定位凹部32内的第一定位凸部31的位置进行确认。由此,能更准确地对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20)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在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Y轴方向)对逆变器基板20 进行定位。如果这样,能在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对处于非插入位置的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21)第二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部33,所述第二定位部33设于盖22上,在逆变器基板20在非插入位置和插入位置上移动的期间与逆变器基板20抵接。如果这样,当使逆变器基板20在非插入位置与插入位置之间移动时,能利用第二定位部33引导其移动动作。由此,能使逆变器基板20稳定地移动。(22)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在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如果这样,能更准确地对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并且,在操作者能通过目视确认定位结构的情况下,能提高视觉识别性。(23)定位结构配置于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部。如果这样,与假设将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24)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如果这样,与假设将定位结构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中央侧的情况相比,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中的各种部件的配置等设计的自由度。而且,通过将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第二方向的两端部,能更准确地对逆变器基板20进行定位。(25)在盖22上设有基板按压部34,所述基板按压部34从与底座14相反的一侧与逆变器基板20抵接。如果这样,能利用基板按压部34抑制逆变器基板20向与底座14 相反的一侧变形。(26)基板按压部34配置成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逆变器基板20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这样,利用基板按压部34按压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逆变器基板20 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由此能提高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连接可靠性。(27)在盖22上设有基板支撑部30,所述基板支撑部30向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而与逆变器基板20抵接,由此能支撑逆变器基板20。如果这样,能在与逆变器基板20的板面正交的方向将底座14和逆变器基板20的位置关系维持成期望的状态。(28)基板支撑部30具备支撑突起30a、中央侧纵支撑壁30b以及横支撑壁30d,所述支撑突起30a、中央侧纵支撑壁30b以及横支撑壁30d是对逆变器基板20中的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中央侧进行支撑的中央侧支撑部。如果这样,利用支撑突起30a、中央侧纵支撑壁30b以及横支撑壁30d 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中央侧,由此能防止逆变器基板20的挠曲等变形。尤其是在大型的背光源装置12中,逆变器基板20也倾向于大型化,有可能发生挠曲等变形,所以是有用的。(29)中央支撑部的支撑突起30a在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如果这样,能更可靠地防止逆变器基板20的挠曲等变形。另外,进一步适合于逆变器基板20的大型化。(30)中央支撑部中的支撑突起30a配置于与中继连接器21相邻的位置。如果这样,能在与中继连接器21相邻的位置上防止逆变器基板20的挠曲等变形,所以能提高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连接可靠性。(31)基板支撑部30具备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所述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是对逆变器基板20中的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侧进行支撑的端侧支撑部。如果这样,能利用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端侧。(32)作为端侧支撑部的端侧纵支撑壁30c和后侧纵支撑壁30e以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两端部的方式设有一对。如果这样,能利用一对端侧支撑部支撑逆变器基板20的两端部。(33)在底座14中贯通形成有能让中继连接器21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14b,与此相对,在盖22中贯通形成有连接器嵌合孔25,所述连接器嵌合孔25与连接器插通孔14b连通并且能嵌合中继连接器21。如果这样,能在使中继连接器21在底座14的连接器插通孔 14b和盖22的连接器嵌合孔25中贯通的状态下进行安装。(34)连接器插通孔14b形成得比连接器嵌合孔25大。如果这样,能充分空出底座14的连接器插通孔14b的边缘部与中继连接器21之间的距离。因此,能抑制在高电压电流流过中继连接器21的情况下向底座14侧泄漏。(35)在盖22上设有能内嵌于连接器插通孔14b的嵌合凸部26。如果这样,在底座14的连接器插通孔14b的边缘部与中继连接器21之间夹着嵌合凸部沈,所以能更可靠地将中继连接器21和底座14维持成绝缘状态。另外,也能进行盖22相对于底座14的定位。(36)连接器嵌合孔25在盖22中在与沿着逆变器基板20相对于中继连接器21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在盖22中的相邻的连接器嵌合孔 25之间的区域设有封闭部观,所述封闭部观朝向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而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逆变器基板20抵接。如果这样,能防止异物等从插入方向的前方在相邻的中继连接器21之间的空间通过而侵入到在逆变器基板20与盖22之间所留有的空间。(37)封闭部28配置成与插入到中继连接器21中的逆变器基板20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如果这样,能可靠地防止异物等与逆变器基板20的接触。(38)在连接器嵌合孔25的边缘部设有朝向逆变器基板20侧突出的肋27,封闭部 28形成为与肋27连结。如果这样,通过连结肋27和封闭部观,从插入方向的前方看能消除间隙,能可靠地防止异物等的侵入。另外,在强度上也优良。〈其它实施方式〉本发明并不限定于利用上述记载和

