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5917阅读:48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或类似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除尘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
背景技术
目前的手持式电动工具,都没有除尘功能,特别是工具头朝上方冲击电钻工作时,会向外高速飞溅粉尘、砂石或木屑,更易掉落在操作者身上甚至眼睛里,给操作者及作业现场附近的人们造成危害,尤其在对天花板进行钻孔作业时,其危害性更大,因此,人们在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时往往需要带上防护眼镜和口罩,这样虽然保护了眼睛和不会吸入砂尘,但粉尘、砂石和木屑仍会落在操作者脸上,且操作人员因配带防护眼镜和口罩影响视线和呼吸,给工作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能在工作时防止砂、尘或木屑乱飞对人体造成伤害、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这种涉及手持式或类似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除尘的工具防尘罩,其特殊之处在于由紧固件锁紧的公、母壳体的上端是连接套筒、下端是与其垂直贯通的其底端装有容器盖的灰容器,连接套筒的后部套装软材料制成的连接套,其内置入钻头扭力杯,中部套装复位弹簧,前部套装可在连接套筒内移动的透明罩。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透明罩位于工作表面端装有软材料制成的前护套,透明罩内开有易使砂、尘或木屑滑入灰容器的斜壁。
连接套筒内壁设有与透明罩相通的导向筋条。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可以防尘,对操作者起到安全保护的作用。
2.防止对周边环境的污染。
3.美观实用,操作方便,价格实惠。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A-A剖面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的左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B-B剖面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及构造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如图所示,该产品由七个螺钉1紧固的公、母壳体2的上端是连接套筒3,下端是与连接套筒3垂直贯通、其底端装有容器盖4的灰容器5,连接套筒3的后部套装软材料制成的连接套6,其内置入钻头扭力杯7,中部套装复位弹簧8,前部套装可在连接套筒3内移动的透明罩9。透明罩9位于工作表面端装有软材料制成的前护套10,透明罩9内开有易使砂、尘或木屑滑入灰容器5的斜壁11。连接套筒3内壁设有与透明罩9相通的导向筋条12。
使用时,将灰尘处理器套紧在钻头扭力杯7上,用软材料制成的前护套10贴紧工作表面,作业时,砂、尘或木屑就自动落入透明罩9的斜壁11上,电钻的震动会加剧砂、尘或木屑向灰容器5内滑入,容器盖4可方便地打开,在砂、尘或木屑较多时可将其倒出。随着钻入深度的增加,透明罩9靠灰容器5内的骨平行定位(参见图4),压缩复位弹簧8向内缩进(行程少于52毫米)。整个操作过程中,软前护套10贴紧工作面,可确保砂、尘或木屑完全进入灰容器5内。另外,更换连接套筒3可适用不同大小的钻头扭力杯7,通用性强。
权利要求1.一种涉及手持式或类似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除尘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其特征在于由紧固件锁紧的公、母壳体的上端是连接套筒、下端是与其垂直贯通,其底端装有容器盖的灰容器,连接套筒的后部套装软材料制成的连接套,其内置入钻头扭力杯,中部套装复位弹簧,前部套装可在连接套筒内移动的透明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其特征在于透明罩位于工作表面端装有软材料制成的前护套,透明罩内开有易使砂、尘或木屑滑入灰容器的斜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套筒内壁设有与透明罩相通的导向筋条。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持式或类似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除尘且在工作时防止砂、尘或木屑乱飞对人体造成危害、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的电动工具防尘罩。其构成:这种涉及手持式或类似的便携式电动工具除尘的电动工具灰尘处理器,由紧固件锁紧的公、母壳体的上端是连接套筒、下端是与其垂直贯通的其底端装有容器盖的灰容器,连接套筒的后部套装软材料制成的连接套,其内置入钻头扭力杯,中部套装复位弹簧,前部套装可在连接套筒内移动的透明罩。透明罩位于工作表面端装有软材料制成的前护套,透明罩内开有易使砂、尘或木屑滑入灰容器的斜壁。连接套筒内壁设有与透明罩相通的导向筋条。
文档编号B23B45/00GK2517532SQ0222535
公开日2002年10月23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3日
发明者郭达, 任祖新 申请人:东莞市拓普电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