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灯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80746发布日期:2018-12-07 22:46阅读:162来源:国知局
一种灯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灯具照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灯壳。



背景技术:

在当前全球能源短缺的忧虑再度升级的背景下,节约能源是人类未来面临的重要问题。而在照明领域,LED发光产品的应用正吸引着世人的目光,LED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光源产品,必然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二十一世纪将进入以LED为代表的新型照明光源时代。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背光源、普通照明和城市夜景等领域。

但是,现有的LED灯,仍然存在许多缺点,如整灯体积较大,尤其是工厂灯类,运输起来不方便;散热性能差,散热采用质量较轻的铝箔片,其通过铆接链接,热传导效果差,造成LED灯珠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排出,聚集在壳体,整体上影响了LED灯珠的寿命。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灯壳,体积小,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设计巧妙,通过散热鳍片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使灯壳主体与散热鳍片共同作为散热部分,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可有效提高LED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顶针柱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产品进料、脱模、气孔、缺料等问题,产品出模后再经过机加工处理使垂直散热片上下对通,加工简单,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灯壳主体和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灯壳主体的外侧设有一环形平整面,所述散热鳍片垂直设置于灯壳主体上,呈辐射状自灯壳主体的中心向四周延伸,末端伸出灯壳主体的边缘至平整面上,且与平整面外围的圆环相连接,所述平整面的外周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针柱。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所述第一散热片的一端连接圆环,另一端连接到灯壳主体上,所述第二散热片的一端连接到灯壳主体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向圆环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弧口相对设置。

优选地,所述平整面的外周边上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各设有一个顶针柱。

优选地,所述顶针柱的高度为3.02mm,直径为9.08mm。

优选地,所述灯壳主体上还设有一圈加强筋,使得第二散热片通过加强筋相互连接。

优选地,所述加强筋的高度为8.05mm,宽度为5.56mm。

优选地,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一散热片和第二散热片弧口之间的最大间距为17.46mm。

优选地,所述第一散热片的垂直高度为57.02mm,所述第二散热片的垂直高度为71.76mm。

优选地,所述灯壳主体上还对称设有四组螺纹孔,每组螺纹孔的螺纹孔个数为3个。

优选地,所述第二散热片上设有局部加强孔。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设计巧妙,通过散热鳍片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使灯壳主体与散热鳍片共同作为散热部分,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可有效提高LED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顶针柱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产品进料、脱模、气孔、缺料等问题,产品出模后再经过机加工处理使垂直散热片上下对通,加工简单,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平整面的外周边上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各设有一个顶针柱,合理地利用了灯壳主体的外围空间,可以有效解决产品进料、脱模、气孔、缺料等问题。

3.本实用新型的散热鳍片垂直设置于灯壳主体上,呈辐射状自灯壳主体的中心向四周延伸,且末端伸出灯壳主体的边缘至平整面上,且与平整面外围的圆环相连接,使得散热鳍片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灯壳结构的牢固性。垂直散热片上下对通,有助于空气对流,可以有效地帮助灯壳散热。

4.本实用新型灯壳主体上设有一圈加强筋,使得第二散热片通过加强筋相互连接,加强筋的设置既增强了灯壳整体的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散热片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顶针柱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散热鳍片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加强筋的剖视图。

图中:

1.第一散热片 2.第二散热片 3.加强筋 4.顶针柱 5.平整面 6.圆环 7.螺纹孔 8.局部加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结构示意图。该灯壳包括灯壳主体和若干散热鳍片,所述灯壳主体的外侧设有一环形平整面5,所述散热鳍片垂直设置于灯壳主体上,呈辐射状自灯壳主体的中心向四周延伸,末端伸出灯壳主体的边缘至平整面5上,且与平整面5外围的圆环6相连接,使得散热鳍片形成一个整体,提高了灯壳结构的牢固性。垂直散热片上下对通,有助于空气对流,可以有效地帮助灯壳散热。所述平整面5的外周边上均匀设置有若干顶针柱4。优选地,所述平整面5的外周边上相邻两个散热鳍片之间各设有一个顶针柱4。顶针柱4的设计合理地利用了灯壳主体的外围空间,可以有效解决产品进料、脱模、气孔、缺料等问题。

如图3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顶针柱的剖视图。所述顶针柱4的高度为3.02mm,直径为9.08mm。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俯视图。所述散热鳍片包括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所述第一散热片1的一端连接圆环6,另一端连接到灯壳主体上,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一端连接到灯壳主体的中间位置处,另一端向圆环6延伸设置,所述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的横截面均呈弧形,且弧口相对设置。所述散热鳍片的第一散热片1和第二散热片2弧口之间的最大间距为17.46mm。如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散热鳍片的剖视图。所述第一散热片1的垂直高度为57.02mm,所述第二散热片2的垂直高度为71.76mm。所述灯壳主体上还设有一圈加强筋3,使得第二散热片2通过加强筋3相互连接。加强筋3的设置既增强了灯壳整体的强度,同时也保证了散热片的强度。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灯壳的加强筋的剖视图。所述加强筋3的高度为8.05mm,宽度为5.56mm。所述灯壳主体上还对称设有四组螺纹孔7,每组螺纹孔7的螺纹孔个数为3个。所述第二散热片2上设有局部加强孔8,进一步提高了散热片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体积小,结构紧凑,牢固可靠,设计巧妙,通过散热鳍片独特的结构形式和布置方式,使灯壳主体与散热鳍片共同作为散热部分,大大增加了散热面积,散热效果好,可有效提高LED光源组件的使用寿命。顶针柱4的设计有效解决了产品进料、脱模、气孔、缺料等问题,产品出模后再经过机加工处理使垂直散热片上下对通,加工简单,方便快捷,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有利于推广应用。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