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808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照明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发光设备,特别是指一种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参阅图1,为传统的灯管结构,包括一管体11、一设置在该管体11内的发光单元(未绘出),及多个设置在该管体两端的灯脚12。

前述传统灯管结构的安装方式,需要将两侧的灯脚12分别插置在两端的导接座上再旋转定位,而拆卸方式则是将灯管结构反向旋转后,再将两侧的灯脚12由两端的导接座上拆下。

然而,上述安装以及拆卸方式并不容易顺利进行,若是角度不对或是用力过猛,将可能导致两侧的灯脚12有断裂的可能。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易于安装灯管的照明装置。

该照明装置包含一灯管、一设置于该灯管内的发光单元,及一设置于该灯管的一端的电极座。其中,该灯管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管壁、一位于该管壁的一端的第一端部,及一位于该管壁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而该发光单元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电极座设置于该灯管的该第一端部上,其中,该电极座的环周面为一第一电极,该电极座的端面为一第二电极,该第一电极、该第二电极与该发光单元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照明装置还包含一能与该电极座电连接的变压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上述的照明装置还包含一供该电极座连接设置的接合器,该变压单元是设置于该接合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接合器是呈T形,并包括一供该电极座螺接的连接部,及一与该连接部连通且用以容置该变压单元的安装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接合器的该连接部具有一与该电极座的该第一电极导通的导接区,该变压单元是与该导接区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又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接合器的该连接部间隔开设有多个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再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接合器的该安装部具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技术手段,是在于该照明装置还包含一设置于该第二端部上的封挡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通过该电极座的结构设计,不但造形新颖,更大幅提升该灯管安装的便利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灯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是辅助说明图2中的细部结构的局部放大图;

图4是辅助说明图2中的细部结构及连结关系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另一种形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中:

2 灯管;

21 管壁;

22 第一端部;

23 第二端部;

3 发光单元;

4 电极座;

41 第一电极;

42 第二电极;

5 接合器;

51 连接部;

511 导接区;

512 沟槽;

52 安装部;

521 开口;

6 变压单元;

7 封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参阅图2至图4,为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的较佳实施例,其包含一灯管2、一设置于该灯管2内的发光单元3、一设置于该灯管2的一端的电极座4、一供该灯管2安装的接合器5、一设置于该接合器5内的变压单元6,及一设置于该灯管2的一端的封挡件7。

如图2及图3所示,该灯管2包括一围绕界定出一容置空间的管壁21、一位于该管壁21的一端的第一端部22,及一位于该管壁21的另一端的第二端部23,而该发光单元3是设置于该容置空间内。该电极座4设置于该灯管2的该第一端部22上,该封挡件7设置于该灯管2的该第二端部23上。通过该电极座4与该封挡件7设置于该灯管2的两端,使该灯管2形成防水状态。该封挡件7的材质可为金属、塑料,或其他高分子材料。其中,该电极座4的环周面为一第一电极41,该电极座4的端面为一第二电极42,该第一电极41、该第二电极42与该发光单元3电连接。于本实施例中,该第二电极42是位于该电极座4的端面的中央。

参阅图2及图4,该接合器5是呈T形,并包括一供该电极座4接合的连接部51,及一与该连接部51连通且用以容置该变压单元6的安装部52。该连接部51具有一导接区511,该变压单元6与该连接部51的该导接区511电连接。当该电极座4如图4所示地螺接于该接合器5的连接部51时,该第一电极41会与该导接区511接触而导通,进而使得该第一电极41、该第二电极42能与该变压单元6导通。

另外,该连接部51间隔开设有多个沟槽512,该接合器5的该安装部52具有一与外界连通的开口521,用以供该变压单元6的电线由该开口521伸出并与一供电源(图未示)形成电连接。

经由上述的结构说明可知,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一、易于更换该变压单元6:为了应用于不同的装设环境,该灯管2的管径有细小化的趋势,当管径过小时则不易置放该变压单元6。而本案通过将该变压单元6外置于该接合器5内的设计,除了能解决不易将该变压单元6放置于细小的灯管2内的问题之外,也使得该变压单元6的更换更为便利。

二、该电极座4结构新颖,不易损坏:相较于传统的电极采用引脚形式,本案中该电极座4直接使其环周面及端面分别形成该第一电极41及该第二电极42,整体结构新颖,且与该接合器5进行螺接时即可进行导通,大幅提升该灯管2安装的便利性,也减少先前技术中所述,在更换的过程中导致两侧的灯脚12断裂的可能。

要特别说明的是,该电极座4的环周面的结构,可以是如3所示,形成有多个环状突起的形态,也可以是如图5所示,为平滑的形态,只要能与该连接部51稳固结合而形成电连接即可。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照明装置,为该变压单元6外置式的设计,不但易于更换该变压单元6,亦能应用于管径细小化的灯管2,且该电极座4的结构新颖,易于拆换该灯管2,故确实可以达成本实用新型的目的。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是为充分说明本实用新型而所举的较佳的实施例,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此。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所作的等同替代或变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