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82566阅读:237来源:国知局
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负离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现代社会由于生态环境被破坏的情况日趋严重,导致阴霾、轻雾、扬沙、浮尘、沙尘暴等天气现象愈加频繁,空气中的浮尘含量提高,导致空气的质量越来越差。

现有的市场上出现的负离子发生器种类繁多,其通常安装在室内,对房间内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同时一般室内也会安装设置一些照明灯,起到对室内照明的作用;

但是,现有技术中出现的简易设计结构的负离子发生器与照明灯结合的产品;这种现有产品结构存在多方面的技术问题;

第一:因为简易设计的负离子发生器与照明灯其两者结合制造难度较大;普通的负离子发生装置是不能直接安装到照明灯上去;在现有技术中,传统负离子设备在释放终端多采用普通碳纤维或金属材料,其电阻较大,需要极强电流才能析出负离子;如果通电电流过大,由于电阻的作用,负离子发生器会产生臭氧等有害物质,同时也会造成对灯泡的烧坏;如果通电电流过小,传统普通碳纤维或金属材料的负离子设备根本不会产生自由电子,很难实现技术目的。

第二:同时,现有技术中产品负离子释放量非常小,经过研究发现设计负离子发生器与照明灯结合的产品,其仍需要克服负离子释放量不大且不均匀的问题;

第三:现有产品,其负离子释放覆盖范围小、释放速度过慢、进而也严重影响了释放量,所以说现有产品从产品设计难度大、本身结构以及释放速度等方面都严重制约了负离子设备的负离子释放量;

同时,在研究设计中,也常常发现这种现有产品结构存在多方面的技术问题;

第四:设计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更小的微电流通过特定技术可以实现负离子发生和释放,但是其电流过低可能会导致光照强度较弱,影响灯具正常照明工作,且并不节能;

第五:设计研究过程中发现,采用负离子发生器等结构设计后,灯具的散热性能将会受到影响,尤其传统灯罩散热性很差;

第六、现有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较差。

因此,如何设计一款具有显著功能且结构合理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

包括灯罩、后壳、照明灯组件、连接导线以及电控装置和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灯罩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壳的底端;所述连接导线依次电连接电控装置和照明灯组件;

所述照明灯组件设置在所述灯罩与所述后壳形成的腔体内部;所述灯罩的截面为波浪状的形状;所述照明灯组件包括多个LED照明灯以及反射面板;且所述反射面板的截面也为波浪状的形状;

所述电控装置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电控装置具体包括电控外壳以及设置电控外壳内部的主板和控制芯片;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转换器和所述控制芯片均集成设置在所述主板上,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则设置在所述腔体处;所述负离子发生器与所述负离子转换器连接,且所述负离子转换器与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连接;

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风机和滤芯装置,所述滤芯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HEPA过滤层、冷触媒过滤层、纳米银过滤层、纳米铜过滤层及竹炭过滤层;且所述滤芯呈折叠状设置;所述灯罩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出风口,且所述出风口的朝向方向与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伸出端方向相同,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滤芯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有紫外线灯和自净式催化膜;所述自净式催化膜包括不锈钢网和镀在所述不锈钢网上的二氧化钛层;

在所述电控装置的结构中,所述主板上还集成设置有温控器和过电流保护器、过热保护器;所述温控器分别与所述过热保护器、过电流保护器电连接构成温控电路;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控传感器和光敏传感器以及红外传感器;所述控制芯片分别与所述声控传感器和所述光敏传感器、所述红外传感器电连接。

优选的;截面波浪状的所述灯罩具体为有机玻璃灯罩。

优选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具体为文丘里式管状结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喉管和扩散段;且所述入口段、所述收缩段、所述喉管和所述扩散段依次连通。

优选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内壁还设置有托玛琳矿石粉末层和多个金属丝网;多个所述金属丝网间隔交替分布。

优选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具体设置在截面波浪状的灯罩的凹面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一端与所述负离子转换器连通,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另一端伸出灯罩的凹面一定距离。

