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1379发布日期:2018-08-14 16:36阅读:27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led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路灯。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diode,发光二极管)灯具有发光效率高、寿命长和低能耗的优点。随着led技术的不断发展,led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

但led灯也有着不可忽视的缺陷,其工作时会发出大量的热,如散热效果不佳,则将大幅缩减led灯寿命,因此,为了进一步延长led灯的使用寿命,降低led灯的使用成本,要求led灯必须具备极佳的散热性能。

此外,由于led灯应用场景的不同,当led应用在路灯上时,路灯的使用环境可能存在较为恶劣的天气,需要承受风吹雨打,以及沙尘的侵袭,为此,需要为路灯安装防护罩,而防护罩的安装,则又无疑造成了路灯的散热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路灯。

一种路灯,包括:

灯板;

多个灯珠,各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

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灯板和各所述灯珠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照明口,所述照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壳体于所述照明口的边沿开设有扣合槽,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照明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转动部;

灯罩,所述灯罩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边沿插设于所述扣合槽内,且所述灯罩封闭所述照明口;

多个活动罩体,每一所述活动罩体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一所述转动部活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活动罩体具有弧形截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一所述转动部转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一所述转动部铰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活动罩体朝向所述壳体的一面设置有反射层。

上述的路灯,通过在壳体的外侧活动设置活动罩体,在环境较佳的情况下,将活动罩体打开,使得壳体内的灯珠能够通过照明口照明,使得路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而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则将活动罩体打下,使得活动罩体罩设于壳体的外侧,通过活动罩体保护路灯,从而有效提高路灯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路灯的立体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实施例的灯罩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另一实施例的路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灯板和灯珠的一方向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又一实施例的路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再一实施例的路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实施例的活动罩体的局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例如,一种路灯,包括:灯板;多个灯珠,各所述灯珠设置于所述灯板上;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容置腔,所述灯板和各所述灯珠均设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照明口,所述照明口与所述容置腔连通,所述壳体于所述照明口的边沿开设有扣合槽,所述壳体背向所述照明口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转动部;灯罩,所述灯罩包括灯罩本体所述灯罩本体的边沿插设于所述扣合槽内,且所述灯罩封闭所述照明口;多个活动罩体,每一所述活动罩体一端设置有连接部,每一所述连接部与一所述转动部活动连接。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在壳体的外侧活动设置活动罩体,在环境较佳的情况下,将活动罩体打开,使得壳体内的灯珠能够通过照明口照明,使得路灯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而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则将活动罩体打下,使得活动罩体罩设于壳体的外侧,通过活动罩体保护路灯,从而有效提高路灯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路灯10包括:灯板100、多个灯珠110、壳体200和灯罩300,各所述灯珠110设置于所述灯板100上;所述壳体200内设置有容置腔201,所述灯板100和各所述灯珠110均设置于所述壳体200内,所述壳体200开设有照明口202,所述照明口202与所述容置腔201连通,所述壳体200于所述照明口202的边沿开设有扣合槽203;所述灯罩300包括灯罩本体310和涂覆于所述灯罩本体310上的吸热层320,所述灯罩本体310的边沿可拆卸地插设于所述扣合槽203内,且所述灯罩300封闭所述照明口202。例如,吸热层320涂覆于灯罩本体310的外侧表面。

具体地,容置腔201内还设置有电路板(图未示),该电路板与灯板100上的灯珠110电连接,电路板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为灯珠110提供电能。该灯珠110为路灯珠110,例如,各所述灯珠110焊接于所述灯板100上。例如,灯板100设置有灯珠110的一面朝向所述照明口202,这样,当灯珠110供电后,灯珠110发出的光将透过照明口202照明至外部。应该理解的是,灯珠110发光后将产生大量的热,热量通过灯板100和壳体200的吸收,并散发至外部。

此外,灯罩300上的吸热层320同样能够吸收热量,将热量散发,例如,吸热层320与扣合槽203的侧壁抵接,例如,吸热层320与壳体200抵接,这样,吸热层320吸收的热量能够通过壳体200散发至外部。

例如,该灯罩300为透明罩,例如,该灯罩本体310的材质为玻璃,玻璃具有良好透光性,使得灯珠110的光能够很好地穿透。又如,该灯罩本体310的材质为亚克力,亚克力具有较大的韧性,不易破碎,有效提高了路灯10的使用寿命。例如,该灯罩300的截面为弧形,例如,该灯罩300的截面为半圆形,该灯罩300的弧形或者半圆形结构有利于光的分散发射,使得照明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该吸热层320能够透光,并且使得吸热层320能够很好地吸收热量,例如,该吸热层320的材质为金属钛,例如,该金属钛的厚度为100nm~300nm,本实施例中,金属钛的厚度极小,能够使得灯珠110的光有效穿透,为外部提供照明,而金属钛则能够吸收灯珠110的热量,并传导至壳体200,通过壳体200散发,有效提高了路灯10的散热效率。

