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64044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汽车前照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于汽车前端的汽车前照灯。
【背景技术】
[0002]汽车大灯装配于车辆前部,集合远近照明、转向、示宽等功能,现有的汽车大灯由于其结构设计不合理,且不能够对射出的光线进行有效的进行导向,影响大灯的使用效果。另外在对反光碗进行装配后,便不方便调节。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能够充分使灯中光线得以充分利用的汽车前照灯。
[0004]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汽车前照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壳体前端用于封盖壳体的透光灯罩,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所述第一发光腔室处于壳体中部,第二发光腔室与第一发光腔室并排设置,第三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的上方,在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中分别设有发光体以及用于将发光体所产生的光反射到壳体外部的反光碗;所述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为碗状的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为一端弧形状的长条形腔室;
[0006]所述第二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中,在第一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在第二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与第二导光部连接的第三导光部,在第三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四导光部。
[0007]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发光腔室作为远近光灯的发光腔室,其空间大能够保证光线的充足;第三发光腔室作为日间行车灯和转向灯的发光腔室,其长条形的设计,增大了发光区域,以更好的发出信号提醒;而通过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能够进一步提升远近光灯的光线射出,且不会受到远近关灯交替而导致的光线照射不足;另外,通过第三导光部、第四导光部能够充分将各自腔室的发光体所发出的光线进行充分导向;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每个发光腔室中的发光体所发光线得以充分反射到壳体外部且反射效果好。
[0008]进一步地,为了根据不同车型的需要,可以自由调节反光碗的角度和位置,所述第一发光腔室中设置有对反光碗进行安装调整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弹性件,承载板与第一发光腔室中反光碗背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承载板的上端部,第二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二滑动件的另一端穿过承载板并通过一锁紧件锁紧于承载板上,所述弹性件处于壳体与承载板之间的第二滑动件上并受壳体与承载板的压缩。
[0009]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装配和保证装配的精度,所述壳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出的装配台,在该装配台上固定设置有装配对接块。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的调节机构处示意图;
[0015]附图中,I为壳体,2为透光灯罩,3为第一发光腔室,301为第二发光腔室,4为第三发光腔室,5为反光碗,6为第一导光部,7为第二导光部,8为第三导光部,9为第四导光部,10为导向条,11为承载板,12为第一滑动件,13为第二滑动件,14为弹性件,15为锁紧件,16为限位滑槽,17为装配台,18为装配对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0017]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0018]参见图1、2、3、4,汽车前照灯,包括壳体1,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壳体前端用于封盖壳体的透光灯罩2,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发光腔室3、第二发光腔室301、第三发光腔室4,第一发光腔室处于壳体中部,第二发光腔室与第一发光腔室并排设置,第三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的上方,在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中分别设有发光体以及用于将发光体所产生的光反射到壳体外部的反光碗5 ;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为碗状的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为一端弧形状的长条形腔室;
[0019]其中,第二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中,在第一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光部6和第二导光部7,在第二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与第二导光部连接的第三导光部8,在第三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四导光部9。第一导光部的表面设有若干个朝向壳体外间隔设置的导向条10,第一导光部6设置在第一发光腔室内的一侧;第二导光部7、第三导光部8和第一导光部6结构相同,不同的是其中的导线条之间的间隔较小;第二导光部处于第一发光腔室内的下部。第四导光部为网状的反光面,其处于第三发光腔室的内周壁上,以增强第三发光腔室中的发光体的发光强度。
[0020]具体实施中,第一发光腔室中设置有对反光碗进行安装调整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承载板11、第一滑动件12、第二滑动件13、弹性件14,承载板与第一发光腔室中反光碗5背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承载板的上端部,第二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二滑动件的另一端穿过承载板并通过一锁紧件15锁紧于承载板上,弹性件14处于壳体I与承载板11之间的第二滑动件上并受壳体与承载板的压缩。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可以采用螺栓来实现,在壳体I上开设有限位滑槽16,螺栓的一端插入滑槽中并限位在滑槽中,可以上下滑动,其中滑槽16可为T型槽来实现;第一滑动件的一端可以通过铰链或销轴的方式与承载板形成活动连接;第二滑动件采用螺栓后,锁紧件15可采用锁紧螺母来实现,而弹性件可以采用套设在第二滑动件上的弹簧;在反光碗的装配调节过程中,可松开锁紧件15,这样可以根据需要来调整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的位置,则可以实现反光碗的上下位置调整,而在上下位置调整好后,将锁紧螺母旋上,在弹簧的作用下,弹簧一直顶着承载板,这样可以根据调整锁紧螺母的锁进位置,来调整反光碗的反射角度,从而满足不同高低车辆的不同照射要求。
[0021]更进一步地实施,在壳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出的装配台17,在该装配台上固定设置有装配对接块18。装配对接块与车体上的安装位置对接,保证车灯的安装位置精准。
【主权项】
1.汽车前照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壳体前端用于封盖壳体的透光灯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所述第一发光腔室处于壳体中部,第二发光腔室与第一发光腔室并排设置,第三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的上方,在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中分别设有发光体以及用于将发光体所产生的光反射到壳体外部的反光碗;所述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为碗状的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为一端弧形状的长条形腔室; 所述第二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中,在第一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一导光部和第二导光部,在第二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与第二导光部连接的第三导光部,在第三发光腔室的腔口处设置有第四导光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光腔室中设置有对反光碗进行安装调整的调节机构,调节机构包括承载板、第一滑动件、第二滑动件、弹性件,承载板与第一发光腔室中反光碗背面固定连接,第一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一滑动件的另一端活动连接于承载板的上端部,第二滑动件的一端可滑动的限位于壳体上,第二滑动件的另一端穿过承载板并通过一锁紧件锁紧于承载板上,所述弹性件处于壳体与承载板之间的第二滑动件上并受壳体与承载板的压缩。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汽车前照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上边缘设置有向外延伸出的装配台,在该装配台上固定设置有装配对接块。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于汽车前端的汽车前照灯,包括壳体,设置于壳体内的发光体,以及装配于壳体前端用于封盖壳体的透光灯罩,壳体中设置有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所述第一发光腔室处于壳体中部,第二发光腔室与第一发光腔室并排设置,第三发光腔室处于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的上方,在第一发光腔室、第二发光腔室、第三发光腔室中分别设有发光体以及用于将发光体所产生的光反射到壳体外部的反光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能够保证每个发光腔室中的发光体所发光线得以充分反射到壳体外部且反射效果好。
【IPC分类】F21V19-00, F21V8-00, F21V17-02, F21W101-10, F21S8-10
【公开号】CN204573827
【申请号】CN201520182688
【发明人】朱建华
【申请人】常州亨达车业部件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8月1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27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