优选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具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灯罩上。

优选的;所述后壳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散热架;所述散热架由多个散热片环绕设置在所述后壳的表面上构成;所述散热片具体为铝合金结构片;且所述后壳与所述散热架的表面还设置有防腐涂层。

优选的;多个所述LED照明灯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反射面板上。

优选的;所述后壳的两侧还设置有卡扣件,所述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通过所述卡扣件安装到天花板上。

优选的;所述反射面板上还涂覆有反射涂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分析上述结构原理可知:该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主要由灯罩、后壳、照明灯组件、连接导线以及电控装置和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以及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即紫外线式负离子发生装置)等等结构构成(其他结构后续一一详细说明);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采用了两种负离子发生的系统设计;一种是依靠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构成的电处理产生负离子;另外,还采用了安全地较弱的紫外线灯与自净式催化膜等结构构成的化学处理产生负离子;采用了两者结合的方式,其大幅度增加了负离子的发生量和释放量;当然,其最为关键的技术仍然在于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构成的结构装置;

其中,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即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采用富勒烯C60材料(电阻接近零的超导材料)作为释放尖端,有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其显然克服了传统碳纤维释放端的技术缺陷)。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只需微弱的电流就可产生小粒径、高活性、迁移距离远的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且纯度高,没有臭氧、正离子等衍生物的产生。富勒烯是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电触媒材料,是一种接近超导的材料,也即电阻几乎等于零,在电离子通过该材料时,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益,因此极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所以不像传统的离子释放材料需要很强的电流。只需比较微弱的电流即可释放大剂量、高纯度、高活性、小粒径的负离子(负氧离子)。可在空间形成纯净的生态负离子(负氧离子)浴环境。同时没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辐射等衍生污染物产生。上述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结构设计,克服了传统产品结构存在问题缺陷;同时,采用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增加了负离子释放量以及负离子释放速度。

另外,所述自净式催化膜包括不锈钢网和镀在所述不锈钢网上的二氧化钛层。上述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催化膜表面会形成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该光触媒结构具有较强的氧化和还原能力可对很多气体(例如空气中的VOC的大分子)进行强氧化和还原反应,经过上述反应后将VOC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紫外线灯和催化膜,是一种光触媒结构互为必要条件。该结构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优化空气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空气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还通过采用多层折叠的过滤芯的设计,不仅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而且可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杀,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芯同时设置了纳米银过滤层及纳米铜过滤层,因此杀菌效果大大提升。同时,经过过滤处理后的空气再与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释放的自由电子发生反应,则可以充分的快速进行反应,进而可有效的增加负离子释放量以及保证清洁的空气进行反应。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仍需要克服负离子释放量不大且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其负离子释放覆盖范围更大、释放速度更快、进而也增加了单位时间的负离子释放量;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克服了负离子发生器对正常照明工作的影响的问题,其通过反射涂层以及漫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增加反射效果,进而保证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和光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也还克服了因为照明强度高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等结构,灯具的散热性能差的缺陷,其通过散热架以及灯罩上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自主研发设计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等增加了产品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强,自动控制性能也更加优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结构创新,详见后续的具体技术内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一视角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另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局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中的电控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中的电控装置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中的照明灯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与传统负离子发生装置的负氧离子释放效果对比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局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另一局部原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中的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内部形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灯罩1;

后壳2;

照明灯组件3;LED照明灯31;反射面板32;

连接导线4;

电控装置5;电控外壳51;主板52;控制芯片53;温控器54;过电流保护器55;过热保护器56;声控传感器57;光敏传感器58;红外传感器59;

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负离子发生器61;负离子转换器62;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入口段631;收缩段632;喉管633;扩散段634;

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7;紫外线灯71;自净式催化膜72;

散热架8;

卡扣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下面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子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参见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10示意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8、图9示意的原理图,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包括灯罩1、后壳2、照明灯组件3、连接导线4以及电控装置5(具体参见图4和图5)和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所述灯罩1可拆卸连接在所述后壳2的底端;所述连接导线4依次电连接电控装置5和照明灯组件3;

