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间隙配合结构及移动式手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37268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无间隙配合结构及移动式手术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间隙配合结构及移动式手术灯。



背景技术:

移动式手术灯是固定位置可根据使用需求灵活变化的一种手术灯,普遍应用于手术室、检查室、美容院等场合。这些应用场合中,要求手术灯的灯杆与底座的固定必须可靠,从而在移动手术灯的过程中,不会因为灯杆与底座相对摇晃或运动而导致的光斑晃动。目前普遍采用螺钉穿设灯杆与底座而达到固定连接,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螺钉连接并不稳固,连接处易产生间隙,因而较难满足上述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稳固,能避免光斑晃动的移动式手术灯及一种结构稳固的无间隙配合结构。

一种移动式手术灯,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的上表面处设置锥形孔,所述锥形孔的大端靠近上表面,所述锥形孔的小端靠近下表面;

灯杆,插设在锥形孔内,所述灯杆的底端外表面形成与锥形孔配合的锥面;及

紧固件,设置在底座的下表面并与灯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施加沿着锥形孔的轴向方向上的张紧力,使灯杆的底端外表面形成的锥面与底座的上表面处设置的锥形孔紧密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上设置穿透底座的台阶孔,所述台阶孔的大端靠近上表面,所述台阶孔的小端靠近下表面,所述底座还包括转接件,所述转接件设置在台阶孔内,所述锥形孔形成在转接件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件的侧壁具有贯穿转接件两端的开槽,使所述转接件呈半封闭的环状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杆的底端上形成限位缺口,所述台阶孔的小端内形成与限位缺口匹配的限位挡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杆包括主体及连接在主体上的安装件,所述锥面形成在安装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装饰件,所述装饰件卡设在灯杆与底座的上表面的连接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所述灯杆的底端内形成与螺钉配合的螺纹孔;或者所述紧固件为螺母,所述灯杆的底端外形成与螺母配合的螺纹。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设置在紧固件与底座下表面之间的至少一个垫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包括多个辐射延伸的支脚,所述支脚上设有滚动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套设在灯杆的中部,所述把手上设有大端靠近底座、小端远离底座的锥形孔,所述灯杆的中部外表面形成与所述把手上的锥形孔配合的锥面。

一种无间隙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以及紧固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锥形孔,所述第二装配件上设有锥面,所述锥面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锥形孔内,所述紧固件施加沿着锥形孔的轴向方向上的张紧力使锥面与锥形孔紧密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穿设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或者所述紧固件穿设第一装配件、第二装配件其中一个,并延伸进入其中另一个。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装配件,所述第三装配件位于第二装配件远离第一装配件的一端,第三装配件和第二装配件对接处设置互相配合的锥形孔和锥面,所述紧固件施加的张紧力使第一、第二、第三装配件紧密配合。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还包括转接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容置转接件的台阶孔,所述锥形孔开设在转接件上。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为灯座,所述第二装配件为灯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为把手,所述第二装配件为灯杆。

上述移动式手术灯借助底座上的锥形孔与灯杆的锥面形成无间隙配合,在移动手术灯后,可大幅减小灯杆与底座之间的晃动程度及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无间隙配合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手术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灯杆固定结构以剖视示出。

图3为图2所示移动式手术灯中的灯杆固定结构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移动式手术灯中的灯杆固定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移动式手术灯中的底座的另一视角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手术灯的光斑晃动测试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间隙配合结构,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装配件70和第二装配件80,以及紧固件90。

所述第一装配件70上设有锥形孔71,所述第二装配件80上设有锥面81,所述锥面81至少部分容置在所述锥形孔71内,所述紧固件90施加沿着锥形孔71的轴向方向上的张紧力使锥面81与锥形孔71紧密配合。由于设置了匹配的锥面81和锥形孔71,再借助紧固件90施加锥形孔71轴向上的结合力,可使第一装配件70和第二装配件80接合面无间隙产生,保障第一装配件70和第二装配件80的结合牢靠度,避免第一装配件70和第二装配件80二者的相对摇晃。

