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113818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属一种放热焊接模具,所述的焊接模具中包括模芯与坩埚,所述模芯由至少两个组件构成,且所述至少两个组件使模芯内部形成熔接腔以及与所述熔接腔相连通的导流槽;所述模芯安装在固定架上,并由夹紧装置固定,用于使模芯的至少两个组件合为一体且紧密接触;所述的坩埚置于模芯的上部,且其下方的焊接剂出口还与导流槽相连。通过将坩埚、模芯与夹紧装置设置为分体式,使得放热焊接模具在使用中可随意更换各组件,避免因模芯损坏而使整个模具面临报废,从而有效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成本,并且模芯在固定架的包裹与夹紧装置的夹紧力作用下,整体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
【专利说明】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
[0001]
【技术领域】
[0002]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热焊接模具,更具体的说,本发明主要涉及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
[0003]【背景技术】
[0004]“放热焊接”系统是指通过放热反应产生液态高温铜液来熔接同(异)种金属的一种焊接工艺,以达到高性能电气连接的现代焊接法。主要用于铁路、高速公路发电厂、变电站、开关站、高压输电线路、电气化铁路、电信、移动通信基站、微波中继站、地面卫星接受站、雷达站等重点工程以及贵重精密仪器、计算机机房设备、邮电程控设备、广播电视设备、电子医疗设备等工作接地和保护接地;石油输送管道及油气罐,易燃易爆物质仓库防雷接地。而目前现有的放热焊接模具,是将坩埚(反应腔)和熔接腔集成在一起,由此带来的不便在于:一是模具笨重,单人操作不便,必须两人配合方能完成;二是如果模具损坏,则坩埚(反应腔)和熔接腔一起报废,造成巨大浪费;三是造价高,一付模具用原材料石墨约2-3公斤,制作成本较高;四是整体强度低,如使用不当,容易损坏;五是模具散热慢,连续焊接,高温导致模具强度降低,缩短使用寿命。因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中的放热焊接模具做进一步的改进和研究。
[0005]
【发明内容】

[0006]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解决上述不足,提供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整体式放热焊接模具报废后浪费较大,使用成本高,整体强度低等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所述的焊接模具中包括模芯与坩埚,所述模芯由至少两个组件构成,且所述至少两个组件使模芯内部形成熔接腔以及与所述熔接腔相连通的导流槽;所述模芯安装在固定架上,并由夹紧装置固定,用于使模芯的至少两个组件合为一体且紧密接触;所述的坩埚置于模芯的上部,且其下方的焊接剂出口还与导流槽相连通,用于由焊接剂在坩埚内反应生成高温铜液由导流槽流入模芯内部的熔接腔中将焊接件熔接。
[0008]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坩埚的任意一侧上还设有防烫手柄。
[0009]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模芯由两个上下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上后,夹紧装置的夹紧端置于模芯的上部与下部,用于由夹紧装置从模芯的上部与下部将其夹紧。[0010]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模芯由两个左右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上后,夹紧装置的夹紧端置于模芯的左右两侧,用于由夹紧装置从模芯的左右两侧将其夹紧。
[0011]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夹紧装置采用轻质合金的金属材料加工制成,用于延长模芯的使用寿命,且操作更为轻便。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坩埚、模芯与夹紧装置设置为分体式,使得放热焊接模具在使用中可随意更换各组件,避免因模芯损坏而使整个模具面临报废,从而有效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成本,并且模芯在固定架的包裹与夹紧装置的夹紧力作用下,整体强度大幅提高,从而延长了模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结构简单,各个组件可分别标准化的大规模生产,使用时再将各个组件拼合为放热焊接模具,无需进行定制式生产,易于工业化应用。[0013]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I为模芯、11为熔接腔、2为坩埚、3为固定架、4为夹紧装置、5为防烫手柄。
[0015]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
