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990357阅读:116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往复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往复锯,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倾斜往复杆的往复锯。
背景技术
往复锯通常包括机壳、设于机壳内的电机、摆动装置及由摆动装置带动作往复运动的往复杆。所述摆动装置为具有摆杆的摆动轴承,摆杆插入与往复杆一端连接的推拉部件内,如此摆杆的往复摆动带动往复杆作往复运动。此外,摆动轴承安装于与所述往复杆平行的输出轴上,该输出轴与电机轴之间通过齿轮组连接并实现合适的传动比,如果输出轴与电机轴之间为一级齿轮传动,则输出轴上安装的齿轮为大齿轮。由于输出轴与往复杆相 互平行,因此两者之间会因大齿轮的设置而相隔较大的距离,如此设计将增大工具的体积,同时也不利于降低成本,因此,需要提出一种内部结构配置合理的往复锯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部结构配置合理的往复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往复锯,其包括机壳、设于该机壳内的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的转轴、与该转轴相连的摆动装置及一端设有锯条另一端设有推拉件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与转轴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转轴与摆动装置沿第二方向相连,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相连的摆动轴承与摆杆,该摆杆具有相对于往复杆摆动的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该第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推拉件具有供摆杆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可防止摆杆与通孔内壁发生干涉的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开口角度包括位于所述通孔轴线一侧的第一角度及位于所述通孔轴线另一侧的第二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杆连接锯条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转轴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往复杆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摆杆为直杆件,且所述第一、第二角度的大小满足以下公式要求Ct1 > 1/2 Θ汴Θ 2,α 2 > 1/2 θ「Θ 2,其中Ct^a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角度,θ” 0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夹角。优选的,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优选的,所述摆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摆杆与轴承外圈位于同一平面内。优选的,所述摆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摆动中心线,所述第一、第二极限位置位于该中心线对称的两侧。优选的,所述摆动中心线与所述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优选的,所述摆杆末端设有球形端部,所述通孔具有与该端部相配合的圆柱孔,该圆柱孔与所述锥形孔相连通。优选的,所述锥形孔具有左侧壁与右侧壁,所述第一角度为左侧壁与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角度为右侧壁与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优选的,当所述摆杆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球形端部抵靠于所述圆柱孔的左侧,所述摆杆靠近所述右侧壁;当所述摆杆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球形端部抵靠于所述圆柱孔的右侧,所述摆杆靠近所述左侧壁。优选的,所述锥形孔的开口角度满足以下公式要求α > Θ1+2Θ2,其中α为开口角度。优选的,所述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大小相等,且两者的角度满足以下公式要求a J= α 2 > 1/2 Θ j+ Θ 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往复杆的一端向靠近转轴的方向倾斜设置,如此减小了往复杆与转轴之间的间距,达到减小体积与降低成本的功效。

