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调光手电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03252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一种调光手电筒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照明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调光手电筒。



背景技术:

目前LED发光二极管灯具具有高效、低能耗、光线质量好、无辐射、寿命长、无污染等特点,因此被广泛应用。但是目前的LED手电筒通常只能发出白光,颜色单一,且不能随意改变颜色和亮度,不能满足人们使用要求。专利号为201020582412. 8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LED手电筒,该手电筒通过多个开关控制不同的LED,从而实现手电筒能发出不同亮度及不同颜色的光。但上述手电筒使用十分不便,要实现不同亮度或颜色需要打开或关闭多个开关。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和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调光手电筒,包括头部组件、大身和尾盖组件,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压圈、透镜、头座,所述透镜设置在所述头座的前部,被所述压圈压紧在所述头座上,所述压圈与所述透镜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大身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尾盖、开关,所述尾盖与大身固定连接,所述开关焊接在一电路板A上,所述电路板A的另一面上连接有弹簧A,所述弹簧A与开关的一端电连通,所述电路板A固定在所述尾盖上,其特征在于,所述调光手电筒还包括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为一包括两个轴段的阶梯轴,所述固定套上的第一轴段的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所述头座,拧动所述头座可使所述头部组件相对所述固定套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轴段的底面上设有螺纹孔A,所述第一轴段的顶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轴段,所述第二轴段的顶面上设有孔B,所述孔B的底面设有螺纹孔C,所述螺纹孔C的底面设有孔D,所述孔D的底面设有孔E,所述孔E贯通所述螺纹孔A,所述第二轴段的圆周面上设有孔F,所述孔F相通所述孔E,与所述孔F相对的所述第二轴段的圆周面上设有孔G,所述第二轴段的圆周面上所述孔F的上方设有孔H,所述孔H与所述孔E相通,所述螺纹孔C的底面上设有孔I,所述孔I与所述孔G相通,所述孔I内设有内螺纹,所述孔E内设有一导电套,所述导电套为一包括轴段A和轴段B的阶梯轴,所述轴段A的端面上同心设有贯穿所述导电套的通孔J,所述轴段A的端面上还设有一孔M,所述轴段B与轴段A同心设置,所述轴段B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A,所述凹槽A贯穿整个导电套,所述凹槽A内固定有发光体,所述发光体的一极与所述导电套电连通,所述导电套与一绝缘轴连接,所述绝缘轴为一包括三个轴段的阶梯轴,所述绝缘轴上的轴段甲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A数量相同的缺口,所述缺口的间距与所述导电套上的所述凹槽A的间距相等,所述缺口切破所述轴段甲的圆周面,所述轴段甲的右端面上设有孔K,所述轴段甲的左端面上设有直径小于它的轴段乙,所述轴段乙与所述轴段甲同心,所述轴段乙的左端面上设有一孔N,所述轴段乙的左端面还同心设有轴段丙,所述轴段丙的直径与所述通孔J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轴段丙的左端面上设有贯穿整个绝缘轴的通孔L,所述轴段丙插入所述导电套上的通孔J内,且所述绝缘轴上的轴段乙的端面与所述导电套上的轴段B的端面重合,一销同时插入所述孔N和所述孔M,所述轴段甲上的缺口内嵌设有导电片B,所述各导电片B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发光体的另一极电连通,所述绝缘轴还连接一转轴,所述转轴的轴截面呈“T”字形,所述转轴上轴段一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A数量相同的贯通整个轴段一的凹槽B,所述凹槽B的间距也与所述凹槽A的间距相等,所述转轴上的轴段二自所述绝缘轴上的通孔L中穿出且与所述通孔L固定连接,所述轴段二从所述通孔L中穿出的部分插入所述孔F内,所述轴段一插入所述孔G内,所述固定套上的孔I内设有钢球,所述钢球部分嵌入所述转轴上的凹槽B内,所述钢球上部设有弹簧C,所述弹簧C上部顶在一螺钉上,螺钉拧入所述孔I内,所述绝缘轴上的孔K内固定有销轴,所述销轴插入所述固定套上的孔H内,且可绕所述转轴转动,一电路板B设置于所述固定套上的孔D的底面上,所述电路板B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导电片A,所述两个导电片A分别顶触于所述导电套的轴段B的圆周面上及导电片B其中之一上,所述电路板B的顶面设置有弹簧B,所述弹簧B与所述两个导电片A的其中之一电连通,另一导电片A与所述开关上未连接所述弹簧A的一端电连通,所述大身与所述固定套螺纹连接,且所述大身顶压在所述电路板B上,一驱动套套设于所述固定套的外侧,所述驱动套包括轴段I和轴段II,且两轴段同心设置,所述驱动套的顶面上同心设有孔P,所述孔P的底面同心设有通孔S,所述驱动套的底面上设有缺口B,所述驱动套的底面与所述固定套的第一轴段的顶面重合,所述孔P的底面顶在所述大身上,所述销轴插入所述缺口B内,电池的一端顶在所述弹簧A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B上。

