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03321发布日期:2020-10-30 21:10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学透镜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



背景技术: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持续进行,尤其是在城市公共照明、旅游景区景观改造等方面的建设上,对于灯光渲染效果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灯光渲染效果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洗墙效果,为了得到所需洗墙效果,洗墙灯也越来越多。而在洗墙灯、侧发光广告灯箱以及有长方形照明区域要求的地方,都需要使用到透镜。现有用于洗墙灯的透镜的出光面多为光滑的镜面,大部分准直光线不发生折射或者折射角度很小,因此,从出光面射出的光线依然为准直光,由于洗墙灯中由tir透镜构成的发光模块有多个,且按照阵列排列,因此,射出的混光会出现光束条纹感,即,在洗墙灯的出光面附近光线不均匀、洗墙效果不佳,从而影响整体的亮化工程效果,且一般传统透镜灯光聚光且杂散光多比传统反光杯灯光更加刺眼,对人眼造成不适或视觉疲劳。

因此,需要研究出一种新的技术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其能改变光线折射出的角度,从而使透镜的光线没频闪、更好地调节色温,使得光线利用更加完善,能获得更佳的光斑效果,应用到灯具产品上时能有效防止眩光,以及,可让透镜折射出的光线及杂散光经过珠面后将光线扩散均匀和消除杂散光,从而有效地改变发光直射角度和阻止杂散光线直射人眼,防止眩光给人造成视觉疲劳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一种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包括主体部,该主体部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该入光侧设置有用于安置光源的安装腔,该安装腔朝向出光侧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该出光侧设置有出光面,该出光面为连续的珠面结构,该出光面为凹形弧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入光面为背离出光面凸设的弧形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出光面的中部设置有背离入光面凸设的弧形凸面,所述弧形凸面与入光面相对应设置,所述弧形凸面位于出光面内。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弧形凸面的截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小于凹形弧面底部到顶部的距离。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定位壁,所述环形定位壁沿主体部的外侧面向外环形凸设。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主体部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安装腔具有朝向主体部的下端开设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包括分别内外设置的用于安装定位光源的内定位面、用于定位主体部的外定位面。

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外定位面上设置有向下凸设的定位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出光面设置为连续的珠面结构,使其能改变光线折射出的角度,从而使透镜的光线没频闪、更好地调节色温,使得光线利用更加完善,能获得更佳的光斑效果,应用到灯具产品上时能有效防止眩光,以及,可让透镜折射出的光线及杂散光经过珠面后将光线扩散均匀和消除杂散光,从而有效地改变发光直射角度和阻止杂散光线直射人眼,防止眩光给人造成视觉疲劳的现象;

以及,通过将入光面设置为弧形面,可使光源发射的光学经入光面入光后发生折射而聚光,从而将光线聚集并经出光面发射。

为更清楚地阐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技术手段及其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和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仰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截面图。

附图标识说明:

10、主体部20、安装腔

30、定位部31、内定位面

32、外定位面33、定位柱

101、入光面102、出光面

1021、弧形凸面103、环形定位壁。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照图1至图4所示,其显示出了本实用新型之实施例的具体结构。

一种珠面防眩光光学透镜包括主体部10,该主体部10具有入光侧和出光侧,该入光侧设置有用于安置光源的安装腔20,该安装腔20朝向出光侧的一侧设置有入光面101,该出光侧设置有出光面102,该出光面102为连续的珠面结构,该出光面102为凹形弧面。借此,通过将出光面102设置为连续的珠面结构,使其能改变光线折射出的角度,从而使透镜的光线没频闪、更好地调节色温、能改变发光直角度及消除杂散光现象,使得光线利用更加完善,能获得更佳的光斑效果,应用到灯具产品上时能有效防止眩光,以及,可让透镜折射出的光线及杂散光经过珠面后将光线扩散均匀和消除杂散光,从而有效地改变发光直射角度和阻止杂散光线直射人眼。以及,所述入光面101为背离出光面102凸设的弧形面。借此,通过将入光面101设置为弧形面,可使光源发射的光学经入光面101入光后发生折射而聚光,从而将光线聚集并经出光面102发射。

其中,所述出光面102的中部设置有背离入光面101凸设的弧形凸面1021,所述弧形凸面1021与入光面101相对应设置,所述弧形凸面1021位于出光面102内。所述弧形凸面1021的截面的上下方向上的最大高度小于凹形弧面底部到顶部的距离。借此,通过于出光面102的中部设置弧形凸面1021,使其具有弧形凸面1021式珠面结构,更有利于改变出光面102的光线扩散均匀程度和防止杂散光线直射入眼。

优选地,于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部10整体呈上大下小的圆台结构。所述主体部10的上端外侧面设置有环形定位壁103,所述环形定位壁103沿主体部10的外侧面向外环形凸设。如此,通过环形定位壁103的设计,可使其自带定位结构,便于整体的组装定位。

所述主体部10的下端面为平面,所述安装腔20具有朝向主体部10的下端开设的安装口,所述安装口设置有定位部30,所述定位部30包括分别内外设置的用于安装定位光源的内定位面31、用于定位主体部10的外定位面32。所述外定位面32上设置有向下凸设的定位柱33。借此,通过定位部30与定位柱33的结合设计,使其组装定位更加简便。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设计重点在于,其主要是通过将出光面设置为连续的珠面结构,使其能改变光线折射出的角度,从而使透镜的光线没频闪、更好地调节色温,使得光线利用更加完善,能获得更佳的光斑效果,应用到灯具产品上时能有效防止眩光,以及,可让透镜折射出的光线及杂散光经过珠面后将光线扩散均匀和消除杂散光,从而有效地改变发光直射角度和阻止杂散光线直射人眼,防止眩光给人造成视觉疲劳的现象;以及,通过将入光面设置为弧形面,可使光源发射的光学经入光面入光后发生折射而聚光,从而将光线聚集并经出光面发射。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