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23229阅读:10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在相对于柱状部能够摆动的可动部上设有光源的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该种照明装置,已知如下一种照明装置:具有载置部、从该载置部向上方延伸的支撑部、以及安装到该支撑部的灯体而构成,在该灯体上设有光源部和辅助光源和充电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而且,在平常时,能够利用外部电力使所述光源部点亮,并且在停电时,能够利用所述充电部的电力使所述辅助电源点亮。另外,通过从所述支撑部卸下所述灯体,还能够将该灯体作为手电筒使用。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335282号公报但是,专利文献I这样的照明装置由于所述充电部收纳于所述灯体中,所以该灯体重量大。因此,存在如下问题:使该灯体摆动来照射任意方向是很困难的。另外,专利文献I这样的照明装置由于所述辅助光源是横向的,所以可能存在如下情况:正使用照明装置的房间中摆放的物体等成为障碍物,不能对室内良好地照明。也就是,在停电时,所述辅助光源点亮,即使清楚照明装置的所在位置,也难以知道从使用者到照明装置之间是否存在障碍物,是危险的。并且,在将所述灯体作为手电筒使用的情况下,还可能具有如下问题:在搬运所述灯体时,覆盖所述光源部的LED罩发生破损。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第一光源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并且利用第二光源照射宽广范围的照明装置。方案I是一种照明装置,具有相对于柱状部以能够摆动方式设置可动部而构成的照明装置主体,并在所述可动部上设有第一光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柱状部上设置第二光源,并且,将上述可动部配置在无论上述可动部的姿势如何、该可动部整体都从上述第二光源的光轴偏位的位置上。方案2根据方案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前端。方案3根据方案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为上下方向。方案4根据方案I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上述第二光源设为朝向上方。方案5根据方案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上端。方案6根据方案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相对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部能够装卸地进行连接,并且,在所述柱状部收纳有电池。方案7根据方案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在折叠所述可动部时、与所述柱状部相对的位置上。本实用新型的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第一方案的照明装置如上所述来构成,能够通过使所述可动部摆动来利用所述第一光源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另外,能够使用所述第二光源间接照明房间的宽广范围。此时,由于所述可动部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源不重叠,因此不受所述可动部的姿势影响,能够间接照明房间的宽广范围。而且,如果将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前端,则由于所述柱状部自身的影子也难以形成,所以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使用所述第二光源的照明。另外,如果使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垂直,则所述第二光源的光照到房间的天花板,能够间接照明房间的宽广范围。另外,如果将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上端,则由于所述柱状部自身的影子也难以形成,所以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使用所述第二光源的照明。另外,如果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相对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部能够装卸地进行连接并且所述柱状部中收纳电池,则不会增加所述可动部重量,不仅能够通过使该可动部摆动来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而且通过从所述基部卸下所述照明装置主体,还能够作为使所述第二光源发光的手电筒使用。并且,如果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在折叠所述可动部时、与所述柱状部相对的位置上,则在搬运所述照明装置主体时,能够减少使所述第一光源破损的可能。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折叠状态下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折叠状态下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折叠状态下的左侧视图。图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水平姿势状态下的主视图。图5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水平姿势状态下的俯视图。