的实施方式,例如下面的实施方式也包含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1)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使用于盖的合成树脂材料的具体种类、使用于底座的金属材料的具体种类能适当变更。(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盖包含合成树脂材料的情况,但是使盖包含天然树脂材料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盖包含树脂材料的情况,但是包含树脂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金属材料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总之,如果是与底座相比强度(硬度) 相对低的材料,则使用于盖的材料就能适当变更。(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底座包含金属材料的情况,但是包含金属材料以外的材料、例如树脂材料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总之,如果是与盖相比强度(硬度) 相对高的材料,则使用于底座的材料就能适当变更。(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情况当对使用于具有间隔部的盖的材料进行选择时,使表示“强度”的指标中尤其是“硬度”比使用于具有支承部的底座的材料低, 但是也能以表示“强度”的指标中除“硬度”以外的指标为基准来选择使用于盖的材料。具体地,作为表示“强度”的指标,有“弹性模量”、“屈服强度”、“拉伸强度”等,也能以这些指标中的至少任一个比使用于底座的材料低的方式来选择使用于盖的材料。(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承部与间隔部嵌合的情况,但是间隔部不与支承部嵌合、具体为间隔部的上升壁部不与支承部的周壁部接触的形态也包含于本发明。(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盖与逆变器基板之间留有间隔、并设成间隔部向逆变器基板侧突出的形态,但是在盖与逆变器基板之间几乎不留有间隔、并设成间隔部不向逆变器基板侧突出的形态也包含于本发明。(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支承部是通过对底座的一部分实施拉深加工而一体形成的情况,但是例如通过对底座的一部分实施切断成形加工等而一体形成支承部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另外,支承部与底座分开形成并通过组装而与底座一体化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间隔部与盖一体形成的情况,但是间隔部与盖分开形成并通过组装而与盖一体化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10)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支承部和间隔部相对于逆变器基板、底座的具体配置能适当变更。例如,支承部和间隔部配置于逆变器基板中的χ轴方向的中央侧、前侧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11)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支承部和间隔部的具体设置数量能适当变更,例如也能设置成小于等于两个、或者大于等于四个。(1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被螺母锁紧的螺栓作为安装构件的情况, 但是也可以例如使用螺钉作为安装构件,并且在支承部的安装孔的内周面形成能螺合螺钉的螺纹。另外,如下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作为安装构件,除螺栓、螺钉以外,也可以使用例如具备卡止片的夹子,当在安装孔中穿过夹子时,卡止片相对于安装孔的孔缘卡止,由此能将逆变器基板相对于底座和盖保持成安装状态。(1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使用安装构件将逆变器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的情况,但是例如利用粘接剂进行粘接、或者利用熔敷、焊接等方法将逆变器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1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对逆变器基板进行定位的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情况,但是仅具备第一定位结构、仅在X轴方向进行定位的情况、或者仅具备第二定位结构、仅在Y轴方向进行定位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1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作为第一定位结构在底座侧的盖上设置第一定位凸部、在逆变器基板侧设置第一定位凹部的情况,但是,反之在底座侧的盖上设置第一定位凹部、在逆变器基板侧设置第一定位凸部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1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一定位凹部设成将逆变器基板局部地切去的形态,但是也可以通过使逆变器基板的表侧的面局部地凹陷而设置第一定位凹部。此外,在底座侧的盖上设置第一定位凹部的情况也同样成立,也可以通过使盖的里侧的面局部地凹陷来设置第一定位凹部。(1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如下构成当逆变器基板到达插入位置时,第一定位凸部和第一定位凹部的后端部彼此抵接,但是也能设定成该后端部彼此不抵接。即使在该情况下,也通过使连接器连接部的前端面与前壁部的伸出部抵靠而维持停止向前的功能。(1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第二定位部与逆变器基板的侧端面抵接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例如在逆变器基板上形成让第二定位部插通的凹部(包含切口),使该凹部的侧面与第二定位部抵接。(1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第二定位部上连结第一定位凸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它们分离、独立地设置。(2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第二定位部或者第一定位凸部上连结基板按压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它们分离、独立地设置。(2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作为基板支撑部的各纵支撑壁上连结第一定位凸部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将它们分离、独立地设置。(2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基板按压部与逆变器基板的前端部抵接的情况,但是也能变更设置部位,使得基板按压部与逆变器基板的前端部以外的部位抵接。(2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彼此分开的前后两个位置分别配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X轴方向(第一方向)仅在一个部位配置第一定位结构或者第二定位结构。(2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逆变器基板的Y轴方向(第二方向)的两端部分别配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仅在逆变器基板的Y轴方向的一个端部配置第一定位结构或者第二定位结构。另外,也能将第一定位结构或者第二定位结构配置于逆变器基板的Y轴方向的中央侧。(25)除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外,安装于逆变器基板上的部件的种类等各种构成能适
当变更。(2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底座的连接器插通孔形成得比固定部的连接器