图1是本实用新型往复锯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是摆杆位于第一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 图3是摆杆位于第二极限位置时的示意图。图4是夹紧装置、往复杆及推拉件组装后的示意图。图5是摆杆与往复杆的角度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的表达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和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和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往复锯包括机壳1、设于该机壳I内的驱动装置2、由驱动装置2带动的转轴3、与该转轴3相连的摆动装置4、一端设有锯条(未图示)另一端设有推拉件5的往复杆6以及套设于推拉件5与往复杆6外的导套8,所述摆动装置4包括相连的摆动轴承41与摆杆42,该摆杆42穿过所述导套8的配合孔81并活动地插设于所述推拉件5上所设的通孔51内,所述摆杆42作往复摆动,从而带动往复杆6作往复运动。参图1所示,所述驱动装置2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一电机,所述往复杆6、转轴3与电机轴21三者沿所述第一方向y_y相隔设置,其中转轴3与电机轴21均沿第二方向χ-χ延伸设置,且两者相互平行。在此,所述第一方向1-1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χ-χ为水平方向。此外,转轴3与电机轴21之间通过一级齿轮传动实现合适的传动比,电机轴21上设有小齿轮100,转轴21上设有大齿轮101,大小齿轮相互啮合传动。参图1所示,所述摆动装置4与大齿轮101相邻套设于转轴3的右端,且摆动装置4位于大齿轮101的外侧。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摆动装置4为相连的摆杆42与摆动轴承41,其中摆动轴承41包括外圈411、内圈412及位于内外圈之间的滚珠413。所述摆杆42为自外圈411沿外圈411的径向延伸出的直杆件,因此摆杆42与摆动轴承41具有相同的摆动中心线Cl。图5显示了摆杆41作往复摆动的示意图,摆杆42的摆动中心线Cl位于所述第一方向1-1上,当电机工作时,摆杆42随摆动轴承41 一起以所述中心线Cl为摆动中心作往复摆动。摆杆42以圆心O1为支点相对所述中心线Cl作往复摆动,该圆心O1S所述摆动轴承42的圆心,该圆心位于转轴3的轴线C2上。摆杆42具有位于该中心线Cl两侧并相对称的第一极限位置Pl与第二极限位置Ρ2,在侧定义该第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的角度与第一夹角Θ:。此外,所述摆杆42包括自所述外圈411延伸出的粗杆421、自该粗杆421继续延伸出的细杆422及位于细杆422末端的球形端部423,该细杆422与球形端部423插入所述推拉件5的通孔51内。参图2、4所示,所述往复杆6的一端与夹持锯条的夹紧装7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推拉件5相连,且所述推拉件5为与往复杆6同轴的短杆状件,所述通孔51包括相连的圆柱孔511与锥形孔512,该圆柱孔511与所述球形端部423相配合设置,该锥形孔512与所述细杆422配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往复锯的往复杆6并非如背景技术中所描述的那样与所述转轴3相平行,具体来说是其连接所述夹紧装置7的一端向下即靠近所述转轴3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其与水平方向即第二方向x-x之间具备一定角度,在此定义该角度为第二夹角θ2。参图4、5所示,所述推拉件5上的锥形孔512主要是用以防止摆杆42作往复摆动时与通孔51的内壁发生干涉。锥形孔512具有位于通孔51轴线C3两侧的左侧壁5121与右侧壁5122,该左右侧壁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为交点O2,锥形孔512的开口角度α可分·为左侧壁5121与轴线C3之间的第一角度α !以及右侧壁5122与轴线C3之间的第二角度α 10结合图2与图3所示,当摆杆42摆动至第一极限位置Pl时,所述球形端部423抵靠于所述圆柱孔511的左侧,摆杆42靠近所述右侧壁5122 ;当摆动至第二极限位置Ρ2时,所述球形端部423抵靠于圆柱孔511的右侧,摆杆42则靠近所述左侧壁5121。倘若往复杆6与推拉件53平行于转轴,通孔51的轴线C3与摆杆42的摆动中心线Cl则均位于所述第一方向y-y上,此时,只需将锥形孔512的开口角度α设置成大于摆杆41的摆动幅度即所述第一夹角Θ i就不会令摆杆42与通孔51内壁发生干涉,而且第一角度h与第二角度Ci2的角度设置要求是相同的,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来简单概括= CI1=CI2> 1/2Θ10参图5所示,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往复杆6与推拉件5是不平行于转轴3的,因此通孔51的轴线C3与所述中心线Cl之间具有第三夹角Θ 3,通过简单的角度分析可知该第三夹角93与所述第二夹角θ2具有相同的角度值。此外,由于往复杆6向下倾斜了第二夹角Θ 2,因此当摆杆42处于第二极限位置Ρ2时,为防止摆杆42与所述左侧壁5121发生干涉,需将所述第一角度α ^目应增大,使该第一角度a i满足公式要求α i > 1/2 θ 1+ Θ 2 ;同理,当摆杆42处于第一极限位置Pl时,为防止摆杆42与所述右侧壁5122发生干涉,所述第二角度ct 2可相应减小,使该第二角度α 2满足公式要求α 2 > 1/2 Θ r Θ 2 当然,为方便所述锥形孔512的加工,一般将第一角度Ci1与第二角度α2设为相同的角度值,此时第一、第二角度只需满足公式α α 2 > 1/2 Θ ^ Θ 2的要求即可。