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及其调直调圆方法

文档序号:3021246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及其调直调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管材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及其调直调圆方法。
背景技术
管材被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业生产、建筑等各个领域。为了运输方便,工作人员通常把管材弯曲绕成圈,成圈的管材方便搬运和放置。当需要使用管材时,工作人员需要把管材调直,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利用调直机把管材调直,现有的调直机通常是利用托辊通过挤压的方式把管子调直,这种调直机在托辊调直管子的同时推动管子前进,这种调直机存在以下缺点:1.在调直精度要求较高的管子时,容易控制不当造成管子变形;2.在调直管子时容易刮伤管子,在管子表面留有刮痕,不能满足电热管等特殊用途的管子的要求;3.结构复杂,使用不方便。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及其调直调圆方法,本发明所述的调直调圆机是利用调直轮组成调直模块,改变了现有的利用托辊挤压管子达到调直目的的方式,避免了在调直管子的过程中刮伤管子,同时避免管子形变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包括工作台,其中,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调直装置和与调直装置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调直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轴和至少三组两两对应设置在主轴上的调直模块;所述主轴包括轴体和设置在轴体两端并与动力装置连接的轴头,所述轴体为长方体筒状或者圆筒状,所述轴头中心设有过管孔;所述调直模块包括设置在轴体内部的调直轮,同一组调直模块对应的调直轮角度错开设置,两调直轮之间形成一个用于调圆管子的空腔,至少三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管子的调直通道,所述调直通道两端对应的空腔位于轴体的轴线上。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调直模块还包括轮座、轮座安装座、固定板和调节杆;所述调直轮安装在轮座上,轮座安装在轮座安装座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根长杆,长杆穿过轮座安装座与轴体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过固定板与轮座安装座连接。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轴体两侧设有与调直轮匹配的安装孔,所述调直模块两两对称安装在主轴两侧。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包括五组调直模块,所述五组调直模块对应的调直轮形成的五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通道。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主轴两端并分别与轴头连接的两个带座轴承,与其中一个带座轴承连接的皮带轮和与皮带轮连接的电机;所述带座轴承中心设有过管孔。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还包括调节调直轮角度的调直连杆;所述各轮座穿过轮座固定座与所述调直连杆连接。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轴体上设置至少一个观察孔。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轮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竖板,与底座连接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轮座固定座与调节连杆连接,所述调节轮两端与竖板连接,所述底座为六边形。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中,所述连接块和底座之间设有固定锁紧轮座的锁紧卡片,所述锁紧卡片与轮座固定座螺栓连接。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调直调圆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增大调直通道,通过调节调节杆,使同一组调节模块内的调直轮之间的距离增大,使空腔变大,插入待调直管子。B.调节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空腔变小,直到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直轮与管子轻触,初步把管子固定在主轴的轴线上。C.根据管子的厚度和直径调节剩下调节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合。D.微调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合,启动电机,调直调圆机开始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通过在主轴上对应设置多组调直轮,一组调直轮在主轴内形成一个空腔,多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通道,工作时管子经过调直通道,电机带动主轴转动,调直轮由主轴带动转动,每一组调直模块内的两个调直轮围绕管子转动,达到调圆管子的目的,而多组调直轮形成的调直通道在主轴转动的过程中实现对管子调直的目的;由于本发明是通过调直轮围绕管子转动实现调直效果的,调直机工作时,管子保持不旋转,调直轮由主轴带动,围绕管子公转,同时由于调直轮与管子接触产生摩擦,调直轮在围绕管子公转的同时自转,通过这种方式避免调直轮挤压管子,同时调直轮表面光滑,调直轮自转时不会刮伤管子表面,从根本上避免了现有技术中的调直调圆机容易使管子发生变形和容易刮伤管子等不良效果;本发明结构合理简单,操作方便,有利于推广应用。


