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36840发布日期:2018-09-28 18:39阅读:52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



背景技术:

随着LED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应运而生;近年来随着大功率高亮度LED芯片的研制成功及其反光效率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大功率高亮度LED开始进入照明领域。

作为一种重要类型的LED灯具,LED面板灯被广泛地应用于各种场所,且现有技术中也存在各式各样的LED面板灯。然而,对于现有的LED面板灯而言,其普遍存在设计不合理、使用效果较差的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该新式侧发光面板灯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效果好。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包括有面板灯壳体,面板灯壳体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面板灯底壳、位于面板灯底壳上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面板灯面壳,面板灯面壳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圆形状的面壳透光通孔,面板灯底壳的边缘部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面板灯面壳的下表面;

面板灯面壳于面壳透光通孔的上端开口位置设置有朝内水平凸出且沿着面壳透光通孔上端开口的边缘环形延伸的面壳卡持挡肩,面壳卡持挡肩与面板灯面壳为一体结构;面壳透光通孔的内圆周面于面壳卡持挡肩的下端侧装设有沿着面壳透光通孔内圆周面环形延伸的柔性基板,柔性基板的内圆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内侧出光的侧向LED灯珠;面壳透光通孔内于柔性基板的内侧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透光板、导光板、反射纸、EVA软胶层,透光板、导光板、反射纸、EVA软胶层依次卡紧于面壳卡持挡肩与面板灯底壳之间,各侧向LED灯珠分别对准导光板的竖向侧壁;

透光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透光板通孔,导光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导光板通孔,反射纸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反射纸通孔,EVA软胶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软胶层通孔,透光板通孔、导光板通孔、反射纸通孔、软胶层通孔上下对齐布置;面板灯底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于EVA软胶层的下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中间基板,中间基板的上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中间LED灯珠;该新式侧发光面板灯还包括有依次伸入至透光板通孔、导光板通孔、反射纸通孔、软胶层通孔内且位于中间LED灯珠出光侧的树脂透镜。

其中,所述树脂透镜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依次伸入至所述透光板通孔、所述导光板通孔、所述反射纸通孔、所述软胶层通孔内的透镜固定环,透镜固定环卡扣于所述透光板、所述导光板;透镜固定环的上端部设置有透镜挡肩,树脂透镜卡装于透镜固定环的透镜挡肩与所述中间基板之间。

其中,所述面板灯底壳为铝合金底壳。

其中,所述面板灯面壳为铝合金面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其包括有面板灯壳体,面板灯壳体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面板灯底壳、位于面板灯底壳上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面板灯面壳,面板灯面壳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圆形状的面壳透光通孔,面板灯底壳的边缘部通过锁紧螺丝螺装紧固于面板灯面壳的下表面;面板灯面壳于面壳透光通孔的上端开口位置设置有朝内水平凸出且沿着面壳透光通孔上端开口的边缘环形延伸的面壳卡持挡肩,面壳卡持挡肩与面板灯面壳为一体结构;面壳透光通孔的内圆周面于面壳卡持挡肩的下端侧装设有沿着面壳透光通孔内圆周面环形延伸的柔性基板,柔性基板的内圆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内侧出光的侧向LED灯珠;面壳透光通孔内于柔性基板的内侧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透光板、导光板、反射纸、EVA软胶层,透光板、导光板、反射纸、EVA软胶层依次卡紧于面壳卡持挡肩与面板灯底壳之间,各侧向LED灯珠分别对准导光板的竖向侧壁;透光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透光板通孔,导光板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导光板通孔,反射纸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反射纸通孔,EVA软胶层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软胶层通孔,透光板通孔、导光板通孔、反射纸通孔、软胶层通孔上下对齐布置;面板灯底壳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于EVA软胶层的下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中间基板,中间基板的上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中间LED灯珠;该新式侧发光面板灯还包括有依次伸入至透光板通孔、导光板通孔、反射纸通孔、软胶层通孔内且位于中间LED灯珠出光侧的树脂透镜。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下面利用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是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示意图。

在图1至图3中包括有:

