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灯辅助近光结构及其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55175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灯辅助近光结构及其车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车辆照明系统的灯具调节装置,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车灯辅助近光对主近光的微调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车灯。



背景技术:

在车辆照明系统的灯具配光过程中,为了更好的对截止线的位置,往往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考虑添加辅助近光对主近光的微调结构。针对LED反射式大灯的微调设计,目前市场上普遍采用增加单独的微调支架来实现微调。

如图1所示一种现有的微调结构,主近光模块12与辅助近光模块11相互分开,通过在辅助近光微调点14的作用,进而通过调节微调支架15实现对主近光的微调,并最终由调光机构13来实现整个配光的控制。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辅助近光总成调光对其周边零件的影响,可能会存在调光干涉风险;如果间隙预留过大,又会有See Through的风险(其中,See Through是指间隙过大导致背面本该被遮挡的零件可见,形成外观缺陷)。

2.需要增加单独的微调支架,成本比较高。

另外,市场上也有不少的灯厂取消单独的微调支架,将微调支架的结构全部做在辅助近光的反射碗背面,如图2所示,在反射碗16背面设置了调光结构。通过调节调光螺钉,使得辅助近光反射碗相对远近光调光支架做轴向转动,进而实现辅助近光的微调。该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1.此微调机构需要将辅助近光反射镜单独拆开,可主机厂通常需要将远近光反射镜和辅助近光反射镜做成一体(其目的为节省模具费以及满足造型外观需求)。

2.由于取消了微调支架,原用于微调的某些结构就需要添加在辅助近光反射镜上,使得反射碗的结构更加复杂,可能存在模具无法实现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便于开模的车灯新型辅助近光对主近光的微调结构。

其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施。

一种车灯辅助近光对结构,包括辅助近光反射碗,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一侧形成出光口,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部分或全部内壁上布设有反射面,其特点为,在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内并且是在与所述出光口相对的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侧壁上设有可在一定范围内翻转的第一辅助近光反射面。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近光反射面定位于一翻转基座上,所述翻转基座具有一上下翻转机构和一左右翻转机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上下翻转机构包括一作用于所述翻转基座上的调节螺杆,所述调节螺杆的调节端位于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外部;所述左右翻转机构包括作用于所述翻转基座上的另一调节螺杆,该调节螺杆的调节端位于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外部。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上下翻转机构的翻转范围为3-5度;所述左右翻转机构的翻转范围为3-5度。

也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辅助近光反射面为光学花纹面。

同样,所述辅助近光反射碗的内侧侧壁也可以为光学花纹面。

也作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之一,所述车灯的光源为定位于所述主近光顶部的LED光源。

优选的,所述上下翻转机构和左右翻转机构具有一共同的万向节支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结构的车灯,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采用如上所述车灯辅助近光结构的车灯,包括主近光反射碗、远光反射碗和辅助近光反射碗,其特点为,所述主近光反射碗、远光反射碗和辅助近光反射碗的部分或全部一体成型。

进一步,该车灯的主近光反射碗和辅助近光反射碗的总个数为两个以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上述微调结构及车灯的优点体现于以下几点:

实现了辅助近光反射碗与远光反射碗、主近光反射碗的部分或全部做成一体的设计;其在节省空间的同时,实现了花纹面上下和左右各个方位的调光,更有利于对近光截止线的位置;并且,无论是主近光的反射碗还是辅助近光的可调花纹面,模具结构都比较简单,基本没有抽芯结构;该调光结构承重减小,降低了对调光力矩和相关材料性能的要求;同时,位于反射碗侧壁的辅助近光反射花纹可与主近光花纹面组合拼凑出不同样式的近光光型(智能驾驶中可以示不同情境切换到最佳的光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辅助调光结构;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辅助调光结构;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辅助近光对主近光微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左视图;

图5为图3其中一个方向的立体效果图;

图6为应用本发明微调结构的车灯结构的相应示意图;

图中,11——辅助近光模块 12——主近光模块 13——调光机构 14——辅助近光微调点 15——微调支架 16——反射碗 1——辅助近光反射碗 2——光学花纹面 3——支点螺钉总成 4——上下调光螺钉总成 5——线路板 6——LED颗粒 7——左右调光螺钉总成 21——花纹面 22——辅助近光反射碗 23——主近光反射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3至图5所示的车灯辅助近光结构,是基于辅助近光对主近光进行微调的设计,辅助近光反射碗1的一侧为出光口(参见图3中左侧部分),辅助近光反射碗1的内表面通过设置花纹面来实现辅助近光的反射,辅助近光反射碗1的上部设置了灯具的发光源,即LED颗粒6,同时线路板5也设置在上部。与出光口相对,在辅助近光反射碗内壁的侧面设置了光学花纹面2来作为其中一部分可微调的辅助近光的反射面,花纹面设置在一个可翻转的基体上,其翻转及定位机构包括图中的支点螺钉总成3、上下调光螺钉总成4、左右调光螺钉总成7,其中上下调光螺钉总成4是用来控制其上下翻转的,其调节螺杆设置在了辅助近光反射碗1外部的侧面端;而左右调光螺钉总成7则是用来控制其左右翻转的,其调节螺杆也设置在了辅助近光反射碗1的外部的。支点螺钉总成3作为光学花纹面2及其定位基座转动的支点,最好采用万向节的设计以便于其左右和上下方向的灵活转动,其中,其转动幅度控制在3-5度的范围,一来辅助近光本身属于微调的范畴,二来也避免空间上过度调节时的干涉。

即光学花纹面2可由支点螺钉总成3、上下调光螺钉总成4和左右调光螺钉总成7共同实现微调,并与辅助近光反射碗1本身内侧所设的花纹组合实现输出不同样式的近光光型。

如图3-5所示,其基本原理主要通过设计单独可调的光学花纹面2(反射花纹面),在此零件背后增加相应的支点螺钉以及调光螺钉,类似于PES(一种光学透镜名称)单元的上下左右调光结构,从而实现此花纹面的调光。此外,该光学花纹面2位于辅助近光反射碗1底部(这里指相对出光口的位置考虑),可相对于辅助近光反射碗侧壁花纹位置进行调整,利用花纹面和辅助近光反射碗侧花纹的组合,可拼凑出不同形式的近光光型,达到更好的行车照明效果。

如图6所示,为采用上述微调结构的一种典型的车灯结构,该车灯包括辅助近光反射碗22和主近光反射碗23,与现有技术中两者独立设置的思路不同,附图中两者一体成型而成,相邻排列的两个腔室分别形成了两个反射碗的结构。其中,在辅助近光反射碗22正对出光口的侧壁上设置了花纹面21,该花纹面21作为一个辅助的微调结构,其具体结构即采用本实施例中前面提到的翻转结构。当然,在设置时也可以根据需要设置一个以上主近光反射碗或设置一个以上辅助近光反射碗。同样的,辅助近光反射碗、主近光反射碗还可以与车灯的远光反射碗一体模注而成,或者部分一体成型。

由于采用了更为简洁的辅助近光对主近光的微调结构,该设计中辅助近光反射碗与主近光反射碗(或远光反射碗或两个以上的远近光反射碗)一体化设计的思路,因此在成型上将主近光反射碗和辅助近光反射碗整合为一体的结构也更容易实施。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