图6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水平姿势状态下的左侧视图。图7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垂直姿势状态下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垂直姿势状态下的俯视图。图9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可动部为垂直姿势状态下的左侧视图。图10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从基部卸下照明装置主体状态下的主视图。图1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的、电路的框图。图中:I—照明装置,2—基部,3—照明装置主体,9—柱状部,10—可动部,16-第一 LED(第一光源),17-第二 LED (第二光源),22-电池,L-光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11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以图1至图10的姿势为基准,来规定前后。也就是,在图2、图5、图8中,下方为前,上方为后。另外,在图3、图6、图9中,右侧为前,左侧为后。I是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I由基部2和照明装置主体3构成。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以相对于所述基部2能够装卸的方式进行安装。所述基部2具有圆盘部4、设在该圆盘部4中央的大致短圆筒状的连接部5以及电源电缆6。此外,该电源电缆6与设在所述连接部5上的供电端子7连接。另外,交流/直流变换器8设在所述电源电缆6的前端。此外,该交流/直流变换器8也可以收纳在所述基部2内。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具有柱状部9和可动部10。所述柱状部9是将圆筒形状的上部的前半部切割后的形状。在所述柱状部9的切割部11的上端部,臂部12向前方延伸地形成,所述可动部10能够摆动地安装到该臂部12。此外,在将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安装在所述基部2上的状态下,所述可动部10的摆动轴X水平延伸。另外,所述摆动轴X在主视图中左右延伸。在所述柱状部9的切割部11上设置切换操作部13、调光操作部14以及计时器操作部15。所述切换操作部13用于切换作为第一光源的第一 LED16和作为第二光源的第二 LED17。另外,所述调光操作部14用于调整所述第一 LED16或第二 LED17的亮度。另夕卜,所述计时器操作部15用于对所述第一 LED16或第二 LED17进行定时关闭操作。此外,这些操作部13、14、15在折叠所述可动部10时被该可动部10覆盖。另外,在所述柱状部9的下部正面设置主操作部18。该主操作部18用于使由所述切换操作部13选择的所述第一 LED16或第二 LED17点亮或者熄灭。此外,所述主操作部18总是处于露出状态。而且,在所述柱状部9的上端部,所述第二 LED17经由透镜19光学露出。该第二 LED17相比所述摆动轴X以及所述切割部11的前面IlA位于后方。此外,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垂直延伸。另外,在所述柱状部9的下端部设置多个受电端子20,这些受电端子20与所述供电端子7电连接。此外,21是设在所述柱状部9的后部的电池盖,22是收纳在所述柱状部9内的电池。此外,作为电池22,除了可以使用干电池,还可以使用干电池型的二次电池。所述可动部10形成为对所述柱状部9的切割部11进行补齐的形状,从而使得在折叠该可动部10的状态下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成为圆筒状。也就是,在折叠所述可动部10的状态下,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为圆筒状。而且,在将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安装在所述基部2的状态下,所述连接部5的中心轴Y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的中心轴Z —致。也就是,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相对于所述连接部5以同轴状进行安装。而且,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能够绕中心轴Y、Z转动。另外,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与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的中心轴Z平行,并且比该中心轴Z偏向后方。并且,所述可动部10上设有所述第一 LED16。该第一LED16经由散光板23光学露出。而且,在折叠所述可动部10的状态下,所述第一 LED16以及散光板23与所述切割部11的前面IlA相对。此外,不论所述可动部10的姿势如何,相比所述切割部11的前面IlA都位于前方。也就是,所述可动部10不会位于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上。图11是表示照明装置I的电路的框图的附图。在该图11中,24是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24具有主控制电路25、电源电路26、输入电路27、第一点亮电路28和第二点亮电路29。所述电源电路26用于向所述第一 LED16或第二 LED17供给来自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或者电池22的电力。另外,所述输入电路27用于检测所述各操作部13、14、15、18的操作并向所述主控制电路25进行输入。另外,所述第一点亮电路28用于使所述第一LED16点亮。并且,所述第二点亮电路29用于使所述第二 LED17点亮。