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2185发布日期:2019-02-11 00:00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LED吸顶灯,尤其涉及到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



背景技术:

LED被称为第四代照明光源或绿色光源,具有节能、环保、寿命长且体积小等优点,广泛运用于各种指示、显示、装饰、普通照明或城市夜景等领域。其中,LED的一种运用是用于LED吸顶灯,其是选择LED作为光源的一种吸顶灯,它安装在房间内部,由于灯具上部较平,紧靠屋顶安装,像是吸附在屋顶上,所以称之为LED吸顶灯。LED吸顶灯由于其光效高、耗电少、寿命长且安全环保,广受消费者欢迎。

但是目前的LED灯功能较为单一,仅仅只有照明的功能,不能满足现代人生活的需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其能探测房间内的烟雾,拓展LED吸顶灯的功能,且能微调吸顶灯位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包括用于与天花板固定的支架、底盘、驱动器、光源板和灯罩,所述的灯罩与所述的底盘固定且两者围合形成容置腔,所述的驱动器和所述的光源板均位于所述的容置腔内,所述的驱动器与所述的光源板电连接,所述的光源板固定在所述的底盘上,所述的支架的两侧分别可翻转设置有侧板,所述的侧板上可拆卸设置有粘胶贴,所述的支架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所述的控制器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所述的控制器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烟雾传感器和CO传感器,所述的控制器的控制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蜂鸣器,所述的底盘通过直线行走机构与所述的支架连接,所述的直线行走机构包括齿条、与所述的齿条啮合的齿轮、转轴和电机,所述的支架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凹槽,所述的凹槽具有向下的开口,所述的齿条固定在所述的凹槽内,所述的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的底盘上,所述的转轴同轴固定在所述的电机的输出轴上,且所述的转轴穿过所述的开口后与所述的齿轮固定。

所述的光源板和所述的底盘之间设置有散热环,所述的散热环的侧壁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散热片。该结构中,散热环的设置利于散热。

每个所述的散热片包括传热体和两个散热体,所述的传热体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的散热环上,两个所述的散热体分别连接在所述的传热体的另一端,且与所述的传热体构成Y型结构。该结构中,热量通过传热体传递给散热体,两个散热体呈分叉机构,两者之间存在散热空隙,因此能够将热量快速散发。

所述的底盘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

所述的凹槽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所述的齿轮翻出所述的凹槽的封板。

所述的侧板上设置有通孔,所述的粘胶贴上固定有螺杆,所述的螺杆穿过所述的通孔后与螺帽相固定。当粘胶贴粘性不够时,将螺帽从螺杆中拆卸下来,更换新的粘胶贴,更换较为便捷,且无需整个替换,节省成本。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侧板上的粘胶贴能够与天花板固定,起到二次固定的作用;烟雾传感器和CO传感器的设置能够检测到房间内的烟雾,当其检测到一定浓度的烟雾时,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随后发送信号给蜂鸣器,蜂鸣器发生声音,起到提醒作用;底盘与支架通过直线行走机构连接,因此底盘能够在支架上水平移动,进行微调位置,以达到最佳照明效果;电机转动时,带动转轴转动,从而齿轮也开始转动,由于齿条是固定在凹槽内的,因此齿轮能带动底盘在水平方面进行移动,从而进行微调;本实用新型其能探测房间内的烟雾,拓展LED吸顶灯的功能,且能微调吸顶灯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侧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路连接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包括用于与天花板固定的支架1、底盘2、驱动器3、光源板4和灯罩5,灯罩5与底盘2固定且两者围合形成容置腔,驱动器3和光源板4均位于容置腔内,驱动器3与光源板4电连接,光源板4固定在底盘2上,支架1的两侧分别可翻转设置有侧板9,侧板9上可拆卸设置有粘胶贴91,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控制器61,控制器6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控制器6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烟雾传感器62和co传感器62,控制器61的控制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蜂鸣器64,底盘2通过直线行走机构7与支架1连接,直线行走机构7包括齿条71、与齿条71啮合的齿轮72、转轴73和电机74,支架1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凹槽11,凹槽11具有向下的开口12,齿条71固定在凹槽11内,电机74固定设置在底盘2上,转轴73同轴固定在电机74的输出轴上,且转轴73穿过开口12后与齿轮72固定。

实施例二:如图所示,一种多功能LED吸顶灯,包括用于与天花板固定的支架1、底盘2、驱动器3、光源板4和灯罩5,灯罩5与底盘2固定且两者围合形成容置腔,驱动器3和光源板4均位于容置腔内,驱动器3与光源板4电连接,光源板4固定在底盘2上,支架1的两侧分别可翻转设置有侧板9,侧板9上可拆卸设置有粘胶贴91,支架1上设置有控制器61,控制器61的电源输入端连接有电源,控制器61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有烟雾传感器62和co传感器62,控制器61的控制端通过信号线连接有蜂鸣器64,底盘2通过直线行走机构7与支架1连接,直线行走机构7包括齿条71、与齿条71啮合的齿轮72、转轴73和电机74,支架1上设置有左右贯通的凹槽11,凹槽11具有向下的开口12,齿条71固定在凹槽11内,电机74固定设置在底盘2上,转轴73同轴固定在电机74的输出轴上,且转轴73穿过开口12后与齿轮72固定。

本实施例中,光源板4和底盘2之间设置有散热环8,散热环8的侧壁上周向分布有多个散热片81。

本实施例中,每个散热片81包括传热体82和两个散热体83,传热体82的一端连接在散热环8上,两个散热体83分别连接在传热体82的另一端,且与传热体82构成Y型结构。

本实施例中,底盘2上设置有多个散热孔21。

本实施例中,凹槽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防止齿轮72翻出凹槽11的封板13。

本实施例中,侧板9上设置有通孔92,粘胶贴91上固定有螺杆93,螺杆93穿过通孔92后与螺帽94相固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