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抱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2239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抱辊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缝钢管生产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抱辊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三辊抱辊机构,其功能是抱紧顶杆或芯棒,或抱紧毛管或荒管,其中心线始终与轧制中心线相重合,松开后能方便翻离轧制中心线,其缺点是结构复杂,空间体积较大,要求加工精度高,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结构的抱辊机构,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如图1,2所示,方块形、中间开有“二 ”形槽口 6的左右抱辊座2,2’的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底板I连接,在左右抱辊座2,2’板面上同一圆周上按120。划分制有三个销轴孔,其中一个设在二形槽口 6的中心线上,左右抱辊座相对称,以右抱辊座为例:在三个销轴孔中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销轴3、3’、3’ ’,在第一、二、三销轴3、3’、3’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摇臂4、4’、4’ ’ ;左右抱辊座相对称的摇臂上安装有第一、二、三抱辊5、5’、5’ ’,右侧抱辊座上安装的第一、二、三销轴3、3’、3’ ’的右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小齿轮7、7’、7’ ’,与第一、二、三小齿轮7、7’、7’ ’相啮合的内齿圈8安装在右抱辊座2’的右端,压圈9将内齿圈8扣住,压圈9通过螺栓连接在右抱辊座2’上。内齿圈8上也开有槽口,与左右抱辊座上的槽口 6相对应,在内齿圈8的下部垂直中心线上开有销孔,在销孔内装有销轴10,销轴10右端与滑块11连接,滑块11安装在滑块导槽12内,可作上下移动,滑块导槽12与连杆13的端部连接,连杆13的另一端与液压(或气压)缸的活塞杆连接。本发明的优点及积极效果是结构简单,能耗低,维修和调整方便,安全可靠,制造成本低,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及实验室使用。


图1为本发明结构简图。图2为本发明结构剖面示意图。图3为图2的左视图。图4为图2中A-A剖视图。图5为内齿圈示意图。图6为右抱辊座示意图。图中:1——底板,2,2’——左右抱辊座,3、3’、3’’——第一、二、三销轴,4、4’、4’’——第一、二、三摇臂,5、5’、5’’——第一、二、三抱辊,6——槽口,7、7’、7’’——第一、
二、三小齿轮,8——内齿圈,9——压圈,10——销轴,11——滑块,12——滑块导槽,13——连杆,14——支座,15——毛管。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2、3所示,当液压(或气压)缸驱动连杆13向前移动时,带动滑块导槽12移动,带动滑块11在滑块导槽12内移动,带动内齿圈8转动,带动与齿圈相啮合的第一、二、三小齿轮7、7’、7’’转动,通过与三个小齿轮连接的第一、二、三销轴3、3’、3’’转动带动与其连接的第一、二、三摇臂4、4’、4’’摆动,带动第一、二、三抱辊5、5’、5’’绕轧制中心线转动,达到抱紧芯棒或毛管的目的;反之,将液压(或气压)缸缩回,带动机构反向转动,达到松开的要求。
权利要求
1.一种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抱辊机构,其结构特征是,方块形、中间开有“:形槽口(6)的左右抱辊座(2,2’)的底端分别通过螺栓与底板(I)连接,在左右抱辊座(2,27)板面上同一圆周上按120°划分制有三个销轴孔,其中一个设在“ 二 ’形槽口(6)的中心线上,左右抱辊座相对称,以右抱辊座为例,在三个销轴孔中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销轴(3、3’、3’ ’),在第一、二、三销轴(3、3’、3’ ’ )上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摇臂(4、4’、4’ ’),左右抱辊座相对称的摇臂上安装有第一、二、三抱辊(5、5’、5’’),右侧抱辊座上安装的第一、二、三销轴(3、3’、3’ ’ )的右端分别安装有第一、二、三小齿轮(7、7’、7’ ’),与第一、二、三小齿轮(7、7’、7’’)相啮合的内齿圈(8)安装在右抱辊座(2’)的右端,压圈(9)将内齿圈(8)扣住,压圈(9)通过螺栓连接在右抱辊座(2’)上,内齿圈(8)上也开有槽口与左右抱辊座上的槽口(6)相对应,在内齿圈(8)的下部垂直中心线上开有销孔,在销孔内装有销轴(10),销轴(10)右端与滑块(11)连接,滑块(11)安装在滑块导槽(12)内,可作上下移动,滑块导槽(12)与连杆(13)的端部连接,连杆(13)的另一端与液压(或气压)缸的活塞杆连接。
全文摘要
一种无缝钢管生产中的抱辊机构,属于无缝钢管生产设备领域,特征是左右抱辊座的底部连接在底板上,左右抱辊座对应同一圆周上按120划分制有三个销轴孔,其中一个设在槽口的中心线上,在三个销轴孔中安装有三根销轴,每根销轴左端安装有摇臂,摇臂端部安装抱辊,三根销轴的右端分别安装有小齿轮,与三个小齿轮相啮合的内齿圈下部制有销孔,装在销孔中的销轴与滑块相连接,滑块安装在滑块导槽内,滑块导槽与连杆端部连接,连杆另一端与液压(或气压)缸的活塞杆相连接。驱动液压(或气压)缸便可带动抱辊转动,达到抱紧芯棒或钢管的目的。优点是结构简单,维护使用方便,适用于小批量生产及实验室使用。
文档编号B21B25/00GK103203362SQ20131009825
公开日2013年7月17日 申请日期2013年3月26日 优先权日2013年3月26日
发明者王付杰, 双远华, 胡建华, 孙京超, 师玲玲, 周研 申请人:太原科技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