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铣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1991阅读:2030来源:国知局
一种双头铣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龙门铣床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头铣床。



背景技术:

龙门铣床简称龙门铣,是具有门式框架和卧式长床身的铣床。龙门铣床上可以用多把铣刀同时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适用于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加工大型工件的平面和斜面。数控龙门铣床还可加工空间曲面和一些特型零件。龙门铣床的外形与龙门刨床相似,区别在于它的横梁和立柱上装的不是刨刀刀架而是带有主轴箱的铣刀架,并且龙门铣床的纵向工作台的往复运动不是主运动,而是进给运动,而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

龙门铣床由门式框架、床身工作台和电气控制系统构成。门式框架由立柱和顶梁构成,中间还有横梁。横梁可沿两立柱导轨作升降运动。横梁上有1~2个带垂直主轴的铣头,可沿横梁导轨作横向运动。两立柱上还可分别安装一个带有水平主轴的铣头,它可沿立柱导轨作升降运动。这些铣头可同时加工几个表面。每个铣头都具有单独的电动机(功率最大可达150千瓦)、变速机构、操纵机构和主轴部件等。卧式长床身上架设有可移动的工作台,并覆有护罩。加工时,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随之作纵向进给运动。在工作台上,铣头在同一轴面上的工作方向均是相同方向,故而对工件进行加工时,需要多次调整工件的方位才能实现对工件四周的加工操作,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铣床在加工过程中的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同时对操作人员的技术要求也大大增加了。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旋转工件并进行双面加工的双头铣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头铣床,包括底座、基座、工作台、横梁、立柱、两个铣头和两个传动机构,所述的基座置于底座的中心处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所述的工作台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横梁置于基座的上方且通过立柱安装在基座上,所述的传动机构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其中两个传动机构分别置于基座的左右两边且对称分布,所述的铣头安装在传动机构上。

首先将工件置于旋转工作台上,通过横梁和立柱的作用将工件固定在横梁与基座之间;然后基座与底座之间的滑动连接将旋转工作台置于传动机构之间,之后启动传动机构通过两个铣头对工件的两个侧面进行加工,这样的结构设计使得工件的加工效率提升了一倍;最后当加工完两个侧面时,传动机构回位,旋转工作台进行90度旋转,再通过传动机构对工件的剩下两个侧面进行加工,以实现对工件四个侧面的全加工,不需要操作人员人为的进行手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包括主底座和两个辅底座,所述底座的横截面形状呈十字形,其中两个辅底座分别置于主底座的中间左右两边处且对称分布,所述的基座置于主底座上,所述的传动机构置于辅底座上,所述的主底座与辅底座之间可拆卸连接。通过主底座与辅底座之间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对主底座与辅底座之间进行单独的后期维护,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寿命。

作为优选,所述的传动机构包括变速齿轮箱和马达,所述的马达和铣头均安装在变速齿轮箱上,所述的马达通过变速齿轮箱与铣头联动,所述的变速齿轮箱与辅底座滑动连接。通过变速齿轮箱的设计,使得马达不直接作用在铣头上,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加工需求选择不同的铣头速度。

作为优选,所述基座的一端上设有固定座,所述的固定座上设有连接柱,所述的固定座与连接柱之间通过固定销连接,所述横梁的一端与连接柱活动连接,所述的立柱置于基座的另一端上,所述横梁的另一端置于立柱上,所述横梁的另一端上设有衔接梁,所述的衔接梁与横梁之间相互垂直且与立柱之间相互平行,所述衔接梁的下端设有衔接扣,所述立柱的下端设有与衔接扣相匹配的衔接座。通过横梁的结构设计,当放入工件或者更换工件时,只需要将设有衔接梁的横梁一端以连接柱为中心旋转开,然后放入工件到旋转工作台上,之后再将横梁复位就可以实现工件的放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旋转工作台置于基座的中间处,所述的旋转工作台上设有旋转气缸,所述的旋转工作台通过旋转气缸与基座连接,所述的横梁上设有固定气缸,所述固定气缸的位置与旋转工作台的位置上下对应。通过旋转气缸的设计,实现了自动旋转工作台的目的;通过固定气缸的设计,实现了对工件的固定。

作为优选,两个传动机构分别为左传动机构和右传动机构,所述的左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校准工件平面的校准机构,所述的右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测量工件宽度的测宽机构,所述的校准机构和测宽机构均安装在变速齿轮箱的一侧面上,所述左传动机构上的校准机构与右传动机构上的测宽机构相对应。通过校准机构的设计,能够方便对旋转工作台上的工件进行侧面校准;通过测宽机构的设计,使得操作人员可以根据对工件不同的加工要求来加工不同的工件宽度,满足不同的工件需求。

作为优选,所述的校准机构包括校准头和校准气缸,所述的校准气缸安装在变速齿轮箱的侧面上,所述的校准头与校准气缸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测宽机构包括碰数头和碰数气缸,所述的碰数气缸安装在变速齿轮箱的侧面上,所述的碰数头与碰数气缸连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作为优选,所述的变速齿轮箱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用于高精度加工工件的光栅尺。能够高精度的加工工件,提高了工件的精密度。