作为优选,所述导电片A为一呈“L”形的薄片,所述导电片A上“L”形的水平部向外突出成圆弧状,所述导电片B的主体呈“几”字形,其端面中部设有突出部。将“L”形导电片A的水平部设置成向外突出的圆弧状可以使得它与导电片B及导电套的基础更好,接触电阻更小,从而尽可能的充分利用电池电量,减少发热。在导电片B上设置突出部方便连接它与发光体的导线的焊接。

作为优选,所述驱动套的轴段I的圆周面上均布有防滑凹槽。这样可以防止使用者在旋转驱动套时打滑而无法旋转驱动套,从而不能实现改变工作的发光体,无法实现调色。

作为优选,所述转轴的所述轴段二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凸齿。这样就能使得转轴与绝缘轴中间固定更牢固,不容易打滑。

作为优选,所述开关13外套设有护套。这样可以保护开关,避免灰尘进入开关影响开关正常工作。

作为优选,一反光部件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套上的螺纹孔A内。这样可以进可能多的使发光体发出的光通过透镜发射出手电筒,从而提高电池的使用效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手电筒的头部组件与大身通过固定套连接,并使头部组件可以通过螺纹相对固定套上下伸缩。并且将多个光源设置在固定套内的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可由套设与大身外的驱动套旋转驱动其绕垂直手电筒轴线的旋转轴线转动。这样一方面通过旋转部件的转动,从而实现不同光源发光,从而实现调光调色;另一方还能通过头部组件相对固定套上下伸缩,从而改变头部组件内的透镜与光源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调整光线的汇聚于发散,从而进一步实现调光。而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电筒调光调色均十分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主视全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固定套主视全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固定套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绝缘轴的立体图1。

