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17814阅读:84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制造技术,涉及缝焊机的技术领域。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是电阻焊缝焊机低电压大电流传输的关键部件,焊机变压器次级输出的电流,通过该装置实现了滚轮导电到工件进行焊接。
背景技术
缝焊机滚轮的导电是通过旋转的主轴与静态的导电滑块的滑动接触来传递电流,传统的结构上,滑块与旋转的主轴既要保持滑动接触,同时又需和导电过渡块保持静态接触,或用软铜片和固定导电壳体进行软连接,这样才能将导电壳体的电流传递到转动的滚轮上,滑块由弹簧21和弹簧26直接顶紧来维持接触,见图1和图2,当其受到传动过程的震动或通电过程的电磁力等因素影响时,由于滑块处于浮动的不稳定状态,使到导电面接触的可靠性差,不能有效传输大电流,降低了滚轮电极座装置的负载能力,直接影响到传输电流的稳定,而且因为导电面接触不良产生打火现象,还会造成滚轮电极座装置的损坏,这正是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通过改进结构,改善导电滑块与旋转轴、导电壳体的导电接触可靠性和滚轮传递电流的稳定性,使滚轮电极座装置的负载能力提高1.5 2倍,可在转速为20r/mim时,负载电流达到16 20kA,使用寿命延长3 4倍,无故障使用IOOOOh以上。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是,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由滚轮、旋转轴、导电滑块、导电楔块、导电壳体、拉杆、压力弹簧、滚动轴承、绝缘套、密封圈、传动齿轮等组成。其中:滚轮固定在旋转轴的前轴端、传动齿轮固定在后轴端,旋转轴通过两个滚动轴承支承在导电壳体上,滚动轴承的外圈安装绝缘套与导电壳体隔离绝缘,两件导电滑块分别紧贴在旋转轴的左右两侧,在导电楔块上穿入拉杆和压力弹簧后安装在导电滑块与导电壳体之间形成静态接触,密封圈安装在滚动轴承的外侧。导电滑块对称分布在旋转轴左右两侧,共有四件导电楔块分上下左右各一件对称分布在导电滑块外侧,而且紧贴在导电壳体内侧,上下布置的导电楔块通过拉杆串联在一起,并通过压力弹簧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导电滑块内弧面,为提高导电性能可镶嵌2 3mm厚银块。导电壳体与旋转轴内部设有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将导电壳体导电楔块、导电滑块以及旋转轴在传递电流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工作原理是:导电壳体通过一对滚动轴承支撑旋转轴,滚轮与旋转轴刚性连接,由于导电壳体的电流不能通过滚动轴承传送给旋转轴,需通过导电楔块和导电滑块来传给旋转轴,导电滑块的顶部开有导向槽可有效防止导电滑块的轴向滑动,导电滑块的内侧是一个圆弧面,它与旋转轴的曲面一致从而在轴转动时保持滑动接触,导电滑块外侧是一个斜楔面,它通过导电楔块与导电壳体形成静态接触进行导电,利用拉杆和压力弹簧使导电楔块对导电滑块产生一个可自锁的侧向压力,使导电滑块与旋转轴在长期接触磨损的情况下仍能维持稳定接触压力和良好的接触,此外,为了便于制造加工、安装与维修,特将导电壳体左右两侧板做成分体式连接,滚动轴承用绝缘套与导电壳体绝缘,有效避免轴承烧坏,旋转轴与导电壳体均通有冷却水通道,需要密封的位置用密封圈密封。实用新型效果从上述的工作原理表明,确保导电滑块与旋转轴的良好接触关键是利用拉杆和压力弹簧使导电楔块对导电滑块产生一个可自锁的侧向压力,而且导电滑块、导电楔块与导电壳体三者保持着相对静止的接触,导电滑块不会出现浮动状态的可能性,导电滑块与旋转轴就能保持可靠的滑动接触,传输的电流从8 IOkA提高到16 20kA也不会产生打火损坏装置,同时由于导电滑块与转轴的接触压力维持恒定,使到装置的无故障使用寿命从2500 3000h,延长到IOOOOh以上,因此本实用新型的通过改进结构,有效地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

