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848683阅读:25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



背景技术:

现有工作灯一般包括光学部分、机械部件和电气部件等组成部分,如专利号为ZL201220703808.2(授权公告为CN 202992987U)、申请号为201410075456.4(申请公布号为CN 103807690 A)、专利号为ZL201520340102.8(授权公告号为CN 204573610 U)以及专利号为ZL201520686907.8(授权公告号为CN 204901526 U)等专利公开的结构。

可见,现有技术中,当需要同时安装多个工作灯时,需对每个工作灯分别进行接线,不仅操作麻烦、工作效率低,且当接线距离较远时,将显著提高安装成本,同时也埋下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该工作灯在需同时安装多个照明灯时便于进行接线操作。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包括灯体,该灯体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组件,内部设置有为该照明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的背面设置用来与其他照明灯的电源线连接的插座组件,并且该插座组件与上述电源供电系统电连接。

插座组件的具体方式有多种,作为优选,插座组件包括插座和盖设在该插座上并与插座铰接的插座盖,该插座带有供其他照明灯的电源插头插入的插孔。

为方便插座组件的设置,同时也能使工作灯的外观较美观,所述灯体上开设有供所述插座嵌入的安装槽。

进一步,为方便操作,所述插座组件为两个,且均布于灯体背面下部的两端,该两插座组件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接线孔。

作为优选,该工作灯还包括用于支撑灯体的架体,该架体与灯体转动连接,包括前支架和后支架,该前支架和后支架通过同一连接结构分别与灯体铰接;这样使用时,前、后支架可撑开并与放置平面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稳固地支撑灯体,并且在使用过 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前支架或后支架,从而方便地调节该工作灯的投光方向和角度。

进一步,还包括用于提拿工作灯的U形提手,该提手的两端也通过上述连接结构与灯体的两端分别铰接;提手的设置不仅方便提拿工作灯,并且提手和前、后支架通过同一连接结构与灯体连接,可使工作灯结构简单,方便组装。

作为优选,所述前支架和后支架均呈U形,且前、后支架的各端通过上述连接结构分别与灯体的两端铰接。

进一步,所述前、后支架内外套设,且前、后支架均能旋转至灯体上方并位于提手内侧,方便工作灯的收纳和运输。

为进一步方便工作灯的组装,作为优选,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分别开设在灯体左右两端的安装螺孔和两个分别插入各安装螺孔的调节螺栓,各调节螺栓分别穿过前、后支架以及提手的对应端部上的通孔并旋入对应的安装螺孔中,以使前、后支架以及提手分别与灯体铰接。

为避免前、后支架相对于灯体转动时相互干扰,作为优选,各所述调节螺栓的柱体上分别设置有一用于隔断前、后支架端部的隔片。

进一步,所述安装螺孔孔沿外周的灯体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块,所述前支架的端部夹设于限位块与隔片之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灯体背面设置有用来与其他照明灯电连接的插座组件,且该插座组件与上述电源供电系统电连接,这样当需要同时安装多个照明灯时,无需另外接线,只需将其他照明灯的电源线连接于插座组件即可,通过工作灯的外电源供电系统为该照明灯提供电源,尤其当连接的其他照明灯也为该种工作灯时,简单操作即能实现较多个照明灯的接线,不仅方便操作,同时也能避免长距离接线存在的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工作灯的结构示意图(非使用状态下);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灯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灯的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非使用状态下);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灯的另一方向的局部结构分解图;

图5为图4中Ⅰ的放大图;

图6为图4中Ⅱ部分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工作灯的另一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使用状态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7所示,一种方便使用的工作灯,包括灯体1和用于支撑灯体1的架体2,灯体1的正面设置有照明组件(未示出),内部设置有为该照明组件提供电源的电源供电系统(未示出),而背面设置用来与其他照明灯的电源线进行连接的插座组件10,且该插座组件10与上述电源供电系统电连接。

具体地,插座组件10包括插座102和盖设在该插座102上并与插座102铰接的插座盖101,该插座102带有供其他照明灯的电源插头插入的插孔103,其中插座102嵌装于开设在灯体1表面的安装槽11中。本实施例中,插座组件10为两个,且均布于灯体1背面下部的两端,该两插座组件10之间设置有电源开关91和供该工作灯进行接线孔92。使用时,可将其他照明灯的电源插头插接于上述插座102中,无需另外接线,即通过工作灯中的电源供电系统实现对其他照明灯的电源供给。

上述架体2包括支撑灯体1的前支架21和后支架22,并且该前支架21和后支架22通过同一连接结构3分别与灯体1铰接。使用时,前、后支架21,22可撑开与放置面构成稳定的三角结构,从而稳固地支撑灯体1,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可以通过调节前支架21或后支架22,从而方便地调节该工作灯的投光方向和角度。

本实施例中,前、后支架21,22均呈U形,并且前、后支架21,22的各端通过上述连接结构3分别与灯体1的两端铰接。进一步,还设置有用于提拿工作灯的U形提手4,该提手4的两端也通过上述连接结构3与灯体1的两端分别铰接。可见,前、后支架21,22和提手4均通过同一连接结构3与灯体1铰接,可使工作灯结构简单,方便组装。本实施例中,该连接结构3包括分别开设在灯体1左右两端的安装螺孔7和分别插入各安装螺孔7的两调节螺栓31,各调节螺栓31分别穿过前、后支架21,22以及提手4的对应端部上的通孔8并旋入对应的安装螺孔7中,以使前、后支架21,22以及提手4分别与灯体1铰接。

为使架体2更好地支撑灯体1,前支架21和后支架22内外套设,且前支架21的周长略小于后支架22,即工作灯放置于放置平面时,灯体1略向前倾,避免灯体1向后倒伏。此外,前、后支架21,22均能旋转至灯体1上方并位于提手4内侧,即前、后支架21,22均能旋至灯体1上方并于提手4内外套置。非使用状态下,可减少体积,方便收纳和运输。

由上述连接结构3可知,当将前、后支架21,22调整至需要的位置时,可将调节螺栓31旋紧于安装螺孔7中,但为使架体2的结构更加稳固,各调节螺栓31的柱体311上分别设置有一用于隔断前、后支架21、22端部的隔片5,而安装螺孔7孔沿外周的灯体1壁上形成有向外凸起的限位块6,前支架21的端部夹设于限位块6与隔片5之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