26嵌合孔大的情况,但是将两孔设成相同大小、或者使大小关系倒过来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也可以省略固定部的嵌合凸部。(27)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固定部的封闭部与肋连结的情况,但是两者分离、独立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该情况下,也能将封闭部在相邻的连接器嵌合孔间的区域中局部地配置。(28)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盖具备支撑突起、各纵支撑壁以及横支撑壁的情况,但是也能省略这些中的任一个或多个、或者全部。另外,支撑突起、各纵支撑壁以及横支撑壁的设置数量、形状、配置等能适当变更。(29)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在底座的长边方向的每一端部安装两片盖的情况,但是其片数能变更为一片或者大于等于三片。在将盖的片数设成一片的情况下,只要在盖的Y轴方向的两端部各设置一对第二限制部和第二定位部即可。(30)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相对于中继连接器直接连接有逆变器基板的情况,但是,例如将利用FPC等中继连接到逆变器基板的中继基板连接到中继连接器、且逆变器基板相对于中继连接器间接连接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31)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示出了与冷阴极管的两端部的电极各自对应地配置一对逆变器基板的情况,但是省略单方的逆变器基板而对冷阴极管进行单侧驱动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在该情况下,只要在逆变器基板被省略的一侧(低压侧)的中继连接器上连接接地电路即可。(32)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冷阴极管具备在玻璃管的端部突出的外引线、并将该外引线连接到连接器的情况,但是例如在玻璃管的端部外安装连接到外引线的金属盖、并使金属盖连接到连接器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33)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用属于荧光管的一种的冷阴极管作为光源的情况,但是使用热阴极管等其它种类的荧光管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另外,使用除荧光管以外的种类的放电管(水银灯等)的情况也包含于本发明。(34)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作为液晶显示装置的开关元件使用了 TFT,但是也能应用于使用除TFT以外的开关元件(例如薄膜二极管(TFD))的液晶显示装置,除进行彩色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以外,也能应用于进行黑白显示的液晶显示装置。(35)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使用液晶面板作为显示元件的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但是在使用其它种类的显示元件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应用本发明。(36)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举例说明了具备调谐器的电视接收装置的情况,但是在不具备调谐器的显示装置中也能应用本发明。
权利要求
1.一种照明装置,具备光源;底座,其收纳上述光源;电力供给基板,其相对于上述底座配置于与上述光源相反的一侧,对上述光源供给驱动电力;中继连接器,其组装于上述底座,并且设成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沿着其板面的一个方向插拔,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与上述光源之间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以及盖,其介于上述底座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之间,包含与上述底座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在上述底座上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地设有能支承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支承部,与此相对,在上述盖上设有介于上述支承部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之间的间隔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底座包含金属材料,与此相对,上述盖包含树脂材料。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盖包含具有绝缘性的材料。
4.根据权利要求2或权利要求3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盖包含合成树脂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盖包含与上述底座相比硬度相对低的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与上述盖之间空出规定间隙,上述间隔部设成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的形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间隔部能与上述支承部嵌合。
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具备用于将隔着上述间隔部由上述支承部支承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保持成安装状态的安装构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间隔部和上述支承部中分别贯通形成有让上述安装构件穿过的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脱离上述中继连接器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贯通形成有孔部,所述孔部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到达上述插入位置之前与上述各安装孔不对准,而当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到达上述插入位置时与上述各安装孔对准。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上述中继连接器侧相反的一侧的端部而配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端部而配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分别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两端部而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支承部和上述间隔部对应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沿着其板面且与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中央侧部分而配置。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能在脱离上述中继连接器的非插入位置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插入位置之间移动,上述照明装置具备定位结构,所述定位结构能将处于上述非插入位置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在沿着其板面的至少任一方向相对于上述底座定位。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能在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定位结构具备第一定位凸部,其设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和上述盖中的任一方侧;以及第一定位凹部,其设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和上述盖中的另一方侧,能接纳上述第一定位凸部,上述第一定位凹部相对于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在上述插入方向留有余隙,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和上述第一定位凹部形成为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处于上述非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上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彼此抵接,而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彼此在上述插入方向分开。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定位凸部和上述第一定位凹部形成为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处于上述插入位置的状态下,上述插入方向的后端部彼此抵接。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权利要求18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定位凸部配置于上述盖侧,上述第一定位凹部配置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一定位凹部是通过将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局部地切去而形成的。
