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29783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弯箍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
技术背景随着建筑业的发展,混凝土构件中钢筋箍的弯制量大幅度增加,形状各异的钢筋箍筋是楼房建筑工地上用量最大的构件。长期以来,它都是靠建筑工人手工制成,其工艺较为落后,不能满足现代施工进度的需要,且大量浪费钢材、占用较大的空间、用工多、生产率低、筛筋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差,严重制约了工期进度和楼体整体建筑质量。改变传统的手工弯制和半机械式钢筋箍生产方式,以满足施工的需求,是钢筋加工中一个亟待解决的课题。由此,数控钢筋弯箍机的出现给建筑行业带来了方便。目前的数控弯箍机送料系统与调直系统分开设置在机身内,导致机身体积大,占用大量有效面积,另外,目前的数控弯箍机送料系统中,上下两轮在钢筋两侧呈对称式分布,对称压着钢筋同一点送料,夹得太紧造成压轮容易磨损,需要动力要大,能耗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它的送料轮和调直轮排列方式为非对称式,送料的过程中同时起到调直作用,压轮不易磨损,需要动力小,节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缩小了机身体积。为了解决背景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座 1、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数个上送料调直轮2通过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座 1 一侧,上送料调直轮2下端设置有数个可旋转的下送料调直轮3,且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错位设置,每一个送料调直轮分别压在钢筋的不同点上。所述的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的轴心分布呈非直角三角形。本实用新型的原理为使用时,钢筋从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之间穿出, 上送料调直轮2起到夹紧的作用,下送料调直轮3起到运输送料的作用,两者的轴心分布呈非直角三角形,所以整体结构可起到送料调直作用。本实用新型的送料轮和调直轮排列方式为非对称式,送料的过程中同时起到调直作用,压轮不易磨损,需要动力小,节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缩小了机身体积。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本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它包含机座1、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数个上送料调直轮2通过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座1 一侧,上送料调直轮2下端设置有数个可旋转的下送料调直轮3,且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错位设置, 每一个送料调直轮分别压在钢筋的不同点上。所述的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的轴心分布呈非直角三角形。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原理为使用时,钢筋从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之间穿出,上送料调直轮2起到夹紧的作用,下送料调直轮3起到运输送料的作用,两者的轴心分布呈非直角三角形,所以整体结构可起到送料调直作用。本具体实施方式
的送料轮和调直轮排列方式为非对称式,送料的过程中同时起到调直作用,压轮不易磨损,需要动力小,节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缩小了机身体积。
权利要求1.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机座(1)、上送料调直轮O)、下送料调直轮(3),数个上送料调直轮( 通过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座(1) 一侧,上送料调直轮( 下端设置有数个可旋转的下送料调直轮(3),且上送料调直轮O)、下送料调直轮C3)错位设置,每一个送料调直轮分别压着钢筋的不同点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送料调直轮O)、下送料调直轮(3)的轴心分布呈非直角三角形。
专利摘要数控钢筋弯箍机送料调直机构,它涉及弯箍机技术领域。它包含机座(1)、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数个上送料调直轮(2)通过轴可上下移动地设置在机座(1)一侧,上送料调直轮(2)下端设置有数个可旋转的下送料调直轮(3),且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错位设置。所述的上送料调直轮(2)、下送料调直轮(3)的轴心分布呈不是直角三角形。它的送料轮和调直轮排列方式为非对称式,送料的过程中同时起到调直作用,压轮不易磨损,能耗低,结构简单,设计合理,缩小了机身体积。
文档编号B21F1/02GK202291150SQ201120367068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1年9月29日
发明者孙仁旦 申请人:孙仁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