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热灯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12434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散热灯具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照明散热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散热灯具。



背景技术:

灯具是指能透光、分配和改变光源光分布的器具,包括除光源外所有用于固定和保护光源所需的全部零部件,以及与电源连接所必需的线路附件。通常的,为了对灯具起到散热效果,以确保灯具的正常使用功能,散热器(radiator)是灯具工作时用于灯具所产生的热量,从而使灯具散热制冷来增加灯具的使用寿命和确保正常工作性能。所以散热器的质量直接影响灯具的寿命和正常工作性能。

现有的灯具中,光源组件一般直接设置散热器中,以提高散热性能,但是现在的灯具的led灯珠的数量是从出厂后就固定的,较难通过改变led灯珠的数量以达到调节亮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led灯珠的数量较易调节以及更易对亮度进行调节的散热灯具。

一种散热灯具,包括:

散热装置,

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调节件,各所述调节件排列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上,在一个所述调节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安装滑轨、导热板及安装灯板,所述安装滑轨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上,两个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散热装置共同围成一限位区,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导热板的一侧面贴附在所述散热装置上,所述安装灯板包括贴附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热板远离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面相贴附,所述安装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贴附部;及

发光装置,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各所述发光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调节件中,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led灯珠,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各所述led灯珠均露置于所述限位区外。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具有“l”字形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边延伸弯折形成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导热板的宽度及所述贴附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所述安装部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相同。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装置紧密接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热板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件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部具有长方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贴附部与所述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各所述led灯珠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安装位上。

上述散热灯具通过设置散热装置、调节装置及发光装置,当用户需要对led灯珠数量和亮度进行调节时,只需将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一一对应插入至各安装滑轨内,由于安装在的每一安装灯板上的led灯珠数量是固定,根据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即可达到调节led灯珠的总数量,较易达到亮度调节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灯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散热灯具在a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散热装置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散热装置沿b-b线的剖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一实施方式中,一种散热灯具,包括:散热装置、调节装置及发光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多个调节件,各所述调节件排列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上,在一个所述调节件中,所述调节件包括安装滑轨、导热板及安装灯板,所述安装滑轨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上,两个所述安装板与所述散热装置共同围成一限位区,所述导热板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导热板的一侧面贴附在所述散热装置上,所述安装灯板包括贴附部及安装部,所述安装部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安装部与所述导热板远离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面相贴附,所述安装部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内,且所述安装部设置于所述贴附部;所述发光装置包括多个发光组件,各所述发光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调节件中,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发光组件包括多个led灯珠,各所述led灯珠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上,且各所述led灯珠均露置于所述限位区外。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所述散热灯具进行说明,以进一步理解所述散热灯具的构思,请参阅图1,散热灯具10包括:散热装置100、调节装置200及发光装置300,调节装置200设置于散热装置100上,发光装置300设置于调节装置200上。调节装置200与散热装置100能够拆卸连接,以实现散热灯具10整体亮度的调节。

请参阅图2,调节装置200包括多个调节件210,各所述调节件210排列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100上,例如,每一所述调节件均设置于所述调节装置上,且各所述调节件之间设置有间隔。在一个所述调节件210中,所述调节件210包括安装滑轨211、导热板212及安装灯板213,所述安装滑轨211包括两个安装板211a,两个所述安装板间隔设置于所述散热装置上,两个所述安装板211a与所述散热装置100共同围成一限位区211b,所述导热板212位于所述限位区211b内,且所述导热板212的一侧面贴附在所述散热装置100上。安装灯板213包括贴附部213a及安装部213b,所述安装部213b位于所述限位区211b内,且所述安装部213b与所述导热板212远离所述散热装置100的一侧面相贴附,所述安装部213b的部分位于所述限位区211b内,且所述安装部213b设置于所述贴附部213a,这样,导热板212用于将安装灯板213上的热量传递至散热装置100上,以起到较好的散热效果。例如,所述贴附部与所述安装部为一体成型结构,所述安装灯板能够相对安装滑轨滑动,即根据用户的需要可以调整位于所述散热装置的所述安装灯板的数量。

例如,所述安装板具有“l”字形结构;又如,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散热装置的一侧边延伸弯折形成限位部,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形成一限位槽,所述导热板的宽度及所述贴附部的宽度均大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所述安装部的宽度与所述限位槽的宽度相同,这样,能够使得安装灯板更牢靠地与所述安装滑轨连接,并且还能够使所述安装灯板相对所述安装滑轨可拆卸连接;又如,所述导热板与所述散热装置紧密接触;又如,所述导热板具有长方体结构;又如,每相邻两个所述调节件之间的距离相等;又如,所述贴附部具有长方体结构,这样,整体结构稳定性较高。