所述照明灯组件3设置在所述灯罩1与所述后壳2形成的腔体内部;所述灯罩1的截面为波浪状的形状(即波浪状结构,上述灯罩形状有利于增强灯管的漫反射作用,进而实现增强光照强度的作用);具体参见图6,所述照明灯组件3包括多个LED照明灯31以及反射面板32和设置在所述灯罩1表面的温度传感器(未示出);且所述反射面板32的截面也为波浪状的形状;(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同样的原理上述反射面板的形状有利于增强灯管的漫反射作用,进而实现增强光照强度的作用)

所述电控装置5设置在所述腔体的外部;所述电控装置5具体包括电控外壳51以及设置电控外壳内部的主板52和控制芯片53;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包括负离子发生器61、负离子转换器62、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其中,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1、所述负离子转换器62和所述控制芯片53均集成设置在所述主板52上,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则设置在所述腔体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电控装置具体包括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主板、芯片以及电控装置外壳等结构,对此不再一一赘述);所述负离子发生器61与所述负离子转换器62连接,且所述负离子转换器62与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采用富勒烯C60材料作为释放端,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用于释放自由电子的游离析出;)

所述腔体内还设置有风机(未示出)和滤芯装置(未示出),所述滤芯装置包括框架及设置于框架内的滤芯;所述滤芯包括HEPA过滤层、冷触媒过滤层、纳米银过滤层、纳米铜过滤层及竹炭过滤层;且所述滤芯呈折叠状设置;所述灯罩1的底面设置有多个出风口(未示出),且所述出风口的朝向方向与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上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的伸出端方向相同,位置相对应;且所述滤芯装置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7;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包括有紫外线灯71和自净式催化膜72(具体参见图8和图9);所述自净式催化膜72包括不锈钢网(未示出)和镀在所述不锈钢网上的二氧化钛层(未示出);

在所述电控装置的结构中,所述主板52上还集成设置有温控器54和过电流保护器55、过热保护器56;所述温控器54分别与所述过热保护器56、过电流保护器55电连接构成温控电路;所述过热保护器具体为热敏电阻;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温控器54用于在主板实时导通的电流超过预设电流阈值后切断电控装置的电源,所述温控器54还用于在灯罩上的温度传感器实时检测温度超过预设温度阈值后切断电控装置的电源(上述电控装置涉及程序的设计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上述温控电路结构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证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避免LED照明灯或是负离子发生器等器件出现损坏,进而也延长了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使用寿命);

在所述电控装置的结构中,所述腔体内设置有声控传感器57和光敏传感器58以及红外传感器59;所述控制芯片53分别与所述声控传感器57和所述光敏传感器58、所述红外传感器59电连接(具体参见图8和图9);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控制芯片可以执行三个方面的启动控制:例如:所述控制芯片53实时接收声控传感器57的启动信号,并在接收声控传感器的后控制所述LED照明灯31发光;所述声控传感器57用于检测当前室内分贝超过预设分贝值后发送声控传感器的启动信号;所述控制芯片53还用于实时接收光敏传感器58的启动信号,并在接收光敏传感器的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LED照明灯31发光;所述光敏传感器58用于检测当前室内光照强度低于预设光照强度值后发送光敏传感器的启动信号;所述控制芯片53还用于实时接收红外传感器59的启动信号,并在接收红外传感器的启动信号后控制所述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启动以及控制所述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7启动(即控制芯片53分别与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以及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7电连接);所述红外传感器59用于检测当前室内出现远红外热源后发送红外传感器的启动信号(上述控制芯片涉及程序的设计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本实用新型只是保护上述连接方式;甚至其上述电控方面的连接方式也并非本实用新型的重要技术点);

