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眩目车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470672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眩目车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一种防眩目车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我国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的机动车保有量也与日俱增。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尤其是晚间常常需要开近光灯或远光灯,当使用远光灯会车时,会给对方的司机带来眩目甚至失明的感觉,造成短时间无法正常行驶,极易引发交通事故。虽然我国法律明确规定在会车时必须使用近光灯,但在实际生活中仍有相当一部分司机为了自己方便而很难做到,行车时的安全隐患一直伴随在我们的身边。

【发明内容】

[0003]为了解决在会车时由于滥用远光灯而导致对面司机眩目甚至失明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防眩目车灯,该防眩目车灯不但能够降低光轴以上光线的强度,还能增强光轴以下光线的强度,更能将光轴以下光线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向分成光线强度逐渐递增的多个不同区域,从而将光线集中在驾驶员需要的远方位置。
[0004]本发明为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眩目车灯,包括光源、上凸透镜和下凸透镜,光源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上,上凸透镜和下凸透镜位于光源的同侧,上凸透镜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以上,下凸透镜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以下,上凸透镜的光心到光源的距离大于上凸透镜的焦距,下凸透镜的光心到光源的距离小于下凸透镜的焦距。
[0005]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沿水平方向设置,上凸透镜为半圆形,上凸透镜的光轴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重合,上凸透镜的底边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
[0006]下凸透镜为半圆形,下凸透镜的光轴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重合,下凸透镜的顶边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
[0007]上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与下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的比为25:50o
[0008]上凸透镜的底边与下凸透镜的顶边连接,上凸透镜和下凸透镜均为平凸透镜。
[0009]所述防眩目车灯还包括聚光碗,所述聚光碗包括碗口和碗底,聚光碗内含有光反射面,该光反射面的焦点为一条线段,该线段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上,该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碗口相对应,该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碗底相对应,光源位于该线段的两端之间。
[0010]聚光碗包括上聚光碗和下聚光碗,上聚光碗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以上,下聚光碗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以下。
[0011]上聚光碗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80°,上聚光碗内的上光反射面的焦点为所述线段中光源和该线段的所述另一端之间的部分,在碗口处的上光反射面的焦点位于该线段的所述另一端,在碗底处的上光反射面的焦点的位置与光源的位置相对应。
[0012]下聚光碗所对应的圆心角为180°,下聚光碗内的下光反射面的焦点为所述线段中光源和该线段的所述一端之间的部分,在该碗口处的下光反射面的焦点位于光源,在碗底处的下光反射面的焦点位于该线段的所述一端。
[0013]光源、上凸透镜和下凸透镜均位于聚光碗内,上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与下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的比为25:50,在碗口处的上光反射面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与上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的比为75:25,在碗底处的下光反射面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与下凸透镜的焦点到光源的距离的比为100:50o
[0014]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防眩目车灯不但能够降低光轴以上光线的强度,还能增强光轴以下光线的强度,更能将光轴以下光线按照由近及远的方向分成光线强度逐渐递增的多个不同区域,从而将光线集中在驾驶员需要的远方位置。
