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12758阅读:75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加工电极领域,具体为电加工电极结构。
背景技术
在以煤油等烃类化合物为介质进行电火花放电加工微细深孔过程中,工具电极采用传统的冲油孔布置方法,冲油孔采用通透型的结构,不能有效地解决排屑问题,其表面积碳严重,影响加工效率与制品质量。因此,提供ー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效率,消除了通透型冲油孔加工后遗留柱状物的问题,使细深型孔加工的稳定性、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加工电极结构,已经是ー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ー种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效率,消除了通透型冲油孔加工后遗留柱状物的问题,使细深型孔加工的稳定性、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加工电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ー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干电极内部加工有冲油孔,冲油孔包括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电极;电极底部冲油孔a为盲孔。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与电极底部冲油孔a相交,是横向斜孔。所述的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的夹角范围为100° 140°。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距电极头部最小距离为I I. 3mm。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了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效率,消除了通透型冲油孔加工后遗留柱状物的问题,使细深型孔加工的稳定性、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加工电极结构。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ー;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ニ;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三;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四;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五;图6为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的夹角示意图;图中为电极底部冲油孔a、电极头部的冲油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ー步的说明[0019]如图I、图2、图3、图4、图5所示,ー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内部加工有冲油孔,冲油孔包括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电极;电极底部冲油孔a为盲孔。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与电极底部冲油孔a相交,是横向斜孔。如图6所示,所述的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的夹角范围为100° 140。。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距电极头部最小距离为I I. 3mm。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可以用电火花小孔机进行加工。本实用新型考虑长、宽、深等三个方向上的尺寸关系,在O. 8 3mm宽度电极上通过采用横向均布方式排布冲油孔位置,有效地改善电火花放电加工中微细深孔及窄槽的加 エ环境,避免了严重积碳现象的出现。与传统电极冲油孔排布方法相比,此次采用新エ艺,使细深型孔加工的稳定性、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代和改进等,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电极内部加工有冲油孔,冲油孔包括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电极电极底部冲油孔(a)为盲孔。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与 电极底部冲油孔(a)相交,是横向斜孔。
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的夹角范围为100° 140°。
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距电极头部最小距离为I I. 3mm。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电极,电极内部加工有冲油孔,电极底部冲油孔a为盲孔;所述的电极头部冲油孔b与电极底部冲油孔a相交,是横向斜孔;所述的电极底部冲油孔a与电极头部冲油孔b的夹角范围为100°~140°;所述的电极头部的冲油孔b距电极头部最小距离为1~1.3mm。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了结构简单,且能够提高异形细深孔电火花加工效率,消除了通透型冲油孔加工后遗留柱状物的问题,使细深型孔加工的稳定性、加工质量和加工效率均有大幅度的提高的加工电极结构。
文档编号B23H1/04GK202411589SQ20122000821
公开日2012年9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10日
发明者宋新, 岳鹏, 胡修池, 连萌, 马卫东 申请人:黄河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