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电源灯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23922阅读:305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电源灯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绿色能量采集和射频信号收发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无线电源灯座。



背景技术:

灯座,固定灯位置和使灯触点与电源相连接的器件,现在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因家庭装修设计或者家具摆放等问题,控制开关没有放在最适合使用的位置,造成使用不方便;夜间起床后,需要摸黑走进客厅或者卫生间,在日常起居上很不方便,很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线电源灯座,具备无线无源控制的优点,解决了现在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因家庭装修设计或者家具摆放等问题,控制开关没有放在最适合使用的位置,造成使用不方便;夜间起床后,需要摸黑走进客厅或者卫生间,在日常起居上很不方便,很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电源灯座,包括发射端开关和接收端灯头,所述发射端开关包括上盖板,所述上盖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翘板,所述翘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射PCB板,所述发射PCB板的内部设置有发电机,所述发射PCB板的底部设置有下盖板,所述发射端开关的一侧设置有发射天线,所述接收端灯头的底部设置有灯座旋口,所述灯座旋口的底部设置有导光带,所述接收端灯头的内腔设置有PCB板,所述PCB板的一侧设置有信号配对按键,所述信号配对按键的一端贯穿至接收端灯头的外侧,所述接收端灯头的内腔且位于PCB板的一侧设置有LED灯,所述接收端灯头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组件。

优选的,所述上盖板的底部设置有卡块,所述下盖板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配合使用。

优选的,所述灯座旋口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所述上盖板组件表面的顶部设置有与灯座相适配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导光带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接收端灯头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连接孔。

优选的,所述接收端灯头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与接收端灯头内腔连通的通孔,所述信号配对按键与通孔相互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发射端开关、上盖板、翘板、发射PCB板、发电机、下盖板、发射天线、接收端灯头、灯座旋口、导光带、信号配对按键、LED灯、PCB板和上盖板组件,一个部分是发射系统,另一个部分是接收系统,发射部分采用自己发电技术,在人按动按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微弱电能,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将电能应用于无线信号发射系统,产生一个无线控制信号,接收部分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的内容对电源控制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控制灯座的开关,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发射端开关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接收端灯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发射电路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接收电路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发电、整流电路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滤波、稳压电路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按键检测电路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发射电路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发射芯片内部电路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AC-DC电路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MCU控制电路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接收电路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配对按键控制电路图;

图14为本实用新型指示灯电路图;

图15为本实用新型继电器电路图;

图16为本实用新型接收芯片内部电路图。

图中:1发射端开关、2上盖板、3翘板、4发射PCB板、5发电机、6下盖板、7发射天线、8接收端灯头、9灯座旋口、10导光带、11信号配对按键、12 LED灯、13 PCB板、14上盖板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一种无线电源灯座,包括发射端开关1和接收端灯头8,发射端开关1包括上盖板2,上盖板2的底部设置有卡块,下盖板6的顶部设置有与卡块相适配的卡槽,上盖板2与下盖板6配合使用,上盖板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翘板3,翘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发射PCB板4,发射PCB板4的内部设置有发电机5,发射PCB板4的底部设置有下盖板6,发射端开关1的一侧设置有发射天线7,接收端灯头8的底部设置有灯座旋口9,灯座旋口9的表面设置有外螺纹,上盖板组件14表面的顶部设置有与灯座相适配的外螺纹,灯座旋口9的底部设置有导光带10,导光带10的顶部设置有连接板,接收端灯头8的底部设置有与连接板相适配的连接孔,接收端灯头8的内腔设置有PCB板13,PCB板13的一侧设置有信号配对按键11,接收端灯头8一侧的表面开设有与接收端灯头8内腔连通的通孔,信号配对按键11与通孔相互配合使用,信号配对按键11的一端贯穿至接收端灯头8的外侧,接收端灯头8的内腔且位于PCB板13的一侧设置有LED灯12,接收端灯头8的顶部设置有上盖板组件14,通过设置发射端开关1、上盖板2、翘板3、发射PCB板4、发电机5、下盖板6、发射天线7、接收端灯头8、灯座旋口9、导光带10、信号配对按键11、LED灯12、PCB板13和上盖板组件14,一个部分是发射系统,另一个部分是接收系统,发射部分采用自己发电技术,在人按动按键的过程中会产生一个微弱电能,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将电能应用于无线信号发射系统,产生一个无线控制信号,接收部分在接收到信号后,进行解码,根据解码后的内容对电源控制部件进行相应的处理,从而控制灯座的开关,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保证了使用者的人身安全。