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90包括螺杆和螺母,所述螺杆沿着锥形孔71的轴向穿设第一装配件70、第二装配件80,所述螺帽锁紧在螺杆两端,以在锥形孔71的轴向上施加压紧第一装配件70、第二装配件80的张紧力。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90还可以是螺钉,直接将螺钉穿设第一装配件70,并延伸进入第二装配件80以锁紧第一装配件70、第二装配件80。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件还可以是多个。例如,所述的无间隙配合结构还包括第三装配件83,所述第三装配件83位于第二装配件80远离第一装配件70的一端,第三装配件83和第二装配件80对接处设置互相配合的锥形孔82和锥面84,所述紧固件90施加的张紧力使第一、第二、第三装配件70、80、83紧密配合。当装配件为三个时,紧固件90可以采用螺杆穿设三个装配件,并借助螺母锁合螺杆两端而接合三个装配件的方式,也可以采用螺钉穿设其中两个装配件,并锁固在另一个装配件中的方式。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的装配件的摆放方位可以不同。例如,如图1中所示,所述第一装配件70的锥形孔71大端朝上,小端朝下,因而与第一装配件70配合的第二装配件80的锥面大端也朝上,小端也朝下。而另外的装配件,例如图1虚线下方示出的装配件,所形成的锥形孔也可以是大端朝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装配件70还可包括转接件,所述第一装配件上设有容置转接件的台阶孔,所述锥形孔71开设在转接件上。通过设置转接件,可使第一装配件70的整体结构的加工难度变小。

上述的无间隙配合结构可以应用在灯具的相关结构上,例如,所述第一装配件70可以为灯座,所述第二装配件80可以为灯杆。灯座上设置锥形孔,灯杆上设置锥面,灯杆的锥面插设在锥形孔内,并再借助紧固件90将灯杆和灯座紧密结合。再例如,所述第一装配件70还可以为把手,所述第二装配件80可以为灯杆。把手上设置锥形孔,套设在灯杆上。

以下将以上述无间隙配合结构应用于移动式手术灯为例对一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手术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动式手术灯可应用于各种需要改变手术灯位置的场合。所述移动式手术灯通过无间隙配合结构实现灯杆与底座的稳固连接,避免移动式手术灯在移动过程中光斑晃动剧烈而影响照明效果。

所述的移动式手术灯包括底座10、转接件20、灯杆30、紧固件40、灯体60和把手62,转接件20设置在底座10上,灯杆30插设在转接件20中,并通过紧固件40与底座10形成固定连接,把手62和灯体60均固定在灯杆30上。

同时参考图4,所述底座1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所述下表面102朝向移动式手术灯的放置表面,例如地面。所述底座10上设置穿透底座10的上表面101和下表面102的台阶孔11。所述台阶孔11包括靠近上表面101的大端111和靠近下表面102的小端112,所述大端111和小端112连接处形成台阶113。

所述大端111可呈圆柱状,或者其他形状。同时参考图5,所述小端112内形成限位挡壁114。所述限位挡壁114可以是由小端112呈现为非旋转对称形状时,该形状的相应侧壁构成。例如,一实施例中,小端112为长方体形状,该限位挡壁114即由长方体形状的某一侧壁构成。

如图2和图4中所示,所述底座10包括多个辐射延伸的支脚12,所述支脚12上设有滚动轮13。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0还可由位于上方的上盖15和位于下方的下盖16扣合而成。所述台阶孔11贯穿所述上盖15和下盖16。上盖15和下盖16均延伸设置相应数量的支脚12。所述滚动轮13与下盖16上的支脚12固定连接。

所述转接件20设置在底座10的台阶孔11内。更具体的,所述转接件20的底端抵靠在台阶孔11的台阶113上。所述转接件20内形成锥形孔21,锥形孔21上大下小,即所述锥形孔21的大端靠近底座10的上表面101,所述锥形孔21的小端靠近底座10的下表面102。所述转接件20的锥形孔21用于与灯杆30的底端适配并紧固。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转接件20的侧壁具有贯穿转接件20两端的开槽22,使得所述转接件20呈半封闭的环状结构。开设开槽22可使转接件20在受到沿锥形孔21的轴向方向的外力时,产生一定的收缩力,可加强转接件20与灯杆30的紧固效果。

所述转接件20的外表面的形状可以与台阶孔11的大端111的形状匹配,例如当大端111的形状为圆柱状时,则转接件20的外表面可以是圆筒形状,并且两者大小适配。

所述转接件20的顶端可以容置在台阶孔11内,也可以露出至底座10的上表面101之外。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的移动式手术灯还包括装饰件50,所述装饰件50卡设在灯杆30与底座10的上表面101的连接处。所述转接件20被所述装饰件50覆盖。所述装饰件50可以由硅胶等软质材料制成。

