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照明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77642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Led照明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照明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LED照明组件。
【背景技术】
[0002]由于LED具有节能、环保等优点,在商业、居家及舞台等方面的应用需求日益增大,现有技术中的LED照明灯具从供电方式来看主要有自带电池和电源线直接供电两种。
[0003]自带电池一般采用干电池或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在充电时须有电源适配器或充电连接线进行连接,充电操作繁琐。电源线直接供电时必须将LED照明灯具连接至电源插座,LED照明灯具被安装在固定的位置后,由于受电源线的限制而不能随意拿取或移动,便携性不佳,对LED照明灯具的使用带来极大的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LED照明灯具充电不方便且便携性不佳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充电且便携性较佳的LED照明组件。
[0005]一种LED照明组件,包括灯座和照明灯具,
[0006]所述灯座包括:底壳、PCB板、电源插头和无线充电板,所述PCB板设于所述底壳内,所述底壳的顶部设有第一吸合件,且开设有容置槽,所述无线充电板铰接于所述底壳的顶部并设于所述容置槽内;
[0007]所述PCB板上设有与所述电源插头电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所述无线充电板内设有与所述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电连接的发射线圈;
[0008]所述照明灯具包括:设于所述底壳的顶部的外壳以及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无线充电接收电路、接收线圈、可充电电池和若干个LED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分别与所述接收线圈以及所述可充电电池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为若干个所述LED灯供电;
[0009]所述外壳上设有与所述第一吸合件相吸合的第二吸合件,所述底壳与所述外壳通过所述第一吸合件和所述第二吸合件磁性连接。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LED照明组件还包括遥控器,所述外壳内还设有信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遥控器发出的无线信号。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呈圆台形结构。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吸合件凸出于所述底壳的顶部设置,所述第二吸合件凹陷于所述外壳设置。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无线充电板上朝向所述容置槽的一侧铰接有支杆,所述容置槽的底部开设有长条形槽,用于收纳所述支杆。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壳的顶部设有用于锁定所述无线充电板的锁止件。
[0015]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外壳包括筒形壳和灯罩,所述可充电电池设于所述筒形壳内,若干个所述LED灯设于所述灯罩内。
[0016]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灯罩设于所述筒形壳的第一端,所述无线充电接收电路和所述接收线圈设于所述筒形壳的第二端。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照明灯具还包括设于所述外壳内的支撑板。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干个所述LED灯设于所述支撑板上。
[0019]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LED照明组件,通过照明灯具与灯座的分离设置以及灯座为照明灯具提供的无线充电功能,使得照明灯具的充电操作简单且便携性较佳。再者,铰接于底壳上的无线充电板能够根据用户需要转动并倾斜预定的角度,方便在对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无线充电时提升用户观看体验。另外,照明灯具和灯座通过第一吸合件和第二吸合件磁性连接,提高照明灯具放置在灯座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LED照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图1中所示灯座的另一视角图;
[0022]图3为图1中所示照明灯具的剖视图;
[0023]图4为图1中所示照明灯具的另一视角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LED照明组件10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中,LED照明组件10包括灯座100和照明灯具200。
[0025]灯座100包括:底壳110、PCB板(图未示)、电源插头120和无线充电板130。PCB板设于底壳110内,底壳110的顶部设有第一吸合件140。本实施例中,底壳110呈圆台形结构,也可以为棱台形、圆柱形、立方体形灯结构。
[0026]PCB板上设有与电源插头120电连接的无线充电发射电路,无线充电板130内设有与无线充电发射电路电连接的发射线圈。其中,电源插头120用于与匹配的插座插接,该插座与市电供电线路连接。无线充电发射电路为现有技术,集成了整流电路、检测电路、频率干扰抑制电路、振荡电路等功能电路部分。
[0027]底壳110的顶部开设有容置槽111,无线充电板130铰接于底壳110的顶部并设于容置槽111内。实际应用中,在对照明灯具200进行无线充电的情况下,通过转动无线充电板130将其收纳于容置槽111内,从而能够将照明灯具200平稳地放置在底壳110的顶部的无线充电板130上进行无线充电。随着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普及,为了节省资源,提高灯座100的普适性,无线充电板130也可以适应于智能手机、平板等电子设备的无线充电。为了在对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无线充电时方便用户观看视频、浏览网页等内容,避免因智能手机或平板摆放角度不佳,影响用户观看体验,通过转动无线充电板130,使得无线充电板130倾斜预定的角度,继而把智能手机或平板斜靠在无线充电板130上进行无线充电。
[0028]如图2所示,其为图1中所示灯座100的另一视角图。为了解决无线充电板130倾斜预定的角度后,因自身重力或智能手机或平板斜靠而对无线充电板130施力的作用,导致无线充电板130又重新收纳于容置槽111内,例如,无线充电板130上朝向容置槽111的一侧铰接有支杆131,实际应用中,当无线充电板130转动预定的角度后,通过支杆131的支撑作用,使得无线充电板130固定在预定的角度,这样,则可以避免无线充电板130重新收纳于容置槽111内而无法对智能手机或平板提供倾斜的支撑。
[0029]当无线充电板130收纳于容置槽111内时,因支杆131位于无线充电板130和容置槽111之间,占据了一定的体积空间,影响无线充电板130与容置槽111的底部贴靠的紧凑性,较佳的,容置槽111的底部开设有长条形槽(图未示),长条形槽用于收纳支杆131。这样,当无线充电板130收纳于容置槽111内时,支杆131收纳于长条形槽内,提高了无线充电板130与容置槽111的底部贴靠的紧凑程度。
[0030]为了解决无线充电板130倾斜预定的角度后,因自身重力或智能手机或平板斜靠而对无线充电板130施力的作用,导致无线充电板130又重新收纳于容置槽111内的技术问题,并不限于在无线充电板130上朝向容置槽111的一侧铰接支杆131,在其它实施例中,例如,采用现有技术中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可以随意转动而固定在一定倾斜角度的结构设
i+o
[0031]为了避免智能手机或平板斜靠在无线充电板130上进行无线充电时,智能手机或平板滑落,底壳I1的顶部设有防滑垫112,防滑垫112的设置方式有多种,例如,防滑垫112粘贴在底壳110的顶部,又如,防滑垫112嵌入底壳110的顶部。这样,斜靠在无线充电板130上进行无线充电时,智能手机或平板的边沿与防滑垫112接触,避免因底壳110的顶部过于光滑而导致智能手机或平板滑落。当然,底壳110的顶部也可以凸设有防滑凸起或防滑纹,同样也起到防止智能手机或平板滑落的作用。
[0032]为了避免当无线充电板130收纳于容置槽111内时,因灯座100的晃动而导致无线充电板130转动,致使无线充电板130部分脱离出容置槽111,底壳110的顶部设有用于锁定无线充电板130的锁止件150。例如,本实施例中,锁止件150采用现有技术中的按钮式锁止结构,包括按钮151以及与按钮151联动连接的卡勾152,为了不影响照明灯具200的放置,按钮151嵌入底壳110的顶部。无线充电板130的边沿开设有卡槽132,卡勾152插入卡槽132内,起到固定无线充电板130的作用,避免无线充电板130在容置槽111内随意转动。在需要对智能手机或平板进行无线充电时,通过按压按钮151,使得与按钮151联动的卡勾152从卡槽132内回缩,进而转动无线充电板130使其倾斜预定的角度。
[0033]如图3所示,其为图1中所示照明灯具200的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