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节椭圆槽拉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1560阅读:4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动节椭圆槽拉刀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所属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节椭圆槽拉刀。
背景技术
过去,加工星形套和筒形壳上的球道槽,一般采用滚削、插削及铣削的加工方法。传统的加工方法有如下缺点1、加工效率低加工一对星形套和筒形壳上的球道槽,需要1小时。2、尺寸精度差滚削及插削加工工件时,涉及到工件分度、进刀深度等参数,致使齿形精度差,周节累积误差大。3、表面粗糙度不好滚削及插削加工工件,由于冲击力较大,加工过程不平稳,被加工工件表面粗糙度不好,可达到Ra6.3um。4、加工过程及设备复杂滚削及插削加工工件分主运动、进给运动及其他辅助运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工作效率、尺寸精度、表面加工质量都有很大提高的移动节椭圆槽拉刀。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结构实现的本实用新型为一种移动节椭圆槽拉刀,由多节构成,每节由两部分构成拉星形套刀与拉筒形壳刀,二者连接关系为筒形壳套装在星形套外,筒形壳套与星形套之间的凹槽内安装钢球,每把拉刀由螺钉镶装在拉床的溜板上,拉刀齿形为椭圆形。本实用新型特点1、设备及运动简单拉削只需一个主运动,而进给运动则是靠拉刀刀齿升量来完成,易于操作。2、加工效率高一次拉削行程中可完成粗,半精及精加工,加工一对星形套和筒形壳上的球道槽,只需10分钟左右。3、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拉削时的切削层很薄,拉削速度低,易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1.25um。被加工工件齿形误差可达到0.03mm,圆周等分累积误差可达到0.015mm。4.为保证装配精度,每把刀应做成方形,精度便于控制,便于装配。刀体上要带有螺纹孔,用以紧固拉刀。5、应严格控制孔距公差,并考虑热处理后孔距伸长,进行合理压缩,保证装配顺利。刀体上孔距间的公差可为±0.2mm,根据经验,热处理前孔距按2.5mm/1000mm压缩,保证拉刀能够顺利地安装于套筒中。6.为保证刀具使用性能,应根据被加工工件材料、硬度、有效加工长度、加工精度等合理选择拉刀各项参数,如前角、后角、齿升量、齿距、尺寸精度等,要有足够的容屑空间。


图1为拉星形套上的球道槽示意图图2为拉筒形壳上的球道槽示意图,图3为星形套与筒形壳通过钢球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移动节椭圆槽拉刀齿形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由多节构成,每节由两部分构成拉星形套刀与拉筒形壳刀,如图3所示,二者连接关系为筒形壳套1装在星形套2外,筒形壳套1与星形套2之间的凹槽内安装钢球3,每把拉刀由螺钉镶装在拉床的溜板上,拉刀4齿形为椭圆形。所述的拉星形套刀拉床的溜板5在拉刀筒体外侧,拉筒形壳刀拉床的溜板6位于拉刀筒体内,如图4所示,拉刀齿距11.5mm、前角18°、后角2.5°、齿形精度为0.02mm。
本实用新型拉刀为方型结构,而且根据拉床溜板的结构要求,在刀体上设计有与溜板相对应的沉孔、螺纹孔,便于将拉刀装在溜板上。由于拉刀较长,特将拉刀从中间一分为二节或三节(称为一瞥),每节500mm长左右,便于加工和运输。拉刀齿形为椭圆形,但为了使拉削顺畅、不挤刀。在加工齿形时,将拉刀后尾端抬高,以使在刀齿两侧获得副后角。同时,对拉刀齿形进行修正。
由图1所示,A、B、C、D构成的方框为拉床溜板,拉刀装夹在上面。支撑工件的基座是与机床为一体的,亦即,拉削时不动,而拉床溜板和拉刀确沿着尖头方向向下做切削运动。由于拉刀刀齿自身的升量将球道槽拉削成型。
移动节椭圆槽拉刀的结构形式关键在齿形的设计上,由于被拉工件为椭圆形槽,那么拉刀齿形自然也应该椭圆形了,其实不然。因为,为了使拉刀在拉削过程中,顺畅、不挤刀,这就要求在刀齿两侧有副后角。为了获得副后角,就是在加工齿形时,将拉刀后尾端抬高。但是,这时的齿形也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呢?只好对齿形进行修正,根据齿形理论值,以及抬高量的大小,借助CAD对齿形曲线予以修正,这样,使拉刀回复到原位时,拉出的工件仍为原始齿形槽。本实用新型设备及运动简单拉削只需一个主运动,而进给运动则是靠拉刀刀齿升量来完成,易于操作。2、加工效率高一次拉削行程中可完成粗,半精及精加工,加工一对星形套和筒形壳上的球道槽,只需10分钟左右。3、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高拉削时的切削层很薄,拉削速度低,易获得较小的表面粗糙度数值,表面粗糙度可达到Ra1.25um。被加工工件齿形误差可达到0.03mm,圆周等分累积误差可达到0.02mm。
权利要求1.一种移动节椭圆槽拉刀,其特征是由多节构成,每节由两部分构成拉星形套刀与拉筒形壳刀,二者连接关系为筒形壳套(1)装在星形套(2)外,筒形壳套(1)与星形套(2)之间的凹槽内安装钢球(3),每把拉刀由螺钉镶装在拉床的溜板上,拉刀(4)齿形为椭圆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动节椭圆槽拉刀,其特征是所述的拉星形套刀拉床的溜板(5)在拉刀筒体外侧,拉筒形壳刀拉床的溜板(6)位于拉刀筒体内,拉刀齿距11.5mm、前角18°、后角2.5°、齿形精度为0.02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节椭圆槽拉刀,由多节构成,每节由两部分构成拉星形套刀与拉筒形壳刀,二者连接关系为筒形壳套装在星形套外,筒形壳套与星形套之间的凹槽内安装钢球,每把拉刀由螺钉镶装在拉床的溜板上,拉刀齿形为椭圆形。拉床溜板和拉刀确沿着尖头方向向下做切削运动。依赖拉刀刀齿自身的升量将球道槽拉削成型。拉刀的结构形式关键在齿形上,为了使拉刀在拉削过程中,顺畅、不挤刀,这就要求在刀齿两侧有副后角。亦即,在加工齿形时,将拉刀后尾端抬高,同时对齿形进行修正,以使拉刀拉出的工件为原始齿形槽。
文档编号B23D43/02GK2759658SQ20042005402
公开日2006年2月22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4年12月22日
发明者王心海, 赵国栋, 邢义, 赵东波, 赵宝成, 刘祥臣, 全广君 申请人:哈尔滨第一工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