图1是本发明中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中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轮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中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轮座安装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中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调直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本发明中调直调圆机的结构示意图,本发明所述的调直调圆机包括工作台
1、主轴2、调直模块3、带座轴承4、皮带轮5和调节连杆7 ;其中调直模块3包括调直轮31、轮座安装座32、轮座33、调节杆34和固定板35。
本发明所述的调直调圆机在工作台I上设置两个带座轴承4和主轴2,其中主轴2包括轴体21和设置在轴体21两端的轴头22。两个带座轴承4分别与主轴2两端的轴头22连接,使主轴2可以转动,其中一个带座轴承4通过皮带轮5连接电机,电机为主轴2转动提供动力;所述轴头22和带座轴承4的中心均设有过管孔。在轴体21两侧设置有调直模块3,为了方便调直模块3的安装,本实施例中轴体21设置为长方体筒状,在轴体21上的两个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调直模块3。工作时,管子从主轴2 —端的轴头22的过管孔穿过轴体21,再从主轴2的另一端穿出。本实施例中,调节模块3为五组。进一步,所述调直模块3包括调直轮31、轮座安装座32、轮座33、调节杆34、固定板35。调直轮31固定在轮座33上,轮座33安装在轮座安装座32上,所述固定板35的四个角上分别设置有长杆351,长杆351穿过轮座安装座32与主轴2螺栓连接,所述轮座安装座32可以在长杆351上移动,所述调节杆34穿过固定板35与轮座安装座32连接;当调节调节杆34时,调节杆34带动轮座安装座33在长杆351上移动,从而带动调直轮31移动,通过这种方式方便工作人员调整调直轮31的位置。所述调直轮31为腰轮,具体的,所述调直轮31两端截面半径比中间截面半径大,截面半径自两端向中间变小,调直轮表面呈凹弧形面,所述调直轮表面光滑。图2为轮座33的结构示意图,轮座33包括底座331,设置在底座331两端的竖板332,与底座331连接的连接块333,设置在连接块333上的连接杆334 ;图3为轮座安装座32的结构示意图,在轮座安装座32中间设有与连接块333形状匹配的凹槽322,在凹槽322中心设有螺纹通孔323,在凹槽322 —侧开有圆弧槽321,圆弧槽321的圆心与螺纹通孔323的圆心相同。实际应用中,调节杆34通过螺纹通孔323与轮座安装座32连接,连接杆334穿过圆弧槽321,连接块333嵌入凹槽322内,所述调节轮31两端与竖板332固定连接。进一步,为了实现调直轮31角度可调,连接块333设置成圆形,凹槽322为圆形凹槽,当连接杆334在圆弧槽321中转动时,带动轮座33转动,从而实现调直轮31角度可调。具体实施时,为了方便轮座33转动以及有利于节省材料,所述底座331设置为六边形。为了使轮座33与轮座安装座32进一步稳定连接,在连接块333与底座331之间设置锁紧卡片335,锁紧卡片335通过螺栓与轮座安装座32固定连接,进一步保证在调节调直轮31过程中轮座33和轮座安装座32连接的稳定性。在主轴2的两侧安装调直模块3的对应位置设有与调直轮31匹配的安装孔,主轴2空心,调直模块3固定在主轴2两侧时,各调直轮31嵌入对应的安装孔中,并且同一组的两个调直轮31摆放的角度不同,在主轴2内形成一个用于调直管子的空腔,五组调直轮31形成的五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通道,管子穿过调直通道时,被调直,调圆。具体实施时,所述调直通道呈“S”形曲线,调直通道两端的两组调直模块3形成的空腔位于主轴2的轴线上;由于增大调直通道的弯度可以使管子取得更好的直线度,但是弯度过大容易使通过调直通道时管子变形,因此在选择调直通道的弯曲度时需要根据需要调直的产品的类型以及管子的半径和厚度选择。为了方便工作人员调节调直轮31的角度,本发明所述的调直调圆机还设置了调节连杆7,本实施例中设置了两根调节连杆7,分别设置在主轴2的两个侧面上。在同一侧面的调直模块3分别与该侧面的调节连杆7连接,具体的,通过轮座33上的连接杆334穿过轮座安装座32上的圆弧槽321与调节连杆7连接。通过上述连接方式,调节一根调节连杆7可以同时调节主轴2 —侧的五个调节模块中的调节轮31的角度,使五个调节轮31的
角度一致。进一步,为了便于工作人员对调直轮31状态的观察,在主轴上对应的位置开有观察孔8,观察孔8可以观察同一组内的两个调直轮31的角度和空腔的大小。本实施例中,所述观察孔8的数量为十个,分别设置在轴体21的两个对应的侧面上,一个侧面设有五个观察孔,分别对应五组调直模块。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调直调圆机的调直方法的流程图,所述方法步骤如下:
A.增大调直通道,通过调节调节杆,使同一组调节模块内的调直轮之间的距离增大,使空腔变大,插入待调直管子。B.调节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空腔变小,直到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直轮与管子轻触,初步把管子固定在主轴的轴线上。C.根据管子的厚度和直径调节剩下调节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合。D.微调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合,启动电机,调直调圆机开始工作。步骤A增大空腔,插入管子;步骤B中通过首尾两组调直模块3初步固定管子,使管子初步固定在主轴2的轴线上;步骤C中,工作人员通过调直后的产品和管子的半径和厚度确定调直通道的弯曲度,调节中间的三组调节模块3与管子紧密贴合,确定调直通道;步骤D中再微调首尾两组调直模块3,固定管子,开动电机,开始调直调圆管子。本发明通过调直模块3固定在主轴两侧,同一组的两个调直轮31摆放的角度不同,在主轴内形成一个用于调直管子的空腔,五组调直轮形成的五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通道,在电机启动时,主轴随皮带轮转动,在同一组调直模块3中的两个调直轮31围绕管子转动,调直轮31给管子一个切线方向的力,使管子变圆的同时带动管子前进,由于管子没有收到挤压的力,因此本发明在调直管子时不会压扁管子,造成管子变形。具体实施时,在调直调圆机的一端设置一个导向台6,通过导向台6稳定管子,增加管子在被调直调圆时的稳定性,所述导向台6为现有技术中的导向台,由于五个空腔形成一个调直通道,因此在管子调圆的过程中,管子被调直,达到理想效果。由于利用调直轮带动管子前进,调直轮与管子相对运动,并且在调直管子的过程中,由于调直轮与管子接触产生摩擦,调直轮在围绕管子公转的同时自转,调直轮表面光滑,与管子接触时不会刮伤管子表面。经过调直后,管子从出口处输出,实际应用时可以在出口处设置一个编码器(图中没画出),用于计算被调直管子的长度。本发明可以单独使用,或者用于流水线生产。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的应用不限于上述的举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改进或变换,所有这些改进和变换都应属于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包括工作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调直装置和与调直装置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调直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轴和至少三组两两对应设置在主轴上的调直模块;所述主轴包括轴体和设置在轴体两端并与动力装置连接的轴头,所述轴体为长方体筒状或者圆筒状,所述轴头中心设有过管孔;所述调直模块包括设置在轴体内部的调直轮,同一组调直模块对应的调直轮角度错开设置,两调直轮之间形成一个用于调圆管子的空腔,至少三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管子的调直通道,所述调直通道两端对应的空腔位于轴体的轴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直模块还包括轮座、轮座安装座、固定板和调节杆;所述调直轮安装在轮座上,轮座安装在轮座安装座上,所述固定板上设有至少一根长杆,长杆穿过轮座安装座与轴体连接,所述调节杆穿过固定板与轮座安装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两侧设有与调直轮匹配的安装孔,所述调直模 块两两对称安装在主轴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包括五组调直模块,所述五组调直模块对应的调直轮形成的五个空腔连成一个调直通道。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机构包括安装在主轴两端并分别与轴头连接的两个带座轴承,与其中一个带座轴承连接的皮带轮和与皮带轮连接的电机;所述带座轴承中心设有过管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管材的调直调圆机还包括调节调直轮角度的调直连杆;所述各轮座穿过轮座固定座与所述调直连杆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轴体上设置至少一个观察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轮座包括底座,设置在底座两端的竖板,与底座连接的连接块,设置在连接块上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穿过轮座固定座与调节连杆连接,所述调节轮两端与竖板连接,所述底座为六边形。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和底座之间设有固定锁紧轮座的锁紧卡片,所述锁紧卡片与轮座固定座螺栓连接。
10.一种如权利要求6-9所述的管材的调直调圆机的调直调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增大调直通道,通过调节调节杆,使同一组调节模块内的调直轮之间的距离增大,使空腔变大,插入待调直管子; B.调节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空腔变小,直到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直轮与管子轻触,初步把管子固定在主轴的轴线上; C.根据管子的厚度和直径调节剩下调节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入■I=I , D.微调首尾两组调直模块的调节杆,使对应的调节轮与管子紧密贴合,启动电机,调直调圆机开始工作。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及其调直调圆方法,本管材的调直调圆机包括工作台,所述调直调圆机还包括设置在工作台上的调直装置和与调直装置连接的动力装置;所述调直装置包括与动力装置连接的主轴和至少三组两两对应设置在主轴上的调直模块。本发明改变了现有的利用托辊挤压管子达到调直目的的方式,采用本发明可避免在调直管子的过程中刮伤管子,同时避免管子形变。
文档编号B21D3/02GK103084438SQ201310037939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3年1月31日 优先权日2013年1月31日
发明者谢二文 申请人:佛山市德兴业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