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横梁复合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6882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特指一种设置于摇臂钻床工作台上,通过回
转定位对铸造横梁各个孔进行加工。
背景技术
汽车横梁是汽车的重要部件,如图3、4所示为一种重型汽车的横梁结构示意图,鉴于该产品属于结构复杂、非对称形大型产品。其实际加工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1、多工序加工,该产品孔加工较多包括端面的加工孔a、c和斜孔b,且分布于不同平面,需要分工序多工位加工,定位基准更换次数较多,且增加搬运成本及时间消耗;
2、加工难度较大,精度高,八个斜孔b中心线角度|3为48° 17',且两边属于非对称结构; 3、重量大,效率低,该产品无论在搬运还是操作方面都比较费力费时,劳动强度大,效率低。 因此存在不适用于长期大批量生产,搬运次数较多,质量无法稳定,成本过大等方面的不足。这无疑大大增加了生产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因此,为了提高生产效率,縮减工序,保证加工质量,减少企业生产成本,采用尽可能少的机加工工序,方便员工操作,且保证产品质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
—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包括 —个固定座,具有与钻床工作台相连的安装面和一垂直于安装面的固定面;
—个回转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安装在固定面; 两个端孔钻模板,固定在回转板两侧面,且表面上设有相应于铸造横梁两侧需要加工孔的模具孔; 至少两个斜孔钻模板,安装在回转板的表面,且每个斜孔钻模板具有与斜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钻模孔;禾口 若干夹持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回转板,用于将铸造横梁安装在回转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斜孔钻模板为四个,分布以连接轴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处于对
角的两个斜孔钻模板与铸造横梁端面之间夹角为铸造横梁斜孔中心线角度的一半。 更进一步地,所述斜孔钻模板包括一个模板、一个压紧板、一个连接板和一个安装
板,所述模板用于对应于两个斜孔所在的平面,所述压紧板用于与铸造横梁底面相接触并
与模板相连,所述安装板与回转板相连,并通过连接板与压紧板相连。 考虑到定位准确和使用方便,其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回转板上的定位销,用于定位斜孔钻模板在回转板上的位置,其数量与斜孔钻模板的数量相同。
考虑到成本和安装方便,所述夹持件为一L型压板,该压板一板固定在回转板上,另一板能够与铸造横梁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螺母副固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夹持件为四个,且夹持件沿铸造横梁的四个角对称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压板一板通过一固定销固定在回转板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集多工序于一体加工,定位统一,縮减工序,减产搬运成本,提高效率; 2、采用统一圆周回转定位销定位,且回转中心采用两侧斜孔中心,有效保证角度
精度; 3、利用该本产品进行铸造横梁钻孔加工,操作过程中员工只需旋转及插销即可定位,提高效率。


图1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侧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为本发明选定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3为铸造横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半剖视示意图。 图5为斜孔钻模板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l-l、安装面,l-2、固定面,2、回转板,3、定位销,4、圆柱销,5、斜孔钻模板,6、钻套,7、螺杆,8、压板,9、固定销,10、螺母,11、连接轴,12、衬套,13、斜孔钻模板,131、模板,132、压紧板,133、连接板,134、安装板,14、端孔钻模板,15、衬套,16、钻套,17、钻套,18、衬套,19、螺帽,20、螺栓螺母,21、菱形定位销,a、加工孔,b、斜孔,c、加工孔,P 、中心线角度,Y、定位夹角,D、平面,E、铸造横梁底面,B1、第一螺栓螺母副,B2、第二螺栓螺母副,B3、销子。
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理解本发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包括固定座1、回转板2、端孔钻模板14、至少两个斜孔钻模板13和若干夹持件,所述固定座1具有与钻床工作台相连的安装面1-1和一垂直于安装面1-1的固定面1-2 ;所述回转板2通过连接轴11可转动安装在固定面1-2并通过带有衬套15的轴定位;所述两个端孔钻模板14定在回转板2两侧面,且表面上设有相应于铸造横梁两侧需要加工孔的模具孔,并通过销子B3配做定位;所述斜孔钻模板13安装在回转板2的表面并通过带有衬套12的一圆柱定位销与一菱形定位销21定位,且每个斜孔钻模板具有与斜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钻模孔6 ;所述夹持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回转板2,用于将铸造横梁安装在回转板2上。 如图2所示考虑到斜孔的数量和加工方便,所述斜孔钻模板为四个,分布以连接轴ll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处于对角的两个斜孔钻模板与铸造横梁端面之间夹角Y为铸造横梁斜孔中心线角度P的一半。 如图5所示所述斜孔钻模板包括一个模板131、一个压紧板132、一个连接板133