作为优选,所述的主底座上且位置与基座的左右两边处设有排屑槽,所述的排屑槽内设有排屑螺杆,所述排屑槽的一端设有排屑电机,所述的排屑电机与排屑螺杆连接,所述排屑槽的另一端设有导向罩,所述导向罩的下方设有垃圾车。实现了该装置的自动排屑目的,提高了该装置的排屑效率,便于废屑的回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能够自动旋转工件,同时通过两个铣头的设计实现双面加工的目的,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的降低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龙门铣床的工作效率,有利于后期的维护,使用寿命长,安全性能高,同时加工工件的精密度高,能够实现自动排屑与废屑回收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右视图。

图中:1.主底座,2.基座,3.辅底座,4.垃圾车,5.立柱,6.衔接梁,7.横梁,8.固定气缸,9.马达,10.校准气缸,11.连接柱,12.固定销,13.固定座,14.排屑槽,15.排屑电机,16.旋转工作台,17.碰数头,18.校准头,19.铣头,20.变速齿轮箱,21.碰数气缸,22.光栅尺,23.导向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双头铣床,包括底座、基座2、旋转工作台16、横梁7、立柱5、两个铣头19和两个传动机构,基座2置于底座的中心处且与底座滑动连接,旋转工作台16安装在基座2上,横梁7置于基座2的上方且通过立柱5安装在基座2上,传动机构置于底座上且与底座滑动连接,其中两个传动机构分别置于基座2的左右两边且对称分布,铣头19安装在传动机构上。底座包括主底座1和两个辅底座3,底座的横截面形状呈十字形,其中两个辅底座3分别置于主底座1的中间左右两边处且对称分布,基座2置于主底座1上,传动机构置于辅底座3上,主底座1与辅底座3之间可拆卸连接。

传动机构包括变速齿轮箱20和马达9,马达9和铣头19均安装在变速齿轮箱20上,马达9通过变速齿轮箱20与铣头19联动,变速齿轮箱20与辅底座3滑动连接。两个传动机构分别为左传动机构和右传动机构,左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校准工件平面的校准机构,右传动机构上设有用于测量工件宽度的测宽机构,校准机构和测宽机构均安装在变速齿轮箱20的一侧面上,左传动机构上的校准机构与右传动机构上的测宽机构相对应。校准机构包括校准头18和校准气缸10,校准气缸10安装在变速齿轮箱20的侧面上,校准头18与校准气缸10连接。测宽机构包括碰数头17和碰数气缸21,碰数气缸21安装在变速齿轮箱20的侧面上,碰数头17与碰数气缸21连接。如图2所示,变速齿轮箱20的另一侧面上设有用于高精度加工工件的光栅尺22。

基座2的一端上设有固定座13,固定座13上设有连接柱11,固定座13与连接柱11之间通过固定销12连接,横梁7的一端与连接柱11活动连接,立柱5置于基座2的另一端上,横梁7的另一端置于立柱5上,横梁7的另一端上设有衔接梁6,衔接梁6与横梁7之间相互垂直且与立柱5之间相互平行,衔接梁6的下端设有衔接扣,立柱5的下端设有与衔接扣相匹配的衔接座。旋转工作台16置于基座2的中间处,旋转工作台16上设有旋转气缸,旋转工作台16通过旋转气缸与基座2连接,横梁7上设有固定气缸8,固定气缸8的位置与旋转工作台16的位置上下对应。

主底座1上且位置与基座2的左右两边处设有排屑槽14,排屑槽14内设有排屑螺杆,排屑槽14的一端设有排屑电机15,排屑电机15与排屑螺杆连接,排屑槽14的另一端设有导向罩23,导向罩23的下方设有垃圾车4。

首先,打开横梁7上衔接梁6与立柱5之间的连接,将工件置于旋转工作台16上,通过横梁7上的衔接梁6和立柱5之间的连接关系将工件限位在横梁7与基座2之间;然后,通过基座2与底座之间的滑动连接,将旋转工作台16置于两个铣头19之间,通过左传动机构上的校准头18对工件进行校平/分中,并通过横梁7上的固定气缸8对工件进行定位;之后,启动传动机构的上马达9通过变速齿轮箱20来调节铣头19的旋转速度,两个铣头19通过光栅尺22的作用对工件的两个侧面进行加工,两个铣头19的结构设计使得工件的加工效率提升了一倍,通过右传动机构上的碰数头17来对工件进行宽度的测量,其精准度能够达到0.005;最后,当加工完两个侧面时,传动机构回位,旋转工作台16通过旋转气缸进行90度旋转,重复上述操作步骤,对工件的剩下两个侧面进行加工,以实现对工件四个侧面的全加工,不需要操作人员人为的进行手工操作,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提高了该装置的使用安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