图5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绝缘轴的立体图2。

图6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导电片A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驱动套的主视全剖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驱动套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转轴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导电套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手电筒上的导电片B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一种调光手电筒,包括头部组件、大身和尾盖组件,所述头部组件包括压圈1a、透镜1b、头座1c,所述透镜1b设置在所述头座的前部,被所述压圈1a压紧在所述头座上,所述压圈1a与所述透镜1b间设有密封圈,所述大身10为一两端开口的筒体,所述尾盖固定在所述大身10的一端,所述尾盖组件包括尾盖、开关13,所述尾盖与大身10固定连接,所述开关13焊接在一电路板A12上,所述电路板A12的另一面上连接有弹簧A11,所述弹簧A11与开关13的一端电连通,所述电路板A固定在所述尾盖上,所述开关13外套设有护套,所述调光手电筒还包括固定套3,所述固定套3为一包括两个轴段的阶梯轴,所述固定套3上的第一轴段3a的圆周面上设有外螺纹,用于连接所述头座1c,拧动所述头座1c可使所述头部组件1相对所述固定套3上下移动,所述第一轴段3a的底面上设有螺纹孔A3i,所述第一轴段3a的顶面上同心设置有第二轴段3d,所述第二轴段3d的顶面上设有孔B3k,所述孔B3k的底面设有螺纹孔C3e,所述螺纹孔C3e的底面设有孔D3f,所述孔D3f的底面设有孔E3j,所述孔E3j贯通所述螺纹孔A3i,所述第二轴段3d的圆周面上设有孔F3b,所述孔F3b相通所述孔E3j,与所述孔F3b相对的所述第二轴段3d的圆周面上设有孔G3h,所述第二轴段3d的圆周面上所述孔F3b的上方设有孔H3c,所述孔H3c与所述孔E3j相通,所述螺纹孔C3e的底面上设有孔I3g,所述孔I3g与所述孔G3h相通,所述孔I3g内设有内螺纹,一反光部件2通过螺纹固定在所述固定套3上的螺纹孔A3i内,所述孔E3j内设有一导电套18,所述导电套18为一包括轴段A18a和轴段B18b的阶梯轴,所述轴段A18a的端面上同心设有贯穿所述导电套18的通孔J18e,所述轴段A18a的端面上还设有一孔M18c,所述轴段B18b与轴段A18a同心设置,所述轴段B18b的圆周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凹槽A18d,所述凹槽A18d贯穿整个导电套18,所述凹槽A18d内固定有发光体20,所述发光体20的一极与所述导电套18电连通,所述导电套18与一绝缘轴4连接,所述绝缘轴4为一包括三个轴段的阶梯轴,所述绝缘轴4上的轴段甲4a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A18d数量相同的缺口4d,所述缺口4d的间距与所述导电套18上的凹槽A18d的间距相等,所述缺口4d切破所述轴段甲4a的圆周面,所述轴段甲4a的右端面上设有孔K4e,所述轴段甲4a的左端面上设有直径小于它的轴段乙4b,所述轴段乙4b与所述轴段甲4a同心,所述轴段乙4b的左端面上设有一孔N4g,所述轴段乙4b的左端面还同心设有轴段丙4c,所述轴段丙4c的直径与所述通孔J18e的直径相匹配,所述轴段丙4c的左端面上设有贯穿整个绝缘轴4的通孔L4f,所述轴段丙4c插入所述导电套18上的通孔J18e内,且所述绝缘轴上的轴段乙4b的端面与所述导电套上的轴段B18b的端面重合,一销同时插入所述孔N4g和所述孔M18c,所述轴段甲上的缺口4d内嵌设有导电片B21,所述导电片B21的主体呈“几”字形,其端面中部设有突出部21b,所述各导电片B21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发光体20的另一极电连通,所述绝缘轴4还连接一转轴17,所述转轴17的轴截面呈“T”字形,所述转轴17上轴段一17a的圆周面上设有与所述凹槽A(18d)数量相同的贯通整个轴段一17a的凹槽B17d,所述凹槽B17d的间距也与所述凹槽A18d的间距相等,所述转轴17上的轴段二17c的圆周面上均布有凸齿17b,所述轴段二17c自所述绝缘轴4上的通孔L4f中穿出且与所述通孔L4f固定连接,所述轴段二17c从所述通孔L4f中穿出的部分插入所述孔F3b内,所述轴段一17a插入所述孔G3h内,所述固定套3上的孔I3g内设有钢球16,所述钢球16部分嵌入所述转轴上的凹槽B17d内,所述钢球16上部设有弹簧C15,所述弹簧C15上部顶在一螺钉14上,螺钉14拧入所述孔I3g内,所述绝缘轴上的孔K4e内固定有销轴5,所述销轴5插入所述固定套上的孔H3c内,且可绕所述转轴17转动,一电路板B7设置于所述固定套上的孔D3f的底面上,所述电路板B7的底面上设有两个导电片A6,所述导电片A6为一呈“L”形的薄片,所述导电片A6上“L”形的水平部6a向外突出成圆弧状,所述两个导电片A6分别顶触于所述导电套18的轴段B18b的圆周面上及导电片B21其中之一上,所述电路板B7的顶面设置有弹簧B8,所述弹簧B8与所述两个导电片A6的其中之一电连通,另一导电片A6与所述开关13上未连接所述弹簧A11的一端电连通,所述大身10与所述固定套3螺纹连接,且所述大身10顶压在所述电路板B7上,一驱动套9套设于所述固定套3的外侧,所述驱动套9包括轴段I9a和轴段II9b,且两轴段同心设置,所述驱动套9的轴段I9a的圆周面上均布有防滑凹槽9f,所述驱动套9的顶面上同心设有孔P9c,所述孔P9c的底面同心设有通孔S9d,所述驱动套9的底面上设有缺口B9e,所述驱动套9的底面与所述固定套3的第一轴段3a的顶面重合,所述孔P9c的底面顶在所述大身10上,所述销轴5插入所述缺口B9e内,电池的一端顶在所述弹簧A11上,另一端顶在所述弹簧B8上。

使用时,打开开关13发光体20发光,通过反光部件2将发光体20的光进可能的反射到头部组件的透镜上,通过透镜汇聚后发射出去。调色时,旋转驱动套9带动销轴5,销轴5带动绝缘轴4,绝缘轴4带动导电套18旋转,从而使得导电套18上另外的发光体20转至中间,同时与之对应的导电片B21与导电片A接触,导通,该发光体20发出不同颜色的光。通过旋转头座1c使得头部组件1相对固定套3上下移动,从而改变透镜1b与发光体20间的距离,从而使得光线的汇聚程度不同,进而改变光强,实现调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将手电筒的头部组件1与大身10通过固定套3连接,并使头部组件1可以通过螺纹相对固定套3上下伸缩。并且将多个光源20设置在固定套3内的旋转部件上,所述旋转部件可由套设于大身10外的驱动套9旋转驱动其绕垂直手电筒轴线的旋转轴线转动。这样一方面通过旋转部件的转动,使实现不同光源发光,从而实现调光调色;另一方还能通过头部组件1相对固定套3上下伸缩,从而改变头部组件1内的透镜1b与光源间的距离,进一步的调整光线的汇聚于发散,从而进一步实现调光。而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手电筒调光调色均十分方便。

以上已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本文所描述具体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范围的情况下,可以作出其他更改和变形。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