请参阅图2,发光装置300包括多个发光组件310,各所述发光组件310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调节件210中,每一所述调节件中设置一所述发光组件,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310中,所述发光组件310包括多个led灯珠311,各所述led灯珠311间隔设置于所述安装部213b上,且各所述led灯珠311均露置于所述限位区211b外,各所述led灯珠311用于起到照明作用,这样,当用户需要对led灯珠311数量和亮度进行调节时,只需将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213一一对应插入至各安装滑轨211内,由于安装在每一安装灯板213上的led灯珠311数量是固定,根据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213即可达到调节led灯珠311的总数量,较易达到亮度调节的效果。

例如,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每相邻两个所述led灯珠之间的距离相等,这样,能够使亮度更加均匀;又如,在一个所述发光组件中,所述安装部上设置有多个安装位,各所述led灯珠一一对应设置于各所述安装位上,这样,能够更好地安装各所述led灯珠。

上述散热灯具10通过设置散热装置100、调节装置200及发光装置300,当用户需要对led灯珠311数量和亮度进行调节时,只需将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213一一对应插入至各安装滑轨211内,由于安装在每一安装灯板213上的led灯珠311数量是固定,根据对应数量的安装灯板213即可达到调节led灯珠311的总数量,较易达到亮度调节的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所述散热装置的对流散热效果,以提高整体散热性能,传统的散热装置通常会在散热装置上开设有多个贯通的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外界的空气从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的一端流至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另一端,以起到对流散热效果,进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然而,采用开设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以实现对流散热的设计依然存在如下问题:首先,由于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位于散热装置内部,外界的灰尘容易沉积在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中,导致散热装置出现积尘问题;其次,现有的散热装置开设的散热孔或者散热通道内的空气流速过慢,导致对流传热程度不够理想。

为了能够减轻所述散热装置内的积尘问题以及提高所述散热装置的空气流速,进而提高对流传热的程度,用于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例如,一实施方式的散热灯具中,所述散热灯具还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包括安装箱体、散热本体、电磁驱动组件及遮尘组件;所述安装箱体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安装箱体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孔及第二滑动孔;所述散热本体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上,并且所述散热本体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及所述第二滑动孔之间,所述散热本体开设有散热通道;所述电磁驱动组件包括电磁铁、第一弹性件、第一套杆、第二弹性件、第二套杆、过渡板、第一推顶杆及第二推顶杆,所述电磁铁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套杆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套置于所述第一套杆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套杆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置于所述第二套杆外,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过渡板包括顺序连接的第一推顶部、吸附部及第二推顶部,所述第一推顶部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推顶部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电磁铁磁性连接,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吸附部相固定,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一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二端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外,所述第二推顶杆与所述第二吸附部相固定,所述第二推顶杆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二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二推顶杆的第二端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孔外;所述遮尘组件包括安装块、遮尘件、集风筒及通风管,所述安装块与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遮尘件包括安装杆及遮尘部,所述安装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遮尘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上,所述遮尘部用于遮蔽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端,所述集风筒与所述第二推顶杆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集风筒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风筒内设置有通风区,所述集风筒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区连通的出风孔,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散热本体相固定,并且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

为了进一步对所述散热灯具的所述散热装置进行说明,例如,所述散热灯具还包括散热装置,又如,请参阅图3,散热装置20包括安装箱体500、散热本体600及遮尘组件800,请一并参阅图4及图5,散热装置20还包括电磁驱动组件700,散热本体600及遮尘组件800分别设置于安装箱体500上,电磁驱动组件700容置于安装箱体500内。

请参阅图5,安装箱体500具有中空结构,所述安装箱体500的侧壁分别开设有第一滑动孔510及第二滑动孔520,例如,所述第一滑动孔分别与外界及所述安装箱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即所述安装箱体的内部空间用于通过所述第一滑动孔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滑动孔分别与外界及所述安装箱体的内部空间连通,即所述安装箱体的内部空间用于通过所述第二滑动孔与外界连通。

请参阅图3至图5,所述散热本体600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500上,并且所述散热本体600位于所述第一滑动孔510及所述第二滑动孔520之间,例如,所述散热本体的一侧面与所述安装箱体的外表面相贴附,散热本体600用于起到主要的散热作用。所述散热本体600开设有散热通道610,散热通道610贯穿所述散热本体600,以供空气流通,进而起到对流散热效果。例如,各所述调节件分别设置于所述散热本体上。