如图5和图6,当按键按下时,发电线圈T1内的磁通量变化,产生感应电流,经由D1~D4组成的整流电路,变成直流后C3滤波,在经过稳压电源稳压后,产生一个5V的直流电,供后端电路供电;其中R1和R4,R8和R13组成一对状态监测电路,即DETEC_P1,DETEC_N1在发电线圈按下或者弹起时,都有确定的状态,用于单片机检测不同发电线圈的不同状态,以此来判断发射什么命令的射频信号。

如图7,当MCU系统上电后,时钟用内部RC震荡电路,检测每个发电线圈状态,开关SI接3时,接收电路会对每个发电线圈的状态进行判断,开关SI接1时,接收电路不会对每个发电线圈的状态进行判断。当检测到多个线圈工作时,以第一个检测到的为准,然后对此发电线圈的状态(按下或者弹起)进行编码如0xfffffa;最后通过SPI口对专用芯片进行寄存器配置,主要进行频率控制,调制解调器模式(2-FSK,),和带宽控制,主要设置方法如下:

(载波频率)

(中心频率)

以上配置完成之后将检测到的按键编码发送给专用芯片,进行射频发射。

如图8和图9,发射数据经SPI口传送至RF专用芯片,经过图9的内部电路内部处理,经由RF端口发射C1、C6、L2和L5形成一个平衡转换器,用以将芯片上的微分RF端口转换成单端RF信号(C7也用在直流模块上),然后经过一个合适LC网络一起,平衡转换器元件也将阻抗转换以匹配50欧的天线。

如图10和图11,市电220V经过桥堆整流后,经过AC-DC芯片(非隔离),采用PWM控制方式转换成直流电源,可以作为LED驱动电源,同时经过线性稳压芯片转换成可供单片机和发射系统工作的直流电源。

MCU上电后,时钟用内部RC震荡电路,通过SPI接口对RF专用芯片进行配置,主要进行接收数据格式,频率控制,调制解调器模式(2-FSK,),和带宽控制,主要设置方法如下:

(载波频率)

(中心频率)

经过上述配置完成后,MCU系统可以正常接收符合此配置的RF信号

接收天线接收到信号,经过LC滤波,经过由C4、C11、L3和L4形成一个平衡转换器和RF匹配,片上的微分RF端口转换成单端RF信号(C13也用在直流模块上),平衡转换器元件也将阻抗转换以匹配50欧的天线。经过图16的内部电路内部处理,通过SPI接口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送给MCU,MCU根据接收的信号来判断如何控制继电器。

图13—图16,当MCU检测到按下按键时,会切换继电器状态(吸合或者断开),通时根据继电器状态来判断指示灯的点亮或者熄灭,即继电器吸合,指示灯亮,继电器断开指示灯灭;长按按键,接收部件可进入配对模式,即可以记忆发射部件的控制信号。

因MCU驱动电流较小,所以指示灯通过三极管开关控制,达到驱动多个LED的目的;当接收电路接收到控制信号后,MCU输出一个高电平,Q4导通,继电器线包通电,继电器开关吸合电源导通,从而控制无线无源灯座电源接通,灯座上的灯点亮,当MCU输出低电平后,Q4关断,继电器断开,灯座断电,灯泡熄灭。

综上所述:该无线电源灯座,通过设置发射端开关1、上盖板2、翘板3、发射PCB板4、发电机5、下盖板6、发射天线7、接收端灯头8、灯座旋口9、导光带10、信号配对按键11、LED灯12、PCB板13和上盖板组件14,解决了现在照明灯在使用过程中,因家庭装修设计或者家具摆放等问题,控制开关没有放在最适合使用的位置,造成使用不方便;夜间起床后,需要摸黑走进客厅或者卫生间,在日常起居上很不方便,很容易导致使用者摔倒,造成人身伤害的问题。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