例如,所述吸热层320的厚度由靠近所述扣合槽203的位置向远离所述扣合槽203的位置逐渐减小,例如,所述吸热层320的厚度由边缘向中部逐渐减小,应该理解的是,吸热层320的厚度与吸热性能成正比,吸热层320的厚度越大,吸热性能越高,也就是说,所述吸热层320的厚度由中部向边缘逐渐增大,由于吸热层320边缘的厚度较大,使得边缘位置的吸热层320的吸热性能更佳,并且导热性能也更佳,使得吸热层320能够将热量快速传递至壳体200,通过壳体200将热量散发,进一步提高了路灯10的散热效率,而由于吸热层320的中部的厚度较小,有利于光线的透过,使得照明效果更佳。

为了使得照明效果更佳,使得照明亮度更大,例如,灯罩本体310的表面涂覆有若干道吸热层320,例如,各吸热层320沿灯罩本体310表面依次间隔设置,例如,各所述吸热层320之间间隔设置有间隙,本实施例中,吸热层320的间隙能够使得光线通过,使得照射至外部的光线进一步增加,有效提高了照明亮度。

为了使得壳体的散热效果更佳,例如,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波浪条纹,例如,壳体的外侧表面设置有若干凹陷槽,每两个凹陷槽之间设置凸起部,这样,通过波浪结构或者凹陷槽和凸起部,能够有效增加壳体的外侧表面的面积,进而提高壳体200的散热效率。

本实施例中,壳体200可以吸收灯板100、灯珠110的热量,还能够吸收吸热层320的热量,并通过壳体200的外侧表面散发至外部,有效提高了灯珠110的热量的散发效率,使得灯珠110的热量可以从多个方向散发,有效提高了灯珠110的使用寿命。

为了使得灯罩300能够方便地扣合在扣合槽203内,并且使得灯罩300便于拆卸,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所述灯罩300还包括插接部330,所述插接部330与所述灯罩本体310一体连接,所述插接部330插设于所述扣合槽203内,所述扣合槽203的侧壁凸起设置有卡扣部210,所述插接部330靠近所述灯罩本体310的一端凹陷设置有卡扣槽331,所述卡扣槽331卡接于所述卡扣部210的外侧,这样,当插接部330插入扣合槽203内,并且使得卡扣槽331卡在卡扣部210外侧,卡扣部210通过扣合槽203将插接部330固定,从而使得灯罩300与壳体200之间的连接稳固。

为了便于插接部330插入扣合槽203内,例如,如图3所示,插接部330的厚度由靠近所述灯罩本体310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减小,例如,插接部330的截面为三角形,例如,插接部330的截面为梯形,由于插接部330的末端的厚度较小,有利于插接部330插入扣合槽203内,而随着路灯10的工作,在灯珠110发光阶段,热量使得灯罩本体310和插接部330受热,产生轻微膨胀,由于灯罩本体310为半圆形,使得灯罩本体310沿着外侧扩张,使得插接部330能够充分抵接于扣合槽203的侧壁,进而使得插接部330能够更为稳固地与扣合槽203配合,使得灯罩300更为稳固地与壳体200连接。

例如,所述插接部330的外侧面为倾斜面,例如,该倾斜面由靠近所述灯罩本体310的一端向另一端逐渐朝向内侧倾斜,该倾斜面使得插接部330能够沿着倾斜面的倾斜逐渐插入扣合槽203内,并且在灯罩本体310膨胀时,倾斜面能够充分抵接扣合槽203的侧壁,进而使得灯罩300能够稳固地与壳体200连接。

例如,灯板100上设置有多个金属导电体,各所述金属导电体与电路板电连接,各所述灯珠110设置于所述金属导电体上,例如,各所述灯珠110焊接于所述金属导电体上,例如,该金属导电体为铝合金导电体,例如,该铝合金导电体的形状为扁平条状,例如,如图1所示,该铝合金导电体为铝合金导电条120,通过该铝合金导电条120能够为灯珠110供电,此外,由于铝合金导电条120具有较大的横截面积,根据电阻的计算公式可知,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成反比,因此,使得铝合金导电条120具有较小的电阻,能够使得为灯珠110很好地供电,另一方面,由于铝合金导电条120的电阻较小,因此,发热量较小,能够有效吸收灯珠110的热量,并将灯珠110的热量散发,此外,由于铝合金导电条120的表面积较大,有利于提高散热效率,相较于传统的导线,铝合金导电条120具有更佳的散热性能,且具有更大的强度,能够有效避免断裂,有效提高了路灯10的使用寿命。