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分析上述结构原理可知:该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主要由灯罩1、后壳2、照明灯组件3、连接导线4以及电控装置5以及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6、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7(即紫外线式负离子发生装置)等等结构构成(其他结构后续一一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采用了两种负离子发生的系统设计;一种是依靠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构成的电处理产生负离子(即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另外,还采用了安全地较好的紫外线灯与自净式催化膜等结构构成的化学处理产生负离子(即第二负离子发生装置);采用了两者结合的方式,其大幅度增加了负离子的发生量和释放量;当然,其最为关键的技术仍然在于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构成的结构装置;

其中,纳子富勒烯负离子释放器(即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采用富勒烯C60材料(电阻接近零的超导材料)作为释放尖端,有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其显然克服了传统碳纤维释放端的技术缺陷)。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只需微弱的电流就可产生小粒径、高活性、迁移距离远的生态级小粒径负氧离子。且纯度高,没有臭氧、正离子等衍生物的产生。富勒烯是采用纳米技术制造的电触媒材料,是一种接近超导的材料,也即电阻几乎等于零,在电离子通过该材料时,会产生强大的共振效益,因此极利于电离子的游离析出,所以不像传统的离子释放材料需要很强的电流。只需比较微弱的电流即可释放大剂量、高纯度、高活性、小粒径的负离子(负氧离子)。可在空间形成纯净的生态负离子(负氧离子)浴环境。同时没有臭氧、超氧化物、氮化物、辐射等衍生污染物产生。上述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转换器以及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结构设计,克服了传统产品结构存在问题缺陷;同时,采用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增加了负离子释放量以及负离子释放速度。

同时,参见图7所示意的传统负离子发生装置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两者的效果对比示意图;图7的上部示意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中的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的效果;该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技术特点是:集中了大量的高活性小粒径负离子。其具有负氧离子粒径小、高活性的特点,其可到达5-8米的直接喷射覆盖范围,可以形成较大范围的负离子释放圈;图7的下部示意了传统负离子发生装置的效果;该传统技术特点说明:至具有2米左右的作用范围,超过此范围负离子就消失了;与此同时,其还伴有臭氧等有害衍生物的生成。即图7中,小圈:代表高活性小粒径负离子,大圈:代表低活性大粒径负离子;矩形:代表臭氧等有害衍生物;很显然图7所示意的对比效果图中,图7的上半部分(代表第一负离子发生装置)都释放的高活性小粒径负离子,释放范围相对下半部分要大;图7的下半部分释放的都是低活性大粒径负离子和代表臭氧等有害衍生物,而且释放范围比较小;

另外,所述自净式催化膜包括不锈钢网和镀在所述不锈钢网上的二氧化钛层。上述二氧化钛作为催化剂,在紫外线灯的照射下,催化膜表面会形成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该光触媒结构具有较强的氧化和还原能力可对很多气体(例如空气中的VOC的大分子)进行强氧化和还原反应,经过上述反应后将VOC的大分子转化为小分子物质(例如二氧化碳和水),并产生大量的负氧离子。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紫外线灯和催化膜,是一种光触媒结构互为必要条件。该结构能有效地降解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能有效杀灭多种细菌,并能将细菌或真菌释放出的毒素分解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具备除臭、抗污、净化空气等功能。大量的负氧离子可优化空气质量,提供一个优质的空气环境。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还通过采用多层折叠的过滤芯的设计,不仅可以过滤掉空气中的颗粒状物质,而且可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灭杀,由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芯同时设置了纳米银过滤层及纳米铜过滤层,因此杀菌效果大大提升。同时,经过过滤处理后的空气再与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释放的自由电子发生反应,则可以充分的快速进行反应,进而可有效的增加负离子释放量以及保证清洁的空气进行反应。

