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板表面凸包缺陷控制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792747阅读:41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轧钢工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减少中厚板表面凸包缺陷的控制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某中厚板厂厚板生产线4300mm轧机生产时所需要的钢坯表面往往带有大量的切割熔渣,这类熔渣如果不能在轧制之前被清除掉或者不能在轧制过程中被清除掉,那么它就会附着在下工作辊表面上,对下工作辊表面造成损伤,影响钢板表面质量。为了解决上述这一问题,该生产线4300mm轧机的下工作辊安装了下工作辊刮板装置,结构为固定不可调整型式,并且平行于轧制线布置。这种结构和布置方式虽然会起到刮除作用,但是随着下工作辊直径的不断变化,刮板对下工作辊表面上附着的切割熔渣的刮除能力逐渐减弱,并且容易造成被刮板刮下的切割熔渣进入下工作辊与下支撑辊之间,进而造成下工作辊表面压坑,使得钢板轧制后表面出现凸包缺陷,使钢板表面质量下降,不仅增加了钢板凸包修磨量,而且还会造成交货期的延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通过清除下工作辊表面附着物,避免由于辊面压坑而导致的钢板表面凸包缺陷,从而提高钢板表面质量,减少凸包修磨量。

为此,本发明所采取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钢板表面凸包缺陷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支撑架、刮板、压板、引料板、挡料筒及调整顶丝;在下工作辊两侧轴承箱上分别用固定螺栓斜向连接一底座,空心结构的支撑架通过压板和螺栓连接在底座上,支撑架下端与底座连接面上设有调整顶丝,支撑架中间空槽内安装有刮板,刮板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带有40°~50°夹角,刮板前端顶在下工作辊上;在支撑架的上面焊有一块引料板,引料板前端用螺丝固定有一条圆弧状挡料筒,挡料筒贴靠在下工作辊上。

所述刮板采用丁晴橡胶板裁制而成。

所述挡料筒系将整张橡胶板对折弯曲而成。

一种钢板表面凸包缺陷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可调整式支撑架,对钢板表面附着物进行清理和刮除,以控制凸包缺陷的生成;其具体方法为:

1、在轧制过程中,当下工作辊旋转时,贴靠在下工作辊上的挡料筒首先将从钢坯上掉下来的铁条、熔渣及铁皮从下工作辊表面挡落到引料板上,并顺着引料板进入地沟内。

2、随着下工作辊的旋转,挡料筒未清理掉的粘贴在下工作辊表面的杂物再经由顶在下工作辊上的刮板进行二次刮除。

3、采用翻坯清理切割熔渣方式,并对模铸钢坯侧边氧化铁皮进行检查和清理。

4、加大轧辊冷却水量,下工作辊冷却水控制在800m3/h以上,并对每次下机的下工作辊进行表面检查和上、下机工作辊硬度检测,建立轧辊使用档案。

5、每轧制500吨钢板后,将对应钢板转至热处理抛丸进行表面检查,每隔20块钢板进行翻板检查钢板下表面质量,根据钢板检查结果掌握和调整轧辊表面状态。

6、当下工作辊辊径发生变化或者刮板、挡料筒磨损严重时,通过紧固或松动调整顶丝调整支撑架及其安装在支撑架上的刮板及挡料筒的前后位置,使刮板及挡料筒始终顶靠在下工作辊上。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可有效清除掉切割熔渣等附着物,极大减少轧辊表面凹坑数量和深度,消除由轧辊表面凹坑造成的钢板表面凸包缺陷,避免厚度超差造成的不良品,提高钢板表面质量,保证合同的按期有效执行;同时,可显著减少钢板表面凸包的修磨量,使钢板表面凸包的修磨率控制在2%以下,不仅降低了修磨费用,而且能使支撑辊每月的磨削量减少1.5mm,工作辊每月的磨削量减少10mm,从而极大降低轧辊辊耗,延长轧辊的使用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钢板表面凸包缺陷控制装置安装状态示意图。

图中:下工作辊1、挡料筒2、轴承箱3、压板4、引料板5、调整顶丝6、固定螺栓7、底座8、支撑架9、刮板10。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钢板表面凸包缺陷控制装置,主要是由挡料筒2、压板4、引料板5、调整顶丝6、固定螺栓7、底座8、支撑架9及刮板10所组成。两个底座8用固定螺栓7分别固定在下工作辊1的两侧轴承箱3上,空心结构的支撑架9通过压板4和螺栓连接在底座8上,支撑架9下端与底座8连接面上设有调整顶丝6,支撑架9中间空槽内安装有一块用丁晴橡胶板制成的刮板10,刮板10的中心线与水平面之间带有45°夹角,刮板10的前端顶在下工作辊1上。在支撑架9的上面焊有一块引料板5,引料板5的前端用螺丝固定有一条圆弧状挡料筒2,挡料筒2系将一整张橡胶板对折弯曲而成,挡料筒2贴靠在下工作辊1上。

本发明中厚板轧机钢板表面凸包缺陷的具体控制方法为:

1、在轧制过程中,当下工作辊1旋转时,贴靠在下工作辊1上的挡料筒2首先将从钢坯 上掉下来的铁条、熔渣及铁皮从下工作辊1表面挡落到引料板5上,并顺着引料板5进入地沟内。

2、随着下工作辊1的旋转,挡料筒2未清理掉的粘贴在下工作辊1表面的杂物再经由顶在下工作辊1上的刮板10进行二次刮除。

3、采用翻坯清理切割熔渣方式,并对模铸钢坯侧边氧化铁皮进行检查和清理。

4、加大轧辊冷却水量,下工作辊1冷却水控制在800m3/h以上,并对每次下机的下工作辊1进行表面检查和上、下机工作辊硬度检测,建立轧辊使用档案。

5、每轧制500吨钢板后,将对应钢板转至热处理抛丸进行表面检查,每隔20块钢板进行翻板检查钢板下表面质量,根据钢板检查结果掌握和调整轧辊表面状态。

6、当下工作辊1的辊径发生变化或者刮板10、挡料筒2磨损严重时,通过紧固或松动调整顶丝6调整支撑架9及其安装在支撑架9上的刮板10及挡料筒2的前后位置,从而使刮板10及挡料筒2始终顶靠在下工作辊1上。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