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7452阅读:92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技术领域[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铲斗转轴孔镗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铲斗是装载机工作装置的主要构件,是具有两组平行孔系的斗型焊接件,铲斗的通用制作工序包括下料、车、铣、镗、成型、焊接、打磨、喷砂、喷涂等流程,其中,铲斗转轴孔的镗加工是各个工序中最为重要的。[0003]随着工程机械对铲斗的加工精度要求越来越高,如转轴孔系的平行度和同组孔系的同轴度要求,铲斗的生产工序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现大多数企业将各组件整体拼焊后进行转轴孔的镗孔加工。铲斗焊接完成后体积庞人,形状复杂,不利于定位装夹,但是大多数企业还是采用人工定位装夹的方法,造成装夹繁琐,定位精度低,效率低。发明内容[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缺点,提出的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 采用本装置对铲斗安放时起到缓冲的作用,并实现对铲斗的辅助定位,可以有效提高定位效率与定位精度,提高企业的效益。[000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由主轴箱(1)、螺钉 (2)、螺钉(10)、轴承(3)、支撑杆(4)、注油塞(5)、压缩弹簧(6)、套筒(8)组成。[0006]所述的套筒(8)安装在主轴箱(1)的侧面,通过螺钉( 和螺钉(10)连接。[0007]所述的支撑杆(4)安装在套筒⑶的内部,支撑杆⑷在套筒⑶内滑动;支撑杆 (4)的底端与压缩弹簧(6)连接,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轴承(3)。[0008]所述的注油塞(5)安装在主轴箱⑴上,注油塞(5)的注油孔与套筒⑶导通,主轴箱(1)安装在工作台上。


[0009]图1是本新型实用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0]参见图1,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安装在主轴箱(1)上,该装置主件由铸铁制成,包括主轴箱(1)、轴承(3)、支撑杆(4)、注油塞(5)、压缩弹簧(6)、套筒(S)0[0011]套筒(8)安装在主轴箱(1)的侧面,通过螺钉( 和螺钉(10)连接;支撑杆(4) 安装在套筒(8)的内部,支撑杆(4)在套筒(8)内滑动;支撑杆(4)的底端与压缩弹簧(6) 连接,支撑杆的顶端安装有轴承(3);当吊车将铲斗下落时,铲斗的内腔与轴承(3)接触,铲斗对支撑杆(4)产生压力,支撑杆(4)沿着套筒(8)向下移动,在压缩弹簧(6)的缓冲作用下,铲斗到达预定位置。[0012] 注油塞(5)安装在主轴箱⑴上,注油塞(5)的注油孔与套筒⑶导通。打开注油塞(5),润滑油通过油孔注入支撑杆(4)与套筒(8)的间隙中,起到润滑的作用,保证支撑杆的灵活移动。
权利要求1.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套筒(8)安装在主轴箱(1)的侧面,通过螺钉⑵和螺钉(10)连接,支撑杆⑷安装在套筒⑶的内部,支撑杆⑷的底端与压缩弹簧(6)连接,支撑杆(4)的顶端安装有轴承(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注油塞(5) 安装在主轴箱(1)上,注油塞(5)的注油孔与套筒(8)导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铲斗转轴孔镗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本新型实用包括主轴箱、轴承、支撑杆、注油塞、压缩弹簧、套筒。主轴箱安装在工作台上,套筒通过螺钉紧固作用安装在主轴箱的侧面,套筒内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底端与压缩弹簧连接,轴承安装在支撑杆的顶端。本实用新型实用于一种铲斗转轴孔镗加工设备的辅助定位装置,铲斗焊接完成后体积庞大,形状复杂,不利于定位装夹,吊车将铲斗移向工作台时,在柔性自动找正辅助定位装置作用下,工件可以快速转向正确方向和到达预定正确位置,完成工件定位。本新型实用操作简单方便,辅助定位快速准确,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文档编号B23Q3/18GK202271218SQ20112031813
公开日2012年6月13日 申请日期2011年8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8月29日
发明者伍兰昌, 康丽群, 秦学旺, 贺其宝, 闫利文 申请人:天津天新机床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