本实用新型往复锯的往复杆6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一夹角Θ i,从而减少了往复杆6与转轴3之间的间隙,使得往复锯具有更小的体积,达到便于手持操作和降低制造成本的功效。上述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但本实用新型并非限定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均可作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往复锯,其包括机壳、设于该机壳内的驱动装置、由驱动装置带动的转轴、与该转轴相连的摆动装置及一端设有锯条另一端设有推拉件的往复杆,所述往复杆与转轴在第一方向上相对设置,所述转轴与摆动装置沿第二方向相连,所述摆动装置包括相连的摆动轴承与摆杆,该摆杆具有相对于往复杆摆动的第一极限位置与第二极限位置,该第一、 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推拉件具有供摆杆插入的通孔,所述通孔包括可防止摆杆与通孔内壁发生干涉的锥形孔,该锥形孔的开口角度包括位于所述通孔轴线一侧的第一角度及位于所述通孔轴线另一侧的第二角度,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杆连接锯条的一端向靠近所述转轴的方向倾斜,从而使往复杆与所述第二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所述摆杆为直杆件,且所述第一、第二角度的大小满足以下公式要求a i > 1/2 θ 1+ Θ 2,a2> 1/2 Q1-Q2,其中a1、a 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角度,Θ ^ Θ 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相互垂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轴承包括轴承外圈,所述摆杆与轴承外圈位于同一平面内。
4.如权利要求3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具有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摆动中心线,所述第一、第二极限位置位于该中心线对称的两侧。
5.如权利要求4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动中心线与所述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等于所述第二夹角。
6.如权利要求5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摆杆末端设有球形端部,所述通孔具有与该端部相配合的圆柱孔,该圆柱孔与所述锥形孔相连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具有左侧壁与右侧壁,所述第一角度为左侧壁与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角度为右侧壁与通孔轴线之间的夹角。
8.如权利要求7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摆杆位于所述第一极限位置时,所述球形端部抵靠于所述圆柱孔的左侧,所述摆杆靠近所述右侧壁;当所述摆杆位于所述第二极限位置时,所述球形端部抵靠于所述圆柱孔的右侧,所述摆杆靠近所述左侧壁。
9.如权利要求1至8项中任一项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锥形孔的开口角度满足以下公式要求a > Θ1+2Θ2,其中a为开口角度。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往复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角度与第二角度大小相等,且两者的角度满足以下公式要求a a 2 > 1/2 θ 1+ Θ 2。
专利摘要一种往复锯,其包括机壳(1)、驱动装置(2)、转轴(3)、摆动装置及往复杆(6),所述摆动装置(4)包括相连的摆动轴承(41)与直杆状摆杆(42),该摆杆具有相对于往复杆摆动的第一极限位置(P1)与第二极限位置(P2),该第一、第二极限位置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θ1),所述推拉件具有供摆杆插入的通孔(51),所述通孔包括锥形孔(512),该锥形孔的开口角度(α)包括位于所述通孔轴线一侧的第一角度(α1)及位于所述通孔轴线另一侧的第二角度(α2),所述往复杆与水平方向之间具有第二夹角(θ2),且第一、第二角度的大小满足以下公式要求α1>1/2θ1+θ2,α2>1/2θ1-θ2,其中α1、α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角度,θ1、θ2分别为所述第一、第二夹角,达到减小体积和降低成本的功效。
文档编号B23D51/16GK202845935SQ201220373828
公开日2013年4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1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1日
发明者汤贺, 柯学乾 申请人: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