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98384阅读:41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尤其涉及一种针对刀刃进行改进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工程用工具剪,如图5所示,其主要由一剪裁部与一握柄部所组成,其中该剪裁部上设有枢固部,并在该枢固部的前端设有第一刀刃部,后端设有第二刀刃部,及延伸第二刀刃部的后端设有弧形刀刃部,可针对钢板、电缆、铁索等各种不同的金属材料的性质,将其分别设计为平刃、圆形刃及弧形刃,以最方便而有利的方式作剪切块,其确实是一项相当具有产业利用价值的设计。
然而,此种结构却普遍具有一缺点,就是该刀刃部是利用薄利的斜刀面裁切对象,尤其是弧形刀刃部的单一圆弧曲率的斜刀面,其主要是用来剪切块多捆成束的铁索,这类硬度高、韧性强的金属线材。
但,由于其是属单一圆弧曲率所构成的单一斜薄锐利斜刀面,故常常会导致于裁切时,在施力的初虽可较轻易地割入,随的刀面就会卡于铁索的接触面上,因此就得花费相对倍的力气剪切块,若非有加长的握杆,以增长力臂的距离,才可将铁索裁开,否则一般人是极难以裁断。
且,是如图6及图7所示,当剪切块铁索时,因握柄向内施压,再加上弧形刀刃部的设计,会迫使铁索相对向分口内端移动,由于刀刃部的刀刃为相同刀刃角,故造成刀刃前后端作用力平均分布铁索的周围,使应力平均分散于铁索与刀刃的接触联机,而得花费更多的力气才可裁断铁索,是极为不便,且造成使用上的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现有的工具剪刀刃结构导致难以裁断的缺点,以及应力分散而造成需花费更多力气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针对刀刃作改进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剪切块工具本体,该剪切块工具本体是由一柄部及一剪切部所构成,其中剪切部上至少设有一刃部,该刃部的刀刃至少由二种以上斜切角度的刀锋所构成。
该刀刃是以上、中、下三段刀锋所构成。
该剪切部前端另设有一平面第一刃部,中间则为圆形第二刃部,后端为圆弧的第三刃部。
该刀刃的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相同,中段刀锋的斜切角度不同于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
该上、下段的刀锋斜切角度大于中段刀锋斜切角度。
该刀刃上、下两段的刀锋为60度角,而中段的刀锋则为35度角。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裁切钢索的圆弧第三刃部的刀干及刀刃采用不同的斜切角度,从而利于钢索的裁切磨擦阻力降低,而使第三刃部的裁切更为便捷;另外,本实用新型将构成单一圆弧曲面的刀刃上下段刀锋及中段刀锋设计出60度及35度角的单一圆弧刀刃,使相邻刀锋具有不同斜切角度特性,且愈远离中段具有愈大角度的设计,使中段刀锋具有较大于上下段刀锋的水平作用力,并通过上刀锋先行将钢索作表面初步切割,再通过下刀锋抵住,施以细薄锐利的中段刀锋快速裁断,从而使钢索的裁切更为省力及快速。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分解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剪刀部平面示意图。
图3-A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第三刃部的第一刀锋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B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第三刃部的第三刀锋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3-C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第三刃部的第二刀锋剖面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的第三刃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现有的单一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外观示意图。
图6、7是图5的动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主要包括一剪切块工具1,该剪切块工具1是由主切割体10及副切割体20所构成,其中;主、副切割体10、20是呈左、右对称的可活动枢设关系,且,主、副切割体10、20包括有第一、第二柄部11、21及一第一、第二剪切部12、22,通过一枢接组件,该枢接组件包括有一枢接杆、C扣、销以及一固定件穿设主、副切割体10、20的第一、第二剪切部12、22内,使得主、副切割体10、20得以利用该枢接组件为枢转轴心呈一可相对握持的剪切块工具1;为达平面钢板、包覆绝缘体的电缆及多捆成束的钢索复合切割功效,该第一、第二剪切部12、22前端是呈一平面的第一刃部24,中间为配合圆形电缆,特别将第二刃部25设计成半月形,经柄部11、21相对向握合时,则结合成一配合电缆的圆形外观,而第三刃部23为配合捆束的钢索,特别将第三刃部