4和一个安装板134,所述模板131用于对应于两个斜孔所在的平面D,所述压紧板132用于与铸造横梁底面E相接触并与模板131相连,所述安装板134与回转板相连,并通过连接板133与压紧板132相连。 考虑到定位准确和使用方便,如图2所示其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回转板2上的定位
销3,用于定位斜孔钻模板13在回转板2上的位置,其数量与斜孔钻模板13的数量相同即
4个,当然本领域人员也可以通过在回转板2上划线定位所述斜孔钻模板13的位置。 如图1所示考虑制造加工方便和成本,所述夹持件为一 L型压板8,该压板8 —板
固定在回转板2上,另一板能够与铸造横梁底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螺母副即图中的螺杆7和
螺帽19固定,实际安装时所述夹持件为四个,且夹持件沿铸造横梁的四个角对称设置。 考虑到实施方便,所述压板8 —板通过一固定销9固定在回转板2上。 考虑到钻孔的使用寿命,如图1、2所示钻孔时设置钻套6、钻套16,和钻套17,各个
套的外壁与相对应的钻模板过应配合,各个套内径对应与需要钻孔的尺寸。 实际生产过程中,所述连接轴一端为螺纹结构与固定座1螺纹连接并通过螺母10
固定,所述固定座1的安装面1-1通过第一螺栓螺母副Bl和第二螺栓螺母副B2与钻床工
作台相连,所述斜孔钻模板13通过螺栓螺母副20固定在回转板2上。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如图所示2将铸造横梁通过固定销9定位在回转板2上,
并用四个压板8进行压紧,然后通过连接轴11与固定座1相连接并用螺母10固定,加工过
程中回转板2以连接轴为基准旋转,并在同一圆周上采用固定销4进行定位,此时通过可拆
卸斜孔钻模板5进行钻孔,回转至一定位置后采用两端钻模板16针对两端面孔进行钻孔。 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及优点。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
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发明范围的前提,本领
域人员可以根据需要做许多变化和改进如连接轴可以改用轴承,同时需要在固定座后面
安装一轴承座,这些变化及改进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保护范围应由所附的权
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权利要求
一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固定座(1),具有与钻床工作台相连的安装面(1-1)和一垂直于安装面(1-1)的固定面(1-2);一个回转板(2),通过连接轴(11)可转动安装在固定面(1-2);两个端孔钻模板,安装在回转板(2)两侧面,且表面上设有相应于铸造横梁两侧需要加工孔的模具孔;至少两个斜孔钻模板(13),可拆卸安装在回转板(2)的表面,且每个斜孔钻模板具有与斜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钻模孔;和若干夹持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回转板,用于将铸造横梁安装在回转板(2)上。
2. 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钻模板为四 个,分布以连接轴(11)为圆心的同一圆周上,且处于对角的两个斜孔钻模板与铸造横梁端 面之间夹角(Y)为铸造横梁斜孔中心线角度(e)的一半。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孔钻模板包括一 个模板(131)、一个压紧板(132)、一个连接板(133)和一个安装板(134),所述模板(131) 用于对应于两个斜孔所在的平面(D),所述压紧板(132)用于与铸造横梁底面(E)相接触并 与模板(131)相连,所述安装板(134)与回转板相连,并通过连接板(133)与压紧板(132) 相连。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其还包括多个设置在回 转板(2)上的定位销(3),用于定位斜孔钻模板(13)在回转板(2)上的位置,其数量与斜孔 钻模板(13)的数量相同。
5.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一 L型压板 (8),该压板(8) —板固定在回转板(2)上,另一板能够与铸造横梁面接触并通过螺栓螺母 副固定。
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为四个,且夹持件 沿铸造横梁的四个角对称设置。
7. 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8) —板通过 一固定销(9)固定在回转板(2)上。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造横梁复合夹具,包括一个固定座,具有与钻床工作台相连的安装面和一垂直于安装面的固定面;一个回转板,通过连接轴可转动安装在固定面;两个端孔钻模板,固定在回转板两侧面,且表面上设有相应于铸造横梁两侧需要加工孔的模具孔;至少两个斜孔钻模板,安装在回转板的表面,且每个斜孔钻模板具有与斜孔位置大小相对应的钻模孔;和若干夹持件,可拆卸的安装在回转板,用于将铸造横梁安装在回转板上。本发明集多工序于一体加工,定位统一,缩减工序,减产搬运成本,提高效率。
文档编号B23B49/02GK101791767SQ20101010782
公开日2010年8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5月2日 优先权日2010年5月2日
发明者崔若平, 王军凯, 白江坤 申请人: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