为了避免热量聚集,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灯珠110等距设置于所述灯板100上。例如,各所述灯珠110均匀分布设置于灯板100上,本实施例中,由于灯珠110等距设置与灯板100上,能够有效避免热量聚集,有利于热量的进一步散发。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各所述灯珠110呈矩形阵列设置于所述灯板100上。例如,各所述灯珠110呈多行多列排列设置,各所述灯珠110行距相等,且列距相等,这样,各所述等距设置,能够使得热量更为分散,有效避免热量聚集,有利于热量的散发。例如,铝合金导电条120呈多行排列设置,各所述铝合金导电条120相互平行,且各所述铝合金导电条120等距设置,每一所述各所述铝合金导电条120上等距设置有若干灯珠110,这样,通过各铝合金导电条120对灯珠110的热量进行吸收并散发至外部,有效提高了灯珠110的散热效率。

为了进一步避免热量聚集,便于热量的散发,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灯珠110呈环形设置于所述灯板100上,例如,各所述灯珠110呈圆环形排列设置于所述灯板100上。这样,由于圆环形的内侧不设置灯珠110,能够进一步增大灯珠110之间的间距,有利于进一步避免热量聚集,便于热量的散发。本实施例中,铝合金导电条120呈圆环形设置,各所述灯珠110等距设置于所述铝合金导电条120上。这样,通过铝合金导电条120对灯珠110的热量进行吸收并散发至外部,有效提高了灯珠110的散热效率。

为了使得灯珠110的照明效果更佳,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板100具有圆形截面。本实施例中,圆形的灯板100上的灯珠110呈圆环形排列设置,这样,使得灯珠110的排列与灯板100更为匹配,有利于灯珠110对多个方向的均匀照射,使得路灯10的照明效果更佳。

为了更好地保护路灯1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壳体200背向所述照明口202的一端设置有多个转动部220,路灯10还包括多个活动罩体400,每一所述活动罩体400一端设置有连接部410,每一所述连接部410与一所述转动部220活动连接。例如,所述活动罩体400活动罩设于所述壳体200的外侧,例如,所述活动罩体400罩设于所述壳体200的外侧且与所述壳体200间隔设置。

本实施例中,活动罩体400用于罩设于壳体200的外侧,保护路灯10,通过在壳体200的外侧活动设置活动罩体400,在环境较佳的情况下,将活动罩体400打开,使得壳体200内的灯珠110能够通过照明口202照明,使得路灯10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而在环境较差的情况下,则将活动罩体400打下,使得活动罩体400罩设于壳体200的外侧,通过活动罩体400保护路灯10,有效保护路灯10,从而有效提高路灯10的使用寿命。

在一个实施例中,各所述活动罩体400具有弧形截面。例如,各所述活动罩体400在平行于灯板100的平面上的截面为弧形,例如,各所述活动罩体400绕壳体200弯曲设置,例如,各所述活动罩体400依次连接呈圆筒形,这样,各活动罩体400转动至壳体200的外侧时,能够充分包覆于壳体200的外侧,对壳体200以及壳体200内的器件起到很好地保护作用,避免壳体200以及壳体200内的器件经受风吹雨打,以及避免沙尘的袭击。

为了使得活动罩体400能够灵活地与壳体200连接,从而便于活动罩体400罩设于壳体200的外侧,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一所述连接部410与一所述转动部220转动连接,例如,每一所述连接部410与一所述转动部220铰接。这样,活动罩体400能够绕连接部410与转动部220的连接处转动,使得活动罩体400即可转动至壳体200的外侧,对壳体200起到保护的作用,也可以在不需要保护的时候,转动至壳体200的一端,避免对路灯10的照明造成影响。

为了使得路灯10在活动罩体400罩着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具有良好的照明亮度,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各所述活动罩体400朝向所述壳体200的一面设置有反射层401。本实施例中,由于活动罩体400的内侧设置反射层401,反射层401能够很好地反射由照明口202射出的光线,使得光线能够集中反射至活动罩体400的外部,发射至与照射口方向相同的方向,使得路灯10在活动罩体400罩着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具有良好的照明亮度。

