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的摄影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829发布日期:2018-09-28 18:39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摄影周边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高效散热的摄影灯。



背景技术:

目前在各类图片摄影、影视摄像中,摄影灯是常用的必备的照明设备。现有的大功率摄影灯在工作时发热量大,而摄影灯的散热结构大都使用一个电机带动旋转叶轮,风量较小,散热效果不好,会影响摄影灯的使用寿命。

此外,单层旋转叶轮在工作转动时因各部位各个方向受力不均衡,容易产生振动,摄影灯跟着振动,发射出的光也是晃动的,使得被照射的物品或人忽明忽暗,影响拍摄效果。

因此,特别需要一种新技术,以解决摄影灯散热效果不好、容易振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能风量较大、散热效果好、不易振动的高效散热的摄影灯。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高效散热的摄影灯,包括壳体、发光部和散热部,所述发光部包括反光罩和安装有灯泡的发光基板,发光基板固定在壳体内,所述反光罩扣在所述灯泡上,所述散热部包括导热板、散热片组和双叶轮机构,所述导热板安装所述发光基板的后方并连接发光基板,所述散热片组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且所述散热片连接所述导热板,所述双叶轮机构包括第一叶轮、第二叶轮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叶轮设在所述散热片组的后方,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之间,并使两个叶轮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且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扇叶上设有多个弧形肋片,所述弧形肋片由扇叶内侧往外侧延伸,所述壳体在导热板的两侧开有进风口,壳体在第二叶轮的后方设有出风口。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包括外圈、轴套、连接杆和多个扇叶,所述多个扇叶均匀分布在外圈的外表面,所述轴套与外圈同轴线并通过连接杆连接外圈。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输出齿轮、第一锥齿轮和第二锥齿轮,所述驱动装置固定在壳体内,驱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同时与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啮合,第一锥齿轮与第一叶轮的轴套固定连接,第二锥齿轮与第二叶轮的轴套固定连接。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反光罩的前方还设有滤光片,所述滤光片与反光罩之间形成气流缝隙,所述反光罩与壳体之间形成气流通道,所述气流通道、气流缝隙、进气口和出气口相连通。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进气口设有防尘网。

进一步作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出气口设有防触网。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相对设置且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使气流能够经过第一叶轮后再经过第二叶轮,相对于同等转速和扇叶半径的前提下,能使显著提高出风量,更多的风经过散热片组,增强了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的扇叶上的弧形肋片能够加强扇叶对气流的推动,进一步提高出风量,增强散热效果,实现高效散热;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转速相同、转向相反,因此它们转动时产生的扭摆力矩之和为零,减少了叶轮的摆动振动效应,使摄影灯工作时更加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叶轮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全部附图的视图中,对应的参考符号表示对应的部件。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的摄影灯,包括壳体1、发光部2和散热部3,所述发光部2包括反光罩21和安装有灯泡的发光基板22,发光基板22固定在壳体1内,所述反光罩21扣在所述灯泡上,所述散热部3包括导热板31、散热片32组和双叶轮机构,所述导热板31安装所述发光基板22的后方并连接发光基板22,所述散热片32组设有均匀分布的散热片32,且所述散热片32连接所述导热板31,所述双叶轮机构包括第一叶轮33、第二叶轮34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叶轮33设在所述散热片32组的后方,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同轴且相对设置,所述驱动机构安装在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之间,并使两个叶轮转动方向相反、转速相同,且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的扇叶331上设有多个弧形肋片332,所述弧形肋片332由扇叶331内侧往外侧延伸,所述壳体1在导热板31的两侧开有进风口,壳体1在第二叶轮34的后方设有出风口。本实用新型中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相对设置且转速相同、转向相反,使气流能够经过第一叶轮33后再经过第二叶轮34,相对于同等转速和扇叶331半径的前提下,能使显著提高出风量,更多的风经过散热片32组,增强了散热效果,同时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的扇叶331上的弧形肋片332能够加强扇叶331对气流的推动,进一步提高出风量,增强散热效果;另一方面由于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转速相同、转向相反,因此它们转动时产生的扭摆力矩之和为零,减少了叶轮的摆动振动效应,使摄影灯工作时更加稳定。

其中,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结构一致,所述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均包括外圈333、轴套334、连接杆335和多个扇叶331,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扇叶331设有5个;所述多个扇叶331均匀分布在外圈333的外表面,所述轴套334与外圈333同轴线并通过连接杆335连接外圈333。通过外圈333、轴套334和连接杆335的设置,减少了单个叶轮中扇叶331的总面积,抵消了增加叶轮数量引起的负荷增加,使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运行时更加稳定,更加平稳。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装置35、输出齿轮351、第一锥齿轮352和第二锥齿轮353,所述驱动装置35固定在壳体1内,驱动装置35的输出轴连接输出齿轮351,所述输出齿轮351同时与第一锥齿轮352、第二锥齿轮353啮合,第一锥齿轮352与第一叶轮33的轴套334固定连接,第而锥齿轮与第二叶轮34的轴套334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35为电机,驱动装置35通过输出齿轮351同时驱动第一锥齿轮352和第二锥齿轮353,使得第一叶轮33和第二叶轮34等速转动且转向相反。

所述反光罩21的前方还设有滤光片23,所述滤光片23与反光罩21之间形成气流缝隙13,所述反光罩21与壳体1之间形成气流通道14,所述气流通道14、气流缝隙13、进气口11和出气口12相连通。气流经进风口进入壳体1后可经气流通道14、气流缝隙13到达反光罩21对反光罩21中的摄影灯泡进行冷却,从发热源开始进行降温,延长摄影灯的工作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反光罩21的前方设有可调节的挡光板24,便于调整光线强度。

壳体1的侧面设有控制面板(图中未示出),控制面板连接发光基板22和驱动装置35,通过控制面板可以调整摄影灯的光照亮度和驱动装置35的转速。所述控制面板还延伸出电源线(图中未示出),通过电源线可直连市电220V进行供电。

优选地,在所述进气口11设有防尘网(图中未示出),对进入壳体1的空气过滤,反正过多的灰尘进入到壳体1内落到发光基板22中,引起接触不良等问题。

优选地,所述出气口12设有防触网(图中未示出),防止使用人员手指触碰到叶轮的扇叶331,避免造成损伤。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