23形成大圆弧曲面,以达钢索快速切割功效;本实用新型为防止多捆成束的钢索切割省力、快速的目的,特别将第三刃部23做一设计,请参照图2和3所示,其中,第三刃部23是由较厚的斜切刀干231及细薄锋利的斜切刀刃232所构成,该刀刃232是由第一刀锋2321、第二刀锋2322及第三刀锋2323构成的单一圆弧曲率的刀刃结构;且,该刀干231与刀刃232的斜切角度非呈同一斜切率贯性延伸;所谓刀干231与刀刃232非同一斜切率所构成,可通过图3-A、3-B、3-C看出,本实用新型是将刀刃232细分成不同斜率的第一、第二、第三刀锋2321、2322、2323,该第一、第二刀锋2321、2322是呈同一60度斜角设计,而中段第三刀锋2323则个别设计出一35度斜角,令,刀刃232形成有二种斜率的多刀锋结构,且,又与刀干231的固定45度斜角亦为一非相同斜切率关系。
本实用新型特别将构成刀刃232的第一、第二刀锋2321、2322和第三刀锋2323呈非同一斜切率设计,乃考量到该第三刃部23是针对无包覆体的钢索作一切割动作,钢索则是指捆绑成束状的多金属线材,当,第三刃部23切割捆束的钢索时,因线材捆束后无法构呈一圆弧面,故,钢索置入圆弧状的第三刃部23而施以柄部11、21一相对向握合力道时,该钢索会由第一、第二刀锋2321、2322如图6所示般向中间的第三刀锋2323如图7所示般集中切割,显见,第三刃部23切割钢索快、慢的关键乃在于刀刃232的刀锋斜率设计;因此,通过切割剪切块时,铁索会由第一刀锋2321或第二刀锋2322方向夹合钢索,使钢索滑移集中至第三刀锋2323弧形作用分力造成,特将第一及第二刀锋呈同一斜角设计,而将第三刀锋2323独自设计一斜切角,且,第一、第二刀锋2321、2322的斜切角大于第三刀锋2323的斜率;通过较大斜切角度的第一刀锋2321或第二刀锋2322较小水平分力的特性,而得以的钢索做初步的切割,同时亦能更加快速且省力的姿势将钢索推移至中端的第三刀锋2323,紧接着握合力道加强迫使小于第一、二刀锋2321、2322斜切角度的第三刀锋2323轻易地断开钢索,又,第三刀锋2323的斜切角小于第一、第二刀锋2321、2322所致,其水平分力较大,故,对于表缘非呈规则圆形的捆束钢索而言,其防止水平滑移的功效有所助益;再者,本实用新型更可通过刀干231和各刀锋所构成不同角度的刀刃232形成两段的切面,使钢索与刀刃232切割时保有更大之间隙空间,令,刀刃232与钢索切割时不会造成相互贴合摩擦阻力增加的缺点,进而将刀刃232的切割应力集中,以达到更省力的轻易裁断目的,且,在加长握柄的辅助下,虽可达到省力的功效,但如能配合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更能达到一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述,除了裁切钢索的圆弧第三刃部23采以非单一斜切角度设计的刀干231及刀刃232设计具有省力、快速功效,将第三刃部23的结构设计应用在剪裁钢板的第一刃部24及电缆的第二刃部25亦有较原单一斜切度更佳的裁切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剪切块工具本体,该剪切块工具本体是由一柄部及一剪切部所构成,其中剪切部上至少设有一刃部,其特征在于该刃部的刀刃至少由二种以上斜切角度的刀锋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刀刃是以上、中、下三段刀锋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剪切部前端另设有一平面第一刃部,中间则为圆形第二刃部,后端为圆弧的第三刃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刀刃的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相同,中段刀锋的斜切角度不同于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
5.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上、下段的刀锋斜切角度大于中段刀锋斜切角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特征在于该刀刃上、下两段的刀锋为60度角,而中段的刀锋则为35度角。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角度工具切割结构,其主要包括有一剪切块工具本体,该剪切块工具本体是由一柄部及一剪切部所构成,其中剪切部上至少设有一刃部,该刃部的刀刃至少由二种以上斜切角度的刀锋所构成。该刀刃是以上、中、下三段刀锋所构成。该剪切部前端另设有一平面第一刃部,中间则为圆形第二刃部,后端为圆弧的第三刃部。该刀刃的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相同,中段刀锋的斜切角度不同于上、下段刀锋的斜切角度。该上、下段的刀锋斜切角度大于中段刀锋斜切角度。该刀刃上、下两段的刀锋为60度角,而中段的刀锋则为35度角。本实用新型可使钢索的裁切更为省力及快速。
文档编号B23D29/02GK2753539SQ200420083148
公开日2006年1月25日 申请日期2004年8月18日 优先权日2004年8月18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谢智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