总的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仍需要克服负离子释放量不大且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其负离子释放覆盖范围更大、释放速度更快、进而也增加了单位时间的负离子释放量;同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克服了负离子发生器对正常照明工作的影响的问题,其通过反射涂层以及漫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增加反射效果,进而保证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和光度;同时,本实用新型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也还克服了因为照明强度高以及负离子发生器等结构,灯具的散热性能差的缺陷,其通过散热架以及灯罩上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自主研发设计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等增加了产品的散热性能;同时,本实用新型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强,自动控制性能也更加优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结构创新,详见后续的具体技术内容。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具体结构以及具体技术效果做一下详细的说明: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截面波浪状的所述灯罩1具体为有机玻璃灯罩;

且截面波浪状的所述灯罩1的表面上还设置有纳米辐射散热涂层;所述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的制作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树脂20%-25%、开油水10%-15%、氮化物13%-18%、助剂2%-3%、散热云母粉5%-10%、高散热氧化物20%-30%、纳米辐射散热粉20%-30%以及水溶性树脂2%-3%、稀土氧化物2%-3%。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亮度增强的节能设计,所以灯罩表面的热量温度都会较大;所以波浪状的灯罩表面更需要散热设计;于是,经过大量的研究实验设计,在其灯罩表面可涂覆散热涂层,设于LED灯具灯罩上进而以提高散热效率;经过自主研究设计出了纳米辐射散热涂层;所述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的制作原料的重量百分比如下:环氧树脂20%-25%、开油水10%-15%、氮化物13%-18%、助剂2%-3%、散热云母粉5%-10%、高散热氧化物20%-30%、纳米辐射散热粉20%-30%、水溶性树脂2%-3%、稀土氧化物2%-3%;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的制作过程如下:先以重量百分比称量出所需的环氧树脂与开油水并进行稀释操作,放入容器中进行高速分散,然后加入适量的纳米辐射散热粉、氮化物、助剂、散热云母粉、高散热氧化物、水溶性树脂、稀土氧化物并进行真空搅拌操作,搅拌至适当时间后,再把搅拌后的涂料放至研磨机上进行研磨操作使涂料细滑均匀,最后进行过滤操作即可进行包装操作。

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纳米辐射散热涂层无毒,无污染,可以做到零排放,不需要改变LED灯具(即主要是灯罩外层部分)的散热结构的外形和结构,仅需将本纳米辐射散热涂层涂设在灯罩及其散热结构上,即可大幅度地提高散热效率,降低LED灯具的温度,使LED灯具及其散热结构可朝向简单化、轻便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降低设计及生产成本,提升生产效率,使LED灯具产品更加绿色环保。上述灯罩上涂覆纳米辐射散热涂层,可以实现灯罩表面的高散热,高导热,可使LED灯具的温度迅速下降,有效延长LED灯具的使用寿命,还可使LED灯具及其散热结构可朝向简单化、轻便化的方向发展,从而降低设计及生产成本。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具体参见图10,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具体为文丘里式管状结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631、收缩段632、喉管633和扩散段634;且所述入口段631、所述收缩段632、所述喉管633和所述扩散段634依次连通。

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结构中,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采用了文丘里式管状结构的设计。其中,所述文式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喉管(即喉道)和扩散段。文式管将自由电子进行汇聚,然后快速释放出去。文式管仅需要很少的保养和维护。文式管的原理就是把气流空腔由粗变细,以加快气体流速,经过喉管处气流速度最快,随后进入扩撒段这时气体量大量富集然后扩散,可充分地对引入的自由电子流进行接触混合。

经过研究发现,文式管可广泛用于,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等行业大管径流体的控制。但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文式管的原理应用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中,其不仅可以增加自由电子的释放速度以及释放量,同时也可以更加释放范围,从而进一步增强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覆盖范围。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纳子富勒烯释放管采用特殊的内层管状结构设计,其更有利于自由电子的快速释放,进而增加负离子释放速度以及负离子的释放覆盖范围(经过研究显示,该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可以有效覆盖50-200多平米的室内空间,保证了负离子的产品的使用性能)。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内壁还设置有托玛琳矿石粉末层(图中未示出)和多个金属丝网(图中未示出);多个所述金属丝网间隔交替分布;所述托玛琳矿石粉末层用于在自由电子碰撞冲击托玛琳粉末层后,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压电效应而放电,叠加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电离子;所述金属丝网用于在所述金属丝网本身的细密网格间摩擦增强自由电子的荷电几率。