[0017]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是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该焊接模具中包括模芯I与坩埚2,其中模芯I由至少两个组件构成,且至少两个组件使模芯I内部形成熔接腔11以及与所述熔接腔11相连通的导流槽;并将前述的模芯I安装在固定架3上(优选通过紧固件固定),并由夹紧装置4固定,用于使模芯I的至少两个组件合为一体且紧密接触;最后将前述坩埚2置于模芯I的上部,且其下方的焊接剂出口还与导流槽相连通,用于由焊接剂在坩埚2内反应生成高温铜液由导流槽流入模芯I内部的熔接腔11中将焊接件熔接。前述的模芯I最好采用耐高温3000摄氏度以上的材料加工制成,这样形成的熔接腔11才可避免放热焊接中高温的焊接剂对其造成损坏,同样的,前述坩埚2也需采用耐高温3000摄氏度以上的材料加工制成。
[0018]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坩埚2、模芯I与夹紧装置4设置为分体式,使得放热焊接模具在使用中可随意更换各组件,避免因模芯I损坏而使整个模具面临报废,从而有效降低了模具的使用成本,并且模芯I在固定架3的包裹与夹紧装置4的夹紧力作用下,整体强度大幅提闻,从而延长了1?具的使用寿命;
同时为延长模芯I的使用寿命,且使操作更加轻便,上述的夹紧装置4最好采用轻质合金的金属材料加工制成。
[0019]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为避免坩埚2在使用过程中外表面温度过高不便于取拿,最好在坩埚2的任意一侧上增设防烫手柄5,且为适应大多数焊接件的外部形状,最好将上述熔接腔11的横截面直接设置为圆形,或者近似于圆形的形状。[0020]再参考图1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针对操作者不同的使用习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上下模的结构形式,具体为将上述模芯I设置为由两个上下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3上后,夹紧装置4的夹紧端置于模芯I的上部与下部,其作用是由夹紧装置4从模芯I的上部与下部将其夹紧。
[0021]再参考图2所示,在本发明用于解决技术问题更加优选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发明人同样针对操作者不同的使用习惯,在本实施例中采用了左右模的结构形式,具体为将模芯I由两个左右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3上后,夹紧装置4的夹紧端置于模芯I的左右两侧,其作用是由夹紧装置4从模芯I的左右两侧将其夹紧。
[0022]正如图1及图2所示出的,本发明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首先将模芯I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固定架3上,再通过夹紧装置4使模芯I的各组件紧密接触,将待焊接的工件放入模芯I内部的熔接腔11中,然后将坩埚2安装在模芯I的上部,且与导流槽相连通,将焊接剂放入坩埚2内,使其反应生成高温铜液由导流槽流入模芯I的熔接腔11中,进而将待焊接的工件熔接,待高温铜液在工件上完全固化后,即松开夹紧装置,取出模芯I并分离其各个组件,随即完成一次工件焊接操作。
[0023]而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0024]尽管这里参照本发明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焊接模具中包括模芯(I)与坩埚(2),所述模芯(I)由至少两个组件构成,且所述至少两个组件使模芯(I)内部形成熔接腔(11)以及与所述熔接腔(11)相连通的导流槽;所述模芯(I)安装在固定架(3)上,并由夹紧装置(4)固定,用于使模芯(I)的至少两个组件合为一体且紧密接触;所述的坩埚(2)置于模芯(I)的上部,且其下方的焊接剂出口还与导流槽相连通,用于由焊接剂在坩埚(2)内反应生成高温铜液由导流槽流入模芯(I)内部的熔接腔(11)中将焊接件熔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坩埚(2)的任意一侧上还设有防烫手柄(5)。
3.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I)由两个上下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3)上后,夹紧装置(4)的夹紧端置于模芯(I)的上部与下部,用于由夹紧装置(4)从模芯(I)的上部与下部将其夹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模芯(I)由两个左右对称的组件构成,且其安装在固定架(3)上后,夹紧装置(4)的夹紧端置于模芯(I)的左右两侧,用于由夹紧装置(4)从模芯(I)的左右两侧将其夹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块组合式放热焊接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紧装置(4)的材质为轻质合金的 金属材料。
【文档编号】B23K23/00GK103894730SQ201410104251
【公开日】2014年7月2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0日 优先权日:2014年3月20日
【发明者】蒙广军, 黄剑民 申请人:南京唐模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