【附图说明】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防眩目车灯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0016]图1是光源、上凸透镜、下凸透镜、上聚光碗和下聚光碗的位置关系不意图。
[0017]图2是该防眩目车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0018]图3是该防眩目车灯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0019]图4是图1中F方向的第一种示意图。
[0020]图5是图1中F方向的第二种示意图。
[0021]图6是图1中F方向的第三种示意图。
[0022]图7是第一种上凸透镜的主视图。
[0023]图8是第二种上凸透镜的主视图。
[0024]图9是第三种上凸透镜的主视图。
[0025]其中1.光源,2.上凸透镜,3.下凸透镜,4.聚光碗;
[0026]41.上聚光碗,42.上光反射面,43.下聚光碗,44.下光反射面;
[0027]Α.上聚光碗碗口的焦点;
[0028]B.下凸透镜的焦点;
[0029]C.下聚光碗碗口的焦点或光源的位置;
[0030]D.上凸透镜的焦点;
[0031]Ε.下聚光碗碗底的焦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所述的防眩目车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一种防眩目车灯,包括光源1、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光源I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图1至图3中点划线所示)上,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位于光源I的同侧,上凸透镜2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以上,下凸透镜3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以下,上凸透镜2的光心到光源I的距离大于上凸透镜2的焦距,下凸透镜3的光心到光源I的距离小于下凸透镜3的焦距,如图1和图2所示。
[0033]为了达到防眩目的目的,本发明相比于现有的机动车的车灯主要采用了降低车灯光轴以上部分区域的光线强度的想法,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位于光源I的右侧,光源I发出的在光轴以上的光线经过上凸透镜2折射后将汇聚于光轴的光线汇聚点Η1,这样原本向上发散的光线将转为向下照射,所以光线在图3中光线汇聚点Hl右侧的光轴以上的区域内的光线强度将被大大降低,而该区域一般正好为对面驾驶员眼睛所在的区域,所以由于上凸透镜2的存在,不但可以防眩目“将光线转为向下照射”还可以增强地面的光照,好比光线被上凸透镜2选择性的送到了需要去的地方而没有去不该去的地方。
[0034]使用时,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大致沿水平方向设置,上凸透镜2为半圆形,上凸透镜2的光轴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重合,上凸透镜2的底边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下凸透镜3为半圆形,下凸透镜3的光轴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重合,下凸透镜3的顶边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如图1和图4所示。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也有其他的形状,上凸透镜2只要能够把光源I发出的在光轴以上的全部或部分光线向下折射即可,下凸透镜3只要不将光源I发出的在光轴以下的全部或部分光线向光轴以上折射即可。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的直径可相同也可以不同,如图4至图6所示。上凸透镜2的形状可以如图7至图9所示,下凸透镜3的形状也可以选择如图7至图9所示,只需在使用时旋转180°即可。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达到最好的防眩目及照亮司机前方的效果,选择上凸透镜2的底边与下凸透镜3的顶边连接,上凸透镜2和下凸透镜3均为平凸透镜。
[0035]为了高效利用光源,所述防眩目车灯还包括聚光碗4,所述聚光碗4包括碗口和碗底,如图1和图2所示,聚光碗4的右端为碗口,聚光碗4的左端为碗底,聚光碗4内含有光反射面,该光反射面的焦点为一条连续的线段AE,该线段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上,该线段的一端与所述碗口相对应,该线段的另一端与所述碗底相对应,即如图1和图2所示,该线段的一端位于该线段的右侧(右端),所述碗口也位于聚光碗4的右侧(右端),该线段的另一端位于该线段的左侧(左端),所述碗底位于聚光碗4的左侧(左端),光源I位于该线段的两端之间。即在本实施例中,聚光碗4的内表面的该光反射面由沿聚光碗4的轴线方向设置的一系列环形反射面单元组成,所有的环形反射面单元的焦点形成了连续的所述线段,如图4和图5所示,该聚光碗4的具体结构见中国专利CN 204240278 U,本发明中不再详细介绍。在本实施例中,该线段为图1中的AE。
[0036]进一步的,聚光碗4包括上聚光碗41和下聚光碗43,上聚光碗41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以上,下聚光碗43位于该防眩目车灯的光轴所在的水平面以下,如图1所示。上聚光碗41的碗口直径和下聚光碗43的碗口直径可以相同,如图4和图5所示。上聚光碗41的碗口直径和下聚光碗43的碗口直径也可以不同,如图6所示。上聚光碗41的碗底直径和下聚光碗43的碗底直径可以相同。上聚光碗41的碗底直径和下聚光碗43的碗底直径也可以不同。
[0037]聚光碗4可以为现有普通的聚光碗,也可以选择如图1、图4和图5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