21.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在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 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对上述电力供给基板进行定位。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第二定位结构具备第二定位部,所述第二定位部设于上述盖上,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在上述非插入位置和上述插入位置上移动的期间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2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在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前后分开的两个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定位结构配置于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部。
25.根据权利要求15至权利要求2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定位结构分别配置于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两端部。
26.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盖上设有基板按压部,所述基板按压部从与上述底座相反的一侧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
27.根据权利要求沈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基板按压部配置成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
28.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2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盖上设有基板支撑部,所述基板支撑部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而与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由此能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
29.根据权利要求观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基板支撑部具备中央侧支撑部,所述中央侧支撑部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中央侧。
30.根据权利要求四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中央侧支撑部在上述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
31.根据权利要求四或权利要求30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中央侧支撑部配置于与上述中继连接器相邻的位置。
32.根据权利要求观至权利要求3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基板支撑部具备端侧支撑部,所述端侧支撑部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中的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的端侧。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端侧支撑部以支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两端部的方式设有一对。
34.根据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底座中贯通形成有能让上述中继连接器插通的连接器插通孔,与此相对,在上述盖中贯通形成有连接器嵌合孔,所述连接器嵌合孔与上述连接器插通孔连通并且能嵌合上述中继连接器。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连接器插通孔形成得比上述连接器嵌合孔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盖上设有能内嵌于上述连接器插通孔的嵌合凸部。
37.根据权利要求34至权利要求3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连接器嵌合孔在上述盖中在与沿着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相对于上述中继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第一方向正交的第二方向并列配置有多个,在上述盖中的相邻的上述连接器嵌合孔之间的区域设有封闭部,所述封闭部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抵接。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照明装置,上述封闭部配置成与插入到上述中继连接器中的上述电力供给基板的上述插入方向的前端部抵接。
39.根据权利要求36或权利要求38所述的照明装置,在上述连接器嵌合孔的边缘部设有朝向上述电力供给基板侧突出的肋,上述封闭部形成为与上述肋连结。
40.一种显示装置,具备权利要求1至权利要求39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和利用来自上述照明装置的光进行显示的显示面板。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显示装置,上述显示面板是在一对基板间封入液晶而成的液晶面板。
42.一种电视接收装置,具备权利要求40或权利要求41所述的显示装置。
全文摘要
背光源装置(12)具备冷阴极管(18);底座(14),其收纳冷阴极管(18);逆变器基板(20),其相对于底座(14)配置于与冷阴极管(18)相反的一侧,对冷阴极管(18)供给驱动电力;以及中继连接器(21),其组装于底座(14),并且设成逆变器基板(20)能在沿着其板面的一个方向插拔,对逆变器基板(20)与冷阴极管(18)之间的电力供给进行中继;以及盖(22),其介于底座(14)与电力供给基板(20)之间,包含与底座(14)相比强度相对低的材料,在底座(14)上朝向电力供给基板(20)侧突出地设有能支承电力供给基板(20)的支承部(35),与此相对,在盖(22)上设有介于支承部(35)与电力供给基板(20)之间的间隔部(38)。
文档编号F21Y103/00GK102341639SQ20098015779
公开日2012年2月1日 申请日期2009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5日
发明者张志芳 申请人:夏普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