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led二极管和oled二极管的照明模块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664299阅读:来源:国知局
之后,经聚合的胶体保证二极管被机械地和电学地固定。
[0045]电力迹线被直接布置在基板上以用于向二极管14和16供电。电力迹线能够通过表示“激光直接成型(Laser direct structuring) ”的首字母缩写词LDS所指示的技术来生产。该技术涉及根据待被生产的迹线的构造将光线照射到基板的相应表面上。激光束具有形成如下的粗糙度的效果:该粗糙度适于促使粘合。该步骤之后的是:通过在一个或多个连续的金属池中浸涂该基板而金属化。
[0046]可选地或补充地,利用包括金属颗粒的墨汁通过喷墨类型的打印来生产电力迹线。
[0047]也可能通过在两个步骤中模制基板(也称为“双射成型”)来生产该迹线。这是使用两种不同的树脂的注射成型方法,在这两种树脂中,两种树脂中的只有一种能够被金属化。典型地,可金属化的树脂是ABS,并且不能金属化的树脂是聚碳酸酯。基板然后经受自催化沉积处理,在该处理中,丁二烯被用于化学地糙化表面并且允许粘合初级铜涂层。
[0048]图5示出了准直器12,该准直器12试图被光学地设置在LED 二极管14(图3)和0LED 二极管8(图1和图2)之间。如上所述,准直器12由诸如聚碳酸酯等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制成的元件组成。此种元件因此能够通过模制来生产。在此情况下,准直器包括试图与二极管对齐的一系列大致锥形部121。这些部分121中的每一个在其自由端和较小区段端处包括形成输入表面122的腔体,该输入表面122用于由二极管发出的光线。这些输入表面122因此形成第一屈光部,该屈光部偏转由二极管发出的光线从而使得这些光线更少地发散。这些光线然后以基本上与锥形部121的形式相对应的光束传播。准直器12也包括形成输出表面的小平面123。这些输出表面因此形成第二屈光部,该第二屈光部能够第二次偏转光线。这些小平面123能够被取向为使得局部地控制从准直器中发出的光线的方向。小平面123的取向能够沿着准直器12的长度和宽度变化,从而形成最可能均匀的光束。
[0049]图6是图1至4的照明模块的中部和上部的侧视图。由LED 二极管中的一个发出的且照亮0LED 二极管中的一个的光线的光路被示于其中。光线18当其穿过准直器12的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时第一次被偏转。该偏转在二极管14和准直器12的相应输出平面之间的附近区域是不可视的。光线在准直器的材料中基本上以直线传播,直到其到达输出平面,在此情况下是输出我小平面123。光线然后第二次被偏转,从而被朝着相应的0LED 二极管8的靠近基板4的中心部件41的部分引导。换言之,由二极管14发出的光线被准直器12偏转从而在OLED 二极管8的靠近光轴的区域中与相应的0LED 二极管8相遇。
[0050]如上所述,0LED 二极管8由叠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的多个有机半导体层组成,其中两个电极中的一个是透明的。在此情况下,位于后方的电极是反射的,从而一方面,由半导体层发出的光线被有效地朝向前方引导,并且另一方面,由LED 二极管14朝向0LED 二极管8发出的光线被反射。位于前方的电极因此能够是整个或者至少大部分透明的。
[0051]还参考图6,LED 二极管14照亮由这些二极管所安装其上的横向壁42的后表面所限定的一半空间。该二极管安装表面形成中位面,该中位面相对于与相应的0LED 二极管的中位面垂直的方向成α角度,该角度α小于70°,优选地60°,更优选地50°。该角度α的上限借助于准直器能够照亮OLED 二极管的有用部分。该角度α此外优选地大于20°,优选地30°,更优选地40°。此外,角度α的下限使得能够保证由OLED 二极管反射的光线位于与模块的光轴相对应的方向上。
[0052]LED 二极管14、准直器12和0LED 二极管8因此能够被构造为使得从准直器12中发出的光线的入射角β位于10°和40°之间,优选地位于15°和35°之间,更优选地位于15。和30。之间。
[0053]0LED 二极管8有利地相对于与模块的光轴成直角的方向形成角度γ,该角度γ能够位于3°和30°之间,优选地位于5°和25°之间,更优选地位于8°和20°之间。0LED 二极管8此外朝向前方倾斜。角度γ大于0°,优选地大于3°,从而允许形成与光线18相对应的光束。该角度也被限制成使得由0LED 二极管8发出的光束20所产生的光束相对于光轴不会太发散。
[0054]因此能够与0LED 二极管8的激活无关地生成通过反射来自LED 二极管14的光线18所产生的光束。换言之,来自LED 二极管14的光束能够被添加到所产生的光束。
[0055]图7示出了用于图1至图6的模块的面状0LED 二极管的示例。可以看出二极管8包括两个发光区域,即,第一区域81和第二区域8 2。这些区域中的每一个都能够被独立地激活。
[0056]已经被描述的模块因此能够保证多个照明指示功能。在此情况下,包括被容纳在基板4的腔体中的LED 二极管16和准直器10的中心部件能够保证方向指示器(闪光)功能。面状0LED 二极管8能够保证侧部标志指示器功能。具有准直器12的LED 二极管14以及0LED 二极管8的反射特性能够保证刹车指示器功能(刹车功能)。实际上,对于刹车功能而言,光度规范要求比侧部标志灯功能更加严格。多个二极管14的存在、更具体地在光轴的每一侧上存在多个二极管14以及面状二极管8的反射质量使得可以达到这些要求。