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作用。首先使用者将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安装在所述基部2上,在连接所述供电端子7和受电端子20后,将设在所述电源电缆6的前端的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连接到交流电源。该状态下,通过操作所述主操作部18能够使所述第一LED16或第二 LED17点亮。在使所述第一 LED16点亮的情况下,使所述可动部10绕摆动轴X转动并且使所述柱状部9绕中心轴Y、Z转动,在使所述第一 LED16朝向任意方向后,操作所述主操作部18,根据需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通过这些操作,所述第一 LED16从交流/直流变换器接受电力供给并点亮。此外,所述控制电路24能够存储所述第一 LED16和第二 LED17的哪一个是最后点亮的。因此,如果最后点亮的LED是所述第一 LED16,则没有必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相反,如果最后点亮的LED是所述第二 LED17,则有必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而且,所述第一 LED16点亮后,从该第一 LED16放射的光由所述散光板23扩散。通过由该散光板23扩散后的光,任意的照射区域被局部照射。此外,所述照射区域由于利用由所述散光板23扩散后的光进行照射,所以降低了刺眼程度。而且,通过操作所述调光操作部14,能够调节所述第一 LED16的亮度。另外,通过操作所述计时器操作部15,能够使所述第一 LED16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熄灭。在使所述第二 LED17点亮的情况下,在操作所述主操作部18后,根据需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此外,如上说述,所述控制电路24能够存储所述第一 LED16和第二 LED17的哪一个是最后点亮的。因此,如果最后点亮的LED是所述第一 LED16,则有必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相反,如果最后点亮的LED是所述第二 LED17,则没有必要操作所述切换操作部13。而且,所述第二 LED17点亮后,从该第二 LED17放射的光由所述透镜19聚光。另夕卜,在将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安装在所述基部2上的状态下,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垂直。也就是,从设在所述柱状部9的上端部的所述第二 LED17放射的光被向上放出。因此,从所述第二 LED17放射的光在照射到房间的天花板后在该天花板扩散反射,照射房间内的宽广范围。此外,与所述第一 LED16同样,通过操作所述调光操作部14,能够调节所述第二LED17的亮度。另外,与所述第一 LED16同样,通过操作所述计时器操作部15,能够使所述第二 LED17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熄灭。此外,如上所述,所述第二 LED17设在所述柱状部9的上端部,并且配置为所述可动部10整体在光轴L上不重叠。因此,从所述第二 LED17放射的光不受所述可动部10姿势的影响,不会被该可动部10或者所述柱状部9自身遮挡。另外,所述第二 LED17由于向上放射光,所以在一般性使用中,房间内摆放的物体成为向天花板照射光时障碍的可能性小。因此,利用所述第二 LED17能够将室内良好地进行间接照明。此外,在由于停电等切断了来自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的电力时,所述电源电路26对该情况进行检测。此时,该电源电路26向所述控制电路24整体供给所述电池22的电力。通过这样,在检测到停电时,所述主控制电路25将来自所述电池22的电力经由第二点亮电路29供给到所述第二 LED17,使该第二 LED17以弱模式发光。此外,所述控制电路24在即使停电等情况发生前不使LED16、17任一个点亮或者使所述第一 LED16点亮的情况下,在停电等情况发生时,使所述第二 LED17点亮。而且,如上所述,由于所述第二 LED17向上放射光来照射天花板,所以室内利用所述第二 LED17被间接照明。而且,从所述第二 LED17放射的光不会被所述柱状部9自身或可动部10遮挡,而且被室内摆放的物体遮挡的可能性也小,所以虽然较暗,但是室内可靠地被照明。因此,即使成为由于停电等成为室内的其他照明消失的状态而仅使用本申请实用新型的所述照明装置I对室内照明的状态下,也能可靠地对室内进行照明。而且,由于室内确实被照明,从而能够视觉辨认室内摆放的物体。由此,在使用者在室内移动时,能够减少由于室内摆放的物体而受伤的可能。此外,如果不做任何操作,所述第二 LED17在经过规定时间后熄灭。而且,在如上所述由于停电等导致失去室内的其他照明时,通过将所述照明装置I的照明装置主体3从所述基部2卸下,还能够作为手电筒使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由于所述可动部10为对所述柱状部9的切割部11进行补齐的形状,所以通过折叠所述可动部10,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成为圆筒状。而且,在折叠所述可动部10时,所述切换操作部13、调光操作部14、计时器操作部15被所述可动部10遮蔽。而且,所述第一 LED16以及散光板23被所述柱状部9遮蔽。因此,在搬运所述照明装置本体3时,能够减少不慎操作各操作部13、14、15或者使所述散光板23破损的可能。此外,如上所述,所述第二 LED17由于以弱模式发光,所以作为手电筒使用太暗。因此,使用者通过操作所述调光操作部14使所述第二 LED17以强模式发光。这样,在操作所述操作部13、14、15中某一个时,计时器被解除。此外,即使在通过将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从所述基部2卸下而中断来自所述交流/直流变换器8的电力的情况下,所述控制电路24也与停电时同样地进行工作。