值得一提的是,该活动罩体400不仅用于罩设于壳体200外侧,对壳体200和壳体200内的器件起到保护的作用,此外,活动罩体400还能够为壳体200导热,例如,活动罩体400包括一体连接的抵接部420和外罩部430,所述连接部410设置于所述抵接部420远离所述外罩部430的一端,例如,抵接部420活动抵接于壳体200远离照明口202的一端。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活动罩体400朝向壳体200远离照明口202的一端转动时,活动罩体400的抵接部420抵接于壳体200远离照明口202的一端,这样,抵接部420能够吸收壳体200的热量,使得活动罩体400能够吸收壳体200的热量,并通过外罩部430散发至外部,由于活动罩体400的面积大于壳体200的表面积,因此,能够有效增加与外部空气的接触面积,进而有效提高散热效率。如图5所示,当活动罩体400朝向壳体200靠近照明口202的一端转动时,各活动罩体400转动至壳体200的外侧,外罩部430罩设于壳体200的外侧,且外罩部430与壳体200间隔设置,使得活动罩体400对壳体200进行保护,从而即可实现对壳体200的散热,也可实现对壳体200的保护。

为了实现活动罩体400与壳体200的铰接,使得活动罩体400能够灵活地转动,例如,每一活动罩体400的连接部410固定连接一销轴,所述销轴包括一体连接的旋转部和固定部,所述旋转部具有圆形截面,所述固定部的截面为方形或者多边形,也就是说,旋转部为圆柱体结构,固定部为方体或者多边形柱体,所述转动部220一端开设有转动孔,另一端开设有固定孔,转动孔与固定孔连通,所述转动孔具有圆形截面,所述固定孔的截面为方形或者多边形,所述固定孔的内径与所述固定部的宽度相等,所述固定孔的最小内径与所述转动孔的内径相等,所述旋转部的长度大于所述转动孔的长度,所述销轴的旋转部转动设置于所述转动孔内,且所述旋转部的宽度小于所述转动孔的内径,这样,销轴的旋转部可以在转动孔内转动,进而使得活动罩体400能够随着销轴的转动而转动,这样活动罩体400即可转动至壳体200背向照明口202的一端,使得抵接部420与壳体200的顶部抵接,使得活动罩体400为壳体200导热散热,活动罩体400也可以转动至壳体200的外侧,使得活动罩体400的外罩部430罩设于壳体200的外侧,使得活动罩体400转动更为灵活。而当需要固定活动罩体400时,将旋转部沿着转动孔的轴向抽出或插入,使得固定部能够插入固定孔中,通过固定部与固定孔的配合,使得销轴固定,从而使得活动罩体400得到固定。

例如,活动罩体400的材质为金属,金属材质的活动罩体400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能够很好地吸收壳体200的热量并散发。例如,活动罩体400的材质为铜铝合金,例如,抵接部420的材质为铜铝合金,例如,外罩部430的材质为铜铝合金,金属铜和金属铝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使得抵接部420能够很好地吸收壳体200的热量,并且通过外罩部430将热量散发,有效提高了散热效率。

由于活动罩体400为金属材质制成,为了更好地保护壳体200和壳体200内的器件,例如,外罩部430背向壳体200的一面设置有防水层402,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外罩部430的表面设置防水层402,能够有效提高外罩部430防水性,能够有效避免雨水粘附在活动罩体400上,避免造成活动罩体400的被雨水腐蚀,有效提高活动罩体400的使用寿命。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活动罩体400的保护,使得活动罩体400具有较佳的防腐蚀性,例如,所述防水层402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聚氨酯树脂16~25份、二氧化硅5~6份、硼酸锌3~5份、1,3-丙二醇1~2.5份、新戊二醇1~1.5份、1,4-环己烷二甲醇0.8~1.5份、苯乙烯0.5~1份以及丙烯酸甲酯0.3~0.6份。

本实施例中,聚氨酯树脂和二氧化硅不亲水,能够很好地隔离雨水,避免雨水粘附在活动罩体400上,而新戊二醇具有吸水性,能够很好地将残留在活动罩体400上的水分吸附,避免水分持续侵蚀活动罩体400,由聚氨酯树脂、二氧化硅、硼酸锌、1,3-丙二醇、1,4-环己烷二甲醇、苯乙烯以及丙烯酸甲酯组成的防水层402具有极佳的耐腐性,不易被氧化,且不易与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有效提高了对活动罩体400的保护,并且使得活动罩体400具有更佳的防腐蚀性。

