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角度的路灯外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46860阅读:20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调角度的路灯外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灯具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调角度的路灯外壳。



背景技术:

在城市的道路侧旁,会安装很多路灯用于照明,根据道路的宽度,路灯与地面的角度将直接影响照明的效果。在路灯安装和使用的过程中,灯杆是垂直固定在地面上的,由于路灯的规格各不相同,导致路灯与地面的角度也不尽相同,传统是在路灯支架上安装角度调节器进行角度调整,因为灯杆较高,所以路灯只需调整较小的角度就能使路灯的照射范围变大,但是安装角度调节器增加了路灯的成本,拖慢了安装的进度,而且角度调节器调整起来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成本低、安装速度快且便于调整的可调角度的路灯外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可调角度的路灯外壳,包括壳体和安装柄,所述壳体上设有多个安装平台和与安装平台数量相同的固定槽,各安装平台和各固定槽呈阶梯依次设置,且各安装平台之间呈一定夹角,安装柄上设有安装板,安装柄通过安装板安装在安装平台上并插入相应的固定槽中而与壳体连接。

所述安装平台和固定槽的数量均为三个,且第一安装平台与第二安装平台的夹角为5°,第一安装平台与第三安装平台的夹角为10°。

所述安装板包括上板、斜板和下板,上板与下板连接在斜板两端且相互垂直。

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柄的安装板安装在壳体的不同安装平台上和相应的固定槽中而使壳体与安装柄的角度可调,具有适用范围广、安装方便、成本低和便于调整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壳体从下往上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的放大图。

图4为沿图3中B—B线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安装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柄与壳体垂直安装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1—第一安装平台、12—第二安装平台、13—第三安装平台、14—第一固定槽、15—第二固定槽、16—第三固定槽、17—电线过孔、2—安装柄、21—上板、22—斜板、23—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壳体1和安装柄2,壳体1上设有第一安装平台11、第二安装平台12、第三安装平台13、第一固定槽14、第二固定槽15、第三固定槽16和电线过孔17,第一安装平台11、第二安装平台12、第三安装平台13、第一固定槽14、第二固定槽15和第三固定槽16呈阶梯依次设置,第一安装平台11与第二安装平台12的夹角为5°,第一安装平台11与第三安装平台13的夹角为10°,电线过孔17位于第三安装平台13的中部,安装柄2上设有呈C形的安装板,安装板包括上板21、斜板22和下板23,上板21和下板23连接在斜板22的两端且相互垂直,安装柄2安装在斜板22上,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上板21平行,安装柄2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第一安装平台11上并插入第一固定槽14内而与壳体1连接,或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第二安装平台12上并插入第二固定槽15内而与壳体1连接,或通过安装板安装在第三安装平台13上并插入第三固定槽16内而与壳体1连接。

当安装柄2的上板21安装在壳体1的第一安装平台11上,下板23插入第一固定槽14内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平行。

当安装柄2的上板21安装在壳体1的第二安装平台12上,下板23插入第二固定槽15内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5°。

当安装柄2的上板21安装在壳体1的第三安装平台13上,下板23插入第三固定槽16内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0°。

如图6所示,当安装柄2的上板21插入壳体1的第一固定槽14内,下板23安装在第一安装平台11上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垂直。

当安装柄2的上板21插入壳体1的第二固定槽15内,下板23安装在第二安装平台12上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85°。

当安装柄2的上板21插入壳体1的第三固定槽16内,下板23安装在第三安装平台13上时,安装柄2的中心线与壳体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80°。

供电网络的电线穿过灯杆、安装柄2中部的通孔和壳体1上的电线过孔17与壳体1内部的路灯连接。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发明构思进行的改造和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