1——面板灯底壳 2——面板灯面壳

21——面壳透光通孔 22——面壳卡持挡肩

3——锁紧螺丝 41——柔性基板

42——侧向LED灯珠 51——透光板

511——透光板通孔 52——导光板

521——导光板通孔 53——反射纸

531——反射纸通孔 54——EVA软胶层

541——软胶层通孔 61——中间基板

62——中间LED灯珠 7——树脂透镜

8——透镜固定环 81——透镜挡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新式侧发光面板灯,包括有面板灯壳体,面板灯壳体包括有呈圆盘形状的面板灯底壳1、位于面板灯底壳1上端侧且呈圆环形状的面板灯面壳2,面板灯面壳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且呈圆形状的面壳透光通孔21,面板灯底壳1的边缘部通过锁紧螺丝3螺装紧固于面板灯面壳2的下表面。

进一步的,面板灯面壳2于面壳透光通孔21的上端开口位置设置有朝内水平凸出且沿着面壳透光通孔21上端开口的边缘环形延伸的面壳卡持挡肩22,面壳卡持挡肩22与面板灯面壳2为一体结构;面壳透光通孔21的内圆周面于面壳卡持挡肩22的下端侧装设有沿着面壳透光通孔21内圆周面环形延伸的柔性基板41,柔性基板41的内圆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且分别朝内侧出光的侧向LED灯珠42;面壳透光通孔21内于柔性基板41的内侧装设有从上至下依次层叠布置的透光板51、导光板52、反射纸53、EVA软胶层54,透光板51、导光板52、反射纸53、EVA软胶层54依次卡紧于面壳卡持挡肩22与面板灯底壳1之间,各侧向LED灯珠42分别对准导光板52的竖向侧壁。

更进一步的,透光板5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透光板通孔511,导光板52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导光板通孔521,反射纸53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反射纸通孔531,EVA软胶层5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上下完全贯穿的软胶层通孔541,透光板通孔511、导光板通孔521、反射纸通孔531、软胶层通孔541上下对齐布置;面板灯底壳1上表面的中间位置于EVA软胶层54的下端侧装设有呈水平横向布置的中间基板61,中间基板61的上表面装设有呈均匀间隔分布的中间LED灯珠62;该新式侧发光面板灯还包括有依次伸入至透光板通孔511、导光板通孔521、反射纸通孔531、软胶层通孔541内且位于中间LED灯珠62出光侧的树脂透镜7。

为便于树脂透镜7安装固定,本实用新型采用下述结构设计,具体的:树脂透镜7的外围套装有呈圆环形状且依次伸入至透光板通孔511、导光板通孔521、反射纸通孔531、软胶层通孔541内的透镜固定环8,透镜固定环8卡扣于透光板51、导光板52;透镜固定环8的上端部设置有透镜挡肩81,树脂透镜7卡装于透镜固定环8的透镜挡肩81与中间基板61之间。

需进一步指出,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灯面壳2、面板灯底壳1可分别采用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即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灯面壳2为铝合金面壳,本实用新型的面板灯底壳1为铝合金面壳。需强调的是,对于由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的面板灯面壳2而言,其能够加快侧向LED灯珠42的散热速度,进而延长侧向LED灯珠42的使用寿命;同样的,对于由铝合金材料制备而成的面板灯底壳1而言,其能够加快中间LED灯珠62的散热速度,进而延长中间LED灯珠62的使用寿命。

在本实用新型工作过程中,对于由柔性基板41、侧向LED灯珠42所组成的侧向发光组件而言,工作时,各LED灯珠所发出的光线经由导光板52的竖向侧壁而进入至导光板52内,由导光板52透射出来的光线经由透光板51而透射出来,且位于导光板52下端侧的反射纸53能够朝上反射光线,进而提高侧向发光组件的出光率。其中,对于位于反射纸53下端侧的EVA软胶层54而言,其为软质结构且具有一定的弹性,EVA软胶层54能够使得透光板51、导光板52、反射纸53稳定可靠地卡紧于面壳卡持挡肩22与面板灯底壳1之间。

对于由中间基板61、中间LED灯珠62所组成的中间发光组件而言,中间LED灯珠62所发出的光线经由树脂透镜7而透射出来。

需进一步指出,在本实用新型使用过程中,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而单独开启中间发光组件或者单独开启侧向发光组件,也可以同时开启中间发光组件和侧向发光组件,使用方便。

综合上述情况可知,通过上述结构设计,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设计新颖、使用效果好的优点。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