图1为原有技术的滚轮电极座结构,沿图2A-A剖视图图2为图1的左视图,沿图1B-B剖视图,其中:21—弹簧,22—拉杆,23—导电过渡块,24—旋转轴,25—导电滑块,26—弹簧;图3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沿图4C-C剖视图;图4是图3左视图,沿图3D-D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4所示,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由滚轮1、旋转轴2、导电滑块10、导电楔块9、导电壳体3、拉杆8、压力弹簧11、滚动轴承5、绝缘套4、密封圈6、传动齿轮7等组成。其中:滚轮I固定在旋转轴2的前轴端、传动齿轮7固定在后轴端,旋转轴2通过两个滚动轴承5支承在导电壳体3上,滚动轴承5的外圈安装绝缘套4与导电壳体3隔离绝缘,两件导电滑块10分别紧贴在旋转轴2的左右两侧,在导电楔块9上穿入拉杆8和压力弹簧11后安装在导电滑块10与导电壳体3之间形成静态接触,密封圈6安装在滚动轴承5的外侧。导电滑块10对称分布在旋转轴2左右两侧,共有四件导电楔块9分上下左右各一件对称分布在导电滑块10外侧,而且紧贴在导电壳体3内侧,上下布置的导电楔块通过拉杆8串联在一起,并通过压力弹簧11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导电滑块10内弧面,为提高导电性能可镶嵌2 3_厚银块。导电壳体3与旋转轴2内部设有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将导电壳体3导电楔块9、导电滑块10以及旋转轴2在传递电流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滚轮电极座装置从壳体到滚轮的导电过程是这样的:从外部传到壳体的电流首先通过与导电楔块的平侧面接触传输,再经过导电楔块的斜侧面与导电滑块外斜面接触导电,最后由导电块滑的内弧面与旋转轴面接触导电,从而使得电流从静止的壳体传递到转动的滚轮上。[0019]上下导电楔块通过拉杆串联在一起,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分别与壳体和导电滑块紧密接触,并迫使导电滑块的内侧弧面紧贴转轴,利用斜面产生自锁作用,使得这种接触更加可靠和稳定。
权利要求1.一种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由滚轮(I)、旋转轴(2 )、导电滑块(IO )、导电楔块(9 )、导电壳体(3)、拉杆(8)、压力弹簧(11)、滚动轴承(5)、绝缘套(4)、密封圈(6)、传动齿轮(7)组成,其特征是:滚轮(I)固定在旋转轴(2)的前轴端、传动齿轮(7)固定在后轴端,旋转轴(2 )通过两个滚动轴承(5 )支承在导电壳体(3 )上,滚动轴承(5 )的外圈安装绝缘套(4 )与导电壳体(3)隔离绝缘,两件导电滑块(10)分别紧贴在旋转轴(2)的左右两侧,在导电楔块(9)上穿入拉杆(8)和压力弹簧(11)后安装在导电滑块(10)与导电壳体(3)之间形成静态接触,密封圈(6)安装在滚动轴承(5)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其特征是导电滑块(10)对称分布在旋转轴(2)左右两侧,共有四件导电楔块(9)分上下左右各一件对称分布在导电滑块(10)外侧,而且紧贴在导电壳体(3)内侧,上下布置的导电楔块通过拉杆(8)串联在一起,并通过压力弹簧(11)施加一定的压力,在导电滑块(10 )内弧面,镶嵌2 3_厚银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其特征是导电壳体(3)与旋转轴(2)内部设有冷却水通道,通过冷却水将导电壳体(3)导电楔块(9)、导电滑块(10)以及旋转轴(2)在传递电流时所产生的热量及时带走。
专利摘要一种缝焊机滚轮电极座装置,涉及缝焊机的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有滚轮、旋转轴、导电滑块、导电楔块、导电壳体、拉杆、压力弹簧、滚动轴承、绝缘套、密封圈、传动齿轮等,其特征在于分别将左右两侧的上下导电楔块通过拉杆串联在一起,在压力弹簧的作用下,能够与壳体和导电滑块紧密接触,并迫使导电滑块的内侧弧面紧贴转轴,利用斜面产生自锁作用,使得这种接触更加可靠和稳定,大大提高了新型装置的负载能力和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结构,有效地克服已有技术之不足。
文档编号B23K11/06GK203018900SQ201220697638
公开日2013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17日
发明者刘国瑛 申请人:广州松兴电器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