为了进一步提高对活动罩体400的保护,使得活动罩体400具有较佳的防腐蚀性,例如,所述防水层402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聚氨酯树脂22份、二氧化硅6份、硼酸锌4份、1,3-丙二醇1.8份、新戊二醇1.2份、1,4-环己烷二甲醇1份、苯乙烯0.8份以及丙烯酸甲酯0.5份。

本实施例中,22份聚氨酯树脂和6份二氧化硅能够更好地融合,使得防水层402不容易产生龟裂,能够很好地隔离雨水,避免雨水粘附在活动罩体400上,而1.2份的新戊二醇具有较佳的吸水性,能够很好地将残留在活动罩体400上的水分吸附,避免水分持续侵蚀活动罩体400,由22份的聚氨酯树脂、6份的二氧化硅、4份的硼酸锌、1.8份的1,3-丙二醇、1份的1,4-环己烷二甲醇、0.8份的苯乙烯以及0.5份丙烯酸甲酯组成的防水层402具有极佳的耐腐性,不易被氧化,且不易与酸雨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反应,有效提高了对活动罩体400的保护,并且使得活动罩体400具有极佳的防腐蚀性。

值得一提的是,防水层402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耐腐性,但由于其大多采用非金属材质,为了使得防水层402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例如,如图7所示,防水层402内设置有多个导热颗粒403,例如,防水层402内设置有多个金属导热颗粒403,例如,防水层402包覆于多个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外侧,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均匀分布于防水层402内,本实施例中,防水层402内的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够很好地吸收热量,并且散发至外部。此外,金属导热颗粒403在吸收热量后,能够加速新戊二醇吸收的水分的蒸发,通过水分的蒸发,带走活动罩体400的热量,进一步提高活动罩体400的散热性能。并且由于金属导热颗粒403均匀分布,能够有效避免防水层402局部过热,使得热量能够均匀散发。

为了提高防水层402的散热效率,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粒径与防水层402的厚度之比为1:5,值得一提的是,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粒径太大,将使得雨水容易从金属导热颗粒403对应的防水层402渗入活动罩体400内,将影响防水层402的耐腐蚀性效果,使得雨水容易侵蚀活动罩体400,而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粒径太小,则吸热导热效果不佳,因此,本实施例中,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粒径与防水层402的厚度之比为1:5,能够使得防水层402具有较大的厚度,并且使得雨水不容易渗入外罩部430的表面,能够为活动罩体400提供较好的保护,而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粒径不会太小,能够有效吸收热量,并通过防水层402散发,有效提高了防水层402的散热性能。

为了使得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佳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多边形截面,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形状为多面体,本实施例中,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多面体结构能够增大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吸热和散热面积,并且使得金属导热颗粒403可以从多个方向吸热和散热,进一步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吸热和散热性能。

为了使得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佳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铜70份~85份、铝5份~8份、钒2.5份~4.5份、镁1份~2.2份、钛1份~1.8份、银0.8~1.5份、铬0.5份~0.8份、锰0.1份~0.5份、硅1份~6份和石墨烯0.5份~2份。

上述组分中,70份~85份的铜和5份~8份的铝可以使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好的吸热性能。而1份~2.2份的镁、1份~1.8份的钛以及0.8~1.5份的银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导热性,此外,通过添加0.5份~2份的石墨烯,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热传导系数,进而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吸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使得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佳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例如,金属导热颗粒403包括如下质量份的各组分:

铜75份、铝6份、钒3份、镁1.8份、钛1.5份、银1.2份、铬0.6份、锰0.3份、硅4份和石墨烯1.2份。

上述组分中,75份的铜和6份的铝的铝可以使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好的吸热能,且使得金属导热颗粒403具有较强的硬度,且具有较好的耐腐性。而1.8份的镁、1.5份的钛以及1.2份的银能够进一步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导热性,此外,通过添加1.2份的石墨烯,可以有效地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热传导系数,进而提高金属导热颗粒403的吸热性能。

为了进一步提高活动罩体400的导热性,例如,所述反射层401的材质为钛银合金,例如,所述反射层401为钛银合金层,钛银合金具有很好的反射性能,能够很好地将灯珠110发射的光反射,并且钛银合金具有极佳的导热性能,能够高效吸收热量,并且传导至活动罩体400,进一步提高了活动罩体400的散热性能,使得活动罩体400能够在内侧和外侧吸收或传导热量,使得活动罩体400对壳体200的散热效果更佳。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