【主权项】
1.一种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模块(2),包括: -半导体类型的第一光源(14); -有机发光二极管类型的第二表面光源(8),所述第二表面光源适于反射由第一光源(4)发出的光线,从而形成沿着模块的光轴的光束; 其特征在于,照明模块(2)还包括: 光学装置(12),该光学装置适于在主方向上偏转由第一光源(14)发出的并且以非0°的入射角β与第二光源(8)相遇的光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12)包括形成至少一个屈光部(122、123)、优选地两个屈光部的半透明或透明元件。3.根据权利要求1和2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是准直器(12)。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由一个或多个发光二极管(14)组成。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光源的发光二极管(14)照亮由如下的平面所限定的一半空间,所述平面相对于与第二光源(8)的中位面垂直的方向成角度α,所述角度α小于70°,优选地小于60°,更优选地小于50°。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从光学装置(12)中传出的光线相对于第二光源(8)的入射角β大于10°,优选地15°,更优选地20°。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光学装置(12)被设置为在光学上位于第一光源(14)和第二光源(8)之间。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源(8)相对于与模块的光轴成直角的方向形成角度γ,该角度γ位于3°和30°之间,优选地位于5°和25°之间,更优选地位于8°和20°之间。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由第二光源(8)上的反射形成的光束是第一光束,第二光源(8)适于生成第二光束。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束与用于机动车辆的刹车指示器功能相对应,和/或第二光束与用于机动车辆的侧部标志指示器功能相对应。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源(8)横向于模块的光轴延伸超过第一光源(14)。12.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二光源(8)包括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所述两个有机发光二极管在基本上相反的方向上横向于光轴延伸,所述基本上相反的方向在光束的方向上相对于与模块的光轴成直角的方向倾斜。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源包括两组点状发光二极管(14),每一组被设置成分别照亮两个面状有机发光二极管(8)中的一个。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第一光源的两组二极管(14)分别被设置在两个壁(42)上,所述两个壁相对于光轴倾斜从而形成具有朝向模块的前方指向的开口的腔体,模块(2)包括第三光源(16),第三光源(16)被设置在所述腔体中并且适于形成额外的光束。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12)是第一光学装置,所述模块(2)包括第二光学装置(10),该第二光学装置(10)位于所述腔体中并且适于偏转由第三光源(16)沿着光轴发出的光线从而形成额外的光束。16.根据权利要求14和1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2),其特征在于,额外的光束与用于机动车辆的方向指示器功能相对应。17.—种照明装置,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和/或信号指示的装置,包括: 壳体; 容纳在壳体中的照明模块; 其特征在于 照明模块是权利要求1至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照明模块。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一种尤其是用于机动车辆的照明模块(2),包括:发光二极管类型的第一光源(14);和有机发光二极管类型的第二表面光源(8),该光源适于反射由第一光源(4)发出的光线,从而形成沿着模块的光轴的光束。该照明模块还包括准直器(12),该准直器适于在主方向上偏转由第一光源(14)发出的并且以非0°的入射角β与第二光源(8)相遇的光线。
【IPC分类】F21S8/10, F21Y115/10, F21W101/02, F21V7/00
【公开号】CN105423207
【申请号】CN201510587280
【发明人】大卫·休, 金慧, 克里斯托夫·杜伯斯, 布巴卡尔·萨尼亚
【申请人】法雷奥照明公司
【公开日】2016年3月23日
【申请日】2015年9月15日
【公告号】EP2995851A1, US20160076729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