需要说明的是,负离子发生器(包括电离子发射电极),电离子发射电极由具有超导特性的碳60(C60)制成,当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工作后,电离子发射电极高速大量发射电离子,发射的电离子碰撞冲击托玛琳粉末,托玛琳粉末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压电效应而放电,叠加于电离子发射电极产生的电离子,由此第二次提高了电离子的数量。

所述金属丝网用于在所述金属丝网本身的细密网格间摩擦增强自由电子的荷电几率,可对自由电子起到适当的加速作用。这样在最终将电离子发射入空气时,能快速和空气中的氧分子结合形成负氧离子,负氧离子在强大的脉动能量的作用下快速到达较远距离,进而增强了本实用新型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负离子释放速度,并显著增强了负离子释放的覆盖范围。很显然,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上述结构设计,其更加进一步的增加了自由电子的释放速度,进而增加负离子的释放覆盖范围,保证了负离子的产品的使用性能)。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具体设置在截面波浪状的灯罩1的凹面处;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的一端与所述负离子转换器62连通,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的另一端伸出灯罩1的凹面一定距离。

需要说明的是,通常情况下,上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一端需要伸出灯罩的表面一段距离,然后对空气进行释放自由电子;且一般灯罩等都凸面形状的,所以上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伸出端伸出一段距离暴露出来,这样很不美观;但是,由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灯罩,采用了截面波浪状的形状设计;所以上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伸出端只需要伸出灯罩的凹面一定距离,其便于巧妙的隐藏波浪形状灯罩的内凹面处,这样设计显然更加实用且美观。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具体为多个,多个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灯罩1上。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多个纳子富勒烯释放管63均匀间隔分布在所述灯罩1上,其更有利于负氧离子的均匀释放,进而保证其负氧离子浓度更加均匀合理。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后壳2的表面上还设置有散热架8;所述散热架8由多个散热片环绕设置在所述后壳2的表面上构成;所述散热片具体为铝合金结构片;且所述后壳2与所述散热架8的表面还设置有防腐涂层(图中未示出)。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散热架由多个散热片环绕设置在所述后壳的表面上构成;上述散热片的构造呈环形状,其更利于实现广泛的散热,同时能够保证散热更加均匀;与此同时,该后壳与散热架的表面还设置有防腐涂层。很显然,上述防腐涂层可以避免后壳以及散热架表面受到腐蚀,并对上述结构装置起到有效的防腐蚀作用。上述散热片优选则使用铝合金结构片。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多个所述LED照明灯3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分布在反射面板32上。与此同时,后壳2上还设置有卡扣件9,该卡扣件9可以更加方便地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安装到天花板等物体上实现吊装。

优选的,作为一种可实施方案;所述反射面板32上还涂覆有反射涂层(图中未示出);所述反射涂层具体为含有光聚合性化合物及中空粒子的组合物为原料的聚合物;其中,所述光聚合性化合物为丙烯酸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硅酮系化合物的混合物;所述中空粒子为交联苯乙烯系树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反射涂层包括:以含有光聚合性化合物及中空粒子的组合物为原料的聚合物。光聚合性化合物为丙烯酸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硅酮系化合物的混合物。该紫外线透过率是对利用光聚合的树脂测定的值。若紫外线透过率高,则透过树脂层并到达在中空粒子上形成的气体层的紫外线的比例变高,由该气体层反射的紫外线的比例也变高。这样,形成紫外线反射率高的反射材料。

作为厚度250μm时的波长350nm下的紫外线透过率为50%以上的光聚合性化合物(例如:丙烯酸系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硅酮系化合物等混合物)。还有,上述光聚合性化合物是指利用光聚合的化合物。这样的化合物可以为单体、低聚物或树脂的任一种。低聚物或树脂在热或光的作用下进而进行聚合。所述中空粒子是交联苯乙烯系树脂、交联丙烯酸系树脂、无机玻璃或硅石。根据上述反射涂层的性质可知,能够提供对紫外线具有高的反射率,而且在热处理后也具有高的反射率的反射材料及LED用反射体。