请参阅图5,所述电磁驱动组件700包括电磁铁710、第一弹性件720、第一套杆730、第二弹性件740、第二套杆750、过渡板760、第一推顶杆770及第二推顶杆780,所述电磁铁710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500的内侧壁上,以使电磁铁710固定在安装箱体500内。所述第一套杆730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一弹性件720套置于所述第一套杆外,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例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一套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一弹性件,例如,所述第一弹性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套杆的长度,又如,所述第一弹性件在挤压形变后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套杆的长度,这样,能够防止所述第一套杆顶住所述过渡板的所述第一推顶部,能够更好地利用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及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二套杆750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弹性件套置于所述第二套杆外,所述第二弹性件740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例如,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设置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上,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安装箱体的内侧壁相固定,所述第二套杆用于支撑所述第二弹性件,例如,所述第二弹性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套杆的长度,又如,所述第二弹性件在挤压形变后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二套杆的长度,这样,能够防止所述第二套杆顶住所述过渡板的所述第二推顶部,并能够更好地利用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及弹性回复力。请参阅图3,所述过渡板760顺序连接的第一推顶部761、吸附部762及第二推顶部763,所述第一推顶部761与所述第一弹性件72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二推顶部763与所述第二弹性件740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吸附部762与所述电磁铁710磁性连接,例如,所述吸附部用于在所述电磁铁通电时,被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吸力所吸附,例如,所述吸附部为磁性材质或者金属材质,能够在所述电磁铁通电时,使所述吸附部与所述电磁铁产生磁吸作用,进而使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吸附部抵持。第一推顶杆770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推顶部761相固定,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一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一推顶杆的第二端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一滑动孔外,所述第二推顶杆780与所述第二推顶部763相固定,所述第二推顶杆780的第二端滑动穿设所述第二滑动孔,并且所述第二推顶杆的第二端部分露置于所述第二滑动孔外。当用户开启所述散热灯具时,并使散热灯具进行照明工作时,此时,所述电磁铁通电,基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吸附部产生的磁性吸力,能够使得所述吸附部带动所述第一推顶部与所述第二推顶部向靠近所述电磁铁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吸附部抵持,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推顶部对所述第一弹性件施加挤压力,所述第二推顶部对所述第二弹性件施加挤压力,从而能够使得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分别发生形变,并使得所述第一推顶部及所述第二推顶部能够向靠近所述电磁铁的方向运动;当用户关闭所述散热灯具时,所述电磁铁也断电,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吸附部之间的磁性吸力消失,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回复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推动所述过渡板的整体结构向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运动,直到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复位;在此过程中,所述第一推顶部会带动所述第一推顶杆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进行运动,所述第二推顶部会带动所述第二推顶杆向靠近或者远离所述电磁铁的方向进行运动,例如,所述第一推顶部与所述第一推顶杆的运动轨迹相同;所述第二推顶部与所述第二推顶杆的运动轨迹相同。

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所述遮尘组件800包括安装块810、遮尘件820、集风筒830及通风管840,所述安装块810与所述第一推顶杆770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遮尘件820包括安装杆821及遮尘部822,所述安装杆的第一端固定于所述安装块上,所述遮尘部设置于所述安装杆的第二端上,所述遮尘部用于遮蔽所述散热通道610的进风端。集风筒830与所述第二推顶杆780的第二端相固定,所述集风筒具有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集风筒内设置有通风区,所述集风筒上开设有与所述通风区连通的出风孔,所述通风管840的第一端与所述散热本体600相固定,并且所述通风管830的第一端与所述散热通道610的出风端连通,所述通风管830的第二端用于与所述散热通道的出风端连通,这样,当未开启所述散热灯具时,即所述散热灯具处于未使用状态时,此时,所述led灯珠未发光,不会产生热量,散热本体600无需进行散热工作,又由于所述电磁铁未通电,基于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所述第一弹性件及所述第二弹性件会共同推顶过渡板760,用于使得遮尘件820的遮尘部822遮蔽住所述散热通道610的进风端,并使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孔错位,以使所述集风筒的侧壁遮蔽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也就是说,在所述散热灯具未工作时,所述散热通道处于封闭状态,能够实现防尘作用,从而减轻积尘问题;当开启所述散热灯具时,即所述散热灯具处于使用状态时,此时,所述led灯珠发光,会产生热量,散热本体600需要进行散热工作,所述电磁铁处于通电状态,基于所述电磁铁与所述吸附部的磁吸力,会使所述第一推顶杆带动所述遮尘件820的遮尘部822向靠近所述电磁铁的方向或者远离所述散热本体的方向运动,并使第二推顶杆带动集风筒830向靠近所述电磁铁的方向或者远离所述散热本体的方向运动,如此,能够使所述遮尘部与所述散热通道的进风端错位设置,并使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出风孔连通,进而使所述通风管的第二端与所述通风区连通,这样,外界的空气就能够在所述散热通道内进行流通,以起到对流传热效果,且由于所述集风筒的两端均与外界连通,即所述通风区的两端分别与外界连通,且未有遮挡部件,相对于所述散热通道,虽然所述散热通道的两端都与外界连通,但是散热通道的进风端会受到安装块的阻碍作用,所述散热通道会受到所述集风筒的侧壁的阻碍作用,因此,所述通风区的空气流速会大于所述散热通道的空气流速,根据空气动力学,会提高所述散热通道的空气流速,即使所述散热通道的空气加速地流向所述通风区,如此,能够提高对流传热的程度,进而能够提高整体的散热性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