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I具有相对于柱状部9以能够摆动方式设置可动部10而构成的照明装置主体3,在所述可动部10上设有作为第一光源的第一 LED16,该照明装置在所述柱状部9上设置作为第二光源的第二 LED17,并且使所述可动部10整体相比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总是配置于偏向轴垂直方向的位置,由此,能够通过使所述可动部10摆动来利用所述第一光源16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并且,能够不受所述可动部10的姿势影响,利用所述第二 LED17对房间的宽广范围进行间接照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I通过将所述第二 LED17设在所述柱状部9的前端,由于所述柱状部9自身的影子也难以形成,所以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使用所述第二 LED17的照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I通过使所述第二 LED17的光轴L垂直,所述第二LED17的光照到房间的天花板,能够间接照明房间的宽广范围。[0055]另外,本实用新型I通过将所述第二 LED17设在所述柱状部9的上端,由于所述柱状部9自身的影子也难以形成,所以能够更加良好地进行使用所述第二 LED17的照明。另外,本实用新型I通过使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相对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部2能够装卸地进行连接且在所述柱状部9中收纳电池22,不会增加所述可动部10重量,不仅能够通过使该可动部10摆动来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而且通过从所述基部2卸下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还能够作为使所述第二 LED17发光的手电筒使用。并且,本实用新型的照明装置I通过将所述第一 LED16设置于在折叠所述可动部10时与所述柱状部9相对的位置上,从而在搬运所述照明装置主体3时,能够减少使所述第一 LED16、以及覆盖所述第一 LED16的散光板23破损的可能。此外,本实用新型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在实用新型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形实施。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动部只能绕一个摆动轴摆动,但是也可以设置多个摆动轴或者利用球关节等使可动部自由摆动。即使在该情况下,所述可动部也有必要与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不重叠。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光源为LED,但是也可以使用LED以外的光源。
权利要求1.一种照明装置,具有相对于柱状部以能够摆动方式设置可动部而构成的照明装置主体,并在所述可动部上设有第一光源,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柱状部上设置第二光源,并且,将上述可动部配置在无论上述可动部的姿势如何、该可动部整体都从上述第二光源的光轴偏位的位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前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使所述第二光源的光轴为上下方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将上述第二光源设为朝向上方。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光源设在所述柱状部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照明装置主体相对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的基部能够装卸地进行连接,并且,在所述柱状部收纳有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照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设置于在折叠所述可动部时、与所述柱状部相对的位置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照明装置。该照明装置具有相对于柱状部(9)以能够摆动方式设置可动部(10)而构成的照明装置主体(3),并在所述可动部(9)上设有作为第一光源的第一LED(16),在所述柱状部(9)上设置作为第二光源的第二LED(17),并且将上述可动部配置在无论上述可动部的姿势如何、该可动部整体都从上述第二光源的光轴偏位的位置上。由此通过使所述可动部(10)摆动来利用所述第一光源(16)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并且能够不受所述可动部(10)的姿势影响,利用所述第二LED(17)对房间的宽广范围进行间接照明。根据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第一光源对任意区域进行局部照射并且利用第二光源照射宽广范围。
文档编号F21S9/02GK203052480SQ20132002531
公开日2013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8日
发明者石上大辅, 大野彻, 田上松美 申请人:珍巴多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