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活塞杆机构,特别是一种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属于锻压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是锻压设备的重要组成部件,目前,在现有的锻压设备机械活塞杆机构中,普遍使用的是平端式结构,由于锻压机械活塞杆需要穿过铜套与供油槽相通,均能达到活塞杆在润滑油供应充足的情况下进行正常的上下运动,但是,由于铜套的外侧安装有密封圈,润滑油很难进入到供油槽中,所以,现有的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所存在着供油困难、导致活塞杆机构磨损大、活塞杆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油通畅、润滑效果性能好、活塞杆磨损少、活塞杆使用寿命长的一种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克服现有的机械活塞杆机构所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它是由油封、轴承座、双固铜套、供油槽、活塞杆、进油口、回油口、密封圈组成,轴承座的两侧各安装有密封圈,在轴承座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供油槽,供油槽上设置有油封,在供油槽的外侧与密封圈的内侧安装有双固铜套,双固铜套通过自身的孔安装在轴承座的上面,在轴承座与双固铜套上设置有进油口与回油口,如此,润滑油从进油口进入双固铜套后储存在供油槽中,进满后从双固铜套经轴承座的回油口流出,形成良好的循环润滑。有益效果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进油口与回油口的结构方式与润滑机构相连接,确保活塞杆在上下运动中始终都有充足的润滑性能,所以,本实用新型具有供油通畅、润滑性能好、活塞杆磨损少、活塞杆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达到了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有效的克服了现有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所存在的供油困难、导致活塞杆机构磨损大、活塞杆使用寿命短的缺陷。
以下结合附图
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作进一步说明。图I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原理图。图中所示1、油封;2、轴承座;3、双固铜套;4、供油槽;5、活塞杆;6、进油口 ;7、回
油口 ;8、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活塞杆机构有一轴承座(2),轴承座(2)的两侧各安装有密封圈(8),在轴承座(2)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5),活塞杆(5)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供油槽(4),供油槽(4)上设置有油封(I),在供油槽⑷的外侧与密封圈⑶的内侧安装有双固铜套(3),双固铜套(3) 通过自身的孔安装在轴承座(2)的上面,在轴承座(2)与双固铜套(3)上设置有进油口(6)与回油口(7),如此,润滑油从进油口(6)进入双固铜套(3)后储存在供油槽(4)中,进满后从双固铜套⑶经轴承座⑵的回油口(7)流出,形成良好的循环润滑。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其特征是活塞杆(5)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供油槽(4),供油槽(4)上设置有油封(I),在供油槽(4)的外侧与密封圈(8)的内侧安装有双固铜套(3),双固铜套(3)通过自身的孔安装在轴承座(2)的上面,在轴承座(2)与双固铜套(3)上设置有进油口(6)与回油口(7)。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锻压机械活塞杆机构,它是由轴承座的两侧各安装有密封圈,在轴承座的中部安装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左右两侧各安装有供油槽,供油槽上设置有油封,在供油槽的外侧与密封圈的内侧安装有双固铜套,双固铜套通过自身的孔安装在轴承座的上面,在轴承座与双固铜套上设置有进油口与回油口,如此,润滑油从进油口进入双固铜套后储存在供油槽中,进满后从双固铜套经轴承座的回油口流出,形成良好的循环润滑。
文档编号B21J9/12GK202655531SQ20122023495
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4日
发明者甘宜侠 申请人:甘宜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