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43575阅读:235来源:国知局
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投光灯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



背景技术:

投光灯的光源在发射时都是呈外大内小的梯形状发射,其光源两侧存在一定的发光盲区,空间比较浪费,同时现有都是将电源安装在光源底部,如此,灯的厚度较厚,不利于使用和安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散热性好、安装方便、使用效果好的大号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它包括有方形的灯体,灯体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灯体内腔底部安装有光源,灯体内腔底部一端设有电源,灯体顶部边缘处设有阶梯状的盖板限位台,盖板安装在盖板限位台上,灯体转角处设有扣合盖板用的角板件,灯体底部设有片状的散热肋。

所述的角板件通过螺钉固定在灯体转角处。

所述的光源为LED贴片,LED贴片紧贴在灯体内腔底部。

所述的灯体采用铝合金一体制作成形。

所述的盖板采用透明树脂或玻璃制作成形。

本实用新型在采用上述方案后,采用上大下小的扩口型灯体,使制作后的灯具有一个深的腔体(控光筒与灯体一体化),光源在腔体底部(有效阻挡眩光,去除杂散光)使光线的发散性更好,将电源安装于灯体的一侧,与LED光源并排安装,这样就可以减小投光灯的厚度,并且也使得LED可以直接贴覆在灯体上,方便散热,电源和LED发出的热量可以迅速通过灯体传导给散热肋散发,侧装电源也将发光盲区有效利用,采用本方案可以制作较薄的灯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光束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散热肋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所有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为:参见附图1至附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投光灯散热、电源侧装机构包括有方形的灯体1,所述的灯体1采用铝合金一体制作成形,灯体1截面呈上大下小的梯形,灯体1内腔底部安装有光源2,光源2为LED贴片,LED贴片紧贴在灯体1内腔底部,灯体1内腔底部一端设有电源3,灯体1顶部边缘处设有阶梯状的盖板限位台4,盖板5安装在盖板限位台4上,所述的盖板5采用透明树脂或玻璃制作成形,灯体1转角处设有扣合盖板用的角板件6,角板件6通过螺钉固定在灯体1转角处,灯体1底部设有片状的散热肋7。本实施例采用上大下小的扩口型灯体,使光线的发散性更好,将电源安装于灯体的一侧,与LED光源并排安装,这样就可以减小投光灯的厚度,并且也使得LED可以直接贴覆在灯体上,方便散热,电源和LED发出的热量可以迅速通过灯体传导给散热肋散发,侧装电源也将发光盲区有效利用,采用本实施例可以制作较薄的灯体。

以上所述之实施例只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之形状、原理所作的变化,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