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深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68306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拉深模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创造涉及一种模具结构,具体说,涉及一种调节拉深时进料阻力、控制毛坯料走料速度,防止毛坯料成形时出现裂纹、缩颈、褶皱的一种拉深模具。
背景技术
在汽车顶盖这类冲压件拉深成形中,模具设计时广泛采用拉深筋。拉深筋是调节和控制压料面作用力的最有效和实用的方法。在顶盖拉深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现有拉深筋设计不合理,造成走料速度过快,而且走料不均勻,制件面品质量差、缺陷明显,废品率、返修率较高。
发明内容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发明创造提供一种能调节拉深时的进料阻力、控制毛坯料走料速度,防止毛坯料成形时出现裂纹、缩颈、褶皱的拉深模具。本发明创造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拉深模具,包括压边圈和凹模,其特征在于压边圈上设有第一拉深筋和第二拉深筋,凹模上设有第一拉深筋槽和第二拉深筋槽,第一拉深筋和第一拉深筋槽相对应,第二拉深筋和第二拉深筋槽相对应;所述的第一拉深筋的高度为21. 0-22. Omm,宽度为21. 0-22. Omm ;所述的第二拉深筋的高度为20. 0 mm,宽度为 22. 0mm。本发明创造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合理设计了第一和第二拉深筋的结构,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调整和控制毛坯料走料速度,使得走料均勻,两侧波浪、褶皱缺陷得以修复,因而也就使得制件面质量好,制件不需通过返修处理,废品率、返修率大幅度降低。

图1是本发明创造拉深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拉深模具包括压边圈(1)和凹模(5),压边圈(1)上设有第一拉深筋(2)和第二拉深筋(3),凹模(5)上设有第一拉深筋槽(6)和第二拉深筋槽(7),第一拉深筋(2)和第一拉深筋槽(6)相对应,第二拉深筋(3)和第二拉深筋槽(7)相对应。第一拉深筋(2)的高度为21.0-22. 0mm,宽度为21. 0-22. Omm ;第二拉深筋(3)的高度为20.0 mm, 宽度为22. 0mm。工作时,将毛坯料(4)置于拉深筋和拉深筋槽之间。
权利要求1. 一种拉深模具,包括压边圈(1)和凹模(5),其特征在于压边圈(1)上设有第一拉深筋(2)和第二拉深筋(3),凹模(5)上设有第一拉深筋槽(6)和第二拉深筋槽(7),第一拉深筋(2)和第一拉深筋槽(6)相对应,第二拉深筋(3)和第二拉深筋槽(7)相对应;所述的第一拉深筋(2)的高度为21. 0-22. Omm,宽度为21. 0-22. Omm ;所述的第二拉深筋(3)的高度为 20. 0 mm,宽度为 22. 0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创造涉及一种拉深模具。以解决走料不均匀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压边圈和凹模,其特征在于压边圈上设有第一拉深筋和第二拉深筋,凹模上设有第一拉深筋槽和第二拉深筋槽,第一拉深筋和第一拉深筋槽相对应,第二拉深筋和第二拉深筋槽相对应;所述的第一拉深筋的高度为21.0-22.0mm,宽度为21.0-22.0mm;所述的第二拉深筋的高度为20.0mm,宽度为22.0mm。本实用新型创造,使得在生产过程中,能够调整和控制毛坯料走料速度,使得走料均匀,两侧波浪、褶皱缺陷得以修复,因而也就使得制件面质量好,制件不需通过返修处理,废品率、返修率大幅度降低。
文档编号B21D22/20GK202052867SQ20112014834
公开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5月11日 优先权日2011年5月11日
发明者张建运, 翟补荣 申请人:沈阳来金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