所述灯杆30插设在转接件20的锥形孔21内,所述灯杆30的底端外表面形成与锥形孔21配合的锥面301,即灯杆30上的锥面301也是上大下小。灯杆30上的锥面301与转接件20上的锥形孔21的锥度相同。所述紧固件40设置在底座10的下表面102并与灯杆30的底端固定连接,当灯杆30的底端受到紧固件40的拉紧力时,灯杆30将与转接件20形成零间隙的配合面。进一步地,当转接件20上形成有开槽22的设置时,此配合将更为稳固,在移动手术灯后,可大幅减小灯杆30与底座10之间的晃动程度及时间。

此外借助转接件20形成锥形孔21,而非直接在底座10上形成锥形孔,可以避免对底座10造成强度破坏,而且可便于对底座10的加工。一般而言,若要保障底座10的强度则只能增大底座10的尺寸。换言之,借助转接件20形成锥形孔21的设置,既可以保障底座10的强度结构不被破坏,又能避免底座10的空间尺寸增大。

所述灯杆30的底端上形成限位缺口33,所述限位缺口33用于与底座10上的台阶孔11的小端112内形成的限位挡壁114配合,以在周向上限制灯杆30的转动。所述限位缺口33可以由锥面301切去部分弧面而形成。在另外的实施例中,所述限位缺口33也可以是自灯杆30的锥面301继续延伸出的其他非锥状结构上裁切部分结构而形成,即根据不同实施例中的灯杆30的底端的具体结构,限位缺口33形成的位置并不限于在锥面301上。

如图3中所示,一实施例中,所述灯杆30包括主体31及连接在主体31上的安装件32,所述锥面301形成在安装件32上。安装件32可以采用螺接、焊接、过盈配合等方式与主体31形成固定连接。采用主体31与安装件32分立设置,可方便灯杆30的加工制造,降低成本。在具有安装件32的实施例中,安装件32与转接件20形成直接连接,而主体31上则用于设置把手62、灯体60等结构。

如图2所示,所述移动式手术灯还包括与主体31的顶端连接的平衡臂61,所述灯体60再设置在平衡臂61上。平衡臂61可相对主体31转动,从而用于调节移动式手术灯的照明角度。进一步地,所述把手62设置在所述灯杆30的主体31的中部,即把手62位于灯体60与底座10之间。推动所述把手62可用于移动所述移动式手术灯。类似的,所述把手62上也可设有大端靠近底座10、小端远离底座10的锥形孔,所述灯杆30(主体31)的中部外表面形成与所述把手62上的锥形孔配合的锥面,如此设置也可使把手62更加紧固地套设在灯杆30上。如有必要,还可在把手62处设置轴向紧固件,加强灯杆30与把手62的连接。此时,紧固件可以是套设在把手62的上端的螺母,通过向下锁固对把手62施加向下的轴向力,使把手62上的锥形孔紧密配合灯杆30上的锥面。

参考图3和图4,一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40为螺钉,所述灯杆30的底端内形成与螺钉配合的螺纹孔。在具有安装件32的实施例中,上述的螺纹孔即形成在安装件32上。所述安装件32可完全容置在台阶孔11中,紧固件40自底座10的下表面102伸入台阶孔11中与安装件32形成配合。通过紧固件40锁紧灯杆30,可使灯杆30的底端与转接件20的锥形孔21形成无间隙配合。

进一步地,还可在紧固件40与底座10的下表面102之间设置至少一个的垫片41。这些垫片41可以是平垫、弹性垫等,用于加固紧固件40与灯杆30的连接。在一些实施例中,底座10的下表面102于台阶孔11处也可形成凹陷,这些垫片41可设置在凹陷中。

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紧固件40还可为螺母,所述灯杆30可在底端外形成与螺母配合的螺纹。在具有安装件32的实施例中,安装件32自锥面301的小端还可继续延伸形成柱状结构,柱状结构可延伸穿过台阶孔11露出在底座10的下表面102外,而上述与螺母配合的螺纹则可形成在柱状结构上。

如图6中所示,为一实施例的移动式手术灯的光斑晃动测试图。在某一应用场合中,要求光斑晃动幅值不超过2mm,该一测试中,移动式手术灯位置被改变后,光斑初始晃动幅值大约4mm,大约2.5s后,晃动幅值即达到可接受的程度,可知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移动式手术灯初始晃动幅值较小,且能较快满足照明要求。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