很显然,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至少存在如下方面的技术优势:

第一: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仍需要克服负离子释放量不大且不均匀的问题;同时其负离子释放覆盖范围更大、释放速度更快、进而也增加了单位时间的负离子释放量;上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只需要很微弱的电流可以产生大剂量的具有很强还原性的氢氧根负离子,纯净度高,没有静电、臭氧等衍生污染物产生,发射距离远,发射端不会氧化生锈,消除了使用中的安全隐患。

关于其显著的大气体量的负离子产生的积极影响还包括: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日常灭菌解毒的作用;通过负离子的杀菌作用避免了化学消毒,高效广谱无残留。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提升人体免疫力等作用;上述负离子能有效提高人体免疫力,中和电器正离子,快速清除空气中的细菌病毒。经过研究表明,即西安医科大学等权威机构研究表明负离子能有效提高儿童智力发育、缓解烦躁情绪,消除疲劳、保持头脑清醒,是家长为孩子提供的最佳支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实现了人工负离子完全生态化,产生生态级负氧离子,具有粒径小、活性高、迁移距离远的特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疗养保健的作用;负离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清除自由基、抗氧化防衰老、降低血液粘稠度通畅心脑血管、恢复碱性体质,改善睡眠,调节植物神经,对哮喘、小孩百日咳有立竿见影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空气净化处理的作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超静音,并结合了吸附过滤式的结构设计;“负氧离子”主动出击,无死角处理,无二次污染,除味消烟看得见。尤其还适用于装修污染治理,其可以快速高效分解甲醛、甲苯等TOS等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保证人们远离装修污染,远离甲醛、远离白血病。

第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具有负离子释放速度快,释放覆盖范围广的技术优势;

即一方面:上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借鉴了文丘里式管状结构的设计。其中,所述文式管包括依次连通的入口段、收缩段、喉管(即喉道)和扩散段。文式管将自由电子进行汇聚,然后快速释放出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将文式管的原理应用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中,其不仅可以增加自由电子的释放速度以及释放量,同时也可以更加释放范围,从而进一步增强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的覆盖范围。

另一方面:所述纳子富勒烯释放管内壁还设置有托玛琳矿石粉末层和多个金属丝网;多个所述金属丝网间隔交替分布;所述托玛琳矿石粉末层用于在自由电子碰撞冲击托玛琳粉末层后,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压电效应而放电,叠加于负离子发生器产生的电离子;当负离子发生器通电工作后,电离子发射电极高速大量发射电离子,发射的电离子碰撞冲击托玛琳粉末,托玛琳粉末在电能的作用下发生压电效应而放电,叠加于电离子发射电极产生的电离子,由此第二次提高了电离子的数量。

所以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通过纳子富勒烯释放管的特殊形状设计,内层电场设计方面显著提升了自由电子释放速度,进而增强了负离子释放效率以及释放量和释放范围。

第三: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克服了负离子发生器对正常照明工作的影响的问题,其通过反射涂层以及漫反射结构可进一步增加反射效果,进而保证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具有较高的照明强度和光度;

第四: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也还克服了灯具的散热性能差的缺陷,其通过散热架以及灯罩上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自主研发设计的纳米辐射散热涂层)等增加了产品的散热性能;

第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还具有其他方面的技术优势和结构创新。其功能更加全面,其灯组组件设计位置以及结构更加人性化,且还具有结构简单实用等特点;应当说,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在提升用户体验方面也具有显著技术优势。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负离子LED发生照明装置,其具有诸多方面的技术改进,设计了诸多创造性的技术方案以及结构;同时其也取得了诸多方面的技术进步,因此必将会带来良好的市场前景和经济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